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关系学院历年真题(完整版)

国际关系学院历年真题(完整版)

国际关系学院2006年考研题目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德黑兰会议4,肯尼迪和平战略5,北约伙伴关系计划6,日本关于联合国维和行动合作纲领二:简答题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背景行动及成果?三论述1,20世纪30年代美国中立法,以及租界法案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的成因的内容以及影响?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政治)综合简答1简述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述中日关系僵局的原因短论论911事件的影响简述一下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过程及影响国际关系史:一名词解释:1,普法战争2,白里安凯洛格公约3,德黑兰会议4,肯尼迪和平战略\5,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6,日本《联合国维持和平活动合作法》\二:简答题1,简述二战时苏联建立“东方战线”的建立并评价其作用\r2,试述20世纪70-80年代发展中国家开展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背景、目标及成果。

三论述\1,20世纪30年代美国先后制定《中立法》与《租界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2,20世纪70年代苏攻美守战略形态形成的原因、表现及其影响。

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政治)专业综合一、简答(每题25分)1试析首届东亚峰会的意义2简析当前中日关系陷入僵局的原因\二、短论(100分)评估911恐怖事件的影响国际政治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文明冲突论”2、欧洲一体化3、中国提出的新安全观4、国际政治行为体5、民族主义6、第四轮朝核六方会谈二、论述题1、什么是世界格局?试论世界格局划分的基本理论及21世纪初的世界格局。

2、试析当前中日关系及中国关于中日关系发展的主张。

3、试论新现实主义的基本理论、流派及意义。

国际关系专业(文传)方向专业综合一、名词解释1、博客2、把关人3、公众4、意见领袖5、财经传播6、遣唐使7、文艺复兴8、和平崛起二、简答题(前4题选答3道,第5题必答)1、试结合信息社会中因特网这一传播新媒体,简析马歇尔.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的观点2、当今美国公共关系理论研究中有所谓“管理学派”、“语艺学派”和“整合营销传播学派”,请选择其中一个学派,简述其对公共关系的基本观点,并说明其主要的学术代表人物。

3、“软实力”(soft power)这一概念最早是由谁在什么时候提出的?其主要含义是什么?4、简述五四精神与外来文化思潮影响的关系。

5、简述大众传播的信息的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

三、论述端午节最早发源于哪个国家?2005年11月,以“江陵端午祭”名义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传代表作”获得成功的又是哪一个国家?此前,我国民间舆论曾就与该国的所谓“端午申遗之争”进行过一年多的争论;那么,从历史文化传播和文化软实力的角度看,我们应当抱着什么样的理性态度和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

*****************说明:1、从2003年起,每门专业课总分从100分调整到150分2、从2004年起,《国际关系史》考查的时间范围调整为1945-2000年3、从2004年起,专业课二调整为综合科目,包括世界经济概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两部分1999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拉巴洛条约2、史汀生主义3、的里雅斯特4、纳尔逊•曼德拉5、卡特主义6、以巴《奥斯陆协议》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反法西斯同盟的形成及其意义。

2、美苏《中导协议》形成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

三、论述题(30分)联邦德国东方政策的转变——从“哈尔斯坦主义”到《东方条约》的签订。

—————————————————————————————————————《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福利国家2、南南合作3、服务贸易4、知识经济5、北美自由贸易区6、特别提款权二、简答题(每题6分,共42分)1、发展中国家的主要经济特征2、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及特点3、西方国家宏观经济调节的效果4、布雷顿森林体系及其瓦解的原因5、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及其主要经济合作成就6、国际经济协调产生的原因及主要形式7、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贸易的影响三、论述题(1题20分,2题14分,共34分)1、试论欧元启动对欧盟及世界经济的影响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形成的原因及影响2000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任选5题,共40分)1、联合国2758号决议2、反弹道导弹条约3、参与和扩展战略4、柏林墙5、热那亚会议6、拉宾7、东京审判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1、开罗会议的内容及意义2、评北约的历史作用3、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的影响—————————————————————————————————————《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三、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战后科学技术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2、90年代美国和日本经济发展的新特点及其比较2002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白里安--凯洛格公约2、波茨坦公告3、奥德-尼斯河边界4、田中角荣5、东盟地区论坛6、《马斯特里赫特条约》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935年《苏法互助条约》和《苏捷互助条约》的基本内容及其相互联系2、埃及--以色列“戴维营会谈”的成果及影响三、论述题(30分)20世纪50年代美国在亚太地区建立的军事同盟体系及其性质—————————————————————————————————————《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4分)1、盯住汇率制度2、贸易创造效应3、国际直接投资4、WTO5、经济全球化6、“长波”理论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生产要素禀赋理论2、国际经济协调的动因3、产业结构的融合与软化趋势4、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经济协调改革的特点和内容三、论述题(每题18分,共36分)1、试论浮动汇率制条件下影响一国汇率波动的主要因素2、2001年世界经济走势的新特点概述2003年《国际关系史(1919-1995)》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共50分)1、《田中奏折》2、敦巴顿橡树园会议3、克什米尔4、舒曼计划5、安理会242号决议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40分)1、1941年《苏日中立条约》签订的背景,内容及其评价2、尼克松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其基本内容三、论述题(任选2题,每题30分,共60分)1、新中国建初期外交政策的基本原则2、德国统一的内部进程和外部进程3、联合国索马里维和行动受挫的基本原因—————————————————————————————————————《世界经济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40分)1、二元经济结构2、国际直接投资3、自然资源禀赋论4、金汇兑本位制5、结构性危机6、协议性国际分工7、贸易创造效应8、反倾销税二、简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特点2、汇率目标区制度的基本要点3、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主要表现4、东欧国家经济改革取得的成效5、中国加入WTO一周年简要回顾三、论述题(每题25分,任选2题,共50分)1、试论世界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展与互动2、2002年世界经济走势的新特点概述3、论80年代后跨国公司经营战略的调整及其原因2004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2、奠边府战役3、《关于限制反导弹系统条约》4、“301”条款5、阿富汗“北方联盟”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东南亚条约组织”产生的背景及其覆灭的原因。

2、1975年欧安会召开的背景及主要结果。

3、1991年联合国安理会通过有关伊拉克问题《687号决议》的背景、决议的主要内容及其评价。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试论二战后法德和解的动因、主要表现及其意义。

2、评联合国安理会改革。

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一、《世界经济概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规模经济2、浮动汇率制3、“马约”4、自由贸易区5、结构性危机(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二战后国际分工向纵深发展的主要表现;2、国际储备多样化的消极作用;3、冷战后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关系的新发展及特点4、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5、信息技术对世界经济的深远影响;二、《国际关系理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国家利益2、世界秩序3、霸权4、国际机制5、复合相互依存(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如何理解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2、国际政治经济学的主要研究范式3、全球化理论的主要学派三、选答部分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试论人民币升值压力的成因、影响与对策2、试述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及其特点3、邓小平外交思想与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共同性与发展4、西方国际关系理论新自由主义流派的理论特点2005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布雷顿森林体系2、《新日美安全条约》3、勃列日涅夫主义4、美国“星球大战计划”5、布特罗斯•加利二、简答题(每题30分,共60分)1、“卡特主义”出台的背景及历史影响。

2、朝韩《6•15联合宣言》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三、论述题:(50分)欧洲一体化的曲折历程。

—————————————————————————————————————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一、《世界经济概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外汇汇率2、混合型分工3、出口导向战略4、布雷迪计划(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20世纪90年代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特点。

2、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3、金融自由化的内容及其影响。

4、中俄两国经济改革结果比较。

5、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特点。

二、《国际关系理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RDT2、均势论3、权力学说4、文明冲突论5、囚犯困境(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邓小平“一国两制”方针对于祖国统一的意义。

2、试析霸权稳定轮。

3、建构主义的主要概念和理论贡献。

三、选答部分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试析邓小平从全局观点看待中美关系的论断。

2、“集体安全论”评析。

3、试论2004年美元汇率与石油价格的总体变化趋向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4、论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趋势、特征及经济影响。

2006年《国际关系史(1945-2000)》一、名词解释(每题8分,共40分)1、《里约热内卢条约》2、卢蒙巴3、尤里卡计划4、普里马科夫5、东盟+3机制二、简答题(每题20分,共60分)1、为什么俄日“北方四岛”至今悬案2、20世纪70年代前半期美苏缓和的主要动因3、2000年7月巴以戴维营首脑会谈未果的主要原因三、论述题(50分)试论德国从分裂走向统一的几次重大事件—————————————————————————————————————综合科目(世界经济概论、国际关系理论)一、《世界经济概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产业结构2、关税同盟3、国际间接投资4、净贸易条件(指数)5、最惠国待遇(二)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1、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特点2、内部化理论3、发展中国家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构想4、牙买加体系5、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主要因素二、《国际关系理论》部分5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均势2、爱德华•卡尔3、霸权周期理论4、层次分析法5、国际社会(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评析小平同志关于科技在国际综合竞争中作用的论述2、试论新现实主义对现实主义的发展3、试述IPE发展的两个趋势三、选答部分40分论述题(每题20分,任选2题,共40分)1、2005年世界经济运行的特点与风险综述2、评述软权力论3、试述复合相互依存的理论4、邓小平同志对中日关系的论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