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制造费用的归集
(1)间接生产费用。
如机物料消耗,车间厂房的折旧费、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照明费、水费、取暖费以及车间管理和辅助人员的职工薪酬、差旅费和办公费,设计制图费以及季节性停工损失和生产用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2)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直接生产费用。
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周转材料摊销(生产工具摊销)、产品生产耗用燃料和动力费用等
、
制造费用分配率= 221547.6 ÷(25000+15000)=5.53869
甲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25000×5.53869=138467.25 元
乙产品应分担的制造费用= 15000×5.53869=83080.35 元
按生产工时比例法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详见表1
表1 制造费用分配表
车间:基本生产车间单位:元
应借科目生产工时(小
时)
分配率分配金额
基本生产车间甲产品25000 138467.25 乙产品15000 83080.35
合计40000 5.53869 221547.6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138467.25
—乙产品83080.35
贷:制造费用221547.6
(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适用:各种产品的工艺过程机械化程度大致相同或需要生产工人的操作技能大致相同
某制造部门=制造费用总额
制造费用分配率车间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额
某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数×制造费用分配率
(三)机器工时比例法
该月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600×2.5=1500 元
合计4500元
例3:假定例2中某企业第一车间的“制造费用”科目6月初贷方余额为300元,则该月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和分配转出额登记结果如图所示
原材料、应付职工
制造费用
6月初余额
6月份实际300
发生额4900 6月份分配
转出额4500
6月末余额
100
采用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每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与分配转出的制造费用金额不等,因此,“制造费用”科目一般有月末余额,可能是借方余额,也可能是贷方余额。
如为借方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大于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累计的转出额,是该月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如为贷方余额,表示年度内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累计的转出额大于累计的实际发生额,是该余额按照计划应付未付费用,属于预提费用。
“制造费用”科目年末余额,就是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发生额与计划分配额的差额,一般应在年末调整计入12月份的产品成本。
实际发生额大于计划分配额,借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实际发生额小于计划分配额,则用红字冲销,或者借记“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基本生产成本”科目。
(3)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作为销售费用处理,也不作为废品损失。
1、不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1)按废品所耗实际费用计算的方法。
采用这一方法,就是在废品报废时根据废品和合格品实际发生的全部费用,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在合格品与废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产品的实际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的贷方转入“废品损失”的借方
例1:某公司第二车间本月生产甲产品1000件,经验收入库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50件;合格品生产工时为26600小时,废品工时为1400小时,全部生产工时为28000小时;合格品机器工时为5747.5小时,废品机器工时为302.5小时,全部机器工时为6050小时。
按所耗实际费用计算废品的生产成本。
甲产品成本计算单所列合格品和废品的全部生产费用为:直
接材料500000元;直接燃料和动力12100元;直接人工336000元;制造费用134400元,共计982500元。
废品残料回收入库价值1500元,原材料于生产开工时一次投入。
原材料费用按合格品数量和废品数量的比例分配;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生产工时比例分配。
表1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按实际成本计算)产品名称:甲产品
20××年×月废品数量:50件
费用总额1000 500000 28000 6050 12100 336000 134400 982500
每生产工时的费用定额为:直接人工12元,制造费用4.8元。
回收废品残料1000元。
表2 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按定额成本计算)产品名称:甲产品
20××6月废品数量:30件
费用定额300 12.6 360 144 816.6
废品定额成本9000 378 10800 4320 24498
减:回收残值1000 1000
废品损失8000 378 10800 4320 23498
不可修复废品的各项费用定额为:
直接材料费用定额300元;
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定额2.1×6=12.6元;
直接人工费用定额12×30=360元;
制造费用定额4.8×30=144元
会计分录:
(1)结转废品成本(定额成本)
借:废品损失—乙产品24498
贷: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直接材料9000
—直接燃料和动力378
元/
320×1.4-400=2640元
账务处理如下:
①借:废品损失——乙产品3040
贷:原材料1600
应付账款——供电局192
应付职工薪酬——工资800
制造费用——××车间448
②借:原材料40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400
③借:基本生产——乙产品——废品损失2640
贷:废品损失——乙产品2640
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
停工损失是指企业生产单位(分厂、车间或车间内某个班组)在停工期内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停工期间内损失的原材料费用、发生的燃料及动力费、应支付的生产工人薪酬、应负担的制造费用等。
特殊:
(1)由于自然灾害等形成的,记入“营业外支出”;
(2)季节性停产和固定资产大修理期间的停工费用,记入“制造费用”,由开工期的生产成本负担;
(3)由于原材料供应不足、人工短缺、机器设备发生故障、停电停水等原因造成的停工才是“停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