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小说环境描写常见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课中的环境描写,把握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精读、细读、深读文学作品的习惯。

【教学重点】
把握小说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学难点】
把握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方法。

【教学方法】
新媒体技术激发兴趣、小组合作探究、游戏教学法、讲授法
【学情分析】
学生普遍对阅读小说有浓厚的兴趣,但是看到环境描写的部分就直接跳过。

导致大多学生对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所知甚少,甚至可以说基本没有了解。

因此,在讲解本课的环境描写之前,有必要为学生讲解环境描写的概念和作用。

在学生详细了解了环境描写的基础上才有能力分析文章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才会在做该考点的相关习题,才会在今后的阅读中重视环境描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方法:回顾小说三要素这一知识点,引出环境描写。

用学生感兴趣的,贴近学生的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说的三要素。

(二)为什么开学的时候总是下雨?
二、环境描写
方法:列出概念,再为学生举例子,加深理解。

社会环境: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地域风貌、民俗民风等。

自然环境: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四季变化、阴晴雨雪、山川日月、森林湖海等。

三、环境描写的作用
方法:给出经典例子,引导学生分析例子,教师跟学生共同总结出环境描写的作用。

过程中借助新媒体技术,插入电影片段、广告片段、影视剧图片、网络热门片段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

(一)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等
(二)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三)表现地域风光,提示时间、地点(开头)
以电影《边城》爷爷进城片段为例
明确:1.反映湘西世界单纯自然的民风。

2.反映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相互关心、相互信任。

3.交代湘西世界的古朴宁静,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端午节。

(四)渲染故事气氛(开头)
(五)烘托人物形象、心情(人物周围)
以网络流行片段为例
今天的雨很大系列:
今天的雨很大,下的比依萍找亲爸要钱那天还要大!
今天的雨很大,下的比楚雨荨跟慕容云海分手那天还要大!
今天的雨很大,下的比若曦罚跪御花园那天还要大!
今天的雨很大,下的比乔峰打死阿朱那天还要大!
(六)暗示、推动情节发展(中间)
插入德芙巧克力广告讲解
(七)深化作品主题(结尾)
以《祝福》结尾为例
我在这繁响的拥抱中,也懒散而且舒适,从白天以至初夜的疑虑,全给祝福的空气一扫而空了,只觉得天地圣众歆享了牲醴和香烟,都醉醺醺的在空中蹒跚,豫备给鲁镇的人们以无限的幸福。

——鲁迅《祝福》
四、分析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
教师活动:1.上课前下发导学案(如果有条件的话),要求学生提前完成。

2.列出文中环境描写的语句,打印在小纸条上,由各个小组抽取。

3.对学生分析得不够准确的地方,加以补充。

学生活动:1.提前预习,思考导学案上的题目。

2.上课在小组内合作探究,整合答案,选派代表到黑板上讲解。

(一)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场大雪来。

(二)看时,一周遭有些黄土墙,两扇大门。

推开看里面时,七八间草屋做着仓廒,四下里都是马草堆,中间两座草厅。

(三)仰面看那草屋时,四下里崩坏了,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四)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那雪正下得紧。

(五)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六)再说林冲踏着那瑞雪,迎着北风飞也似奔到草场门口,开了锁,入内看时,只叫得苦。

(七)入得里面看时,殿上塑着一尊金甲山神,两边一个判官,一个小鬼,侧边堆着一堆纸。

五、分析课外经典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
探究过程:1.学生小组合作探究;2.教师在各组间对学生进行引导,提示;3.学生选派发言代表分析作用;4.教师总结,明确答案。

(一)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罗贯中《三国演义》
(二)众军人看那天时,四下里无半点云彩,其时那热不可当。

杨志催促一行人在山中僻路里行。

看看日色当午,那石头上热了脚疼,走不得。

众军汉道:“这般天气热,兀的(w ù dì)不晒杀人!”杨志喝着军汉道:“快走!赶过前面冈子去,却再理会。

——施耐庵《水浒传》节选
(三)第一处:和两个公人去房外净手,看见星光满天。

(心头郁闷)
第二处:三个人便趁星光之下,望林木深处小路上只顾走。

(惊慌失措)
第三处:一只快船飞也似从上水头急溜下来。

船上有三个人,
一条大汉,手里横着托叉,立在船头上。

梢头两个后
生,摇着两把快橹。

星光之下,早到面前。

(心惊胆碎)
第四处:宋江钻出船上来看时,星光明亮。

(如释重负)
——施耐庵《水浒传》节选
六、课堂总结
金圣叹说:“别一部书,看过一遍即休,独有《水浒传》,只是百看不厌,无非为他把108个人性格都写出来。

《水浒传》写108个人的性格,真是108样。

”其中的环境描写更是精彩绝伦,我们要学会揣摩、迁移、模仿。

七、作业布置
A.挑战考查小说环境描写作用的高考题。

B.搜集小说作品中环境描写的段落,并分析其作用,至少三处。

八、课后反思
(一)电影片段、广告片段、武侠小说、电视剧人物的插入,都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在这方面充分地利用了新媒体技术。

(二)学生在用环境描写的作用具体分析课内文章环境描写语句的作用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分析课外的小说中经典的环境描写的语句就有一些吃力了,这方面的能力还需加强。

(三)在总结环境描写的作用时,应该留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探索,但是因为时间的原因,只好由教师讲解,这样做的效果肯定是不如学生自己探索得来的知识记忆深刻。

(四)讲述环境描写的作用的环节,多与学生互动,借助新媒体技术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新媒体技术是否会喧宾夺主,让学生忽略了对知识点的记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