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查化学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试题卷[含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1至6页]和答题卡[含第I卷填涂卡和第II卷答题框7至10页]两大部分。
考生只能在答题卡指定的区域内做答。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考生在答卷前,请先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清楚,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姓名、考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
3.第I卷的答案选出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若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直接答在试题后。
非选择题请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做答,本试题卷上不得做答,否则无效。
4.考试结束,监考老师只将答题卡收回。
5.本科目考试时间:2017年11月29日上午10:00-11:30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N-14 0-16 Na-23 Al-27 Fe-56 Cu-64 Zn-65S-32第I卷(选择题,共48分)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有关生活屮的化学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面条是中国北方民族的传统食物,制作面条时加入苏打,能使面条筋道、有韧性。
B.铝材在建筑屮广泛使用,是因为铝合金质地轻、硬度高,且在空气屮不能被氧化而保持金属光泽C.明矶常用于水的净化和消毒杀菌D.汽车尾气中的氮氧化物是石油中的氨元素被氧化的产物【答案】A【解析】A、小苏打是NaHCO;.,能使面条筋道、有韧性,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产生C0?,故A 正确;B、铝属于活泼金属,在空气中被氧气氧化产生一层致密的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 故B错误;C、明矶净水的原因是利用水解成氢氧化铝胶体,胶体吸附水中悬浮的固体小颗粒,达到净水的目的,明矶不具有强氧化性,不能消毒杀菌,故C错误;D、石油含有碳氢两种元素,不含有氮元素,故D错误。
2.下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屮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A、酸性氧化物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或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N0?与水反应:3N02+H20=2HN0B+N0, HNOs不是NO?相应的酸,故A错误;B、硫酸属于化合物,但化合物不一定属于电解质,如CO, NO等,它们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C、分散系包括胶体、溶液、悬浊液分散系属于混合物,但混合物不一定是分散系,故C正确;D、置换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如H2+C12=2HC1,氧化还原反应不一定是离子反应,如H2-|-C12=2HC1,故D错误。
3.下列在指定溶液中的各组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的是A.无色溶液中:HCOs\ Na\ CT、OH-B.pH = 1 的溶液中:Fe3\ SO产、K\ Mn04_C.常温下pH二11的溶液中:S2\ ,K\ CO产、CIOD.水电离的c(H")=10_12mol/L 的溶液:Fe3\ SO产、K\ SCT【答案】B【解析】A、01厂和HCO3一不能大量共存,发生0H-+HC03~=H20+C032-,故A错误;B、pH二1的溶液,说明溶液显酸性,这些离子在酸性条件下能够大量共存,故B正确;C、C1CT具有强氧化性,S?一具有强还原性,两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Fe'+和SCN -发生络合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4.下列关于试剂存放叙述不正确的是A.白磷保存在水中B.新制氨水用棕色试剂瓶盛装C.固体氢氧化钠用广口瓶保存,并使用橡胶塞或玻璃塞D.在FeCL溶液的试剂瓶中加入少量盐酸,并加入少量铁粉【答案】C【解析】A、白磷的着火点低,白磷不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因此白磷保存在水屮,故A说法正确;B、新制氯水川含有HCIO, HCIO见光分解,因此新制的氯水盛装在棕色试剂瓶,故B 说法正确;C、固体氢氧化钠盛放在广口瓶屮,因为NaOH与SiO?发生反应,因此放在配有橡皮塞的广口瓶中,故C说法错误;D、Fe”发生水解,加入少量盐酸的目的是抑制Fe”的水解, 加入少量的铁粉,防止Fe'+被氧化成Fe3+,故D说法正确。
5.若山表示阿伏加徳罗常数,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23g钠在空气中充分燃烧,转移的电子数为N AB.50ml 12mol/L的盐酸与足量的Mnb共热,充分反应后,转移电子数为0. 3N AC.0. 6mol过氧化钠晶体中所含阴离子的数目为0. 6N AD.常温常压下,8. 8gN20和CO2混合气体所含的原子总数为0・65【答案】B【解析】A、lmolNa-*lmolNa+,失去lmol电子,23g金属钠失去电子物质的量为23Xl/23mol=lmol,故A说法正确;B、MnO?只跟浓盐酸反应,因为Mnb•是过量的,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到达某一浓度,反应将会停止,根据信息,无法计算转移电子物质的量,故B 说法错误;C、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r;6cdcTNa-^ ImolNaA中含有阴离■ • • • •子物质的量为lmol,即0. 6mol过氧化钠中含有阴离子物质的量为0. 6mol,故C说法正确;D、20和C02摩尔质量都为44g-mor1, II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中含有原子物质的量相等,即8. 8g混合气体中含有原子物质的量为& 8X3/44mol=0. 6mol,故D说法正确。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和选项C,选项B学生常常忽略如02只跟浓盐酸反应,不与稀盐酸反应,随着反应进行盐酸浓度降低,反应停止,如果血02是少量,盐酸是过量或足量,这样就可以根据血0计算C12,或转移电子物质的量,选项C,学生常常只注意到Na?。
?中氧原子的右下标是2,认为1 inolNaA4l含有2mol阴离子,进行判断,解决此类题应注意过氧化钠的电子式,通过电子式进行判断和分析;解决阿伏加德罗常数的问题要求学生基本功扎实。
6.关于如图各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12与NHX1混合物B.装置②收集并测量Cu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气体的体积C.装置③制取氯气D.装置④制取无水MgCl2【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12受热会升华,NH.C1受热会分解产生融和HC1,遇冷又化合为NHQ, 用装置①无法分离,故错误;B、Cu与浓硫酸反应生成SO- S0?能溶于水并有部分和水发生反应,故不能用装置②收集并测量气体体积,故错误;C、浓盐酸与血02反应制取CL,需要加热,故错误;D> MgCl2水解会生成Mg (OH) 2和HC1,故需在HC1的氛围中加热制取,故正确。
考点:考查实验方案设计的评价等知识。
7.将一定量的锌与lOOmL 18. 5mol/L浓硫酸充分反应后,锌完全溶解,同时生成气体A为26. 88L(标准状况)。
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至1L,测得溶液的c(H4)=0. lmol/L,则关于该反应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反应屮共消耗Zn 91gB.气体A中SO2和也的体积比为1:1C.硫酸分子的氧化性强于MD.反应中共转移2. 4mol电子【答案】A【解析】测的反应后溶液屮c(H+)=0. lmol・L,说明硫酸有剩余,Zn完全反应,发生的反应是Zn+2H2SO4(浓)二ZnSO」+SO2 f +2H20,可能发生Zn+H2SO4=ZnSO4+H21 ,假设生成SO2 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氢气物质的量为(26. 88/22. 4-x)mol,消耗硫酸物质的量为(100X10- 3X 18. 5-1X0. l/2)mol,则有:(100X 10~3X 18. 5-1X0. l/2)=2x+ (26. 88/22. 4~x),解得x=0. 6mol,产生氢气物质的量为0. 6mol, A、根据上述反应,消耗Zn的质量为(0.6 +0. 6)X65g=78g,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产生SO?和氢气体积比为0. 6: 0.6=1: 1,故B说法正确;C、因为先产生SO2,后产生出,说明硫酸分子的强氧化性强于H十,故C说法正确;D、根据A选项分析,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78X2/65mol=2.4mol,故D说法正确。
8.在体积为V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3A(?) +B(?)=2C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A为气态,则气体的的平均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则该正反应放热C.达到平衡后,向容器中加入B,正反应速率一定加快D.达到平衡后,若将容器的容积压缩为原来的一半,C的浓度变为原来的1. 8倍,则A 一定为非气态【答案】D【解析】A、若A为气体,如果B为气体,根据密度的定义,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容器为恒容状态,密度任何时刻都相等,因此密度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错误;B、升高温度,C的体积分数增大,说明反应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正反应是吸热反应,故B错误;C、固体、纯液体的浓度视为常数,如果B为固体或纯液体,向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B ,反应速率不变,故C错误;D、压缩为原来的一半,假设平衡不移动,此时C的浓度为原来的2倍,但现在为原来的1・8倍,说明反应向逆反应方向进行,即A—定为非气体物质,故D正确。
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碳酸钠溶液中滴入少量盐酸:21「+0)产二氏0 + C02 tB.硫酸铝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 + 40H=A10f + H20C.碳酸氢钠溶液屮滴入少量氢氧化锁溶液:2HCO3 + Bf + 2OH =BdCO3丨+CO产+2也0D.FeS 溶于稀硝酸:FeS +2M二H2S t +F/【答案】C【解析】A、所加盐酸为少量,因此发生C0广+F二HC0厂,故A错误;B、NII3 - 1120属于弱碱,书写离子反应方程式时不能拆写成离子,故B错误;C、氢氧化顿是少量,因此氢氧化锁的系数为1,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HC03'+Ba2++20H~=BaC03 I +CO32_+2H2O,故C正确;D、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与Fe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3+和SO?',故D错误。
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A、KNO:,溶解度受温度的彫响较大,NaCl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因此除去KNO3 中NaCl釆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用到的玻璃仪器有:酒精灯、烧杯、玻璃棒、漏斗等,故A错误;B、Na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pH试纸漂白,无法读出数值,故B错误;C、需要加入NaClii量,然后滴加NaBr,如果岀现淡黄色沉淀,说明AgBr的溶度积比AgCl 小,使用的玻璃仪器是试管和滴管,故C错误;D、25gCuSO l・51【20中CuSO,的质量为25X160/250g=16g,溶液的密度为lg • mL'1,则溶液质量为(25 + 975)g=10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6/1000X100%二1.6%,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玻璃棒,故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