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 PPT课件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 PPT课件


16
七 、 治疗
• (一)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措 施,尽量减少或消除尿蛋白, 同时保护肾功能,防止或减缓 肾功能恶化,改善临床症状, 预防合并症的发生。
17
• (二)一般治疗
• 1、休息治疗 严重水肿、低白蛋白血 症者需卧床休息。水肿消失、一般情况好 转后,可起床活动。
18
• 2、饮食治疗 • (1)蛋白质摄入 按0.81.0g/(kg· d)的优质蛋白(富含必需 氨基酸的动物蛋白)饮食。同时热 量要保证充分,每日每公斤体重不 应少于126-147kJ(30-35kcal)。若 高蛋白饮食将增加肾小球高滤过, 加重蛋白尿并促进肾病变进展,故 目前一般不主张应用。
27
• 但因输入的蛋白均将于24~48小时内由尿 中排出,从而引起肾小球高滤过及肾小管 高代谢,轻者影响糖皮质激素疗效,延缓 疾病缓解,重者可损害肾功能。
28
• 故应严格掌握指证,对严重低 白蛋白血症、高度浮肿而少尿 (尿量<400ml/d)的肾病综合 征患者,在必需利尿的情况下 方可考虑使用并应避免过频过 多。对伴有心脏病的患者应慎 用此法利尿,以免因血容量急 性扩张而诱发心力衰竭。
• (二)水肿:水肿为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 症状,可出现眼睑、面部、下肢浮肿,严 重者有全身浮肿,可出现胸水、腹水、心 包积液、会阴部水肿,并伴体重增加。
5
• (三)高血压:主要与水钠潴 留有关,多为一过性,少数患 者可出现严重高血压,甚至高 血压脑病,尤其在使用糖皮质 激素过程中应注意。
6
• (四)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 征患者可因有效血容量不足而 致肾血流量下降,诱发肾前性 氮质血症。经扩容、利尿后可 得到恢复。少数病例可出现急 性肾衰竭,表现为少尿甚或无 尿,扩容利尿无效。
11
• (五)、 血脂:胆固醇、甘油三酯、低 密度脂蛋白、极低密度脂蛋白均可升高, 高密度脂蛋白可正常、增加或下降。
12
• (六)、肾穿刺活检:确定肾病综合征诊 断后,都应做肾活检,以明确病理类型, 指导治疗,判断预后。
13
五、并发症 • 一、感染 • 二、血栓、栓塞并发症 • 三、急性肾功能衰竭 • 四、蛋白质及脂肪代谢紊乱
23
• 在渗透性利尿药应用后随即给 药效果较好。应用袢利尿药时 需谨防低钠血症和低钾、低氯 血症性碱中毒的发生,它是治 疗肾病性水肿的首选利尿药。
24
• (4)、渗透性利尿药 通过一 过性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使 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入血,并经 过肾小球滤过,造成肾小管高 渗状态,减少水、钠的重吸收 而利尿。
19
• (2)钠盐的摄入
水肿时应低 盐(<3g/d)饮食,同时应少进富 含饱和脂肪酸(动物油脂)的饮食, 多吃富含多聚不饱和脂肪酸(如植 物油、鱼油)及富含可溶性纤维 (如燕麦、米糠及豆类)的饮食, 以减轻高脂血症。但水肿消退后不 必低盐饮食。
20
• (三)、对症治疗 • 1、利尿消肿 • (1)噻嗪类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 髓袢升支皮质部,通过抑制钠和氯 的重吸收,增加钾的排泄而利尿。 常用氢氯噻嗪25mg,每日3次口服。 长期服用应防止低钾、低钠血症。 主要用于轻症患者。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
1
一、诊断
• • • • • • 肾病综合征(NS)诊断标准(三高一低): ①大量蛋白尿(尿蛋白大于3.5g/d) ②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低于30g/L)。 ③明显水肿 ④血脂升高(血清胆固醇250mg/dl以上) 其中①②两项为诊断的必需条件, ③ ④为 诊断的参考。
2
1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
• (一)诊断步骤: • 1、确诊NS; • 2、确认病因:必须首先除外继发性病因和遗传性疾 病,才能诊断为原发性NS;最好能进行肾活检,作出 病理诊断; • 3、判定有无并发症。
15
• • • • • • •
(二)鉴别诊断 1、过敏性紫癜肾炎 2、系统性红斑狼疮 3、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 4、糖尿病肾病 5、肾淀粉样变性 6、骨髓瘤性肾病
25
• 常用低分子右旋糖酐或淀粉代血 浆,250ml~500ml静脉点滴, 隔日1次。随后加用袢利尿药可 加强利尿效果。但对于少尿 (<400ml/d)患者因此类药物 易诱发“渗透性肾病”而导致急 性肾衰竭,应注意慎用。
26
• (5)、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 血浆或血浆 白蛋白等静脉输注均可提高血浆胶体渗透 压,促进组织中水分回吸收并利尿,随后 加用袢利尿药可加强利尿效果。
二、临床表现
• 肾病综合征起病前可有诱因,包 括感染、劳累等,可发生在任何 年龄阶段,同时可伴有全身症状, 如疲劳、纳差、恶心、腰酸等。
3
(一) 尿异常
• (1)蛋白尿:大量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 的最主要特征。尿蛋白定性常为(+++— —++++),24小时尿蛋白定量≥3.5g/d、 儿童>50mg/d。 • (2)血尿:部分患者可有镜下血尿,甚 至出现肉眼血尿。 • (3)管型尿:在肾小管内凝集形成的管型 随尿液排出,尿液中可出现各种管型,其 中脂肪管型对提示肾病综合征有一定意义。 • (4)少尿:可出现少尿,尿量少于 400ml/24小时。 4
21
• (2)、潴钾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远 曲小管,排钠、排氯,但潴钾,适 用于低钾血症的患者。常用氨苯喋 啶50mg,每日3次,或醛固酮拮抗 剂螺内酯20mg,每日3次。长期服 用需防止高钾血症,对肾功能不全 患者应慎用。单独使用时利尿作用 不显著,常与噻嗪类利尿药合用于 轻症患者。
22
• (3)、袢利尿药 主要作用于 髓袢升支髓质部,对钠、氯和 钾的重吸静脉注射收具有强力 的抑制作用。常用速尿20~ 120mg/d,或布美他尼 1~ 5mg/d,分次口服或静脉注射。 或托拉噻米20 ~100mg/d
7
四、辅助检查 • (一)、尿常规:尿蛋白(+++ —— ++++),尿沉渣可见管型尿,较有临床意 义的为脂肪管型。
8
• (二)、双肾B超:双肾体积正 常或增大,皮髓质增厚。
9
• (三)、肾功能:可正常、轻度异常,严 重者甚至急性肾衰竭,若治疗有效,异常 的肾功能可恢复正常。
10
• (四)、血浆蛋白:血浆白蛋白显著降低 (≤30g/L),此为肾病综合征必备的指征, 并可出现球蛋白下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