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涵洞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已修改)

涵洞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已修改)

目录第一章编制依据 (2)1.1 编制依据 (2)第二章本项目涵洞、箱形桥工程特点 (2)第三章监理工作围及重点 (3)3.1 监理工作围 (3)第四章监理工作流程 (4)第五章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 (11)5.1 涵洞施工 (11)5.2 监理监控手段 (16)第六章监理工作方法及措施 (19)6.1 监理工作方法 (19)6.2 监理工作措施 (21)第七章旁站监理 (23)7.1 旁站监理人员的职责 (23)7.2 旁站监理围、容 (24)7.3 旁站监理的程序和方法 (25)第一章编制依据1.1 编制依据1.1.1 新建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线(段)勘察设计文件、施工图纸;1.1.2 已批准的新建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线(段)GKQHJL3标监理合同及监理规划;1.1.3 《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1.1.4 《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1.1.5 《铁路工程基桩检测技术规程》TB10218-20081.1.6 《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2010—241)1.1.7《铁路建设工程监理规》(TB10402—2007);1.1.8 新建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线(段)GKQHZHQ4标段施工合同;1.1.9 已经批准的总体施工组织设计;1.1.10 其他与本工程相关的法律法规。

1.1.11新建格库铁路(段)工程标准化管理(青藏铁路公司建设指挥部编制)第二章本项目涵洞、箱形桥工程特点2.1. 新建铁路格尔木至库尔勒线(段)工程GKQHZHQ4标段DK176+950~DK272+000,线路长度94.806km。

涵洞总计185座(含盖板涵182座、箱型桥3座),合计2590.38横延米,占线路总长的2.73%。

第三章监理工作围及重点3.1 监理工作围1.参加现场调查,了解重点涵洞现场地形地貌、场地布置方案、桥址处水文、气象、工程地质、地方料供应情况、交通运输状况、电力、通讯、供水及施工期间可利用的或对施工有影响的既有设施、进场施工设备、检测设备等情况。

2.审查涵洞施工是否满足“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要求。

3.审查重点工程现场施工组织设计和工艺,对以下几方面进行重点现场控制:(1)基础施工;(2)涵身施工;(3)端翼墙、帽石施工;(4)施工缝、防水层的施工;3.1.1. 明挖基础监理工作围1.基坑开挖施工方案及支护方案;2.基础处理方案是否符合设计要求;3.基底地质条件及几何尺寸和高程的检查;4.基坑回填填料应符合设计要求,夯实应符合规定;5.检查立模和钢筋绑扎质量,符合要求后同意进行混凝土浇筑并派监理人员进行旁站。

第四章监理工作流程4.1涵洞施工测量监理程序框图4.2涵洞工程施工监理程序框图4.3混凝土质量监理工作流程框图4.4钢筋混凝土质量监理工作流程框图4.54.6钢筋涵洞基础、涵身监理工作流程框图4.7台背回填监理工作流程框图第五章监理工作控制要点、目标及监控手段5.1 涵洞施工5.1.1涵洞施工的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前,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审批施工单位的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重点审查涵洞地基和基础施工方法、涵身的施工方法(顶进施工工艺)、安全和防护措施等。

2.涵洞地基处理和明挖基础施工的质量控制与基础部分相同。

5.1.2混凝土涵洞的质量控制要点1.施工时,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的质量控制参见《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的相关容。

专业工程师还应注意:(1)混凝土涵身必须先浇筑底板(包括下梗肋),当底板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后,再进行中、边墙及顶板混凝土施工。

分次浇时,边墙的是施工缝不应设在同一水平面上。

(2)涵身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可分层对称填土。

2.施工完成后,专业工程师应检查:(1)对混凝土涵洞检查边翼墙和中墩距设计中心线位置、墙顶和拱座顶面高程、孔径、涵长、厚度、涵身接头错台量。

(2)涵身外观要求混凝土大面平整,色泽均匀,接茬处无明显错台、跑模现象。

砌体选料得当,组砌整体均匀,砌面基本平整,砌缝符合规定,勾缝无明显缺陷。

各涵节间相接基本顺直,排水通畅。

3.混凝土涵洞允许偏差和检查方法应符合表5.12的规定。

4.现浇钢筋砼框架涵施工,除应符合相关施工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和设计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涵身砼浇筑可分两阶段施工:先浇筑底板,待底板砼达到设计强度50%后,再施工中、边墙及顶板。

(2)施工接缝应平直无错台、无漏浆、无麻面。

(3)拆除顶板模板时,砼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5.框架涵质量标准(1)框架涵各部位偏差,应符合表5.13的规定,砼和砂浆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框架涵各部位允许偏差表5.13(2)涵身直顺,砼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无麻面。

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透。

(3)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

6.涵洞工程施工监理控制要点(1)监理会同施工单位在涵洞开工前,对设计的涵位、孔径、涵长以及出入口沟底高程等,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地质情况,与设计文件进行核实。

(2)基坑尺寸应满足基础轮廓、边坡稳定、基坑排水和施工操作的需要,基底土质、处理方法和承载力应符合设计要求。

基坑开挖经监理检验确认合格后,应及时施工基础和边墙,施工工艺和质量应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有关规定。

基坑应及时回填,回填材料应符合设计的有关规定,尚应符合下列规定:①填筑施工应在涵身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②填筑必须从涵身两侧同时对称、水平、分层填筑,并碾压密实。

当涵顶填筑厚度超过1.0m后,方可通行大型机械。

③涵洞两侧1m围的填土不得用大型机械施工,宜采用人工配合小型机械的方法夯填密实。

(3)涵洞进出口的河床铺砌应符合设计要求,洞口铺砌工程与上下游河床、排水设施(天沟、侧沟、排水沟等)连接应平顺、稳固,保证流水顺畅,避免损害路堤、农田及道路。

(4)对盖板涵现场浇筑盖板时,监理要求施工单位按设计沉降段连续进行混凝土浇筑。

不能一次完成浇筑时,应按垂直涵洞轴线方向设置施工缝,在接续施工时按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的规定办理。

7.钢筋混凝土箱形涵按现场现浇施工进行监理工作,施工要符合铁道部现行《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的有关规定外,施工单位按下列要求:(1)现场宜采用钢模板、外模板间应设有控制厚度措施,保证涵节形状尺寸准确和大面、端面平直。

(2)施工前,应将混凝土接合面清洗干净,影响质量部位应提前修整。

8.钢筋混凝土箱形涵施工质量要求涵身直顺,混凝土表面平整坚实,无蜂窝麻面,沉降缝直顺,整洁,无渗漏。

进、出口流水顺畅,整洁美观。

.涵洞防水处理(1)基层处理应表面平整、清洁、干燥,无空鼓、松动、蜂窝、麻面、浮渣、浮土和油污;(2)防水层材料品种、规格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3)防水层施工部位、构造形式、厚度、坡度和细部做法应与设计一致,施工先后顺序应符合设计要求;(4)保护层材料品种、规格和性能符合设计要求;(5)保护层施工部位、构造形式、厚度、坡度和断缝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表面不得有大于0.2 mm的裂缝,施工时防水层表面应干燥无污染,并不得对防水层造成破坏;(6)基层平整度不大于3 mm;(7)防水卷材搭接宽度允许偏差 -10 mm;(8)保护层平整度不大于3 mm;(9)保护层分格缝不大于3 mm;(10)防水层不得渗水;(11)防水层的表面质量达到涂层一致,卷材粘贴牢固,搭接封口正确,不得有滑移、翘边。

5.2 监理监控手段5.2.1、工序检查通过驻地监理按规定的程序对各工序质量进行检查,以确认各工序质量符合要求。

5.2.2、测量放样测量的监理检查工作由测量监理工程师专门负责。

5.2.3、验证试验验证试验是对材料或商品购件进行预先鉴定,以决定是否可以用于工程,按以下要求进行:1.在材料或商品购件订货之前,由承包人提供生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必要时现场监理人员还应对生产厂家的生产设备、工艺及产品的合格率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或由承包人提供样品进行试验,以决定同意采购与否。

2.材料或商品购件运入场地后,按规定的批量和频率进行抽样试验。

不合格的材料或商品购件不准用于工程,不准入库并在监理规定的时间由承包人及时运出场外。

3.在施工进行中,对用于工程的材料或商品购件,进行符合性的随机抽样试验检查。

5.2.4、标准试验标准试验是对各项工程的在品质进行施工前的数据采集,它是控制和指导施工的科学根据,包括各种湿度—密度关系试验、集料的级配试验、混合料的配合比试验、结构的强度试验等。

在各项工程开工前按合同规定或在试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合理时间,由承包人先完成标准试验,并将试验报告及试验材料提交监理试验室审查批准。

试验监理工程师派出试验监理人员参加承包人试验的全过程,并进行有效地现场监督检查,并作复核试验。

5.2.5、工艺试验工艺试验是依据技术规的规定,在动工之前对路基、路面及它需要通过预先试验方能正式施工的分项工程预先进行的试验,然后依其试验结果全面指导施工。

工艺试验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承包人提出工艺试验的施工方案和实施细则并予以审查批准。

2.工艺试验的机械组合、人员配额、材料、施工程序、预埋观测以及操作方法等应有两组以上方案,以便通过试验作出选定。

3.监理人员应对承包人的工艺试验进行全过程的旁站监理,并应作出详细记录。

4.试验结束后应由承包人提出试验报告,并经驻地监理机构审查批准。

5.2.6、抽样试验抽样试验是对各项工程实施中的实际在品质进行复核性检查,容应包括各种材料的物理性能、混凝土的强度等的测定和试验,还应按以下要求进行:1.专业监理工程师应随时派出试验监理人员,对承包人的各种抽样频率、取样方法及试验过程进行检查。

2.在承包人的试验室按技术规的频率抽样试验的基础上试验监理工程师按规要求频率独立进行抽样试验,以鉴定承包人的抽样试验结果是否有效。

3.当施工现场的旁站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或材料产生疑问并提出要求时,试验监理工程师随时进行抽样试验,必要时还要求承包人增加抽样频率。

5.2.7、质量缺陷的处理在各项工程施工过程中或完工以后,现场监理人员如发现工程项目存在着技术规不容许的质量缺陷,或不能与合格的工程质量相符合时,根据缺陷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按下列方式处理:1.质量缺陷的判定方法(1)首先是凭经验进行目测检查,而且目测检查的结论能被承包人的施工人员所接受。

(2)如果监理人员无法以目测对质量缺陷作出准确判断,或监理人员的目测判断不能使承包人的施工人员所接受,应立即通知材料、测量或试验等有关监理人员并会同承包人的自检及试验人员,进行的检验测试,并根据检测结果作为认定质量缺陷存在与否的依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