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安全操作规程
一、目的为规范换热器的使用、维护和保养行为,防止事故发生,制定本规程。
二、范围适用于换热器的使用、维护、保养工作。
三、责任换热器的使用、维护、保养人员对本规程负责。
四、内容
1.换热器的基本结构及主要参数
1.1.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根据不同的使用目的,换热器可以分为四类:加热器、冷却器、蒸发器、冷凝器。
固定管板式列管式换热器,由管束、管板、折流板、分程隔板、壳体和封头等部件构成。
1.2.换热器的主要参数设计压力、最高工作压力、设计温度、换热面积
2.换热器的工作原理
2.1.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
2.2.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
2.3.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
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
2.4.流体每通过管束一次称为一个管程;每通过壳体一次称为一个壳程。
为提高管内流体速度,可在两端管箱内设置隔板,将全部管子均分成若干组。
这样流体每次只通过部分管子,因而在管束中往返多次,这称为多管程。
2.5.同样,为提高管外流速,也可在壳体内安装纵向挡板,迫使流体多次通过壳体空间,称为多壳程。
多管程与多壳程可配合应用。
3.启动前的检查及准备工作
3.1.检查受压元件(如封头、筒体、设备法兰、管板、换热管等)有无异常情况。
3.2.检查安全附件(温度表、压力表等)是否完好和是否在有效检验期内。
3.3.检查阀门开启是否灵活,阀门开闭的位置是否正确。
4.开车程序
4.1.对采用加热形式的换热器时
4.1.1.先开启壳程出口阀门,然后开启管程出口阀门。
4.1.2.再开启管程的进口阀门,向加热器进料。
4.1.3.最后缓慢打开壳程进口阀门,对物料加热,将物料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2.对采用冷却形式的换热器时
4.2.1.先打开壳程的出口阀门,然后打开壳程进口阀门,向冷却器中通冷却循环水。
4.2.2.再打开管程出口阀门。
4.2.3.最后缓慢打开管程进口阀门,向冷却器进料。
5.停车程序
5.1.对采用加热形式的换热器时
5.1.1.先缓慢关闭壳程进口阀门
5.1.2.后关闭管程进口阀门和管程出口阀门
5.1.3.最后关闭壳程出口阀门
5.2.对采用冷却形式的换热器时
5.2.1.先缓慢关闭管程进口阀门
5.2.2.后关闭管程出口阀门和壳程进口阀门
5.2.3.最后关闭壳程出口阀门
6.运行中重点检查部位和项目
6.1.检查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是否正常,并控制它们在规定的参数范围内。
6.2.检查主要受压元件有无泄漏或其他异常情况。
6.3.检查换热器与连接的管道有无严重振动等。
7.注意事项
7.1.严格控制壳程和管程的进出口的压力差,发现压力差小于规定值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
7.2.定期检查壳程、管程出口压力表,对管壳间的泄漏而造成的压力异常及时采取措施。
7.3.应尽量采用较高流速,提高传热效果,减少结垢,防止局部过热,并做好定期排污
8.换热器的维护和保养
8.1.加热器使用前,应将壳程中的蒸汽凝液,由壳程的排尽阀排放掉;冷凝器使用时,应将上部的不凝气体,由壳程的排气阀排放掉。
8.2.定期检查壳程物料成分,判断换热器是否泄漏。
9.异常情况的紧急处置
9.1.当换热器超温、超压,减小负荷仍得不到有效控制时的操作程序。
9.1.1.对采用加热形式换热器时。
(1)迅速关闭加热进口阀;
(2)关闭物料进口阀;
(3)待温度、压力下降到允许值时,关闭物料出口阀和加热出口阀。
9.1.2.对采用冷却形式的换热器时。
(1)迅速关闭物料进口阀;
(2)待温度、压力下降到允许值时,关闭物料的出口阀;
(3)最后关闭冷却进口阀和出口阀
9.2.如发生主要受压元件裂缝、泄漏、鼓包、变形,压力表、温度表失灵,接管阀门损坏等异常情况危及容器安全运行时,应按上述9.1.步骤处理,待问题解决后再投入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