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家园共育的策略
幼儿园方面: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推进家园共育
家园共育,要明确幼儿园与家庭双方都有责任,少了一方的配合与参与都是片面消极的,二者合作才能取得最人的教育成果。
首先,教师自身要提高对家园共育的认识,更新传统观念,改变以往一些教师误把幼儿教育只当作幼儿园教育,只关心教育教学的工作,忽视家庭环境对幼儿教育的长远影响,与家长的配合不够深入具体,因而影响了教育目标的实现。
所以,教师必须克服狭隘的教育观,意识到社会尤其家庭环境对于教育幼儿的巨人影响力幼儿的发展受到来自家庭、幼儿园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影响,只有把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其次,教师还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的素质,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科学的教育观,使家长了解在教育幼儿中的任务和作用,做好家长工作。
(二)建立与家庭问的相互联系
幼儿的发展是一个不断的、动态的过程,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沟通并不是搞个家访栏目、弄个亲子活动就能完成的。
因此,家长与教师应抓住机会,对幼儿的发展情况进行经常的、及时有效的沟通。
幼儿在成长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情况,比如,有些幼儿经常在家玩了玩具从不收拾,而在幼儿园却很勤快;有的幼儿在家里任性撒娇,而在幼儿园却十分懂事不管是在幼儿园还是在家庭中,只要发现问题,教师应与家长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使幼儿不论在家还是在幼儿园都能得到正确的引导。
(三)多方面拓宽家园沟通渠道
1.进行个别的沟通。
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1)教师可以利用家长早晚接送幼儿的时问进行交流家长也可以把幼儿的情况反映给教师,如幼儿今天感冒了,需要教师格外关注等。
这种短时问的交谈,可以使双方更好地了解幼儿某一方面的情况。
(2)教师可以针对个别问题幼儿进行单独辅导。
比如,对一些在幼儿园表现特别调皮、专门欺负其他孩子的幼儿,或者在对教育孩子存在问题的家长,教师可以专门请他们到幼儿园来,细心、实事求是地说出情况并以诚恳、热情的态度,共同商量教育幼儿的办法,以促进幼儿的发展和进步。
(3)教师还可以利用各种手段与家长进行沟通,比如通过电话、网络等式形式来加强与每位家长的交流,鼓励家长加入班级QQ群,让家长了解最近幼儿园要组织的活动,提高家长参与的
积极性。
2.进行集体的沟通。
具体来说,应做到以下几点:(1)定期召开家长会是加强家园交流的一个好方式幼儿园召开的家长会可以向家长介绍班级情况和出现的典型问题,但要强调定期,因为这种定期的、有组织的会议,可以使家长获得阶段性完整的育儿知识,也可以使忙碌的家长提前腾出时问来关心孩子的教育问题。
(2)幼儿园应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丰富多彩的亲子活动。
比如,参观活动:结合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商场、博物馆等。
在参观的同时,家长可以向孩子介绍一下有关知识。
在此过程中,相应地扩大了孩子的知识面,激发了孩子的探究兴趣,这也为幼儿园与家长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交流平台,同时也增进了父母和幼儿的感情。
又如,户外活动:在春游、捡瓶罐等活动中,邀请家长共同参加,与孩子一块进行运动,使家长问也能彼此认识,为家长创造了一次探讨育儿经验的机会。
再如,亲子活动:可以在幼儿园显眼的位置放上幼儿与自己父母画的画、手工作品等,并在每一作品上写明孩子和家长的姓名。
这样,激发了家长的主动积极性,并扩宽了幼儿园教育的视野,给幼儿园教育带来更多、更广的信息。
(四)充分利用家庭资源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家长的职业优势,开展家长助教活动,请家长当“老师”。
由于不同的家长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具有各种专业的知识,可以邀请他们来园为孩子们上课,讲解相关知识家长还可以带领孩子参观他们的工作场所,让幼儿目睹成人是怎样工作的,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
由于家长是老师,幼儿会感到很新鲜,学习兴趣不仅会提高,尊敬家长的情感也会得到升华。
家庭方面:
(一)家庭环境的布置要符合幼儿年龄特点
家长应该考虑在幼儿的卧室使用颜色柔和的淡粉色,这样有助于幼儿的睡眠。
在卧室的角落里可以摆上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玩具、图书等,还可以贴上各种图片,比如各种小动物的、交通工具等。
而且,这种温馨的布置和幼儿园的环境布置十分相似,幼儿在幼儿园里学习和生活时就不会有太多的陌生感,在这种熟悉的环境中会获得一种安全感,这对于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幼儿来说尤为重要。
(二)对幼儿的要求与幼儿园一致
有些幼儿在幼儿园表现很好,听教师的话,可一回到家里却像变了一个人,蛮横无理,任性撒娇。
有的幼儿在幼儿园外向活泼,可在家却内向沉默等这些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和要求不一致幼儿园对幼儿的独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都有相应的要求。
而在家庭中,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什么事都不舍得让孩子亲自动手,使孩子好不容易在幼儿园里养成的良好生活习惯在家中得不到维持家长不能因为心疼孩子就无条件的迁就,这只会害了孩子。
(三)家长要变被动为主动,从侧面积极参与教育教学
家园共育中不仅要求幼儿园、幼儿教师主动与家长联系,也要求家长主动与教师联系。
家长要经常积极主动向教师了解幼儿在幼儿园的各种表现,关心幼儿的教育理念,也要及时反馈幼儿在家的情况家长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孩子的关心往往会推动家园共育的展开,有利于共促幼儿的发展。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品格形成的熏陶
尽管幼儿园教师要求幼儿要懂礼貌,要学会与小朋友友好相处,要尊敬师长,但是幼儿园毕竟只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幼儿还有很大一部分时问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如果家庭没有及时强调巩固,没有给幼儿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的话,幼儿良好的品格就很可能遭到冲击。
所以,家长在口常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说文明的话,做文明的人,热心助人等等使幼儿在一种友好、和谐、热情的家庭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习得为人处世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品格。
(五)在生活中渗透教育,巩固和延伸幼儿知识
生活即是最好的教育尽管现在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十分贴近生活,可是,幼儿园毕竟条件有限,大多数时候给幼儿发现的也只能是图片、模型等,使得幼儿无法真正感受到活生生的、鲜明的东西,所以这个时候就需要家庭的教育积极配合,弥补幼儿园教育的不足。
比如,幼儿园里讲到的火车很长很长,只凭图片幼儿可能无法感知到,但如果幼儿有机会和家长出远门时就有可能看到真正的火车;幼儿园里谈到要主动给老年人让座,当遇到这种情况家长就要做出榜样示范巩固幼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