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农业有限公司蔬菜标准园创建项目工作总结2011年12月25日我公司2011年被确定为第X批创建的农业部蔬菜标准园。
一年多来,按照国家和自治区关于全国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的安排部署,在自治区、市、区领导和专家的指导下,严格按标准园建设的“五化”要求,实行以“统一管理”为核心内容的“六统一”,大力推进三个“100%”,以产业化的经营模式,走科学发展道路,依托农业科技支撑,在标准园创建活动中获得较快的发展与显著的效益,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有序开展,收效明显。
现就我公司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XX农业有限公司蔬菜标准化示范园位于XX镇核心基地面积1500亩,二级基地3000亩,其中设施大棚50亩,由区人民政府及XX农业有限公司共同建设。
该标准园始建于200X年,20XX年被农业部列为国家级蔬菜标准化示范园区(创建),园区以无公害叶菜循环生产标准化节水栽培技术和绿色茄果类蔬菜越夏高产优质栽培技术为重点,主要生产供应深圳、珠海等大中城市市场的菜心、芥蓝、上海青、小白菜、油麦菜等叶菜和丝瓜、瓠瓜等茄果类蔬菜,年销售额15000余万元,利润170 余万元。
主要基地除核心区1500亩外,在周边还有近3000多亩外围基地,均由公司加合作社加农户合作种植管理,是目前XX 市范围内生产规模最大、设施水平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供粤蔬菜标准化种植基地。
创建以来,各级领导视察了标准园建设及生产、销售情况,对标准园的建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二、项目实施进展情况1、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高蔬菜园现代化、标准化水平。
到目前止,新建了育苗大棚10个、配套完善了300立方米预冷保鲜库一座、铺设了200亩的喷灌设施、建立了蔬菜农残检测室。
为了提高园区现代化水平,新购置了大马力耕整机福田雷沃、日本川井打虫机、频振式杀虫灯、粘虫黄板等。
目前,园区的规模、立地条件、喷灌、冷库、农机具设施配置水平,在全市同行业内属于先进水平。
园区内大部分实现机井浇灌、喷灌,100%蔬菜能及时预冷,70%农事操作实现机械化。
随着设备更新和现代机具使用,园区人均管理面积由当初的2亩提高到6亩,在劳动力、地租、生资等全面涨价的不利情况下,亩均生产综合成本仍下降了11.5%。
标准化的生产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主动、立于不败提供了重要保障。
同时,各级领导和技术专家对标准园的建设提供了多方支持,使标准园建设取得了更大的成效。
2、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确保标准园建设的高标准、高水平公司在标准园建设中,特别注重科技力量投入,聘请了农科院蔬菜研究所所长、市农科所蔬菜研究室主任等专家组成标准园专家组,全面指导标准园的建设。
在高科技的支撑下,公司的蔬菜生产全部采用相应的无公害生产标准,采用高投入,高技术产业化生产,以蔬菜无公害生产为核心,以科技为动力,以蔬菜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为手段,努力提升科技对蔬菜无公害化生产的贡献率。
3、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提高蔬菜标准园建设水平在公司自营核心生产基地的同时,成立了XX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了500多名蔬菜种植大户为合作社成员,进行有组织的基地规划、物资统购、统一生产标准和统一销售。
合作社按照标准园创建工作围绕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五化”标准要求,在园区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建设上逐条落实和完善,推进标准园创建工作,提升标准园创建的水平。
一是在生产关键环节,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培训,聘请市农委专家和区农业局技术人员深入到标准园,举办现场观摩和技术培训,使他们准确把握标准化生产技术,合理使用肥料、农药,以生产高品质的无公害蔬菜。
核心区与外围辐射区全部实现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生产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等六个统一,按基地生产计划与销售计划规划园区,进行划块分批分期生产和采收上市。
二是在园区田间机耕路、固定喷灌水电设施、蔬菜种植畦、冷藏设施、蔬菜周转箱、包装箱,甚至小到一把割菜刀,都实行统一的标准要求。
通过严格落实标准,提升了蔬菜标准园建设水平。
目前,核心园区年播种面积达到1500多亩,合作社成员种植面积3000多亩,有菜心、芥蓝、上海青、斗白、奶白、丝瓜、苦瓜、西兰花、番茄、大蒜等十大主打蔬菜,均按生产标准进行循环式生产。
合格产品全部实行分等定级、保鲜预冷、冷链运输,品牌化销售。
目前,标准园“XX”牌蔬菜,实现了产加销一体化,密切企业与合作社社员合作关系,步入了产业化经营。
4、狠抓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为进一步提高蔬菜标准园创建质量,树立良好标准园创建形象,在标准园建设和生产中,始终坚持“百分百安全,百分百新鲜”理念,始终把生产过程安全控制作为重点来抓。
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加大源头治理力度的基础上,狠抓质量管理。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投入品登记管理制度,不同物资单独库房存放,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档案;二是建立生产档案,详细记载使用农业投入品名称、来源、用法、用量、产品收获等内容,确保产品质量全程可追溯。
同时,在园区内全部使用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黄板等无害化防治手段;三是确立采收标准、实行了分级采收、分等分级包装、采后预冷、全程冷链运输;四是加强产品检测,在园内检测的基础上,按时送样请市有关部门检测,自检、送检和抽检全部达标;五是搞好统一品牌销售,扩大产品影响。
在统一使用“XX”品牌的基础上,园内所产蔬菜包装物上加贴“XX”标识,带此标识的蔬菜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在深圳市场上,每斤就能多卖一元,凸显了标准园蔬菜生产的优势。
5、建立营销网络,产品畅销市场建设发达的销售网络是标准园建设中的关键措施。
公司分别与区内外多家生产与营销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保证产品畅销无阻,消除销售的后顾之忧。
目前产品主要销往广东、深圳等地。
三、项目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1、2010年11月,公司的135公顷(2025亩)生产基地获得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
2、根据《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以及避免污染、改善品质、提高产量、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制定了菜心、芥蓝、上海青、丝瓜、瓠瓜等主要蔬菜生产技术规程,建立规范化的生产技术体系,将生产技术规程普及到每个工人和合作社成员,确保熟练掌握该项技术,并严格按规程进行生产。
3、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依照标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引进良种,良种良法结合,实现高产优质安全生产,提高蔬菜种植效益。
一是引进长合49菜心、比亚久红菜心、美国长青青梗菜、日本绿宝1号介蓝、水东介菜、鼎丰1号西兰花、台湾长香红辣椒、泰国水果二号甘蓝、热带13号瓠瓜、丰宝3号蜜本丝瓜、碧秀8号苦瓜、茂生丰收1号油青豇豆、美国红架豆王等名优蔬菜新品种,良种应用率达100%。
二是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施肥,大量使用自配的生物有机肥,严格控制化肥种类、用量和施用时期,使标准园土壤生态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减少蔬菜产品中硝酸盐及其它有害物质的积累,有利于蔬菜产量品质的提高。
三是大力推广蔬菜病虫物理防治、机械防治、农业防治和生物防治,不施用剧毒、高残留农药,同时全面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
严格用药种类、用量、次数、浓度和施用时间。
标准园内安装有10个频振式诱虫灯,根据蔬菜种类辅以使用诱虫器、黄板等效果良好。
2011年,使用上述物理杀虫措施,农药使用成本比上一年减少30%,增收11%以上。
四是改革生产技术,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全面提倡合理轮、间、套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增加蔬菜产量。
6、注册商标,树立品牌:2010年向工商部门申请注册登记了“XX牌”商标,逐步向品牌化销售方向发展。
7、2011年1月,我公司的菜心、芥蓝、上海青、丝瓜、瓠瓜等5种蔬菜获得无公害农产品认证。
8、建立蔬菜农的残留检测室,实现了上市蔬菜采摘前全批次自检。
四、项目资金投入使用情况(1)、农残检测室的建立及检测设备、试剂、空调、冰箱的购置:资金XXXX元;(2)、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检测、验收资金XXX元;(3)、注册商标:资金XXXX元;(4)、购置频振式杀虫灯15台,诱虫器1000个,黄板20000张以及灯柱、电线等,资金XXX元;(5)、塑料育苗大棚:8个,资金XXXX元;(6)、印制产品标识200000个,需资金XXXX元;(7)、产品包装箱购置:拟购置产品包装专用箱3000个,资金XXXX元;(8)、产品预冷库建设:建容积为300立方米的蔬菜预冷库一座,购置VAC型真空预冷保鲜设备一套,资金XXXXX元;(9)、配制生物有机肥XXXX元;(10)、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购置:XXXXX元;(11)、档案记录、示范牌、宣传牌、制度牌制作等其他资金:XXXX元。
以上合计:XXXXXX元。
其中中央财政扶持XXXX元,其余部分为XX农业有限公司自筹。
五、创建标准园的主要做法1、加强组织领导:为确保蔬菜标准园创建工作顺利实施,区农业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局相关部门、镇、公司有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
2、加强工作督导:蔬菜标准园创建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领导小组负责长效督导,树立标牌,将工作内容明确到各单位和个人。
3、在创建中做到边建设、边总结、边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确保蔬菜标准园实施扎实推进、全面完成。
4、加强政策扶持:为确保蔬菜标准园工作顺利开展,力争财政安排资金对蔬菜标准园生产进行专项扶持。
加强排灌沟渠、道路的维修,加强技术创新和技术培训,确保蔬菜标准园建设的顺利开展。
六、存在的问题1、投入问题。
蔬菜生产受到自然条件和劳力等因素影响,在缺乏财政支农资金的扶持的情况下,单靠企业自己发展,困难较大。
2、规模问题。
由于受土地流转、水源、资金、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很难扩大规模。
4、发展蔬菜生产需进行农民技术培训,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扶持种植大户。
这些都需要得到上级的帮助。
5、水利设施。
公司蔬菜基地上游的水利设施多数已年久失修,严重老化,甚至废弃,同时,配套设施很不完善。
6、产品监控体系。
无公害蔬菜在生产基地、环境、栽培、加工、包装、储运、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必须符合相关要求,要达到这一标准,必须加强监控体系的建设,确保标准园的发展。
七、下一步打算XX农业有限公司在标准园创建工作上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与农业部和自治区农业厅要求还有一定差距。
标准园基础设施还有待完善,田间机耕路有待进一步硬化。
在今后蔬菜标准园的建设中,我们要严格按照农业部提出的责任落实到园、标准普及到园、统一服务园、管理制度到园、标牌树立到园、宣传引导到园、资金整合到园的“七到园”要求和“五化”标准,按照“规范化、科学化、标准化、现代化”的原则与“田成方、渠相通、路相连”的标准化布局,认真查找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加大投入,明确责任,紧紧围绕提高园区安全标准化生产水平,扎实推进蔬菜标准园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