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必修三期末习题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多细胞生物的体液包括( )①细胞内液②血浆③淋巴④组织液⑤消化液A.②③④ B. ①②④C.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2.下列有关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人体内细胞生活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B.人体的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C.人体的唾液为细胞外液,是口腔上皮细胞的内环境D.人体内的细胞通过细胞外液和外界环境交换物质3.下列各组化合物中,都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A.CO2、血红蛋白、H+、尿素B.呼吸氧化酶、抗体、激素、H2OC.Na+、O2、葡萄糖、血浆蛋白 D.Ca2+、载体、氨基酸4.下列有关稳态及其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 H恒定不变B.人的体温维持在3 7℃,没有年龄、性别和个体差异C.内环境稳态的维持既依赖于消化、呼吸、循环和排泄系统的协调合作,又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的调节D.细胞内的代谢活动不受内环境是否保持稳定的影响5.人体发生花粉等过敏反应时,由于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质渗出,会造成局部()A. 血浆量增加B. 组织液减C. 组织液增加D. 淋巴减少6.人体大面积烧伤时,若护理不当,易发生感染而引起严重后果。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A.体液大量丧失 B.非特异性免疫减弱C.特异性免疫减弱 D.营养物质不能及时补充7.下列过程中不属于体液免疫过程的是( )A.形成浆细胞B.抗原处理、呈递和识别的阶段C.形成效应T细胞 D.浆细胞产生抗体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8.吃糖1小时后,在胰静脉的血液中,下列物质中会明显增多的是()A.胰蛋白酶 B.胰淀粉酶 C.胰岛素 D.胰高血糖素9.从25℃移至0℃的环境中,人将出现的生理反应是()A.耗氧量减少,竖毛肌放松 B.耗氧量增加,体表血管收缩C.耗氧量减少,心律变慢 D.耗氧量增加,体温升高10.下列有关突触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突触前膜与后膜之间有间隙 B.兴奋由电信号转变成化学信号,再转变成电信号C.兴奋在突触处只能由前膜传向后膜 D.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步的11.下图表示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
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下生长12.一个池塘中,藻类、水蚤、虾、鲤鱼等所有生物集合起来组成一个()A.群落 B.种群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1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当狼吃掉一只兔时,就获得了兔的全部能量B.当狼捕食兔时,能量就从第一营养级流入了第二营养级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制造了有机物时,能量就由非生物环境流入了生物群落D.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草原生态系统14、人们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农业害虫的方法,目的是破坏该害虫种群的()A、密度B、性别比例C、年龄组成D、个体数量1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16.下列有关群落演替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群落演替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两种类型B.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不同时期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发生更替C.发生在裸岩上的演替经过裸岩→地衣→苔藓→草本植物→灌木→森林六个阶段D.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与自然演替的方向、速度基本相同17.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A.生产者、消费者 B.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消费者 D.消费者、分解者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A.由机体初次接触过敏原刺激引起 B.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C.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 D.组织胺等物质的释放直接引起相关的症状19.被钓上钩的鲤鱼往往会释放一种化学物质留在钓钩上,从而使钓鱼人长时间钓不到鲤鱼。
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属于()A.种内斗争B.种内互助 C.竞争 D.互利共生20.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21.连接生命世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22.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rray ( )①K值是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②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③如果不考虑迁入迁出等其它因素,在K值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④假设这是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A.①② B.①④ C.①③ D.③④23.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有的抗原可以直接刺激B淋巴细胞 B.抗体是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C.抗体一般可以直接杀死入侵的细胞D.记忆B细胞经迅速增殖分化,可以形成大量的效应T细胞24.当你在安静的考场中专心解答习题的时候,参与该过程的高级中枢主要有()①下丘脑②大脑皮层H区③大脑皮层S区④大脑皮层V区⑤大脑皮层W区A.①③B.②③C.②④D.④⑤25. 右图是自然界碳循环的简图,图中的甲、乙、丙各代表()A.甲为生产者,乙为分解者,丙为消费者B.甲为消费者,乙为分解者,丙为生产者C.甲为分解者,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D.甲为生产者,乙为消费者,丙为分解者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图2-1表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据图回答:(1)图中促进植物根、茎生长的最适浓度依次为mol·L-1、mol·L-1。
(2)从图中三条曲线可以看出,根、芽、茎对生长素反应敏感度为> >。
(3)A点对根的生长效应为,对茎的生长效应为。
(4)在生产实践中,使用生长素的关键是(2分)。
27.(11分)下图甲是缩手反射相关结构,图乙是图甲中某一结构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分析回答:(1)甲图中f表示的结构是__________,乙图是甲图中d的亚显微结构放大模式图,乙图中的B是下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或_________的膜;(2)缩手反射时,兴奋在A与B之间传递过程中信号的变化是___________(2分),这种传递是__________(单向的或双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3)突触间隙的存在使神经元间信号的传递在神经递质参与才能下完成,神经递质由A细胞合成,经过____________(细胞器)包装、加工形成突触小泡,突触小泡再与⑤融合经_________作用将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
(4)突触后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_________。
28. (7分)右图示哺乳动物(或人体)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图中腺体代表甲状腺,①至⑤表示五个过程。
据图回答:(1)图中过程①分泌的激素名称是。
(2)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后,首先加强的是过程(填序号),过程③分泌的激素使组织细胞代谢,增加产热。
同时皮肤血管,以减少机体散热,维持体温恒定。
(3)当过程③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达到一定值后过程加强(填序号),这种调节作用在生理学上叫做_____ _ 。
(4)人体长期缺碘将会导致甲状腺增生(俗称大脖子病),这是因为缺碘会造成分泌不足,导致过程(填序号)加强所致。
29、(9分)下图甲表示病原体侵入人体后机体发生的特异性免疫过程,图乙为细胞e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
请据图回答:(1)图甲中所示的是___________免疫过程,图甲中c是_______细胞。
(2)在图甲所示的免疫过程中,细胞b除了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外,还可分泌___________促进c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3)预防接种后,当相同病原体再次侵入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速度更快、抗体浓度更高,此免疫过程的主要途径是___________(用图甲中数字表示)。
(4)图乙中与物质X合成、分泌有关的细胞器有___________(2分)(用图乙中数字表示)。
(5)若该抗原为HIV,侵入人体后,攻击的主要对象是________细胞(填写图甲中字母),该细胞在____________内分化成熟。
30.(13分)下图是食物网简图。
分析并简要回答:(1)该食物网含有___________条食物链,写出能量损失最少的一条食物链,该食物网的主要成分是。
(2)图中的初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_ ,蛇是___________消费者,鹰占有的营养级分别有营养级。
(3)图中的兔和蚱蜢两者是___________关系。
(4)如果蚱蜢突然减少,蚯蚓数量将会___________ 。
该食物网的各种生物中,含有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来源是_______,其能量流动的特点是(2分)(5) 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碳元素以______ _形式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中进行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