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

实验室病原微生物危害评估报告模板

病原微生物危害性评估报告第二版文件编号:XXX-XXX-PG生效日期:XXXX年XX月XX日XXX医院XXX科目录鲍曼不动杆菌的生物危害评估1. 细菌的传播与致病鲍曼不动杆菌分布于自然界和医院环境中,是人类皮肤、呼吸道、胃肠道、生殖道的正常菌群,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也科成为重症科室的定植菌,可引起各种感染和医院感染。

是不动杆菌菌种感染率最高的,可引起腹膜炎、脑膜炎、骨髓炎和关节炎菌血症和肺炎等。

鲍曼不动杆菌已经发现看多重耐药菌株,耐亚胺培南不动杆菌在中国台湾地区大25%,在澳大利亚和中国大陆地区大20%左右,所以每个分离菌株都应进行药敏试验。

2. 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本菌为革兰阴性球状或球杆菌,约~μm×~μm,单个或成对排列有时成丝状或呈短链状,无芽胞及鞭毛,无动力,有荚膜。

严格好氧,在20~30℃生长,大部分菌株最适生长温度33~45℃。

在所有普通综合培养基上均能生长。

氧化酶阴性,触酶阳性。

3. 细菌的实验室检查标本采集:来自与临床的各种标本如血液、尿液、脓汁、下呼吸道分泌物以及脑脊液等。

涂片镜检:细菌培养阳性时,进行革兰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接收临床标本后痰、灌洗液、支气管刷检物及脑脊液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巧克力平板上,其他体液及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生化鉴定:氧化酶阴性。

4. 细菌的防治鉴定出鲍曼不动杆菌的同时进行药敏试验,根据药敏结果与临床实际相结合进行治疗在实验室以及病房中注意勤洗手,避免直接接触鲍曼菌株5. 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操作要求:5.1.1 实验时,未经允许,不得随意进入实验室。

5.1.2 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5.1.3 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溅出。

5.1.4 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使用过的一次性针、注射器、玻片、加样枪头等放入加有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锐器盒中浸泡消毒。

5.1.5 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其它工具处理,如夹子或镊子,放入加有一定浓度的84消毒液锐器盒中浸泡消毒。

5.1.6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

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

5.1.7 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

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安全设备:5.2.1 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5.2.2 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眼镜、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2.3 在实验室内,必须使用专用大褂、罩衫或制服。

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防护服必须留在实验室内或缓冲间。

5.2.4 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

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

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铜绿假单胞菌的生物危害评估1.细菌的传播与致病铜绿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水、空气、土壤以及正常人体皮肤、呼吸道与肠道黏膜中,是条件致病菌,当手术、化疗、放疗、激素治疗等原因使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引起感染。

可引起烧伤创面感染、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中耳炎、脑膜炎、败血症等。

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的患者,经抗生素治疗3-4日后,原来敏感的抗生素易变成耐药。

因此对严重感染的铜绿假单胞菌要经常做抗生素药敏试验。

2.细菌的生物学特性铜绿假单胞菌属于假单胞菌属,是一种非发酵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最适生长温度为35℃,特别是该菌在4℃不生长而在42℃可以生长的特点可用以鉴别。

需氧生长,在普通培养基上可以生存并能产生水溶性的色素。

在血平板上可产生溶血,菌落周围有不规则突出,菌落表面有金属光泽。

、3. 实验室检查标本采集: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尿液、痰标本、脓汁、穿刺液等。

还包括来自医院环境中的各种标本如水、空气、物体表面采样等。

染色镜检:为革兰阴性菌,菌体细长且长短不一,有时呈球杆状或线状,成对或短链状排列。

菌体的一端有一根鞭毛。

分离培养:接收临床标本后痰、灌洗液、支气管刷检物及脑脊液接种于血平板、中国蓝、巧克力平板上,其他体液及分泌物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生化鉴定:氧化酶阳性。

4.细菌的防治及时隔离治疗患者,同时提高医院内的消毒水平以及症疗操作的规范和安全,能够切实降低铜绿假单胞菌的院内感染水平。

在治疗方面,若感染位于外表而且局限,可用1%醋酸冲洗或局部应用多粘菌素B 或多粘菌素E,即可奏效。

坏死组织必须扩清,而脓肿则必须引流。

5.细菌的生物安全防护操作要求:5.1.1实验时,必须按照生物安全要求严格做好防护措施方可进行实验,否则不应进行实验操作。

5.1.2不许在工作区域饮食、吸烟、清洗隐型眼镜和化妆。

食物应存放在工作区域以外专用橱柜或冰箱中。

5.1.3所有的操作过程应尽量细心,避免产生和溅出气溶胶。

5.1.4对于污染的锐器,必须时刻保持高度的警惕,包括针、注射器、玻片、加样器等。

5.1.5注射和吸取感染材料时,只能使用针头固定注射器或一次性注射器(即注射器和针头是一体的)。

用过的一次性针头必须弯曲、切断、破碎、重新套上针头套、从一次性注射器上去掉,或在丢弃前进行人工处理,要不将之小心放入不会被刺穿的、用于收集废弃锐器的容器中。

非一次性锐器必须放置在坚壁容器中,转移至处理区消毒,最好高压杀菌。

5.1.6打碎的器皿不能直接用手处理,必须用夹子或镊子。

盛污染的针头、锐器、碎玻璃的容器在倒掉前,应按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消毒。

5.1.7所有的培养物、储存物及其它规定的废物在释放前,均应使用可行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如高压灭菌。

转移到就近实验室消毒的物料应置于耐用、防漏容器内,密封运出实验室。

离开该系统进行消毒的物料,在转移前应包装,其包装应符合有关的法规。

5.1.8溅出或偶然事件中,明显暴露于传染源时,要立即向实验室主任报告。

进行适当的医学评估、观察、治疗,保留书面记录。

5.1.9按日常程序、在有关传染源的工作结束后、尤其是传染源溅出或洒出后、或受到其他传染源污染后,实验室设备和工作台面应当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消毒。

污染的设备在送去修理、维护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消毒;在离开设施转移前,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打包运输。

安全设备:5.2.1正确使用和保养生物安全柜、最好是二级生物安全柜、或其他合适的人员防护设施、或物理遏制装置。

5.2.2确定可能形成传染性气溶胶或溅出物的实验过程,包括离心、剧烈震荡或混匀、开启装有传染源的容器、采集感染标本等。

5.2.3涉及高浓度或大体积的传染源时,若选用密封转头或带安全罩的离心机,若转头或安全罩仅在生物安全柜中打开,则可在开放实验室内离心。

5.2.4当必须在生物安全柜外处理标本时,需采取面部保护措施(口罩、面罩、或其他防溅装置),以免传染源或其他有害物溅或洒到面上。

5.2.5在实验室内,必须穿白大褂内穿罩衫或制服。

人员到非实验室区域时,白大褂必须留在实验室内,并定期更换干净的白大褂。

污染的白大褂应放在指定位置,在规定时间送往洗衣房洗涤,一定不能带回家中。

5.2.6可能接触潜在传染源、被污染的表面或设备时,要戴手套。

一次性手套不用清洗、不能重复使用,不能用于接触“洁净”的表面(键盘、电话等),也不应当戴着到实验室外。

要备有带滑石粉的乳胶手套。

脱掉手套后,要洗手。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危害评估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与致病金黄色葡萄球菌在自然界中无处不在,在空气、水、灰尘及人和动物的排泄物中都可找到。

因而,食品受其污染的机会很多。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个世界性卫生问题。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流行病学特点:季节分布,多见于春夏季;中毒食品种类多,如奶、肉、蛋、鱼及其制品。

此外,剩饭、油煎蛋、糯米糕及凉粉等引起的中毒事件也有报道;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鼻腔带菌率83%,所以人畜化脓性感染部位常成为污染源。

途径污染食品的途径:食品加工人员、炊事员或销售人员带菌,造成食品污染;食品在加工前本身带菌,或在加工过程中受到了污染,产生了肠毒素,引起食物中毒;熟食制品包装不严,运输过程受到污染;奶牛患化脓性乳腺炎或禽畜局部化脓时,对肉体其他部位的污染。

肠毒素形成条件包括:存放温度,在37℃内,温度越高,产毒时间越短;存放地点,通风不良氧分压低易形成肠毒素;食物种类,含蛋白质丰富,水分多,同时含一定量淀粉的食物,肠毒素易生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人类化脓感染中最常见的病原菌,可引起局部化脓感染,也可引起肺炎、伪膜性肠炎、心包炎等,甚至败血症、脓毒症等全身感染。

2、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典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球型,直径μm左右,显微镜下呈单个、成双以及排列成葡萄串状。

金黄色葡萄球菌属于葡萄球菌属,无芽胞、鞭毛,大多数无荚膜,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较强的抵抗力,对磺胺类药物敏感性低,但对青霉素、红霉素等高度敏感。

3、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检测与诊断标本采集:采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各种标本,包括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痰液、脓液、创伤分泌物、尿液、粪便和呕吐物等。

直接涂片镜检:直接涂片检查在正常情况下呈无菌状态的体液标本,如血液、脑脊液、穿刺液等,若有检出革兰氏阳性,显微镜下呈葡萄状排列、无芽胞、荚膜,直径μm的球菌。

即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分离培养:一般选用血平板,接种于血平板,菌落周围可形成明显的透明的β—溶血环。

鉴别实验:3.4.1 血浆凝固酶试验:3.4.1.1 玻片法:取血浆毫升或两滴滴于载玻片的中间位置,用接种环挑取适量菌落,先在血浆旁边的干燥位置研磨菌落,然后混入血浆混匀,观察是否有凝集。

4、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防治金黄色葡萄球菌的预防:4.1.1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食品,防止带菌人群对各种食物的污染:定期对生产加工人员进行健康检查,患局部化脓性感染(如疥疮、手指化脓等)、上呼吸道感染(如鼻窦炎、化脓性肺炎、口腔疾病等)的人员要暂时停止其工作或调换岗位。

防止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奶及其制品的污染:如牛奶厂要定期检查奶牛的乳房,不能挤用患化脓性乳腺炎的牛奶;奶挤出后,要迅速冷至-10℃以下,以防毒素生成、细菌繁殖。

奶制品要以消毒牛奶为原料,注意低温保存。

对肉制品加工厂,患局部化脓感染的禽、畜尸体应除去病变部位,经高温或其他适当方式处理后进行加工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