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溶剂的性能与用途

溶剂的性能与用途

溶剂性能与用途
一、溶剂主要性能介绍
1、油漆中使用溶剂主要是为了降低沉膜物质的粘度(或稠度)便于施工,得到均匀而连续的保护涂层。

沉膜物质中的溶剂,施工后应全部蒸发除去,而无残余。

油漆溶剂的重要性质有:
(1)溶解力;
(2)蒸发速度;
(3)沸点和蒸馏范围;
(4)闪点和易燃性;
(5)毒性;
在使用中,每种溶剂的价格也是重点考虑的因数,挥发性慢的溶剂的价格高,挥发性快的溶剂的价格低。

2、溶剂的一些不同性质,可以用溶解度来举例:
把两种液体A和B放在一起时,A分子能自由地在B分子中间游动,两种液体才能互溶。

如果A与A或B与B之间的吸引力大于A与B之间的吸引力时,A与B 就会分层,这两种液体就不互溶。

3、对于挥发性漆及含有稀释剂的混合溶剂油漆品种,所用的溶剂可分为三类:
(1)真溶剂;就是具有溶解此类油漆所用高聚物能力的溶解。

(2)助溶剂(或叫潜溶剂);此溶剂本身不能溶解所用的高聚物,但在一定限制数量内,与真溶剂混合使用。

可以提供一种程度的溶解能力,并可影响漆的其它性能,这种溶剂为助溶剂。

(3)稀释剂;此种溶剂不能溶解所用高聚物,也无助溶作用。

但在一定限定数量内,可以和真溶剂及助溶剂混合使用。

此种溶剂在这内油漆溶剂中,价格比所用真溶剂、助溶剂低,它只能起到稀释作用,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因之叫稀释剂。

4、真溶剂、助溶剂、稀释剂的划分;
酮类、酯类、醚类、酯醇类等有机溶剂为真溶剂;醇类为助溶剂;芳烃类为稀释剂。

5、溶剂的纯度检验一下两种:
纯溶剂在一定的气压下的沸点是固定的,可以用以检验纯度。

但在工业用溶剂很少是纯的。

(1)用100毫升标准仪器蒸馏时,沸点一直上升,这个沸点的幅度就是溶剂蒸馏的范围。

(2)如果把一小块纯铜片放在蒸馏瓶中,蒸馏后,如铜片变黑,表示溶剂中含有硫化物质。

二、溶剂的使用注意事项
1、溶剂的平衡问题
油漆作为挥发成分的溶剂,有多方面的要求:
(1)对于油漆溶解力
要求对油漆中所有不挥发的组分要有很好的溶解性和互溶性,具有较强的降低粘度能力。

在挥发过程中,不应出现某一成膜物质不溶析出现象。

(2)对于溶剂的蒸发速度
要求溶剂的挥发量,应随着漆膜的干燥而均匀的减少,不可忽多忽少,使漆膜
粘度应缓慢增长,不能突然增稠,一致引起漆膜表面病态。

(3)对于溶剂的本身
要求色浅、透明、化学性质稳定、无刺激和难闻气味、毒性小,安全性较高,价格便宜,来源充沛,容易供应。

三、流平性问题
油漆施工中漆膜的流平性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若漆膜粘度突然变粘,流动性不良,将导致干后漆呈现桔皮、麻点、丝纹、皱纹、针孔、起泡等种种原因问题。

在这些方面都是配方中溶剂的配比平衡问题,有些也有施工方面的问题。

在溶剂的配比平衡中,溶剂的挥发率和溶解力,以及漆膜粘度的变化是影响流平的因素。

而在施工中的操作过程中也有影响流平的因素。

以上不属于认为的原因,在发生流平不良的情况时可以增加挥发性慢的溶剂用量来解决。

都会有一定的帮助。

四、漆膜泛白的问题
在油漆施工中,由于溶剂挥发快,或溶解力强的溶剂大量挥发,有时会使漆膜表面有一层白色晦暗无光薄膜,在漆膜干燥后会自然消失,但也有永久不消失的。

此种现象叫“漆膜泛白”
漆膜“泛白”根据有关原因和性质,可分为“潮湿泛白”、“纤维泛白”和“树脂泛白”。

“潮湿泛白”的原因是由于在潮湿天气的环境下,漆膜中溶剂大量挥发,造成施工中漆膜温度降低过甚,空气中潮气,水分在漆膜表面上凝结并渗透到漆膜中所致。

夏季高温高湿天气最容易发生“潮湿泛白”现象,解决办法用含有多量挥发率较慢的真溶剂防潮剂来进行施工。

“纤维泛白”或“树脂泛白”是指油漆施工后,由于溶剂的挥发,真溶剂、助溶剂和稀释剂的比例失调。

剩余的稀释剂过量超过了稀释比值,引起(硝酸)纤维酯或树脂的析出,而漆膜表面泛白。

这可以从溶剂平衡方面来考虑。

增加挥发力较低真溶剂用量来解决。

无论那一种泛白现象,都将使干燥漆膜均匀性和连续性遭到破坏,导致漆膜没有良好保护性能和装饰性能。

五、溶剂释放(挥发)问题
油漆施工后,溶剂应全部挥发除去。

干燥后的漆膜应不含有溶剂,不然会给以后漆膜带来许多弊病,如漆膜软,耐侯性差,耐水性低等等缺点,但一般油漆都是使用溶剂,以降低粘度,便于施工。

从溶剂释放性方面考虑:挥发力越低的溶剂,其释放力越差,溶解高聚物能力最强的溶剂,也是释放性最差的溶剂。

这类溶剂均宜少用。

这也是溶剂平衡的问题之一。

要了解不同溶剂的挥发性能和其他问题看六节:“溶剂闪点和自然点”表格。

六、溶剂闪点和自然点
以下是一些溶剂的蒸发速度,闪点及自然点数据表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