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一支真正有向心力团队「康泰之树,出自茂林,树出茂林,风必折之。
」一棵健康高大的树木,一定是从茂密的森林中生长出来,这棵树如果离开这片森林,风一吹来势必折枝散叶。
在现今社会中没有一个人单靠自已就能顶天立地,「团队」已扮演者愈来愈重的角色,但是该如何为「团队」下批注呢?很多人以为只要把几个人编成一组,给他们烙上「团队」的记号,如此就形成所谓的「团队」,其实不然,团队的形成,就像人的成长一样,从出生到成长到茁壮成熟,有自已的特质,有个别的需求及发展模式,一支真正有向心力团队的形成,该由教育训练建立「共好」的精神而开始。
何谓「共好」的精神呢?「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达到正确的报偿」:渐进而行、缺一不可一、「用正确的方法」:四个行动计划首先要能够了解自己公司的价值,以及相信自己所能发挥的无限影响力,才能使一个人自动自发、完全投入到工作中来。
因此,我们必须落实四个行动计划:●落实Q&A:针对会碰到的一些常态性问题,给予正确的异议回答技巧及观念,以建立工友的信心度,降低挫折感。
●引发动机:对人生价值与工作价值、趋势远景的清楚诠释,以达和睦共处尽心工作的目的。
●强化动机:让员工了解目标设定及成功事实的获得,使其能发挥坚守岗位的成效。
●技能提升:藉由讲解、培训操作提升生产技能及知识,并赋予公司积极工作的最高附加价值,才能达到最大的效果。
同时,技能的提升,更在于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我们不仅将老员工的成长轨迹分门别类、依样画葫芦地有效学习,特别于刚来的新员工就该给予制式标准化的学习方法,并依其不同阶段的成长,设计不同功能的训练课程,以订定每一份子应该做的正确事情。
二、「做正确的事情」:把自己的本分做好一般人做事只问是否「做完」,而团队中的每一份子应该期许自已把事情「做好」,尤其在工作确认范围内,互尊互重、互相了解,并在不同阶段的团队之内,将自己所扮演的各种角色和所有份内之事做好,例如:1、初阶者行动准则:边学、边做●对过去从来没有做过的事,透过边学边做,将是一种自我潜能激发及专业能力的提升。
●设定目标:确实做到个人承诺达到的目标,获得奖衔岗位技能的收入或超过目标订定的奖励。
●参与全员运作(团队聚会、训练会议):适时安排测试技能或是赋予任务执行,给予角色或专业的定位,以增加参与度。
2、中阶者熟练工行动准则:宽度、深度、速度、热度●协助新员工做辅导●协助新员工设定目标●协助新员工参与管理运作●协助新员工检视目标协助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了解新员工的基本观念或能力是否有落实及扎实,并适时给予协助及教导,达到完全能力的复制,才能发挥团队效率。
3、高阶者线长,主管。
行动准则:主动、带动、生动、感动、行动●讲OPP:根据公司的发展宏图,订定一套全方位的内容●团队聚会:把握生产管理中每一次的学习和分享,创造积极向上的人气●开定期训练:运用活泼有效的呈现方式,以提升学习成效●规划教育训练(技能专业班、表彰激励等):并积极配合公司的培训方案与专业训练,可达相辅相成之效果任何阶段的员工要持续不断地进步,就需大量阅读相关书籍及信息,以吸取丰富的成长养份,并增加心灵智慧与视野格局,做起组织网的经营管理,才可以收事半功倍之效,尤其领导人,有效运用网络、通讯的便捷与沟通效率,不仅提升能力比较快速,管理也将越有成效。
三、「达到正确的报偿」:持续团队的热情当团队中的成员皆能克尽职守将教育训练落实贯彻,并在团队中注入更多的关怀与鼓舞,将彼此的价值观结合起来以连共识,自然而然就可形成一个具有向心力的团队。
而如何一直维持团队的热情,除了了解为何为公司创造价值之外,更需要适时回应团队的成员,给予真诚无私的鼓励,以及实际的奖励。
领导人的五C与四角色除非你对公司所做的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并展现十足的热情和自信,才能鼓舞别人相信你、服从你,和你一起为公司创造价值,成为一位能在人们心灵深处留下资产的成功领导人。
领导vs.管理过去,我们在组织运作上用的名词是管理,它的定义是「掌众人之事」,焦点在「事」上,因此必须运用各种方法与工具来控制事情的发展,做事讲求效率,强调在适当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这就是管理。
一旦谈到「控制」,人的内在潜意识便自然地会产生排斥,抗拒而致能力有所保留;心态上也自然的倾向选择「被动」来因应,因此管理者便经常地需要面对着一个人在前、后面拖着一辆架有四个「方轮」的拖车,拖车后面还需要两位气喘如牛的「主任」在后面费力地用力推,而拖车有这么多人伺候,却仍摇摆不定,拖车上的圆轮胎则随时有可能滚落下来,如散沙般散落一地,试着用您的想象力想象这幅图画,您可以具象地看见并体验到「管理者」的辛苦及不讨好。
「领导」的定义是导引众人方向,联盟人际关系,得到效能产生;焦点在方向、人及效能上,因此必须透过人际关系影响力的扩张,发现并评价人的不同,将人不同的价值连结起来,由彼此相互尊重彼此的不同中,联盟个别的「不同」长处来发挥统合绩效,并得到预期的结果。
由上述可见,「领导」强调的是投入与产出的平衡,以及将「人」不同的价值予以联盟。
一旦谈及「影响」,人的潜能便会因没有预设立场而开放及发展,再加上有方向的引导,每个人能在共同愿景下,运用自己「与众不同」的「价值」相互影响而产生加值效益,心态上因「不同价值」的被尊重与认同,也因此而愿采「主动」积极的态度来与别人互动,并尽情发挥自己潜在的能力。
您也可以构思这样的情境来感受「领导」的「魅力」:一个有远见宏观思维的领航人,引导一船各司其职,但相互依赖的专业人员,依自己企划的时间、进度及结果,航向大家共同找出的乐园,一路上有努力的汗水,也有一步步突破困境的成长及喜悦,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船上的价值,同时也认知光只有自己是到不了期望中的乐园。
只有全体同心协力,将彼此的价值做有效的联盟,才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达成大家共同期望的目标,这样的景象跟「管理」前面所描述的是否有很大的不同?而这就是现在大家都在努力由管理走向「领导」的趋势。
领导的五C由前述我们已经了解管理与领导的区别,如果要培养个人领导力,应该如何做起,您可以应用以下的「五C」来逐步培养自己的领导力。
承诺投入(Commitment)第一个C字有两面意义,一是自己的内在,必须要能做到为自己所选择做的事专注的「投入」,将事情做好。
而另一面的C则是指个人对外的「被信任感」是来自于为所承诺的人及事负责。
没有一个「言而无信」的人可以成为好的领导人,理由很简单。
如果您对一个人不信任,怎么可能信服而无保留的与之互动呢?所以,除非你对自己所做的是百分之百的投入并展十足的热情和自信, 才能鼓舞别人相信你、服从你,和你一起搞好任务!沟通(Communication)这是「影响力」能否发挥的关键能力,人际关系的建立来自「良性有效的沟通」。
「有效的沟通」是沟通后产生共识,并且有具体的行动力来完成彼此共识下的目标及任务,这样的沟通没有后遗症。
沟通的瓶颈较多是发生在「预设立场」或者说是一种因个人主观及经验来响应的沟通模式,要能让沟通顺畅,「同理心式沟通」是必修的课题及必备的能力。
「同理心的沟通」与其它沟通最大不同处是,一般的沟通是带着「提供建议或看法的意图」来沟通,而同理心的沟通则是带着了解对方的意图来沟通,两者最大的不同是前者的互动以「说服」为主,而后者是「倾听」并进一步「了解」对方。
当您可以清楚知道对方的感受、立场及想法时,您才可能清晰地诊断问题所在,经过整理后才能在认同对方的感受及立场上,给予能被接受的看法,这就像医生一样,必须先诊断病情后才能正确下处方。
因此学习有效的沟通是培养人际关系必备的能力,而人际关系则是「影响力」能否发挥的最重要基础。
合作(Cooperation)在领导之前必须能与人「合作」共同完成事务。
「合作」来自于有「丰富多元的心态」,如果您将焦点放在「竞争」上,那么赢输之间便创造了许多无法合作的现实与冲突。
因此,要「合作」必须有1+1大于3的认识,合作可以创造出比两个不同人个别努力的总和还要更多更好的结果。
如果能有这样的心态,就是所谓「丰富多元」的心态,当思维在这层次上时,那么合作的过程便会开发出许多更好的变通选择方案,运用创思来产出更好的结果,这就是合作的能力。
贡献(Contribution)领导力来自于源源不断的贡献。
领导人必须有服务的热诚及特质,乐于服务才能真诚贡献;能贡献才能以言作则、以身示范来引领众人往愿景而共同努力,相信没有人愿意跟随一个只知享受又不愿付出的领导者?结果或影响(Consequence)跟第一个C一样,五C也有两个意义。
第一个是结果,指的是领导人必须有前瞻宏观思维,在引领方向的同时也要能预见远景,亦即最终极的结果。
第二个是影响,影响是透过人际关系的结盟而产生综效的能力,有影响力的领导人才能以最少的资源投资却能产出最大的效益来。
以上是一个好的领导者必须俱备的能力,具备这五C的能力才能更进一步透过「领导四角色」的全方位扮演,成为一个能在人心深处留下资产的成功领导人!领导人的四个角色中国古谚说:「言教不如身教」,这句话不只适用在家庭,也适用在工作上。
被美国时代杂志评定为「全美最具影响力廿五位人士之一」的史蒂芬.柯维博士在「与领导有约」一书及「原则中心式领导」课程中,将领导人的最重要角色定位成四个,让我们用下列柯维博士闻名全球的「原则中心式领导思维观」来分享「领导人的四角色」:上列思维观是指领导人透过四个重要角色来将经营的「7S」要件联盟起来使经营绩效极大化:示范家是企业文化亦即经营原则落实实践的示范人,只有言行一致,所有员工才能认同,在共识下为组织创造最大利益,来达到效益极大化的目的。
让我们回顾早年台湾经济奇迹轨迹下几个具代表性的领导人,如李国鼎先生、尹仲容先生、赵耀东先生等等,他们之所以令我们印象深刻,其实最主要的关键是「言行一致」以身示范的原因。
拓荒家是不断编织企业或组织发展愿景及存在价值,公司利益关系人(Stakeholders’ Needs)能在具长远观的方向下共创未来。
由台湾的几位成功领导人,比如说台积电张忠谋先生、宏碁施振荣先生、奇美许文龙先生都是拓荒家的代表,他们成功的关键在于远见及策略性思维,才能掌握住企业发展的先机。
联盟家企业成功经营另一关键要素来自统整人力、财力、物力各种资源的能力。
顶尖领导人就是透过企业或组织架构(Structure)的发展规模与人、财、物资源联盟,再运用有效能的系统(System)运作才产生「成功经营的结果」,我们由企业家统一企业高清愿先生、神通集团苗丰强先生等等身上都可看见「资源」联盟成功的实例。
启能家顶尖领导人本身有不同的主风格,大致上可分下列四种:我们将上图与前四个角色我们分享的顶尖领导人来印证,可以发现领导人的风格不同,直接反应在企业经营的规模、格局及型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