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104、2105回撤安装规程

2104、2105回撤安装规程

第一章工作面末采阶段2104工作面位于一采区中部,工作面北部为西辅运大巷、西主运大巷及西回风大巷,工作面长度200m,可采走向长度634m,2#煤层厚度1.8~3.0m,发育较稳定,煤层倾向WS82°,倾角-4°~2°。

预计2015年10月初工作面进入末采阶段。

顶底板岩性见表1。

表1 顶底板岩性表附图1:2104工程平面图第一节末采阶段施工方案1.1.1 工作面调刀采止线与现采煤工作面夹角13°54′,当工作面下头到达采止线是上头滞后下头48.75 m,所以工作面推至距采止巷43.2m时,工作面按比例进行调刀(上巷推进度大于下巷推进度)。

届时需要增加运输机中部槽3节,当工作面推至距采止巷27.2m时,工作面平行于采止线,届时工作面调刀工作结束。

1.1.2末采阶段工作面运输系统调整由于原2104运输系统不能满足末采阶段运输要求,为此末采期间,运输系统需要根据工作面推进度进行及时调整。

具体方案如下:(1)工作面推至距采止巷70m时,运输顺槽3#胶带运输机储带仓拆除12m(3节)。

详见图1(2)工作面推至距采止巷58m时,运输顺槽3#胶带运输机拆除,2104运输联巷延伸段,铺设胶带运输机(长度37m);运输顺槽转载机爬移至2106措施巷2#胶带运输机机尾,与其搭接。

此时转载机长度由原38m延长至58m,增加12节中部槽。

详见图2(3)工作面每2个割煤循环,转载机拆除1节中部槽(共拆除16节),工作面推至距采止巷31m时,2106措施巷2#胶带运输机机尾缩至2104运输联巷延伸段胶带运输机机头处;运输顺槽转载机爬移至2104运输联巷胶带运输机机尾,与其搭接。

(4)转载机进行缩头延尾工作面,即机头侧拆除悬空段中部槽3节,机尾侧增加17节1.75中部槽。

此时转载机长度由原27.5m延长至56m;(工作面生产期间,每2个割煤循环,拆除1节1.75m 转载机中部槽,直至工作面回采结束);详见图31.1.3回撤面上、下顺槽加强支护受采动压力影响,工作面距采止巷30m前,需对回风顺槽SY1测点后15.4m至SY1测点前8.5m处顶板,及运输顺槽LC1测点后11m至LC1测点前13m处顶板进行加强支护。

支护方式:锚索、托梁联合支护,锚索选用快装鸟窝锚索,规格Φ15.24×8000mm,每根锚索使用三卷CK2350树脂锚固剂进行锚固,锚索托盘规格:200mm×200mm×10mm,锚索间距2200㎜×排距2000mm,按2-2-2布置,锚索安装应力(预应力)不低于8T。

托梁选用14#槽钢,规格400mm×140mm(见图1)。

局部顶板破碎严重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液压单体柱配合π型钢梁架棚支护。

(届时另行编制措施)2104上、下顺槽加强支护平面示意图图11.1.4末采阶段周期压力步距合理控制2104工作面为厚煤层开采,采动压力显现较为突出;为减小采动压力对采止巷顶板的破坏。

合理控制周期压力步距,使采止巷处于最小采动压力影响范围内。

末采阶段停采等压技术可有效控制来压位置,减小来压步距和来压持续长度;合理留设等压间隔煤柱,可确保挂网及贯通回撤阶段顶板压力显现较为缓和。

综合2104综采工作面地质状况及矿压监测数据分析,工作面距采止巷13m时,停采等压。

待采空顶板充分冒落(工作面周期压力步距19m-26m),超前压力得到卸载后,加快工作面推进速度完成与采止巷贯通工作。

1.1.5末采阶段顶板控制为了确保回撤设备期间顶板安全,末采阶段(采止巷前10m)采用顶板铺设网片、吊挂钢丝绳方式进行控制顶板。

1.1.6末采阶段施工层位根据2#煤层开采期间矿压观测数据分析,工作面周期来压显现强度与采高成正比关系;为了减少末采阶段周期来压显现强度,在不影响回撤空间的前提下,采用留底煤的方式,降低采高;当工作面距采止巷10m时,工作面采高降至3.2m。

第二节工作面铺网网片选用矿用高强度聚酯纤维增强塑料网,规格为400MS×400MS,径向拉伸强度400KN/m;纬向拉伸强度400KN/m;选Φ18.5mm钢丝绳,工作面每延伸1.2m网片时,沿顶板吊挂1根钢丝绳,钢丝绳铺设范围为采止巷前10m至采止巷之间。

共计铺设9根钢丝绳。

1.2.1末采期铺网位置确定L=L1+L2+L3+L4+D=12mw式中:LW——网片沿工作面推进方向的铺设宽度,m;L1——回撤机道顶板网片搭接宽度,m;取2.0mL2——液压支架顶梁长度,m;取4.2mL3——液压支架掩护梁长度,m;取2.6mL4——液压支架掩护梁尾至底板高度,m;1.6mD——采空区侧矸石埋压网片长度,取1.6m。

回撤机道顶板网片搭接宽度为2m,工作面距采止巷10m处,进行铺网。

1.2.2铺网前准备工作1、安装绞盘和定滑轮,将卡箍及手动绞盘固定安装在液压支架的立柱上。

将定滑轮安装在液压支架的顶梁下部的起吊环上。

2、由于受矿运输车辆条件及工作面运输环境限制,在地面将网片分成106m×12m两张网片,分别将网片卷起折叠在专用运输框架(6m×2m×1.5m)内,依次使用ED25T多功能运输车,将其运至2104工作面上出口处,网片有标志的一端从专用框架拉入运输机机尾槽内,将其固定在刮板上,然后启动运输机低速将网片缓慢拉入工作面铺网位置。

1.2.3铺网施工工艺1、铺网前一刀割煤时,采煤机进行上行割煤,只割顶煤,打出护帮板,不推移支架,完成一个割煤循环。

处理完工作面危矸、活矸,拉空运输机,闭锁工作面设备,在确认无安全隐患后,进行吊挂钢丝绳及打设锚杆作业。

2、支架顶梁前端沿倾斜方向,吊挂一根Φ18.5mm钢丝绳,用起重机将钢丝绳拉紧,钢丝绳两端,分别使用绳夹固定在上、下顺槽锚索上,并每台支架向顶板打设一个锚杆(Φ18×1500mm),将钢丝绳与锚杆连接。

3、将网片运至工作面,并保证网卷拉直顺平,网片展开一侧要朝向上方。

4、将网片起始端挑至顶板,用14#铁线将网片与Φ18.5mm钢丝绳进行固定连接,待网片连接完毕后,将绞盘上的Φ6mm钢丝绳穿过定向滑轮,从网卷下方绕过,并将Φ6mm钢丝绳的一端与Φ18.5mm钢丝绳扣在一起。

5、避免采煤机割煤时刮伤网片,依次紧动绞盘将网卷升起,吊至在液压支架顶梁下方,确保采煤机正常割煤。

6、采煤机进入下行割底煤,推移刮板输送机。

同时依次松开采煤机上滚筒后侧(采煤机至上出口方向)液压支架绞盘,将网卷下降一定距离。

7、移架后,再用绞盘将网卷升起,重复割煤、放网、移架、收网、割煤程序,直到工作面停采。

(见图2、图3)8、采止巷前10m至采止巷间,工作面割煤进刀深度为0.8m,共计13个割煤循环(前11个循环进刀深度0.8m,最一个循环进刀深度为0.4m)。

图2 割煤前紧动绞盘绞起网卷升起,进行割煤图3 割煤后松动绞盘将网卷降下,进行移架第三节回撤机道(采止巷)支护及挂网回撤机道(采止巷)在工作面开采前已施工完毕,工作面回采结束后,作为回撤通道使用。

巷道断面尺寸:宽×高=4000mm×3400mm。

(见图4)回撤机道(采止巷)支护断面图说明:1、顶板支护顶锚杆规格18×2200mm预应力锚杆,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顶板钢带规格3400×275×2.75mm; 锚索规格15.24×8000mm,锚索间排距2000×2000mm,按2-2-2布置;顶部网片采用10#铅丝菱形金属网。

2、帮部支护a、左帮(采空区方向),锚杆规格16×1500mm玻璃钢锚杆,锚杆间排距1000mm×1000mm ,网片采用阻燃 尼龙网,木托盘规格400×200×50mm。

b、左帮(实体煤方向),锚杆规格16×1500mm预应力锚杆,锚杆间排距1000×1000mm,网片采用10#铅丝 菱形金属网。

图41.3.1回撤机道(采止巷)加强支护为增加回撤机道(采止巷)顶板整体稳定性,工作面距回撤机道(采止巷)60m 时,需对回撤机道(采止巷)顶板进行加强支护。

加强支护方式:锚索、托梁、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联合支护,锚索选用快装鸟窝锚索,规格Φ15.24×8000mm ,每根锚索使用三卷CK2350树脂锚固剂进行锚固,锚索托盘规格:200mm ×200mm ×10mm ,锚索间距2000㎜×排距2000mm ,按2-2-2布置,锚索安装应力(预应力)不低于8T。

托梁选用14#槽钢,规格400mm×140mm;单体柱液压支柱规格:DW35型;铰接顶梁规格:HDJB-1200型。

(见图5)。

回撤机道(采止巷)加强支护平面示意图图51.3.2回撤机道(采止巷)顶板挂网工艺1、工作面进入回撤机道(采止巷)停采后,将网片端挑至顶板,在液压支架顶梁前端,沿工作面倾向打设一排Φ18×1500mm锚杆,将网片与顶板固定。

2、液压支架顶梁前端锚杆支护结束后,将工作面液压支架按顺序逐台补液,使液压支架充分接顶,从回撤机道一端,按顺序拆除单体液压支柱(拆除距离不大于20m,即13颗单体液压支柱)。

3、拆除单体液压支柱区域,要及时将液压支架挡煤板伸出翻转180°,将网片挑至顶板,并要做到接顶严密。

4、作业人员站在专业梯子上,将网片充分展开,使用14#铅丝将其与顶板菱形金属网片拧结固定;并沿工作面倾向打设锚杆固定网片。

(图6)5、收回挡煤板,沿工作面走向打设锚杆将网片与顶板固定。

6、按上述方式,将完成回撤机道挂网。

7、回撤机道挂网结束后,推溜、不移架。

在超出支架推移距离时,取下运输机推拉横销,用单体液压支柱向前推移运输机。

(图7)2104工作面回撤机道网片搭接平面图图6图7附图2:2104工作面回撤机道支护平面示意图第四节末采阶段安全技术措施1.4.1末采阶施工特殊技术要求1、工作面采高调整工作面距采止巷10m时,工作面跟顶留底,逐步降低采高,每一刀抬底量20mm;当工作面距采止巷2m时采高降至3.2m,共计10个割煤循环。

2、预先支护回撤机道(采止巷)(1)回撤机道(采止巷)加强支护结束后,使用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对回撤机道(采止巷)顶板进行支护,以防止因工作面推进产生超前矿压,破坏顶板。

(2)支护材料及支护密度采用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配合铰接顶梁,对回撤机道(采止巷)进行加强支护,单体液压柱规格:DW38;铰接顶梁规格HDJB-1200;支护密度:柱距1.2m。

(附图8)回撤机道(采止巷)预先支护断面图DW38图83、单体液压支柱支护质量要求:(1)单体液压支柱要打成一条直线,其偏差不得超过±100m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