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工具栏定置与浮动在竖线处双击——选中——调出工具栏在竖线处拖动——在顶部(定置)——下面浮动——不用时可以关闭2.打印、输出——布局(左下角)画图时选的——模型插入——新建布局修改背景颜色、字体——工具——选项——显示3.视图——显示——USC图标(用户坐标(相对);世界坐标(绝对))用户坐标:(可以更改)——特性世界坐标(不变的)——(系统坐标系(绝对))——(含有W的)4.命令栏(高度可变):(按下三角可找以前命令)F2使命令窗口——单独大窗口——使窗口还原(F2)命令的输入:有些命令只能在命令行用且名称、格式和参数等要求严格(用简化的别名——L、C、Z等)5.重要操作:(一)按两次ESC中断命令的执行(一般命令只按一次终止)(二)透明命令:在命令命令执行期间执行的特殊命令(多为图形设置命令)此类命令以单引号打头,透明命令执行完后恢复命令的执行例如:缩放——‘ZOOM第3节1.捕捉功能类型:自动捕捉——先设置基点,角度,时间,长度(F9启动)对象捕捉——将“+”光标强制定位在已存在实体的特点或位置上设置:工具——草图设置——捕捉——捕捉间距(x,y可任意设,即x与Y不一定相同)角度逆时针为正对象捕捉——F3启动延伸(点)——图未画完时往曲线后点击鼠标——可画出2.正交功能——启动F8或状态栏中或命令行中“ortho”3.栅格:由一些有特定距离的点所组成的网格类似坐标纸(1)设置——X,Y大小任意(即不一定为方格)(2)打开状态时,图形只能在点上画线(3)捕捉类型——(1)极轴捕捉即按极轴角捕捉(2)栅格捕捉——方格或等轴侧(45度)4.自动追踪——(1)极轴——只按指定角度追踪(F10)(2)对象捕捉:按对象与对象之间的相对关系来追踪极轴设置:工具——草图设置——选中(若没有所需角度)——附加角——新建(无负角)不要时选中删除若用所有角:草图设置右边——选中——用所有角若选中正交追踪则使角不能用5.坐标系(1)绝对((1))直角坐标点(基点——原点)((2))极坐标(基点——原点——极点)(x轴——极轴)(2)相对指以最后一次输入的坐标点为基点来指定当前点的坐标值(@60,24.08,0)6.c——闭合——最后一条直线命令:选直线——from——选基点——(偏移)——@40,0第二章点、线、圆弧、多边形一、绘制点:(所有图形对象的基本元素)格式——点样式(1)绘图——“点”(2)选择——命令,在其菜单中选择绘制点的方法(3)在命令行输入命令(单点或多点)point,divide(定数等分)或MEASURE(定距等分)定数等分是指直线或曲线分成几等份(点数已定)定距等分是指指定线段长度——得出几个点二、绘制线:直线、多段线、多线1.直线(1)绘图——直线(2)单击绘图工具栏中的直线按钮(3)Line(命令行)每个直线段为一个对象2.多段线:一种功能强大的实体由多条直线和圆弧连接而成,但仍被作为单个对象(1)工具栏——“多段线”按钮(2)绘图——多段线(3)命令行——pline 多段线中可指定宽度,可绘圆弧等3.多线:多条平行线构成的一组平行线组,且可被作为独立的图形对象进行编辑操作(常用墙线表示)(1)绘图——多线(2)命令行——mline样式——多线样式——添加——保存到当前或单独保存对正:上、下、无(相对于基线对称)三、绘制圆和圆弧(轴、孔、光滑的角或过渡面1.圆(1)绘图工具栏——圆(2)绘图——圆——子菜单中选择方法(1.相切、相切、半径即与两个已知对象相切、已知圆的半径;2.相切、相切、相切(与切点有关即与所给切点位置有关)3、三点命令行:3P 指定3点)2.圆弧(1)绘图工具栏——圆弧(2)绘图——圆弧(菜单栏)(全面)(3)命令行——ARC第一组:(1)起点、圆心(已知半径)、长度(即弦长)第二组:起点、端点、角度(圆心角)——先右后左逆时针第三组:起点、端点、方向(使用鼠标旋转)第四组:继续(画弧)3.椭圆绘制命令:(1)椭圆中心上一点和另一轴径(2)圆心,半径,和圆平面与xoy平面的夹角(3)椭圆轴两端点和另一半轴长4.构造线(无限延展的直线):绘制水平,垂直或指定角度的辅助线5.圆环绘图——圆环(给定内、外环直径和圆心)命令:fill——on——圆环(处于填充状态)6.样条曲线:给定曲线上的(特征点)及起点和终点的切线方向即可绘出先在起点切线方向点再在终点方向点——完成四、绘制矩形(1)菜单栏(2)工具栏(3)命令行——RECTAMG((1))倒角(直角)C1、C2距离可以不同((2))圆角((3))厚度(立体)(t)在三维中可以显示出来((4))标高在三维中比在平面上向上高出来五、绘制多边形(1)绘图工具栏(2)菜单栏(3)命令行——polygon指定边数或边长(E)——圆心——内接或外切例:先捕捉两点先左后右第二节一、复制对像:(创建副本)(1)菜单栏(2)工具栏(3)命令行——copy选择对象——基点(图形上)——M(重复及可使用无数次)二、移动对象(1)菜单栏(2)工具栏(3)命令行——move(2)选择对象(回车)——基点——另一位置三、旋转对象:放置方式及位置角度注意正负四、偏移对象:指定点或指定距离创建平行线或平型曲线命令行:offest(o)封闭图形——偏移一侧图形向内缩小或向外扩大【t】通过未知偏移距离五、镜像对象:对称型图形命令行:mirror(mi)选择对象——回车——选镜像线(取直线的端点)回车系统变量mirrtext=0或1命令:mirrtext——输入m——新值<1>:0六、阵列对象:命令行:array(1)矩形:(列)行偏移(有正负之分)(2)环行:中心点;项目总数(即有几个在圆上分布几个图形)七、修剪对象:命令行:trim先选修建对象——回车——选被修建对象(按住shift可剪未与剪切边相交的对象)八、延伸对象命令行:extend选择延伸边(及所要延伸的对象所要交的图形)特性(特性匹配)——修改——单击(所要改的外观特性)九、倒角修改——倒角—(1)多段线(若用多段线画的)(2)距离D(3)角度(输入其角度为0时,可以使两条不平行的直线延伸相交)(4)修剪(T)执行一次可多次倒角十、圆角:修改——圆角(1)若半径设0也可以使两不平行的线相交(2)平行线圆滑连接——选第一个对象——选第二个对象十一、命令:(1)缩放:针对选中对象的基点放大和缩小对象十二、拉伸命令:实现拉伸和移动操作十三、关于选中对象(1)单选(2)窗选:选中在矩形框中的对象(由左下——右上)(3)窗交选:选中除了在矩形框中的对象也选中与框相交的对象(由右下——左上)(4)围栏选:选中与轨迹相交的对象十四、拉长命令:(LENGTHEN)(使用动态方式即选择之后由端点按照原轨迹拉长)或修改——拉长十五、打断命令:对单元体对象(圆不能用单点打断)先选1后选2则保留上面(顺时针选择)十六、对齐命令:移动、旋转和缩放修改——三维操作——对齐——窗选对象——源点(工件上)——目标点(与远点要重合的点)——是否缩放(是或否)十七、删除命令:delete或删除按钮十八、旋转命令:对象绕基点旋转指定的相对或绝对角度绝对角度:一以水平线为参考的角度(有参照对象时)R————90度——十九、分解:(多段线)——选择对象——即分成多个对象二十、夹点编辑公式:(夹点是对象本身的一些特殊点即被选中时,显示的蓝色的方块)利用夹点可进行的操作:拉伸、移动、旋转、缩放、镜像选中对象——选基点——拉伸回车——移动(c复制对象)——按基点旋转复制(按回车找各种命令)镜像——b——指定基点——c——选镜像线回车第四章第一节一、缩放视图1.实时(通过拖动鼠标动态缩放图形(标注工具栏中)或视图——缩放2.全部(显示视图内的全部图形对象)3.中心(通过改变视图的中心点来缩放)可鼠标直接指定新视图的中心点,也可用键盘输入新坐标形式)注意:重新输入缩放比例是,后应加x表示比例;若不加x表示高度(按原图窗口高度缩放)4.动态(缩放显示在试图框中的部分图形)视图框表示视口,通过改其大小和位置改变视图比例5.范围:(显示图形的所有范围)该选项将最大限度的显示图形并充满整个屏6.上一个(将返回到上一个显示的视图)最多恢复到前10个(只保存位置和比例即放大倍数,不保存编辑部分)7.比例(保存当前屏幕上图形中心位置不变通过比例因子来缩放比例因子:(1)数字+x表示缩放为当前视图的倍数(2)数+xp表示相对于图形界限的倍数(3)前一点中总以中心来进行缩放8.窗口:通过指定两个角点确定一个矩形,缩放显示矩形框内的对象二、平移视图三、命令行:pan(实时平移)或——pan(定点平移)移动距离:两点之间的距离第二节命名视图(保存不同视图)视图——命名视图命令行:view“对话框”——“当前”——不能删(系统默认的)“example”_右击——置为当前;删除;。
步骤1.新建并保存需要的视图2.返回到指定视图3.命名中对话框4.置为当前第三节将当前视口——多个视口(在每个视口设置图形的不同显示方式即可以方便的观察图形)一、平铺视口分成多个矩形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单独的视口,每个视口都可以独立查看图形的不同部分“视口”工具栏——显示视口对话框——视图——视口对话框——新建视口对话框布局分割时——当前市口——应用于整体——显示视图———着色——二维线框合并视口视图——视口——合并选择主视口:(要保留的视口)——要合并的视口:(必须挨着;必须等高或等宽)第四节鸟瞰视图(迅速定位目标区域)调整图纸显示大小,并移动在图纸上的位置视图——鸟瞰视图左击——改变矩形框大小(右击定死)第五章面域与图案填充面域:无厚度的闭合区域(直线、圆、椭圆二维多段线或样条曲线构成封闭图形)1、方法:二维图形创建面域(首尾相接)命令:——region绘图——面域创建面域时——要注意看提示提示:面域后图形与之前图形无差别当选中面域前的图形夹持点较多,面域后的夹点少2.用边界定义面域(不必须首尾相接)图形相交或有公共端点即可命令:“边界”创建对话框——对象类型(面域)/绘图——边界/边界集(当前视口)(boundary)——边界创建孤岛检测方式:填充——(一个封闭区域/射线法——高级)——拾取点——图形内部一点第二节面域布尔运算——并集、差集和交集(实体编辑——并集)修改——“实体编辑”——“并集”命令:union注意:无论后面选择的面域对象是否相交,并集运算后都会被转换成一个对象差集:从一个面域中去掉一个或多个面域形成一个新的面域先选被减对象——再选减除对象注意:如果作为减数和被减数的对象不相交,减除对象将要被删除交集:可以求出两个相交的面域进行交集,则两者均被删除注:若对两个不想交的面域进行交集,则两者均被删除四、从面域中提取数据面域属性:查询——面域/质量特性按钮工具——查询——命令:(massprop)选中面域/图形——“特性”按钮第三节图案填充绘图——图案填充/渐变色——弹出“图案填充和渐变色”对话框类型:预定义——提供的共用的/用户定义——储存的比例:(是否合适)——先预览组合:关联(剖面线跟随图形变换)/不关联(剖面线不跟随图形填充)渐变色先(渐变色)——渐深/渐浅——再图案填充二、编辑图案填充图案、角度、比例修改II——编辑图案填充修改——对象——图案填充三、控制图案填充的可见性(1)利用fill控制——输入模式(开/关)回车——视图——重生成(即体现fill的结果)(2)Fillmode——1显示0不显示(3)利用图层控制图案填充的可见性:图形对象都具有属性,在进行图案填充前,为填充的图案独立层(开/关/冻结层)第六章图块及其属性1.块:一个或多个对象的集合(插入块时可设置块的插入点、比例、旋转角度)2.(1)内部块(仅用于当前图形中)创建(绘图——“块”——创建)选择基点(中点、交点等)对象:保留(还是原始对象)/转换为块(将选择的也变为块)模板——(应用后)实例(源对象也变为应用模板的一个实例)删除——即把源对象删除(2)外部块(既可用于当前图形又可在其他图形中插入)命令:wblock(唯一途径)——弹出——“写块”对话框外部快/文件扩展名:dwg 模板文件:dwt源——基点对象——保存位置块——本图中存在的块整个图形——本图形中全部内容对象——即本图形中的对象插入块1.绘图——插入/插入——块/insert(若徐插入外部快则单击“浏览”2.利用命令行插入块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