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城市区位分析

高考地理 人口迁移 地域文化与人口 城市区位分析


6.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
迁入地:
6.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利:减轻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联系 , 有利于家乡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
弊:但也造成人才外流。
6.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迁出地:利:减轻人口压力,加强与外界联系 , 有利于家乡保护环境和经济发展;
弊:但也造成人才外流。
我国规定: 人口5000~2万:一般叫镇或
城镇 20万以下:小城市 20万~50万:中等城市 50万~100万:大城市 大于100万:特大城市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
区位概念
绝对区位 ——某事物的位置(即空间分布)
相对区位 ——某事物同其他事物的空间联系
城市区位因素
概念
——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 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
2.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 序的破坏,并引发人口迁移。
①自三国至魏、晋、南北朝之间长达 300年的战乱,曾引发黄河流域人口大规 模南迁,使我国政治经济重心南移。
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仅从 1941年6月到1942年10月苏联就从 被德国攻占的西部地区向东部地区 迁移了大约2000万人。
3.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 心的改变,也引了人口迁移。
(4)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活动
据联合国
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
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
表(1。) 根据表,说一说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

各有什么特征。
(2) 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活动
据联合国
2000年预测,在未来半个世纪内,高收入国家
迁入地:利:提供劳动力,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的压力。
弊:但也可能带来就业、环境
概念
文化——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 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 总和。
地域文化——在一定地域长 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外国文化与人口
婚俗
初婚年龄的大小 婚姻的稳定程度
宗教
中国文化与人口
婚俗制度:早婚早育 生育观念:多育多子 职业选择:学而优则仕 人口流动:安土重迁
预计每年接收200万移民。未来世界移民状况见
(表1。) 根据表,说一说世界人口的迁出国与迁入

各有迁什出么国特:征发。展中国家
迁入国:发达国家
(2) 造成这种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经济因素
① 曾经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迁移最主要因素; ② 现在社会经济因素成为人口迁移主要因素, 自然环境仍是影响人口迁移的基础因素。
区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什
么?
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
活动 过1.2亿。读图1-11 、图1-12
并分析:
(1)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
阅读: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
分别找出人口从乡村到城市、从城 市到乡村迁移的推力因素和拉力因素。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2)经济因素: (3)政治因素: (4)社会文化因素:
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地形(土壤) 气候 河流(水源) 矿产资源 环境恶化(自然灾害)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 什
现阶段我国—人—口经大济规发模展流不动平的衡主要原因是
么?
政治因素
政策 战争 政治变革
1.国家的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 迁移政策的实施,对人口迁移产生重 要影响
①三峡移民 ②我国“文革”期间大批知识青 年上山下乡和干部下放劳动
③50年代开始,十万战士在新疆 大漠解甲屯田,为国家屯垦边疆,八 千湘女被招入新疆军队。
我国历史上,都城在西安、洛阳、 开封、杭州、南京和北京之间不断变换, 引起人口的大规模迁移。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教育 家庭婚姻 宗教信仰
5、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地形、气候、河流、土壤、矿产、环境恶化等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交通和通讯等
(3)政治因素: 政 策、战 争、政治变革等
晚婚晚育 只生一个
全民皆商 四海为家
城市
概念
——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 从事 非农业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 地域的社会、经济、文化中心。
城市
特点
人口和产业活动——密集 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较高 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城市的划分标准
世界上不少国家以2000人或5000人以 上的居民点为城市,联合国规定的标准为2万 人。
区 ④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
(2) 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什
么?
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
活动 过1.2亿。读图1-11 、图1-12
并分析:
(1)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

荒漠化与移民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荒漠化与移民
淡水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美国本土老 年人口向南 方阳光地带 的迁移
判土老 年人口向南 方阳光地带 的迁移
气候
美国人口向南部和西部迁移,除气候 因素外还受什么因素影响?
东北部地价上涨, 环境污染严重, 南方 和西部开发了新资源,发展了新兴工业和 旅游业等
经济因素
城市化——民工潮
经济 经济布局的改变——深圳、珠海 发展 大型建设项目——三峡工程
区域的大规模开发——西部大开发 交通和通讯——影响人口迁移的距离和规模
2001年,全国流动人口超
活动 过1.2亿。读图1-11 、图1-12
并分析:
(1) 2001年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①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 ② 从城市流向农村 ③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发达地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大庆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大庆
矿产资源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开发北大荒
判断 下列移民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
耕地 开发北大荒
阅读:迁移,为了远离旱灾
(1) 什么是“生态移民”、 “环境移民”?
(2) 试再举一例。
经济因素
经济 发展
交通和通讯
城市区位因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