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受游戏的快乐,并在游戏中学会作文,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让学生学会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3、指导学生把游戏的过程写下来,重点抓住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

教学重、难点:能把观察到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用文字表达出来,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与你相约动感地带1、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这节课,我们一起玩一个有意思的游戏——对着干。

二、组织玩学生玩游戏过渡:现在我宣布游戏规则:我发出指令,你只要和我对着干就行。

比如说,我说“站”你就“坐”,我说“立正”,你就“蹲下”。

反应要快,做错的和反应慢的就淘汰出局。

(被淘汰的同学请自觉地站到走道当观众,强调一定要自觉) 胜利者可以获得一块魔法石(词语)要想取得胜利,老师这里有两个小窍门(1)认真听好老师发出的每一个指令。

(2)迅速做出与指令相反的动作。

1、第一轮学生进行玩游戏过渡:记住了吗?同学们,请注意,游戏开始”(举左手,举右手、站,坐,站站站)2、第二轮挑战赛过渡:现在场上的同学都很不错,哪位愿意上来继续挑战?(8人)好,其他同学请回到座位上当观众,还请观众们准备好你的高清摄像头,用你明亮的双眼把精彩的画面拍下;把有趣的动作拍下(板书:动作、神态);用你灵敏的耳朵把这精彩的瞬间录下(板书:语言、心理活动)看谁是最后的胜利者。

(1)都准备好了吗?游戏继续。

(向左转,向右转,伸右手摸左耳朵,伸左手摸右耳朵。

)(2)游戏玩到这里,不得不恭喜你们。

你们就是这场游戏的胜利者。

获胜者听着,立正。

(哈哈,我宣布今天的游戏,他们全军覆没。

)三、指导习作重点1、指导学生写游戏过程过渡:喜欢玩这个游戏吗快乐的时光总是让人感到短暂。

游戏结束了。

怎样才能让这份快乐延续呢?要学会把这份快乐写下来,与别人一起分享。

老师想跟你们分享有趣的的镜头。

请看。

(出示例文)解说,看前面的那个镜头是吴老师适用全景拍摄,抓住人物在融入当时紧张的气氛。

红线画的部分就是特写镜头。

过渡:你们有什么精彩的镜头跟大家分享呢?如:玩游戏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有什么反应?2、学生交流拍到的精彩镜头(1)出示(玩游戏时,整个教室里的气氛怎么样,同学们有什么反应?)点评1:抓住场上的人物,还融入了当时紧张的气氛,给人留下热闹非凡总的印象。

能分享一下你拍到的特写镜头吗?(3个学生说)(出示:玩游戏时,某某同学是怎样做的?做了些什么?做得怎么样?说了些什么?自己又是怎样做的想了些什么?)点评:观察得很真切,很细腻,仔细。

把同学们玩游戏很投入的镜头拍下来了,拍下同学们千姿百态的表情,还录下选手们这么多有趣的镜头。

多么有趣的一个镜头呀。

很多同学都想分享,这样吧,把他写下来。

要是把你拍的精彩镜头写进作文里就可以给读者再次呈现玩游戏的过程。

过渡:写得时候只写游戏过程,题目开头结尾不用谢。

可以参考老师提供“写作指南”(出示)在描写时,要注意捉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来写,这样写出来的作文生动有趣。

希望老师送给你的魔法石能帮你的忙。

请动笔写在稿纸上字数不定(时间15分钟)四、学生开始习作,老师巡回指导。

(15分钟)(寻找写得好的的作文)五、点评作文过渡:时间到,我们一起分享某某同学的精彩镜头。

假如你也拍到同样的镜头你也可以补充。

1、朗读优秀作文(投影学生作文)2、哪位高手也拍到这个镜头,有什么想说的。

3、重点围绕以下方面进行讲评:是否渲染整个场景气氛;(融入紧张的气氛)是否抓住了人物的神态、动作等,心理活动描写,神态描写是否写具体了;语言是否生动,运用了一些修辞手法(把画面写生动了)没有;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2、针对写得不够具体的:哪位同学也拍到这个镜头,你来补充一下,你看到当时他是怎么做的,谁帮他改改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等细节描写。

六、作业:修改作文过渡:请修改明显错误的标点符号,字,词,句评改作文分以下步骤:1、自读自改2、互读提建议3、自己再修改。

好的作文都是修改而成的。

改作文时,我们做到:齐读(仔细推敲,认真修改,开动脑筋,勤于动笔)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21.能读懂例文《日记一则》,知道例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结构。

2.能借助“习作要点提示”,通过欣赏优秀日记,明确日记在选择材料方面的要求。

3.能把握作业要求,写出一篇符合要求的日记。

重点: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印象深刻的事。

难点: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日记本。

1课时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出示日记本四本:猜猜这是什么?2.知道它有什么作用吗?3.学生传看。

4.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收获?(第一行正中要写清年、月、日、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正文。

)5.清楚日记的内容包括哪些。

(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做过的事都可以写。

)6.是不是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应该记下来?(不,应该选择有意义的材料。

)7.小结所写日记的格式、内容及选材要求。

今天,我们就来学写日记。

二、阅读例文,感知写法。

1.这次学写日记,请同学们选择生活中的一件事,要求不但是有意义的,而且是能使自己动情的。

2.怎样写好这则日记呢?让我们先来读懂例文吧。

3.学生阅读思考。

(1)这则日记主要记叙了一件什么事?(2)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呢?4.检查阅读思考情况。

5.巧作点拨后,师生共同小结。

三、分组讨论,明确写法。

1.学生阅读“习作要点提示”,思考它告诉了我们什么。

2.四人小组讨论。

3.检查学生讨论情况。

4.明确写好日记的方法。

(1)生活中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记录。

(2)真实细腻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5.学生再读例文《日记一则》,体会写好日记的方法,重点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

四、组织欣赏,引导选材。

1.引导学生阅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作为作文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内容:写一篇日记。

要求:(1)选择生活中一件使自己动情的事。

(2)注意表达真情实感。

(3)注意日记格式。

2.展示教师的几篇教学日记。

3.幻灯片出示其中的两三篇日记,看看分别写了哪些事,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这些日记选材的范围很广,有写人的,记事的,也有写景物的,状物的,不但内容具体,而且较好地表达了自己的感情。

)4.知道教师为什么能写出这样的日记吗?(1)能够善于观察。

(2)已经养成了勤写日记的好习惯。

(3)多观察、善思考、勤动笔,文章当然越写越好啦!养成勤写日记的好习惯,就一定能写出优秀的日记来!5.从这几篇优秀日记中,你学到了什么?又准备选择怎样的材料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

6.学生选择材料,同桌之间可相互交流,相互启发。

7.教师抽查学生选材情况,并作点拨。

(1)写什么事?(2)表达怎样的心情?(3)按什么顺序写?8.学生作文,教师巡回指导。

这次习作指导我带着学生把课本上的习作读了几遍。

然后和同学们探讨了一下日记的格式问题。

同学们积极性很高,我很欣慰,下次再上课的时候我会多加一点和同学们的互动时间,增强他们的积极性。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作文教案3教学目标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2.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能完成简单的写人作文,内容具体,描写丰富到位、感情真实。

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

重点难点找准描写对象,选择有利用表现人物特点的事例,把事情写具体,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同学们,大家平时有没有注意观察过自己身边的人们?我们的亲人、朋友、同学、邻居,他们有的长得高,有的长得胖,有的很聪明,有的很幽默,有的爱笑,有的爱哭,有的动手能力很强,有的文艺细胞丰富……不同的人,各有特点。

这节课,我们就拿起笔来,写一写自己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吧!二、文题展示(教材上出示了一系列词语)上面的词语让你想到了谁?为什么会想到他?你还想到了哪些这样的词语?这些词语可以用来形容谁?围绕以上问题和同学交流,然后选一个人写一写。

三、写作指导1.游戏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做一个游戏:看谁能又快又准地猜中这段话描写的是班上的哪位同学?(课件出示描写本班同学外貌、个性等特点的两个简短文段,可以先出示没有抓住特点写的,后出示抓住了特点写的)(2)假设有人猜出来了,有人没有猜出来,有人看第一段文字没有猜出来,但看第二段文字猜了出来。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看第一段文字时有人猜不中,而看第二段文字时大家都猜得中呢?(留出两分钟思考时间,然后指名让学生试着回答)(3)教师小结:写人作文的要点,就是要抓住人物特点去写。

如何才能抓住人物的特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平时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了。

2.以写人为主的作文主要是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和典型事例的叙述来反映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特点。

要写好这类作文,应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写好人物的形象。

①人物的形象,一般指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人物的外貌,就是人物的外形特征,包括容貌、衣着、姿态、神情等等。

外貌描写首先必须从文章中心思想的需要出发,要求抓住人物的本质特征,有选择、有重点地描写。

②人物的语言包括人物的独白、对话、交谈以及语气。

“言为心声”,人物的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直接表现。

因此,成功的语言描写能恰当地表现人物的特点。

描写人物语言时,要注意符合人物的身份,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相互间的关系。

③描写人物的动作时,不仅要写出人物“做什么”,还要写出“怎么做”。

④心理活动是无声的语言,是直接表现人物精神面貌、思想活动的手段。

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时,要注意把心理活动产生的原因叙述清楚,还要注意与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结合起来。

(2)选用典型事例。

人与事是分不开的。

一个人做的事很多,在写作文时,我们应选择那些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典型事件。

因此,要学会把人物放到事件中去写,人物只有在事件中才能真正“活”起来。

行文时,可以采用“一人一事一特点”“一人多事一特点”或者“一人多事多特点”等不同的形式。

3.写完后,指导学生自改习作。

(1)先进行错别字和病句的常规修改。

然后引导学生对照“是否通过具体事例写出了人物特点”这一要求进行重点修改。

同桌之间或分小组相互传阅习作,同学之间商讨需要重新修改的地方,然后根据对方提出的修改意见进行再次修改。

(2)课堂交流。

指名交流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按“原来怎么写的--现在怎么修改的--为什么要这样修改”的顺序说说自己修改的过程和理由,互相启发,加深印象,共同进步。

四、范文评析聪明又可爱的老宽有个小男孩,黑黑的头发、宽宽的额头、红扑扑的脸蛋,两道弯弯的浓眉下面镶嵌着一双黑宝石般的大眼睛,忽闪忽闪的,像是会说话。

他就是我的表弟--老宽。

“老宽”名叫罗闰腾,小名叫宽宽,还不到四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