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测试题

高中地理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
发利用单元测试题
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林志胜
一、单项选择题
陕西榆林市是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经济结构以重化工业为主。

读图1,回答1~2题。

图1
1.榆林市成为我国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优势条件有()
①煤、气、盐资源丰富①水陆交通便利①市场广阔①科技力量雄厚①国家政策支持
A.①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2.榆林市发展重化工业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①改变地表形态,减缓水土流失①加剧大气污染,雾霾天气增多①增加能源输出,消除贫困现象①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城市发展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图2为我国十二五规划国家能源基地示意图。

完成3~4题。

图2
3.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消费区的正确叙述是()
A.华北地区能源消费主要以石油为主
B.东部沿海消费水电、核电为主
C.西南基地能源主要是水能、天然气
D.蒙东基地生产主要是煤炭、石油
4.目前,能缓解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矛盾的有效措施主要为()
①大力开发西部能源资源,加强区域能源调配①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①用油气资源全面替代煤炭资源①大力研发潮汐能,开发新能源
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
读我国某流域图,回答5~6题。

图3
5.该流域图示河段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A.围湖造田,使湖泊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
B.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导致降水时间增长
C.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不利于泻洪
D.季风气候,降水多且集中,夏季多暴雨
6.该流域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
A.实行梯级开发,实现全流域通航
B.修建水利工程,为工业发展提供原料
C.扩大灌溉面积,发展河谷农业
D.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读金沙江下游段水能资源开发图,回答7~8题。

图4
7.金沙江干流适于水电梯级开发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华中、华东地区能源短缺,电力缺口大B.位于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
C.径流量丰富且季节变化大D.地质条件稳固,适于建坝
8.金沙江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开发,其主要原因有()
①地质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①该区能源需求量小①水能开发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①移民难度大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
读图5和图6,完成9~10题。

图5 图6
9.图示两条河流都建有众多的大坝,用于发电。

但图6大坝的发电使用年限大大低于设计年限,其原因最可能是()
A.地质不稳,工程建设质量低B.科技水平低,设计不准确
C.水土流失,泥沙淤积严重D.地震多发,大坝毁损
10.目前,图5河流不仅不再建大坝,而且开始拆除某些水坝。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可能是()
A.科技水平提高,核电成为该国主要能源
B.地势低平,水能资源不足,水电成本太高
C.水坝防洪功能丧失
D.该国对生态环境问题非常重视,恢复原始生态环境
红水河为西江上游的别称,流域内山岭连绵,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我国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

读图7,回答11~13题。

图7
11.红水河水能资源梯级开发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要影响有()
A.完全能够满足珠三角用电需求的增长B.改善大气环境质量
C.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D.使珠江三角洲土壤更为肥沃
12.下列符合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是()
A.发展微电子工业B.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
C.发展畜牧业D.发展甜菜、花卉等城郊农业
13.下列不符合该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的是()
A.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B.发展少数民族风情旅游
C.发展对外交通,促进对外经济联系D.结合资源优势,发展能源工业
读黄河金三角区域示意图(图中阴影区域),回答14~15题。

图8
14.黄河金三角区域是全国最大的炼铝业基地,其最主要的区位优势是()
A.有丰富的煤炭、铝矿和水能资源,能源和原料充足
B.位置适中,有多条铁路线经过,交通比较便利
C.地处我国中部地区,邻近能源消费市场
D.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工资水平较低
15.黄河金三角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下列措施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的是()
A. 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
B. 大力发展农业、轻纺工业,降低重化工业的比重
C. 营造防护林带,开展复垦绿化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D.提高煤炭开采量,发展公路运输,提高煤炭外运能力
二、综合题
16.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侧,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图9是田纳西河概况,图10表示田纳西河流域气候特点。

读图回答问题。

图9 图10
(1)简述田纳西河上游和下游水文特点的差异。

(2)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冬春季节多雨的原因。

(3)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主要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灌溉作用,说明其原因。

17.阅读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9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十三五”能源发展总的目标要求:增强能源供给能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关键技术装备研发取得新突破,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幅度增加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逐步提高天然气消费比重,绿
色低碳发展取得新进展;化石能源清洁利用取得新突破,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水平进一步提高;能源发展更加开放,国际合作更加广泛深入;用能条件大幅改善,普遍服务显著提高;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适应新常态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材料二:下表为2019年我国与世界主要能源消费结构表
产生的环境问题。

(2)简述我国与国际发展能源合作的意义。

(3)简述我国经济发展中在能源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参考答案
1.C图中显示榆林没有水路交通,该地处于陕西,科技较落后,故①①说法错误。

2.D发展重化工业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从而完善基础设施;但重化工业属于严重污染的产业,会加剧当地大气污染。

3.C西南地区水能资源位居我国首位,同时四川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华北地区主要的消费能源是煤炭;东部沿海消费能源以火电、水电为主;蒙东基地主要生产煤炭资源。

4.A从图中可看出,我国主要能源生产区在西部,而消费区在东部,则加强区域能源调配是缓解矛盾的主要措施;另外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能减少需求,可缓解供需矛盾。

5.A根据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为长江,图示河段位于长江中游地区,由于人们围湖造田,缩小了湖泊面积,湖泊的调蓄洪水的能力减弱,导致洪涝灾害多发。

6.D长江沿岸景点较多,可以发展旅游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该流域内落差大,不可能全流域通航。

修建水利工程只能为工业发展提供电力,而不是原料。

该流域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适宜发展季风水田农业。

7.B金沙江干流主要流经我国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处,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适于梯级开发。

8.C金沙江位于横断山区,山高谷深,地质地形条件复杂,工程技术难度大;此处地壳活跃,大型工程的修建可能诱发地震等自然灾害;该区域经济欠发达,能源需求量小,水电开发缺乏市场。

9.C图示区域由于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导致泥沙淤积,水库库容减少,从而影响使用寿命。

10.D水坝建设破坏了自然的生态环境,导致一些环境问题的出现,拆除水坝主要是恢复自然的生态环境。

11.B在红水河上开发水能资源,可以缓解珠江流域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该区域的能源消费结构,保护区域环境,但是拦水发电,会使得河流水量减少,流速变缓,对下游的淤积和海水倒灌有影响。

12.B红水河流域锰矿、锡矿、水能资源丰富,可以在此基础上发展高耗能的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13.A红水河流域地处山区,坡度大,不宜开垦梯田,发展粮食种植,应以畜牧业或林业生产为主。

14.A炼铝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最主要的区位优势体现在有丰富的煤炭和水能,提供了充足的能源保证;附近有丰富的铝矿资源,原料充足。

15.A既能减轻交通运输压力又能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具体措施主要是对煤炭进行深加工,建设坑口电站,发展炼焦业等。

16.(1)上游流速大于下游,流量小于下游。

(2)位于山脉西侧,冬季盛行西北风,在迎风坡形成降水(地形雨)。

(3)夏秋季节降水偏少,蒸发量大(水资源不足),流域内农业发达,需水量大;冬春季节水资源丰富,梯级开发能够解决水资源时间上的矛盾,并且提高水位(改善灌溉条件)。

17(1)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石油、天然气和核电的比重较低。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石油、天然气占有较大的比重。

煤炭燃烧产生的大量煤烟、粉尘造成大气污染;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等酸性气体,形成酸雨;煤炭堆放、燃烧的废渣随意堆放,会造成环境污染。

(2)缓解我国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减轻对大气的污染,能源进口多样化,保障能源供给安全。

(3)问题: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较低;能源资源赋存分布不均衡;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粗放式的能源利用给我国能源消费的环境带来巨大的压力;市场体系不完善,应急能力有待加强。

应对策略:节约与开发并重,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发展节能型经济,通过立法鼓励和引导全民节能,努力建设节约型社会;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实现能源供给和消费的多元化。

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