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 如何完整理解经常账户的宏观经济含义?经常账户是对进出口贸易,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关系,国际投资头寸,储蓄与投资这些方面的总结概括。
2国际收支的定义及理解?(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国际收支反应的是某个特定时期内一个经济体对外的国际经济交易情况。
(2)国际收支以交易为记录基础。
不以收支为基础而是以交易为基础,采用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原则。
(3)国际收支记录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
3国际收支账户的定义,记账原则,各个账户具体内容,记账方法?(1)定义:国际收支账户是一种事后的会计性记录,复式记账法使其余额总是为零。
它包括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
(2)具体内容:经常账户:货物,服务,收入,经济转移资本与金融账户: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
①资本账户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放弃。
②金融账户包括一经济体对外资产和负债所有权变更的所有权交易。
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储备资产。
(3)记账规则:计入借方的账目包括: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计入贷方的账目包括: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具体来说:①进口商品属于借方项目,出口商品属于贷方项目。
②非居民为本国居民提供服务或从本国取得收入,属于借方项目;本国居民为非居民提供服务或从外国取得收入,属于贷方项目。
③本国居民对非居民的单方向转移,属于借方项目;本国居民收到的国外的单方向转移,属于贷方项目。
④本国居民获得外国资产属于借方项目,外国居民获得本国资产或对本国投资属于贷方项目。
⑤本国居民偿还非居民债务属于借方项目,非居民偿还本国居民债务属于贷方项目。
⑥官方储备增加属于借方项目,官方储备减少属于贷方项目。
4 国际收支账户分析,各个差额的含义。
IMF,用什么来反映一国国际收支失衡?(1)贸易账户余额:贸易账户余额是指货物与服务在内的进出口之间的差额。
(2)经常账户余额:经常账户除包括贸易账户外,还包括收入账户和经常转移账户。
(3)资本与金融账户余额:国际收支账户采用复式记账法,因此不考虑错误与遗漏因素,经常账户中的余额必然对应着资本与金融账户在相反方向上的数量相等的余额。
(4)错误与遗漏账户:由统计技术原因造成,有时也有人为因素。
当一国国际收支账户持续出现同方向,较大规模的错误与遗漏,常常是人为因素造成。
(5)国际收支失衡:指一国经常账户,金融与资本账户的余额出现问题,即对外经济出现了需要调整的情况。
(6)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1944年7月在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在华盛顿成立。
其职责是监察货币汇率和各国贸易情况,提供技术和资金协助,确保全球金融制度运作正常。
5资本金融账户与经常账户之间的关系?(1)资本与金融账户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但不是没有制约的。
当依赖国外资本进行融资,一国经济环境的变化会引起资本的大规模撤出,使该国国际收支失去平衡。
(2)资本与金融账户已经不再是被动地由经常账户所决定而为经常账户提供融资服务,这一账户中的资本流动存在着独立的运动规律。
(3)资本与金融账户和经常账户存在的融资关系,债务收入因素对经常账户也会产生影响。
第二章1国际金融市场的定义,构成,核心?(1)定义: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在国际进行流动或金融产品在国际进行买卖和交换的场所,它是开放性经济运行的重要外部环境。
(2)构成:国际资本市场:包括国际银行中长期贷款市场和证券市场。
①国际银行中长期信贷有独家银行贷款与辛迪加贷款。
前者是一国一家贷款银行向另一国政府,银行,企业提供的贷款;后者是由一家银行牵头,多家商业银行联合提供贷款。
②证券市场分为国际债券市场和国际股票市场。
前者包括欧洲债券市场与外国债券市场;后者指国际辛迪加承销,在发行公司所在国家以外进行股票销售及交易的市场。
国际货币市场:包括国际银行短期信贷市场,短期证券市场和贴现市场。
①银行短期信贷市场包括银行对外国企业的信贷和银行同业拆放市场。
前者解决国际资金流动的需要;后者平衡银行在一定时间内的资金余缺,居于主要地位。
②短期证券市场进行短期信用票据交易的市场。
③贴现市场是指经营贴现业务的短期资金市场。
(3)核心:欧洲货币市场。
2外国债券与欧洲债券的区别?(举例)(1)外国债券:外国借款人在某国发行的,以该国货币表示面值的债券,如日本人在美国发行的美元债券。
在美国,称为“扬基债券”;在日本,称为“武士债券”;在英国,称为“猛犬债券”。
(2)欧洲债券:在欧洲货币市场上发行,交易的债券,它一般是发行者在债券面值货币发行国以外的国家的金融市场发行的。
▲大多数欧洲债券的发行采用不记名的形式,并且有提前赎回的专门条款与偿债基金。
3欧洲货币市场的定义,发展过程,特点,类型?(1)定义:欧洲货币市场就是经营欧洲美元和欧洲一些主要国家境外货币交易的国际资金借贷市场,又称为离岸金融市场。
“欧洲”一词实际上是“非国内的”“境外的”“离岸的”意思。
(2)特点:①欧洲货币市场是一个完全自由的国际金融市场,其借贷活动不受市场所在国政府金融法规,税制和政策的约束。
②欧洲货币市场经营的货币种类多,资金供给充足。
③欧洲货币市场是国际金融市场的主体,调拨方便,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资金调拨到世界各地。
④税收负担少,市场税赋较轻,银行机构各种服务费平均较低。
(3)类型:①一体型:有本国居民参加交易的在岸业务与非居民间进行交易的离岸交易之间没有严格分界。
②分离型:在岸业务与离岸业务分开。
③走账型或簿记型:这类市场几乎没有实际的离岸业务交易,而只是起着其他金融市场资金交易的记账和划账作用。
4外汇的概念,特点;汇率的概念,标价方法,种类;即期汇率的套算,远期汇率的计算?(1)外汇的概念: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能用来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
(2)外汇的特点:自由兑换性;普遍接受性;可偿性。
(3)汇率的概念:指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4)汇率的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本国货币表示固定数量的外国货币)间接标价法(外国货币表示固定数量的本国货币)(5)汇率的种类:①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
(汇率制度)②单一汇率与复汇率。
③实际汇率与有效汇率。
5保值与投机的区别,套汇交易的定义,计算?(1)区别:交易目的不同;交易的方式不同;承担的风险不同;交易的对象不同;交易的方向不同。
(2)套汇交易的定义:是指在不同的时间(交割期限)、不同的地点(外汇市场)利用汇率或利率上的差异进行外汇买卖,以防范汇率风险和牟取套汇收益的外汇交易活动。
6 20世纪90年代国际资金的流动特点(1)国际资金流动规模巨大,增长迅速,波动剧烈;(2)国际资金流动依然以发达国家之间的流动为主,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流动在近年来也有了明显上升。
(3)国际资金流动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4)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金流动的主体。
7羊群效应?羊群效应是指某些有影响的金融市场主体突然行动时,会带来其他市场参与者的纷纷效仿,从而使得市场具有高度的投机性。
第三章1 马歇尔-勒纳条件答:当本国国民收入不变时,贬值可以改善贸易余额的条件是进出口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如果一国经济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则贬值会使原有的国民收入水平的贸易余额的数额改善。
2 J曲线效应及原因答:在短期内,由于种种原因,贬值后有可能使贸易余额首先恶化,一段时间以后,待chuk2供给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余额才慢慢开始改善。
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成字母J形。
故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余额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原因: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支付将增加。
以本币定价的出口收入将减少。
贸易余额趋向恶化。
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户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
进口商有可能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加速订货。
3 不同汇率制度下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有什么不同答:(可作为答案)在固定汇率制下,开放经济的自动调节机制体现为收入机制与货币—价格机制的结合。
其中,前者在短期内就可以发回效力,而后者在中长期才发挥效力。
在浮动汇率制下,开放经济的自动调整机制体现为货币—价格机制,但这一机制与固定汇率制下存在区别。
这一区别体现在:在固定汇率制下,实际汇率的调整是通过价格水平的调整达到的,而在浮动汇率制下,这是通过名义汇率的调整实现的。
(理论结合)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开放经济平衡当经常账户存在逆差时,这一逆差通过外汇储备途径是名义货币供给减少。
收入机制的基本原理还可以描述如下: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减少→名义货币供给下降→国民收入下降→进口支出下降→经账户改善货币-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也可以描述如下:国际收支逆差→外汇储备下降→名义货币供给下降→物价水平下降→实际汇率贬值→经常账户改善在开放经济的运行中,这两种机制都会发生作用,因此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实现是这两种机制效果的综合。
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我们对浮动汇率制度下开放经济的一般平衡的考察步骤基本与对固定汇率制下的分析相同。
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的平衡条件在浮动汇率制下,如果国际收支不平衡,则汇率就会发生变动,这就又会带来一系列变量的调整。
因此在浮动汇率制下,当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外汇市场同时处于平衡状态时,即IS曲线、LM曲线、CA曲线相交于一点,开放经济才会处于平衡状态。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分析经常账户收支逆差的情况。
在浮动汇率制下,这一自动平衡机制主要体现为另一种形式的货币-价格机制。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小于求→名义汇率贬值→实际汇率贬值→经常账户改善第四章1、在国际资金流动条件下,对国际收支有哪些考察方法?P76答:当存在国际资金流动时,国际收支平衡就体现为经常账户与资本金融账户作为一个整体的平衡。
关于这一平衡有两种考查方式:一是将经常账户与资本与金融账户分开考察,在确定影响经常账户收支的主要因素后,再专门研究哪些因素影响资金的流动,然后再将两者综合起来分析。
一种认为是利率,本国一次提高利率可以带来持续的资金流入,即流量理论;一种是风险以及资产总量等存量因素二是对经常账户和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加区分,认为这两者的变动统一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
2什么是本国偏差?P88答:在现实中,各国投资者一般都倾向于持有较多的本国资产,这被称为本国偏差(home bias)3 货币分析法主要内容,它对国际收支的分析与流量理论和存量理论有什么不同?P82答:货币分析法理论,资金在国际间流动是为了对一国的货币存量进行自发调节,反映了货币供求的不平衡,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的是货币供应量对货币需求的调整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