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项目负责人:刘军贾志毅主要参加人:勾松波章胜连胜利郑春生林才川宋慧莉陈学忠苗青申报单位: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申报时间:二0一0年六月二十日第十九届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申报审批表(共4页)成果名称: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申报企业(全称):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推荐单位:胜利油田企业管理协会报送时间:2010年6月20日中国石化集团企业管理协会制注:本表只对成果的来源、性质、理论依据、结构内容、使用情况和取得的效果作一千字以内的简明介绍,成果报告书另附。
注:在“推荐单位签署意见”一栏中,须写明推荐排序(本成果在你单位推荐的若干项成果中列为第几)、推荐等级。
目录一、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实施背景 (1)1、变电站设备落后现状不适应企业发展需要 (1)2、油田油气上产的高质量电能需求 (2)3、变电站的关键工作场所地位决定了管理高要求 (2)二、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内涵 (3)三、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主要做法 (4)(一)标准制度体系,实现行为管理规范化 (4)1、梳理规范制度体系 (4)2、细化作业工序标准 (4)3、创新实施“千人一体”管理 (5)(二)严控安全措施,建立变电运行安全长效机制 (6)1、开展“百问不倒”活动 (6)2、实施危险点分析控制法 (7)3、建立三层安全会制度 (7)4、实施“预约式培训”,提高员工安全素质 (8)(三)精益生产过程,实施全面现场精细管理 (8)1、推行“十交十不交”交接班模式 (9)2、开展设备重点挂牌巡视 (10)3、标准倒闸操作步骤 (10)4、强化事故预案演练 (11)(四)细致设备管理,实现最优运行 (12)1、设备双编号标识管理 (12)2、设备单元承包管理 (12)3、设备缺陷分类管理 (12)4、实施设备精细检修 (13)(五)和谐队伍管理,扎实推进基层班组建设 (15)1、建设家文化 (15)2、实施物品定置管理 (16)3、卫生清洁集中分散制 (17)4、建设花园式变电站 (17)四、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实施效果 (18)(一)经济效益 (18)(二)社会效益 (19)胜利石油管理局电力管理总公司成立于1965年3月,是一家集发电、输配电、用电管理于一体的综合型电力公司。
担负着胜利油田电网的调度、运行、检修管理、生产技术管理、用电管理、油田电网涉外业务。
经过40年的发展,电力管理总公司自行建成3座220千伏变电站骨干工程,建成并管理着180座不同电压等级的变电站和5191kM输配电线路。
分布在东营、滨州、淄博、潍坊4个市的13个县区、80多个乡镇,工作面积达4.8万平方公里,年供电能力80亿千瓦时。
目前客户包括胜利油田各采油厂、社区及其他二级单位等近70家内部单位,还包括外部地方及三产6000余家高低压客户。
自1965年以来,累计供电近1200亿千瓦时,占山东省总供电量的10%,为胜利油田原油生产、居民生活和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振兴做出了突出贡献。
一、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实施背景“石油开发,电力先行”,电力管理总公司积极配合胜利油田产能建设的需要,全面做好电力保障工作,提高供电质量,确保原油生产和满足油区客户的用电需求。
但随着变电站设备状况的变化和提升自身管理水平的要求,需要创新实施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解决存在的问题,加快企业的发展。
1、变电站设备落后现状不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胜利电网是伴随着胜利油田油气勘探开发建设而成。
经过三十余年的运行,目前设备老化严重现象普遍存在,由于各方面条件限制难于在短期内改善。
变电站是电力设备的集中地,设备落后的现状对变电站的影响最大。
地方电业局变电站数量少,都是微机综自变电站,所有负荷数据、状态量都可以远程集中监控,变电站都装有视频监控系统,无人值守;一次设备先进,多是SF6、真空断路器,免维护,运行可靠性高。
由于油田生产、投资等因素,胜利油田变电站数量多,设备落后,许多已是淘汰产品,没有配件可以更换;大部分是普通继电保护变电站,微机综自站占一部分,变电站运行数据需要人来监控,都是有人值守变电站;一次设备落后,还有占相当比例的油开关。
在这个现状下,如何提高供电可靠性和保证电能质量,在竞争激烈的电力市场上,达到甚至超过地方电业局同行业水平,是胜利电力必须做出的努力。
硬件上没法比,只有向管理上要成效,只有挖潜增效,实施精细化管理。
2、油田油气上产的高质量电能需求胜利电力管理总公司变电站的大多数负荷属于油田生产用电,对供电可靠性、供电质量提出了很高要求。
确保油田电网的安全优质稳定运行,是向油田生产提供优质服务的前提,是保油上产的前提。
构建实施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提高电能质量,更好地服务油田生产具有重大意义。
3、变电站的关键工作场所地位决定了管理高要求变电站作为汇集和分配电能的重要场所,是电力系统中发、供、用之间最重要的过渡部分。
在电网中的作用,如果用比较形象的比喻,将输配电线路比喻为血管,则变电站可比喻为心脏。
变电站的安危关系到人身、电网、设备。
工作性质决定了变电站电力设备最多最集中,职工人数最多。
变电站职工操作的都是高压设备,几十万甚至几百万伏的高压电近在咫尺。
做好变电站的管理工作,也就做好了电力行业管理的基础,更高的管理要求就是构建实施精细管理体系。
二、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内涵变电站精细化管理体系建立的内涵是:“精、准、细、严、和”,即精益生产过程、标准制度体系、细致设备管理、严控安全措施、和谐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精细化管理程度,不断提升行业水平,更好地服务油田发展。
(如图1所示)图1 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构建图变电站精细化管理体系细化变电运行职能和岗位,细化落实每一项具体工作,细化管理制度的各个执行环节。
实行刚性的制度,规范人的行为,强化管理的落实,形成优良的执行文化。
在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变电站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用具体明确的标准取代笼统模糊的管理要求,把抽象的目标,转化为具体明确的发展举措,并严格落实执行。
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建立,就是要夯实安全生产基础,规范运行管理,提高设备健康水平,提升变电运行管理水平,最终提高电网运行质量,为油田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动力”。
三、油田变电站精细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的主要做法(一)标准制度体系,实现行为管理规范化1、梳理规范制度体系重新修订整理变电站现有的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规章制度。
共修订整理岗位职责40项,安全职责28项,管理制度84项,各项管理考核标准21项,岗位工作标准25项,整理企业标准16项。
为了保证制度落实,建立岗位责任制动态考核机制,将岗位责任制细化,针对每一条工作标准、规章制度,都制定了相应的考核标准,把岗位责任层层分解落实,严格考核,做到“事事有人管,管理有标准”。
2、细化作业工序标准在变电站划分的七大工作现场推行标准作业,规定每一项工作工序的要求,内容涵盖所有变电运行工作范畴。
注重每一个工作细节,做到管理标准化。
在原有的变电站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制度化管理的基础上把标准化交接班、设备巡视、倒闸操作、事故处理几方面的工作分解成800个规范动作,制订7个方面30000余字的工作流程细则及 5大变电运行工作流程。
严格执行有关制度规定,进行流程化管理,明确各工作步骤,实现“人人上标准岗,个个干标准活”。
3、创新实施“千人一体”管理实行变电站基础资料填写“千人一体”管理。
要求倒闸操作票、交接班记录、设备缺陷记录等20余种变电站应备记录都用仿宋体填写。
在微机、打印机普遍应用的当代,推行“千人一体”管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从行为学角度分析,“千人一体”管理可以严肃工作态度。
变电运行是高危行业,在倒闸操作前用仿宋体填写操作票,从思想上提醒变电值班员进入操作程序,危险作业开始,要严肃工作态度,在每个操作步骤严格执行有关作业规定,保证人身和设备安全。
其次,从组织学角度来讲,“千人一体”管理保证生产工作正确开展。
由于变电站工作性质,很多工作项目都需要用填写相关记录,记录在工作中的作用是很重要的。
倒闸操作时要填写倒闸操作票,交接班时要填写交接班记录。
如果倒闸操作票填写不清,就可能发生误操作;如果交接班记录字体潦草不清,就可能因为交接不清发生问题,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的如事故处理记录等等也是一样。
用仿宋体填写记录,以上问题就可以避免,保证工作正确开展。
第三,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千人一体”管理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变电站内所有记录资料字体统一,整洁标准。
一方面让人看到后心情舒畅,营造愉快的工作气氛,另一方面职工养成好的工作习惯和作风,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目前,胜利电力管理总公司的180座变电站全部达到了资料填写“千人一体”,取得良好效果。
(二)严控安全措施,建立变电运行安全长效机制倡导“藐视一千天,重视一伸手”的管理理念,坚持把“预防为主”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指导方针,作为变电站安全管理的基本管理思想。
变电站开展安全工作“六个一”活动和“安全三标”活动。
即安全教育一堂课、安全提醒一句话、安全帮教一个人、安全监督一张网、我为安全进一言、处理一个安全隐患;安全标准化班组,安全标准化现场和安全标准化岗位。
构筑起坚强的反事故、反违章堡垒。
1、开展“百问不倒”活动变电站值班员熟练掌握国家电网《电力安全工作规程》、中石化《十大禁令》等安全相关知识,对其中任意一条规定都能理解为什么、怎么做,并全部背诵,达到“百问不倒”。
在每天交接班时交接职工互相提问,公司不定期安全检查时提问,还制定了奖惩办法,督促保证每名职工都能做到。
“百问不倒”就是让职工在熟记安全规定的同时,不断强化安全意识,逐渐形成安全行为的习惯化,达到意识行为统合的目的。
“百问不倒”实际上就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慢慢过渡到自主自觉行为的过程。
发挥习惯的力量,养成安全习惯,逐渐被这种习惯所改变,达到安全行为的最终目的。
中石化领导在胜利电力管理总公司城西变检查时,对城西变值班员“百问不倒”非常满意,当场题词“爱站如爱家,人脑似电脑,安全保供电,油田做贡献”。
2、实施危险点分析控制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做好预防工作是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
各变电站开展危险点分析,做好危险点预测及控制措施,编订成册,防患于未然。
结合HSE “安全、健康、环境”管理,编写《变电站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书》、《HSE检查表》、《应急预案》、《HSE管理记录本》。
把危险点分析控制、HSE管理应用于倒闸操作、事故处理等日常工作中。
在预防上狠下功夫,找出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加以控制,变被动防范为主动控制,保证人身、电网和设备的安全,达到确保变电站运行安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