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物质构成的奥秘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7.根据下图的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
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g
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失去1个电子
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含义和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及题中信息知,A.镁离子(Mg2+)核内有12个质子。故A正确。B.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故B错误。C.在化学反应中,氯原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故C错误。D.镁离子(Mg2+)与氯离子(Cl-)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故D错误。
B、离子包括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由原子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不会再分,而由原子团形成的离子化学变化中可能再分,比如碳酸钙高温分解中,碳酸根离子分开了,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故说法错误;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说法错误;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
故选C
12.硫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元素,含硫矿物在工业上常用于制造硫酸、肥料、纸张、橡胶制品等
根据如图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硫属于非金属元素
B.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C.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
D.硫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六周期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汉语名称“硫”及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电子数为6,都可判定它为非金属元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A错;
B、在硝酸铵中铵根中的氮元素显﹣3价,硝酸根中的氮元素显+5价,所以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故B正确;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氧气和臭氧在一块属于混合物,故C错;
D、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可能是中子,故D错.
故选B.
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常见元素与常见原子团的化合价.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不一定有中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中子不带电,熟悉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A.N5+是由氮元素组成的单质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4个电子
C.N5+中只有质子,没有中子和电子D.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和36个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N5+是一种高能微粒,不属于单质,选项A不正确;
B、每个N5+中含有35个质子,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选项B正确;
A.属于金属元素B.性质稳定
C.易得到两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32g
【答案】B
【解析】
某粒子 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核内有16个质子。A、属于16号氧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故A错误;B、该离子核外8个电子,性质稳定,故B正确;C、该粒子已经得到两个电子,属于稳定结构,不易再得到两个电子,故C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为16+16=32,相对原子质量没有单位,故D错误。
14.动物的肝脏和坚果类食物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这里的“铁”和“锌”是指
A.分子B.元素C.原子D.单质
【答案】B
【解析】豆类、动物肝脏中含有丰富的“铁和锌”,主要是以无机盐的形式存在,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等形式存在,这里所指的“铁和锌”是强调存在的元素,与具体形态无关。故选B。
15.科学家已研究出一种高能微粒N5+,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5.如图是两种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甲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甲和乙两种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C.甲和乙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Cl2
D.乙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X是12号元素,是镁元素,故是金属元素,故正确;
B、X、Y两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化学性质不相似,故错误;
D.①④表示的是阴离子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A、根据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①和②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共表示3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
B、②的最外层上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C、①为阳离子,是原子失去2个电子,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2,是金属元素;粒子③④为非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A.硒是一种非金属元素B.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
C.硒元素的原子中子数为34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
【答案】C
【解析】
A、由硒元素的名称汉字偏旁“石”字可知,属于非金属元素,正确;B、由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硒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4,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硒的相对原子质量为78.96,正确。故选C。
B、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及其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硫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说法正确,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由题目中的元素周期表中的硫元素,可知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硫原子核外有三个电子层,位于第三周期,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C、X是镁元素,Y是氯元素,二者形成的化合物是MgCl2,正确;
D、Y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的电子数大于7 ,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正确。故选B。
6.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C.图中n的值为10
D.钠元素位于第三周期
【答案】C
【解析】
D、①质子数>电子数,为阳离子,④的核内质子数=电子数,为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7.王安石的《梅花》诗:“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中不但描绘了一个如画的意境,也从化学角度说明了
A.分子可以再分B.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分子很小D.分子之间有间隔
【答案】B
【解析】
【分析】
2.2017年5月9日,中科院发布了四种新元素的中文名称(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原子序数
中文名称
元素符号
113

Nh
115

Mc
117
Ts
118
Og
A.四种元素都属于金属元素
B.“Nh”可表示鉨单质
C.Og是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D.镆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5
【答案】B
【解析】
【详解】
A、由题中信息可知,117号元素带有“石字旁”,118号元素带有“气字头”,都不属于金属元素,错误;
B.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序数解答,故镆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不一定有115个,说法错误,
符合题意;
C.“Mc”表示镆这种物质、镆元素、1个镆原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故四种新元素的原子中质子数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10.某粒子X2﹣核外有18个电子,核内有16个中子,下列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D、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钠元素的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钠元素位于第3周期,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点睛】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C、N5+只是失去了一个电子,中子数没有发生改变,选项C不正确;
D、N5+中的电子总数为五个氮原子的电子总数之和再减去一个电子,为35-1=34,选项D不正确。故选B。
16.下列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表示三种不同的元素
B.②表示的每个原子在化学反应时通常易得到两个电子
C.①③④表示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
考点∶考查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及与元素周期表相关的知识。
8.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是保持物质性质的一种粒子
B.化学反应中任何离子都不能再分
C.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答案】D
【解析】
【详解】
A、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说法错误;
B、“Nh”可表示鉨单质,正确;
C、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是氧元素,错误;
D、镆原子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115,错误。
故选B。
3.硒被国内外医药界和营养学界尊称为“生命的火种”,享有“长寿元素”、“抗癌之王”、“心脏守护神”、“天然解毒剂”等美誉。如图为硒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
A、不同种元素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核电荷数(即核内质子数)不同,故错误
B、海绵能吸水,与分子间有间隔无关,故错误
C、Cu是元素符号,既能表示铜这种物质,又能表示铜元素,还能表示1个铜原子.故正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