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纲要

《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纲要
学校名称:郑州市第106中学
课程类型:必修
设计教师:景元克
日期:2011-9-27
适用年级:高一
课时:18
课程元素
一、课程目标
第1章绪言
1、阅读信息的三种定义
2、列举信息的主要特征,对于给出的实例能说出体现了信息的哪个特征
3、说出信息技术的定义
4、阅读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说出每次的标志
第2章信息获取
1、对于给定的总任务,能确定自己的信息需求的内容、类型、来源
2、说出网络信息检索的两种方式,列举两种方式的特点,对于具体的搜索任务能选择合适的检索方式
3、参考课本操作示例,建立分类目录
4、从网络检索并参考课本操作示例将网页、图片、文本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源下载并保存到指定目录
5、列举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给于给定的实例能判断出信息的价值
第3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1、对于给定的任务,能确定自己加工信息的需求
2、模仿操作教程完成文本信息的加工
3、通过几次模仿后,能独立完成文本信息的加工:文字格式设
置、段落格式设置、页面设置、插入图片及艺术字并设置格式
4、模仿操作教程完成数据信息的加工
5、通过几次模仿后,能独立完成数据信息的加工:排序筛选、单元格格式设置、求和求平均、求最大最小值、插入图表
6、自己选择主题、搜集信息、使用powerpoint展示作品
第4章信息资源管理
1、阅读课本,列举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2、阅读课本,列举信息资源管理的几种方式及适用范围
3、利用课本给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增减数据、修改数据,体验数据库操作
4、参考操作示例,尝试使用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新建数据表、录入数据、综合查询。

二、课程内容
第1章绪言
阅读课本在网站回答问题:信息定义、信息的主要特征、信息技术定义、信息技术的五次革命及标志
第2章信息获取
说明:这个模块学习的总任务之一是制作“庆元旦迎新年”的电子报刊,信息获取这一部分的学习为下一章信息加工与表达准备材料。

1、以组为单位收集“庆元旦迎新年”所需的资料,每人确定一个信息需求(包括需求的内容、类型、来源)。

2、使用搜索引擎体验两种信息检索方式。

为了指导老人及小孩上网,需要用到目录检索方式。

为了快捷的搜索到结果,需要提炼关键词使用关键词检索方式。

3、完成老师指定的搜索任务:说出搜索的关键词,回答搜索的结果。

4、根据前面每人确定的“庆元旦迎新年”的信息需要,使用搜索引擎检索并下载所需资料,存储到建立的分类目录中,为以后制作电子报刊准备资料。

5、对于老师给出的信息,判断其价值。

第3章信息加工与表达
1、温习初中学过的word操作,使用菜单、工具栏、格式栏完成:文字格式的设置、段落格式的设置、插入图片及艺术字并设置格式。

2、利用word对小组共同收集的“庆元旦迎新年”的资料进行加工,制作出自己满意的电子报刊。

3、参考操作教程进行excel操作:排序筛选、单元格格式设置、求和求平均、求最大最小值、插入图表。

4、对给定的一份期末考试成绩,进行数据分析并制作出图表。

5、自己选择主题、搜集信息、使用powerpoint展示作品
第4章信息资源的管理
1、阅读课本,列举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
2、阅读课本,列举信息资源管理的几种方式及适用范围
3、利用课本给的数据库管理工具,增减数据、修改数据,体验
数据库操作
4、参考操作示例,尝试使用access软件,建立数据库、新建数据表、录入数据、综合查询。

三、课程实施
我校每周一个课时,时间不够用,所以参考课程标准和水平测试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了筛选。

上课时,利用我校自行开发的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网站进行教学,老师在网站上提供任务要求、操作教程,学生自主练习。

必要时,由老师或者学生示范操作要点。

四、课程评价
1、学生每节课的作业都存储在教学管理网站上,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打分和批语。

2、记录学生的课堂表现。

3、期末时,利用卓凡的网络练习系统对学生进行测试。

3、综合学生的作业成绩、课堂表现、期末测试,对学生进行模块总评价。

学生的平时作业成绩和课堂表现占总成绩的60%,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40%。

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为了学生平时能够认真学习。

所需条件
为顺利实施该课程需要如下条件:
1、硬件方面。

学生网络机房,运行教学管理网站所需的服务器,服务器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3 server。

2软件方面。

我们自己开发的信息技术教学管理网站。

3、对老师要求。

老师在上课时,不断补充上课用到的学生任务、题库等。

老师从第一节上课时,就强调信息技术课的上课要求,并且在每节进行检查和记录。

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