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州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多选题及答案汇总

常州继续教育低碳经济多选题及答案汇总

展 E.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2008年初,世界自然基金会在我国以( B 上海C 保定)两市为试点推出“低碳城市”发展示范项目。

2009年,世界银行为我国的哪一些省份,开发利用煤层瓦斯气作为公交能源的项目,提供了八千万美元的贷款? C 、山西D 、河南主动力D 协动力)。

a ) 气体减排责任B.美国也不例外城市交通工具是温室气体主要排放者,发展低碳交通要(A 大力发展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慢速交通系统导致生态平衡破坏)。

氧化碳排放量降低 50%左右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 A 阳光经济B 风能经济C 氢能经济D 生态经济)。

1.2001年三月,布什政府以什么借口宣布拒绝批准《京都议定书》C.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将会影响美国经济发2. 3. 4. 按照对循环经济发展主体的行为意愿的影响程度,可以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可分为哪些类型(B 源动力5. 保定市大力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在哪些方面已得到了应用? A 、建筑物太阳能发电厂 B 、太阳能路灯6. 保定市大力研发、生产太阳能电池,在哪些方面已得到了应用? A 、建筑物太阳能发电厂B 、太阳能路灯7. 不可再生能源包含A.煤 C.天然气E.石油8. 巴厘岛路线图》明确规定A.《公约》的所有发达国家缔约方都要履行可测量、可报告、可核实的温室9. 策体系由哪几个层面构成A.国家宏观层面B.产业区域层面 E.园区企业层面10. 鼓励大中城市发展公共交通系统和快速轨道交通系统C 限制城市私家汽车作为城市交通工具 )。

11. 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 C.减污更加迫切 D.污染控制直接与人体健康相关E.减碳是长远目标12. 臭氧层耗损对人类健康及其生存环境的主要危害是(A 人类皮肤癌增高B 农作物受害C 破坏海洋生态系统13. 当代中国环境法的理性发展方向是 (A 基本环境公益与基本经济公益应当满足B 确立公益最大化原则C 限制开发原则D 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激励机制)。

14. 到2020年,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B.单位GDP 能耗比2005年降低40%―― 60%C.单位GDP 勺二15. 低碳”概念由(A 低碳经济B 碳生产率 C 碳关税)等三个核心术语组成。

16. 低碳城市的建设离不开低碳建筑这个单元, 发展低碳建筑要从(A 设计B 运行)等方面入手。

17. 18.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光伏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A 产业技术落后B 低水平竞争C “两头在外”的尴尬局面19. 20. 21. 22. 23. D 优化能源结构的效应不明显)。

低碳经济的核心是(A 技术创新B 制度创新D 发展观的改变)。

低碳经济的基本要求是A.减少碳源B.增加碳汇D.减少污染低碳经济的内涵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A 生产的低碳化B 分配的低碳化 C 消费的低碳化)。

低碳经济的特征有(A 低能耗,资源节约 B 低污染,环境保护 C 低排放性)。

低碳经济的现实框架有 (A 以低碳技术为主体构筑创新技术体系B 以能源问题为突破实现持续发展目标C 以节能减排为方式彰显循环经济本质D 以低碳能源为重点推动能源结构调整)24. 低碳经济发展的建议是? 全选25. 低碳经济发展机制的构建包括(A构建低碳能源技术开发机制B构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C构建低碳产品认证体系D构建碳排放约束机制)。

26. 低碳经济是以(A低能耗B低排放C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

27. 低碳经济是以(A低能耗B低污染C低排放)为特点的经济形态。

28. 低碳经济要求正确看待人的消费行为所包含的“三重关系”,它包括(A人与自然环境B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D物质消费与精神文化消费)。

29.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核心是(C能源和减排技术创新D发展观的改变)。

30. 低碳经济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其实质是(A能源高效利用B清洁能源开发C追求绿色GDP。

31. 低碳能源是通过发展清洁能源,包括(A风能B太阳能C地热能)等替代煤、石油,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2. 低碳能源有哪些? A、风能B、太阳能C、潮汐能D、生物质能E、地热能33. 低碳农业要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A有机B生态C高效农业)的新路子。

34. 低碳三大国际公约是 B.《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 D.《京都议定书》E.《巴厘岛路线图》35. 低碳型农业是指B.资源节约型农业 C.综合效益型农业 D.生态安全型农业36. 低碳试点示范城市:上海和保定37. 低碳责任就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A技术创新B制度创新C产业转型)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

38. 发展低碳建设体系包括 B.避免过度装修 C.倡导居住空间低碳装修E.充分利用太阳能39. 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有(B经济结构偏重,煤炭消耗总量大C低碳观念淡薄,生活能耗、煤炭企业能40. 发展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好处有哪些? 全选41. 发展低碳农业的路径是(A大幅度地减少化肥和农药的用量C充分利用农业的剩余能量D推广太阳能和沼气技术)。

42. 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A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B拓宽就业渠道C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D缓解我国资源约束矛盾)。

43. 防治荒漠化的主要内容包括(A制订经济发展政策B建立合理土地使用权制度体系C合理使用水资源D合理使用耕地和草地)。

44. 非洲的情况与亚洲类似,(B过度放牧C过度耕作D大量砍伐树木)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45. 富营养化是由于(C氮D磷)等植物营养成分大量积聚,使水生生物,特别是水藻类过分繁殖引起污染的现象。

46. 高碳模式严重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是因为(A我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阶段 B “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 C “碳排放”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

47. 各国政府可以采取的应对全球变暖的经济政策手段有(A征收污染税费B实施排污权交易C提供补助资金D开发援助)。

发展电动汽车、混合燃料汽车等低碳排放类汽车持政策要加强 D 建立完善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组织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

光伏产业发展的能源结构优化效应有(A 有助于节省传统资源,优化能源结构B 可减少碳、硫化合物的排放化石能源是指 A.天然气 C.煤碳D.石油F.重油化带来的主要负面影响有B.沿海城市被淹C.生物多样性消失等D.冰川消融、海平面上升建立低碳城市应倡导 B.低碳建筑 C.低碳交通 E.开展废弃资源综合再利用B.在2008年至2012年,将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水平在 1990年基础上平均减少生态社会的经济发展模式考核体系包含以下那几点B.以低碳发展为目标,在政府和企业层面完善中国现有的社会经济统计、监测、评价和考核体系。

C.健全低碳化政策目标与评价招标体系,对中国碳减排的潜力,成本与效率深入研究。

E.设置科学、公平的目标责任制,加大正向激励的力度,调动地方政府和企业的积极性。

48.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 5A ” ,包括(A 认知性B 可行性C 可操作性D 可承受性) 49. 公民参与低碳消费方式需要关注“5A ” ,不包括(B 持续性D 强化性)。

50. 共同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的是( A 替代技术B 减量技术C 再利用技术D 资源化技术)。

51. 构建低碳交通应做到B.控制私人和单位交通出行的数量C.实施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D.倡导52. 关于低碳经济发展有哪些建议?全选53. 关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错误的是( B 环保本身就是一种产业 C 环保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 )。

54. 关于我国低碳汽车产业化的创新思路探索包括(A 建立电动汽车管理规范 B 加大自主研发的力度 C 国家的扶55. 关于循环经济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各阶段起到的作用论述,正确的是(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一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 B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二阶段,政府、企业、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公众、中介组织都是循环经济发展的主体C 在循环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企业、公众、中介56. 57. 58. C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与经济安全 国际合作的优先领域包括?)。

全选海洋能包括 C.潮汐能 D.波浪能 E.海流能59. 60. 61. 环境和发展问题的解决总是要经过哪三步曲?全选62. 63. 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有哪些益处? 全选64. 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应履行的义务有B.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和技术援助。

C. 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

F. E.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新的和额外的资金和技术帮助G.65. 经济对人类会产生哪些改变A.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C.改变经济增长方式D.将改变人类未来66. 67. 可再生能源包括?A 水力B 、风电C 、地热能68. 联合国在能源产业的投融资方面提出了哪些新想法? 全选69. 目前全球最主要的能源有( A 煤B 石油C 天然气)。

的可持续能源体系气候变化可能出现的影响和危害有(A 海平面上升B 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C 加剧洪涝、干旱及其他气象灾害D 影响人类健康)。

人口增长对下列哪些资源具有巨大压力( A 土地B 森林C 水资源D 能源和物种资源)。

为原则,其原则有(B 在开发利用可更新资源时,应与其再生增殖能力相适应,与其补偿供给能力相平衡 在开发利用不可更新资源时,更应当设法延长矿物的衰竭期复和重建)。

合作C 加大环保资金国际救援力度 D 以上都对)。

森林碳汇 年至2008年,森林面积净增 2054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净增亿立方米E.目前人工造林面积达5400万公顷,居世界第一位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主要是 (A 培养新的农作物品种 B 调整农业生产结构 C 规划和建设防止海岸侵蚀的工程)双系统循环共生模式”中,“双系统”是指(A 经济系统B 社会系统)。

D.气候公约秘书处需要建立的登记薄也还处于框架设计阶段 水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是(A 慢性中毒B 急性中毒C 致癌作用)70. 能源转型路线图分为哪几个步骤 A.在近期提节能和煤炭的清洁利用为重点,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B.中期,推动能源发展多元化,逐步减少燃煤比例C.长远看,建立以可再生能源、洁净煤、先进核能等为主体71. 气候变化具体的表现有?全选72. 73. 气候系统有(A 大气圈B 冰雪圈C 生物圈D 水圈)。

74. 气象要素有(A 温度B 降水C 风)。

75. 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和影响有(A 人均占有土地面积下降B 土地压力过大,加剧土地退化)。

76. 77. 人类对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改造, 应当以不破坏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相互补偿和调节功能、遵循生态平衡规律D 当生态平衡失控或失调以后,应尽可能地恢78. 日本低碳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有 (A 经济增长缓慢与低碳经济投入需求大的矛盾 B 研发主体不同弱化政79. 府主导作用C 政府减排目标与部分行业利益存在冲突 D 以上都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