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八章法律法规

第八章法律法规

第八章法律法规1、法律体系是指将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一定标准和原则(主要根据所调整社会关系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也称为部门法体系。

2、宪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

3、民法主要包括合同法,担保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婚姻法4、商法包括公司法、证券法、保险法、票据法、企业破产法、海商法等。

5、经济法包括建筑法、招投标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税法等。

6、行政法包括行政处罚法、行政复议法、行政监察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

7、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包括社会保险法、安全生产法、消防法等。

8、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包括环境保护法、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等。

9、刑法是规定犯罪和刑罚的法律10、诉讼法包括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刑事诉讼法。

11、法的形式宪法、法律、行政法规(条例)、地方性法规(地方+条例)、行政规章(办法、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律的系统性解释文件和法律适用的说明,对法院审判有约束力,具有法律规范的性质。

13、建设工程质量法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2条规定:“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等有关活动及实施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的,必须遵守本条例”。

19、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基本制度(1)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制度(2)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3)工程质量事故报告制度(4)工程质量检举、控告、投诉制度单选620、建设工程质量必须实行政府建筑管理。

21、建设单位应当在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的15天内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建设单位办理备案应提交以下材料:(1)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2)工程竣工验收报告(3)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规划、公安消防、环保等部门出具的认可文件或者准许使用文件(4)施工单位签署的工程质量保修书(5)法规、规章规定必须提供的其他文件(6)商品住宅还应当提交《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22、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第四章明确了施工单位的质量责任和义务。

(1)施工单位应当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证书,并在其资质等级许可的范围内承揽工程(2)施工单位不得转包或违法分包工程(3)总承包单位与分包单位对分包工程的质量承担连带责任(4)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和施工技术标准施工,不得擅自修改工程设计,不得偷工减料。

(5)施工单位必须按照工程设计要求、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对建筑材料、建筑构配件、设备和商品砼进行检验,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6)施工人员对涉及结构安全的试块、试件以及有关材料,应在建设单位或工程监理单位监督下现场取样,并送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质量检测单位进行检测(7)建设工程实行质量保修制度,承包单位应履行保修义务。

23、建设工程质量保修制度是指建设工程在办理竣工验收手续后,在规定的保修期内,因勘察、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造成的质量缺陷,应当由施工承包单位负责维修、返工或更换,由责任单位负责赔偿损失。

24、建设工程承包单位在向建设单位提交竣工验收报告时,应当向建设单位出具质量保修书。

25、保修范围和正常使用条件下的最低保修期限为:①基础设施工程、房屋建筑的地基基础工程和主体结构工程,为设计文件规定的该工程的合理使用年限②屋面防水工程、有防水要求的卫生间、房间和外墙面的防渗漏,为5年③供热与供冷系统,为2个采暖期、供冷期④电气管线、给排水管道、设备安装和装修工程,为2年。

26、工程质量监督机构的基本职责①办理建设单位工程建设项目报监手续,收取监督费②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对建设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及相关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商品砼的质量进行检查③对于被检查实体质量有关的工程建设参与各方主体的质量行为及工程质量文件进行检查,发现工程质量问题时,有权采取局部暂停施工等强制性措施,直到问题得到改正。

④对建设单位组织的竣工验收程序实施监督,察看其验收程序是否合法,资料是否齐全,实体质量是否存有严重缺陷。

⑤工程竣工后,应向委托的政府有关部门报送工程质量监督报告⑥对需要实施行政处罚的,报告委托的政府部门进行行政处罚。

27、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1)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对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经常性检查;(2)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问题,应当立即处理(3)不能处理的,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有关负责人(4)将检查及处理情况应记录在案。

28、安全生产中从业人员的权利①知情权②批评权和检举、控告权③拒绝权从业人员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④紧急避险权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⑤请求赔偿权⑥获得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⑦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

29、生产安全事故的分类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 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30、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职权:①进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检查,调阅有关资料,向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②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当场予以纠正或要求限期改正,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行为,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③对检查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责令立即排除,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责令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作业人员,责令随时停产停业或停止使用;重大事故隐患排除后,经审查同意,方可恢复生产经营和使用。

④对有根据认为不符合保障安全生产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设施、设备、器材予以查封或者扣押,并应当在15日内依法作出处理决定,监督检查不得影响被检查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31、施工中发生事故时,建筑企业应当采取紧急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的制度。

32、《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时,应当确定建设工程安全作业环境及安全施工措施所需费用。

”33、《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14条规定“工程监理单位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要求施工单位暂时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拒不整改或不停止施工的,工程监理单位应当及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34、《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1条规定,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程全面负责。

35、《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3条规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负责对安全生产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安全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项目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报告,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的,应当立即制止。

36、《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6条规定,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有安全验算结果:①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②土方开挖工程③模板工程④起重吊装工程⑤脚手架工程⑥拆除、爆破工程⑦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其他部门规定的其他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对上述工程中设计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达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

37、《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7条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前,施工单位负责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应当对有关安全施工的技术要求向施工作业班组、作业人员作出详细说明,并由双方签字确认。

38、《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29条规定,施工单位应当将施工现场的办公、生活区与作业区分开设置,并保持安全距离,办公、生活区的选址应当符合安全性要求。

职工的膳食、饮水、休息场所等应当符合卫生标准,施工单位不得在尚未竣工的建筑物内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39、《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4条规定,施工单位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40、《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37条规定,作业人员进入新的岗位或者新的施工现场前,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未经教育培训或者教育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41、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与期满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延期手续。

42、根据《招标投标法》第3条规定,必须进行招标的:①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②全部或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在国家融资的项目③使用国际组织或者外国政府贷款、援助资金的项目43、必须招标项目的规模标准①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②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人民币以上的③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④单项合同估算价低于第1、2、3项规定的标准,但项目总投资额在30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

44、投标人不得实施以下不正当竞争行为:①投标人之间串通投标②投标人与招标人之间串通招标投标③投标人以行贿的手段谋取中标④投标人以低于成本的报价竞标⑤投标人以非法手段骗取中标45、《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平等原则、自愿原则、公平原则、诚实信用原则、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46、《合同法》第16条规定:“要约到达受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单选2847、如果受要约人对要约中的某些条款提出修改,补充、部分同意,附有条件或者另行提出新的条件,以及迟到送达的承诺,都不被视为有效的承诺,而被称为新要约。

48、《劳动法》对女职工特殊保护的规定:①禁止安排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国家规定的第四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其他禁忌从事的劳动。

②不得安排女职工在经期从事高处、低温、冷水作业和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

③不得安排女职工在怀孕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孕期禁忌从事的劳动,对怀孕7个月以上的女职工,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④女职工生育享受不少于90天的产假⑤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