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写事作文指导教案

写事作文指导教案

写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拓宽学生思维,乐于把自己难忘的事写下来。

2、能不拘形式地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

3、能写出自己的感受、看法。

教学重难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导语激趣,揭示指导内容二、拓宽思维,丰富选材1、什么是记事作文?记事作文就是有目的地把事情记叙下来,说明某些道理,赞扬某种精神、风尚,抒发感情或揭示问题,批判坏现象等的文章。

这类文章,事是重点,虽然少不了写到人和环境景物,但人物和环境景物的描写只能围绕着事,服从于事或依附于事。

它的明显特点是:注重把事件、情节的过程具体地表现出来,不着力刻画人物,也无中心人物:文章的中心思想是表现事件的思想意义,而不是主人公的思想品德。

2、事情可怎样分类?(1)自由追寻:同学们,打开自己记忆的大门,生活如一个万花筒,多姿多彩,经历的事呀,就像海滩上的贝壳那样多,挑一件和大家分享吧,学生静思。

(2)回味往事:让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相机表扬,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感受最深的事。

(3)讨论分类:自由汇报交流后,师生小结、归类。

(A)成长足迹如第一次……;学习某种本领;;增长见识;提高思想;兴趣爱好;童年趣事;得意、惊险、惹祸的事;成功、失败、勇敢、胆小、诚实、撒谎、伤心、快乐……的真切体验。

(B)家庭影院如家里发生的趣事;家庭的娱乐活动;家庭小风波、小烦恼;家务劳动;家中节日、假日、生日的事;家人户外活动……(C)校园风云如班级中发生的事;生动的课堂;体育健身活动;比赛活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事;竞选故事;学科活动、班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班级劳动;野炊、夏令营;“六一”节、教师节、元旦故事、家长会、考试等事。

(D)社会聚集如家乡新鲜事;街头见闻;社会中不良现象;不文明事、不环保事、陋习怪事;社会新风尚……三、交流材料,写好事件1、点一点: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想到这么多事,点一点你们最想听谁的事件?请被点的同学清楚,具体地讲出来。

2、赏一赏:谁讲的事件最好,为什么这样好?3、议一议:怎样才能讲(写)好事件呢?议后师生小结。

(一)把事情写完整。

把事情发生的时间、人物、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这样事件才完整。

(二)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写具体。

A、事情的经过要分步写仔细,每件事都由几个小步骤,小环节构成的,分步写细致;B、事是由人做的,也要写好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内心活动。

C、一波三折,写好事情的起伏。

(三)记叙的条理要清晰。

通常可以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有时可以倒叙、插叙或补叙。

(四)要写出事情的深意和新意。

所谓深意,就是不能停留在事的表面上,更需要同学们在最平凡的事情当中得出一些人生道理,人生的真谛。

要以小见大,一滴水能折射出阳光,一件小事也要见真奇。

因而同学们每写一件小事,都要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日常生活中平凡小事所蕴含的深意。

所谓新意,就是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从生活中选取刚出现的材料写,具有新意,要时尚。

还可以从旧材料中选择新角度,让常见材料放异彩。

四、看例文,赏析领悟文章的写法;积累好词好句好片断。

五、拟提纲、写作六,指导修改、誊写七、评赏佳作小组自由评赏、交流;指名读,集体赏;佳作展示。

写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二)教学目标:1、在掌握记事记叙文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写出较为复杂的记叙文2、运用线索记事的手法,有条理地详略得当地记叙多件事。

重点难点:运用线索记事的手法,有条理地详略得当地记叙多件事。

教学方法:理论指导例文赏析触类旁通教学过程:一、理论指导记叙文是以叙述人物的经历或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为主的一种文体,是写作训练中最普遍、最基本的一种文体。

记叙文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情景,组织语言材料,编写成文。

一般说来记叙文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和结果六要素,写作时要表达清楚。

记人时,要注意介绍人物的身世、经历和事迹等;叙事时要描写事情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及前因后果等。

以叙事为主的记叙文,尤其是记叙多件事的记叙文,要理清叙事的线索,注意事件的详略安排,以便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写作的内容和主旨。

(一)理清叙事的线索线索是贯穿文章始终的脉络。

如果把叙述中种种事件比做珍珠的话,那么线索就是那串珠的丝线,有了丝线,颗颗散落的珍珠就能构成一条闪烁异彩的项链,有了线索,杂乱无章、错综纷繁的材料才能组织得有理有序,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在叙述多件事的记叙文中这点尤为重要。

1、文章的线索。

有的文章以时空转移为线索,人物的行动、事件发展、景物变化等,都是随着时间、地点的推进而展开的,这样就显得文脉清晰,层次分明。

读后一目了然。

有的则以一人、一事、一物为线索,从而把全篇各部分内容紧紧地连接起来。

2、理清记叙线索的方法。

一看文章的标题,文章标题有时候就是叙事的线索。

例如《半截蜡烛》,文章始终围绕着藏有情报的半截蜡烛展开,标题就是文章的线索。

二看文章中反复出现的事物。

文中多次出现的事物往往也就是叙事线索。

三看情节变化的原因。

一般来说,情节总是依据事情的发展、人物的命运或作者的思想感情展开,据此判断可以清楚地整理出记叙的线索。

(二)妥当地安排详写和略写1、事情的发生和结果要略写,事情的发展过程要详写。

事情的发生阶段,往往是交代时间、地点、人物,以及起因,事情的结果部分,往往是写出事情的结局或点明事情的中心。

它们在整个事情中,或者说在整篇文章中,仅仅是枝节部分,所以要略写。

事情的发展过程,是整个事情,或者整篇文章中的主体部分,它往往具体体现中心思想,因而要详写。

2、有点有面地叙事,“面”要略写,“点”要详写。

有点有面地叙事,“面”上的内容往往是渲染气氛,交代背景,起烘托的作用。

“点”上的内容往往是文章的重点。

直接体现中心思想的,所以要详写。

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文章中,重点突出详写的部分时,不能忽视略写的部分。

略写虽是寥寥几笔,但运用得好,可以对文章重点的突出、主题的表现,起到“绿叶映衬红花”的作用。

(三)过渡衔接要得当一篇文章,好比一架运转正常的机器,文章中的一个个段落就好比机器中那些大大小小的零件,这些零件不仅相互照应,而且那些大零件需要小零件把它们连接起来。

文章里的段落也需要相互照应,也需要一些“小零件”,即过渡段和过渡句把它们自然、紧密地连接起来。

不然,文章就会显得支离破碎。

所以,写文章时,一定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和照应。

一般说,记叙文在下面几种情况需要过渡:1、由这件事转到另一件事时需要过渡。

2、记叙的时间发生变化时需要过渡。

3、由倒叙转入顺叙时需要过渡。

4、运用插叙时的起止处需要过渡。

(四)写叙事的记叙文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一篇文章无论写一件事或几件事,都只能有一个中心思想。

写一件事自不必说,写几件事的情况尤其应注意,这几件事不一定发生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事情也不一定是同一个人或同一些人所做,但这些事应该有内在联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为一个中心服务。

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和《驿路梨花》就是比较典型的例子。

2、要安排好行文的顺序。

记叙比较复杂的事件,一篇文章中往往不只采用一种方式,而是以一种方式为主,结合其他方式,使文章条理清楚,错落有致。

以《驿路梨花》为例,全文从整体上是顺叙,按照时间的先后记述了“我”和老余从夕阳西下到第二天早上一连串的经历。

文中又安排了几处插叙:通过瑶族老人的讲述交代了老人在山中迷路奇遇小屋的过程以及关于小屋的主人是梨花的传说;又通过哈尼小姑娘的讲述揭示了小屋的来历和小屋主人是谁的谜底。

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发生在十几年间的若干事件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且“步步为营”,巧设悬念,使故事引人入胜。

3、记事中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不要面面俱到。

重点部分(一般指事情发展高潮处)要详写,写具体,写详尽,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

要描绘生活中生动、具体的细节以及自己真实的感受,而不能只停留在泛泛地一般叙述。

有位同学写自己参加义务劳动、打扫储藏室的事情,初稿写得干巴巴的,没有任何描写。

写刚进储藏室的情况,只有一句话:“开始,我很不爱干。

”后来,在老师启发下,她把这个字扩写成了下面的两小段:“这个储藏室又大、又脏、又乱,一进门儿,就有股怪味儿往脑子里钻,我纵了纵鼻子,想扭头就走,可是怎么好意思呢?劳动开始了,我抢先跳上窗台,推开一扇窗户,慢条斯理地擦起玻璃来。

心想,这个活儿又轻省,又能呼吸窗外的新鲜空气。

想到这儿,心里美滋滋的。

”这两小段文字比原来的七个字就具体多了,使读者了解了这位同学为什么不爱干的原因,了解了她的想法和行动,内容也比原来更丰富,更真实。

二、例文赏析三、触类旁通请以某个动作或某种东西为线索,精选事件,写一篇多件事的记叙文。

要求:(1)题目自拟。

(2)字数不少于800。

记事作文指导与训练教案(三)教学目标:1、让学生初步掌握如何写好一件事,把内容写具体的方法。

2、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听,听清楚;说,说完整;读,读流利;写,写具体。

设计理念:教师创设情境,进行多形式、多角度的作文训练,从而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提高情境的利用率,提高学生的各项作文能力,使学生乐于作文。

教学过程:一、导入本节课内容。

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写人的习作方法。

其实呀,写人离不开记事,记事也离不开写人。

记事的文章,是我们作文的一个难点。

记事的作文,就是记录我们在生活中所参与的一切活动,所遇到的一切社会现象。

写这类文章的关键在于有真实的材料、切实的体验,同学们,只要你能多发现生活中的乐趣,有意积累事情,作文就会写得成功。

二、美文欣赏。

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

”我们共同来欣赏一篇文章,题目就是《美》。

美元宵节,是我们的传统节日之一,过了它,才算是真正的过完了春节。

迷人的烟花爆竹送给人们一个迷人的夜晚,一份美丽的心境。

正月十五那晚,我早早的来到了广场上,看万头攒动,听欢声笑语。

我的心也如今夜如水的月光朗朗的笑了,仰头看天,象被冲洗过似的晶莹透亮,一尘不染,满天的星斗点缀着广袤的夜空。

七点钟,伴着礼炮的一声声巨响,一个个五彩缤纷的礼花在空中四散开来,展示着自己的美丽。

有的如天女散花,有的如金龙狂舞,有的如巨伞缓缓而降,有的如灯笼飘然而下。

人们的情绪也随着烟花的升空而高涨,赞叹声、欢呼声、惊叹声、一阵胜过一阵。

我觉得自己仿佛置身梦幻仙境之中,不由得发出感慨:今夜景真美!回到家中我早早睡了,因为我有一个计划,明天早上我要和我们小组去打扫那些散乱整个广场的烟花筒。

因为往年它们会在这个小镇的广场上停留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在我这个小班长的倡导下,决定用一个早起换来一片洁净。

早晨,我听到动静,打开门看到了我的组员们垂头丧气的脸:“班长!我们去晚了!”“什么去晚了?”我吃惊。

他们拉起我来到了广场上,我的内心一下子被什么东西充满了:地上的狼藉不见了,没留一点儿痕迹!是谁?是谁?还了环境纯美!我四顾:广场上有几个老人在锻炼身体,白发映着晨光,脸上带着满足的微笑,是他们吗?是他们吗?一定是的,因为在路边树着用过的扫帚;走过几位小朋友,红领巾在胸前飘扬,笑声如铜铃般响亮,是他们吗?是他们吗?一定是的,因为他们的小手被弄脏了……站在那里,沐着耀眼的晨光,嗅着清新的空气,我醉了!我真想向着初升的太阳高喊:景美!境美!人们的心更美!美就在我们身边!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想说的吗?三、兴趣创设情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