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3季度洗钱风险分析报告

2018年3季度洗钱风险分析报告

**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关于2018年第三季度洗钱风险识别分析的报告省联社**审计中心: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西安分行办公室关于开展洗钱风险识别和报送工作的通知》(西银办〔2013〕239号)、要求,现将我联社2018年三季度洗钱风险识别分析情况报告如下:一、识别和防控基本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识别基本情况1.本季度洗钱风险识别情况。

(1)机构人员变动情况:联社辖内有25个营业机构,联社机关有12个职能部(室)。

设立反洗钱内控岗位人员129人,其中:法人机构管理岗13人,系统管理员岗2人,审批岗2人;设立营业机构编辑岗56人,审核岗56人。

(2)新产品业务推进及发展情况。

三季度,我联社存款无新产品推出,贷款新增加“家福贷”贷款品种。

在“家福贷”推出初期,我联社通过各类宣传渠道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宣传,通过分片发展的思路,各网点走进单位营销业务,“家福贷”贷款推广初见成效。

(3)风险数据的收集情况。

截止9月27日,当前评级结果有高风险客户0户,中高风险客户42户,中风险客户30498户,中低风险客户267700户,低风险客户15户,合计298255户。

2.本季度机构采取的风险识别措施情况。

为防范客户风险,联社要求各机构做好客户的尽职调查,对客户身份进行有效识别。

在新建客户信息时,柜员能与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全方位了解客户基本信息。

严格按规定操作,认真填写开户申请书,确保要素填写完整、真实、正确,对受益人进行识别,代办开户的要进行电话核实,对异地客户建立登记台账,做到“了解客户”。

注重平时对客户的信息收集,按时持续识别客户身份,对发现有风险线索的客户,调整客户风险等级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准确的了解账户资金动向。

对存量高风险、中高风险客户设立台账监测,采取强化的风险识别措施。

(二)防控基本情况1.本季度已采取的相关防控措施情况。

联社将省联社、人民银行反洗钱文件及时转发各机构,要求各机构严把开户环节的客户身份识别,防范集中开户洗钱;对变相提高银行卡跨境取现额度并在境外大量取款的可疑交易特征,加强对跨境交易、第三方支付业务、挂失换卡和销卡重开环节的业务审核,对反洗钱系统提取的可疑交易,按照“风险为本”原则,进行调查筛选,进一步核查客户的身份信息、交易背景,了解客户资金交易的真实用途;对恐怖融资、重大洗钱风险事项进行排查监测,发现有重点可疑交易报告及时上报处理,防范洗钱风险发生。

2.上季度重要洗钱风险客户监测管理及风险变动情况。

上季度,**联社没有重要洗钱风险客户,没有高风险客户,有中高风险客户4户,本季度有中高风险客户42户,较上季度增加了38户,主要为反洗钱系统自动提取新开的农村专业合作社账户,月底将进行登记调整。

3.洗钱活动防控有效性情况及总体评价(1)组成了联社一把手负责制的反洗钱工作领导小组,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管理机制;组织网点临柜人员进行了专项反洗钱培训,增强了一线人员反洗钱业务技能。

(2)持续完善客户身份识别制度。

客户身份识别是预防洗钱风险的第一步,要保证客户身份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尤其是对于使用互联网数字银行的银行客户的身份识别尤为重要,要求各机构结合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再次对客户身份进行识别,从源头上控制洗钱风险发生。

(3)提高可疑交易甄别水平。

除依靠“反洗钱平台”应用系统自动识别可疑交易外,“了解你的客户”是日常反洗钱风险防控工作的主要内容,不仅要对客户主体进行监管,还要重点关注交易对手、交易方向、交易频次等信息,及时识别涉嫌洗钱的业务交易。

(4)强化客户风险等级管理。

严格按照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对客户进行风险等级管理。

尤其关注高风险、中高风险等级客户,按季度核实,建立动态台账,强化识别措施,每半年重新识别一次风险等级。

对公检法等机关进行过贪污、贿赂等经济犯罪调查的客户,随时调高客户风险等级,发生的业务均按可疑交易上报。

(三)宣传培训方面我联社在本季度集中组织开展了内部职工反洗钱业务知识培训,由内训师开展了专业的、有规模的业务知识、技能等方面的辅导。

对客户身份识别、交易记录保存、大额可疑交易报告、系统操作等方面进行了培训辅导。

在9月的“反洗钱宣传月”活动中,进行了户外的宣传,活动采用在人口密集场所、进社区、进学校宣传,工作人员与老百姓面对面讲解、展台摆放宣传资料、LED显示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等全方位宣传方式开展,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0多份,受众人数7000多人,制作美篇在网络渠道进行报道。

反洗钱宣传工作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有效增强了广大公众的反洗钱责任感,提升了全社会携手共建反洗钱的良好氛围,为今后更好地开展反洗钱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四)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信息获取方面。

由于银行卡支付手段增加,互联网数字银行、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电子支付工具的快速发展,受洗钱犯罪的特殊性、手段的隐蔽性、人们对反洗钱认识上的滞后性以及金融环境的不良性等问题影响,以及风险管理意识、组织管理体系、监测分析手段等诸多因素的制约,联社各机构在反洗钱信息获取上普遍滞后,无法深入更好的结合交易背景、交易目的等情况及时、有效的收集客户相关身份和背景信息,不能非常及时地识别潜在的洗钱风险,客观上给联社各机构识别和评价客户风险等级带来了较大的困扰。

2.客户文化素质偏低,反洗钱意识有待于加强。

我联社将反洗钱宣传列为日常宣传工作重点,除柜员在柜面常年进行宣传以外,经常在户外、人流聚集处进行宣传,但由于本地农村客户文化水平偏低,知识面狭窄,对反洗钱的理解有限,导致我联社在开展工作时不够顺畅。

二、上游犯罪及洗钱活动总体情况(一)上游犯罪情况本季度,未发现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犯罪、走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犯罪、金融诈骗犯罪等的上游洗钱犯罪。

(二)本季度发现疑似(涉嫌)洗钱活动。

1.大额、可疑交易发现情况。

今年三季度以来,联社通过反洗钱工作平台提取大额交易19616笔,金额196098.27万元,其中对公大额交易1436笔、金额69142.68万元,提取对私大额交易18180笔、金额20532.60万元;提取可疑交易39399笔,金额153463.57万元,其中对公可疑交易9734笔、金额95073.38万元,提取对私可疑交易29665笔、金额58390.19万元。

2.可疑案例人工排除情况。

按照人民银行规定的可疑交易判断标准及人民银行下发的风险提示类信息标准,排除对公可疑案例201笔、金额90781.77万元,排除对私可疑案例941笔、金额56477.36万元。

3.可疑案例上报情况。

3季度,经各营业机构排查,阳平关信用社发现2个客户资金来源与客户身份、财务状况、经营业务明显不符且联系不到客户交易可疑案例2个、金额101万元,后联系上客户了解确认无洗钱可疑;营业部发现1外地客户交易十分频繁,迅速对客户展开调查,多次联系无果后,疑似电信诈骗洗钱活动可疑案例3个、金额185.28万元,已采取上报可疑交易案例处理。

本季度上报可疑交易案例5个,涉及金额合计286.28万元。

(三)本季度未发现主要的洗钱活动。

本季度未发现重大洗钱风险事项,重点可疑交易报告数量为零。

(四)涉嫌洗钱的主要风险客户。

1.本季度未发现异常开户行为的客户。

2.本季度无高风险客户,有中高风险客户42户。

3.发现其他判断的涉及洗钱风险的客户1户,排除洗钱风险2户。

(五)与上季度比较,本季度重大洗钱活动(洗钱风险)的变化情况。

按照《关于转发陕西银监局办公室<关于开展2018年陕西银行业金融机构非法集资风险专项排查活动的通知>的通知》精神,全面掌握联社员工、客户涉嫌参与非法集资风险情况,加强信用社业务及员工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风险,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和经济金融秩序已成为洗钱风险防控的一个重要内容,电信诈骗、地下钱庄及非柜面业务产品等洗钱风险仍然存在。

三、突出洗钱风险分析(一)主要洗钱风险描述非法集资主要利用了群众获取高额利息回报的心里因素,在亲戚、朋友中吸收存款,从支付高额利息开始到最后资金链断裂,受骗群众一般资金损失巨大。

电信诈骗洗钱主要为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诈骗、冒充亲友诈骗、购物退款诈骗等诈骗客户资金。

客户身份识别中,主要为异地人员通过柜面或自助发卡设备开户,同时开通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银行业务,开户后多通过非柜面交易形式进行交易,无法对客户进行持续、有效的身份识别和风险控制。

(二)当前主要洗钱活动分析当前面临的洗钱活动主要为非法集资、电信诈骗,它可能随时会在我们身边发生。

由于这些业务均可通过ATM机等自助终端设备就能完成交易的新兴业务,这些非面对面办理业务模式与传统的柜台业务模式相比,具有耗时少、成本低、不受地域以及银行营业时间等条件限制的诸多优点,但同时应注意的是,由于此类业务导致银行柜员无法直接接触到客户、了解账户的实际控制人等信息,故非面对面办理业务模式的洗钱风险远远高于面对面业务模式。

(三)本季度亟需要关注的潜在洗钱风险(活动)情况一是把好客户身份识别第一道关口,对在发卡机开户的异地人员账户进行排查,按照“风险为本”,防范虚假账户、高风险账户开立,切实履行“了解客户”义务。

二是按照人民银行“风险提示”等有关信息,防范非法集资、恐怖融资、电信诈骗、地下钱庄等可疑交易的洗钱风险出现。

三是注重对电子银行业务交易账户监控,对重要客户的经营范围、经营规模、经营特点及资金流向进行识别分析,发现异常,及时跟踪调查。

四是加强对冒用他人身份证开立银行账户管理,对异地人员开户、留存虚假或相同联系方式、互联网数字银行业务资金快进快出等进行重点查看,发现洗钱交易线索及时上报处理,实现本机构洗钱风险识别分析工作走向常态化、实效化。

四、下一步工作重点事项和计划(一)完善内控机制方面联社虽然制定了各项反洗钱制度,由于省联社制度修订、机构设置、业务发展变化、外部因素变化等因素,还需要结合本单位实际,随时对反洗钱制度修订完善、更新,细化岗位工作职责,促进反洗钱工作有序开展、有章可依、合规运行。

(二)完善资金监测及可疑交易报告方面1.完善电子银行业务反洗钱风控体系。

将反洗钱最新监管政策要求纳入信用社内部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中,建立起高效、系统化的内部反洗钱监控体系,确保内控制度能覆盖网上银行所有的业务环节,建立合理的机制保证各项内控制度的有效执行。

2.加强开户环节客户身份识别。

认真开展客户身份初次识别、持续识别和重新识别工作,对2015年以来异地新开客户实施风险排查,必要时对中高风险客户进行电话回访或实地回访,确保客户身份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完整性,保证账户开户人和使用人的一致性,遏制账户的出租、出借或非法买卖等问题。

对于无合理理由异地开户、批量开户、代理开户等异常开户行为密切关注,采取有效强化的手段验证电子银行账户实际控制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