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西桥梁工程挂篮悬浇专项施工方案

广西桥梁工程挂篮悬浇专项施工方案

目录一、编制依据 (3)二、工程概述 (4)1、工程基本情况 (4)1.1桥梁介绍 (4)1.2桥梁结构说明 (4)2、自然环境及施工条件 (5)2.1 水文条件 (5)2.2气候及降雨 (5)2.3河道 (6)2.4地理地貌 (6)2.5 地质情况 (6)2.6气象条件 (7)2.7河道 (7)2.8交通及其施工条件 (8)三、主要工程数量表 (9)3.1图纸会审 (10)3.2施工控制网测量 (10)3.3材料的试验和储存堆放 (10)3.4砼供应及设备 (10)四、施工计划 (13)4.1施工进度计划 (13)4.2材料与设备计划 (14)4.2.1 材料计划 (14)4.2.2 设备计划 (15)4.3劳动力计划 (16)4.3.1 施工组织机构 (16)4.3.2 劳动力 (16)五、施工工艺技术 (17)5.1主要技术参数 (17)5.1.1 主要技术参数 (17)5.1.2 总体施工方法 (17)5.2施工准备 (20)5.3施工工艺过程和步骤 (20)5.3.1挂篮安装 (20)5.3.2挂篮预压 (23)5.3.3挂篮安装与拆卸流程 (25)5.3.4挂篮前移 (27)5.3.5挂篮悬浇施工 (28)5.3.6预应力施工 (30)5.3.7封锚及压浆 (37)5.4 悬浇箱梁注意事项 (39)5.5箱梁悬浇的挠度控制及监控观测 (39)5.6检查验收 (40)六、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43)6.1组织保证措施 (43)6.2技术保证措施 (44)七、应急预案 (44)7.1 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44)7.2 质量事故应急预案 (46)八、其它保证措施 (49)8.1质量保证措施 (49)8.2钢结构焊接通病及预防措施 (51)8.3安全保证措施 (52)8.3.1施工安全措施 (52)8.3.2通航安全保障措施 (53)8.3.3航道隔离施工方案 (53)8.3.4安全管制方案 (53)8.4文明施工措施 (54)8.5环境保护措施 (54)8.6季节性施工 (55)8.6.1雨季施工 (55)8.8.1.1 雨季施工组织措施 (55)8.8.1.2 排水系统安排 (56)8.8.1.3 桥梁工程雨季施工安排 (56)8.8.1.4 砼雨季施工措施 (56)8.8.1.5 机电设备及材料的防护措施 (56)8.8.2冬季施工技术组织措施 (57)一、编制依据1、国家和交通部现行有关标准、规范、规程、办法等,主要有: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2)《公路施工手册-桥涵》(上下册)3)建办质〔2018〕31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4)住建部[2018]37号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5)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与实例精选6)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7)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8)《路桥施工计算手册》9)《桥梁施工工程师手册》(第二版)10)《结构力学》1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17)1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1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6)14)《融安县长安三桥东桥及引道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2、项目相关单位批准的有关文件等;3、工程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4、本企业技术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经验及管理水平。

二、工程概述1、工程基本情况1.1桥梁介绍融安县长安三桥东桥工程施工内容包含桥梁工程、交通工程、照明工程等。

融安县长安三桥东桥工程项目位于大洲村段融江两岸,跨越融江,连接大洲岛与融安县城,桥长588.02米,桥宽25.5米,长安三桥东桥中心桩号为K1+359。

其中主桥上构采用88m+160m+88m变截面预应力砼连续钢构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筑法施工。

东岸引桥上构采用4×4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小箱梁,西岸引桥上构采用2×40m先简支后连续预应力小箱梁。

1.2桥梁结构说明主桥上构采用88m+160m+88m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分左、右幅对称布置。

主梁为单箱单室直腹板箱梁。

箱梁采用挂篮悬臂浇注,共2个“T”,全桥4套挂篮。

箱梁节段划分:中跨划分为2个支架现浇段(0号段)和2×18个挂篮悬浇段(1号~18号段),边跨划分为2个支架现浇段(0号段及边跨现浇段)和18个挂篮悬浇段(1号~18号段)。

全桥共3个现浇合龙段,分别为1个中跨及2个边跨合龙段。

箱梁顶横坡为2%的单幅单向坡,单幅箱梁顶宽1270cm,截面底宽625cm,内悬臂宽320cm,外悬臂宽325cm,支点处梁高(箱梁中心线处)900cm,底板厚度150cm,跨中梁高350cm,底板厚度30cm,悬臂部分箱梁采用变截面,梁高及底板厚度均按1.8次抛物线变化,底板下缘曲线方程为y=0.002237546689x1.8+3.5,底板上缘曲线方程为y=0.001871402686x1.8+3.2,在一个箱梁节段内梁高及底板厚度均按直线变化。

腹板厚度0号~5号节段采用90cm,6~7号节段由80cm渐变至70cm,8号~11号节段采用70cm,12~13号节段由70cm渐变至50cm,14号~18号节段采用50cm。

箱梁在墩顶及梁端均设置了横隔板。

为保持箱内干燥,在箱梁腹板和底板上设有通风孔和泄水孔。

主桥桥面预拱度仅在主跨设置,跨中为10.0cm,其余位置呈1.8次抛物线分布;边跨不设预拱度,具体施工时可按监控情况调整。

运营期管理检查孔设置在边跨现浇段上,全桥共4个。

箱梁设置纵、横、竖三向预应力体系,分述如下:纵向预应力:悬浇及现浇节段纵向钢束分为顶板束、底板束和腹板束三种,钢束分别采用21-φs15.2、19-φs15.2、17-φs15.2、12-φs15.2钢绞线,双控张拉,除边跨合龙束采用单端张拉外其余钢束均采用两端张拉。

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2f pk=1339.2MPa。

锚具采用夹片锚,钢束管道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波纹管,真空灌浆。

横向预应力:采用3-φs15.2钢绞线,单端交错张拉(双控),张拉控制应力σcon=0.75f pk =1395MPa。

锚具采用夹片扁锚。

竖向预应力:采用3-φs15.2钢绞线,上端张拉,张拉采用二次张拉工艺,张拉控制应力σcon=0.65f pk=1209MPa。

2、自然环境及施工条件2.1 水文条件一、地表水勘察区地表水体主要为降雨形成的地表面流、流过场地内的水沟水及融江水。

地表面流属季节性流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

水沟水主要位于融江东岸一、二级阶地之间,与融江水沟通,与融江形成补给排泄关系,受融江水位涨落影响较大,水量较小,水沟宽1-3m,勘察期间水沟水深1.0m左右,水位113.0-113.5m.融江水为勘察区内最大地表水体,勘察区属于下游浮石电站淹没区范围,受浮石电站调控作用的影响,桥位区地表水水位变幅较小,勘察期间测得水位在112.5-113.5m.二、地下水勘察区地下水主要有孔隙水及岩溶裂隙水。

孔隙水主要赋存于第四系砂、卵石层孔隙中,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河道、溪流中的地表水体补给,水量丰富,动态随季节变化较大,勘察期间水位约为112.0-114. 5m,地下水位涨落受地表河流水位变化的影响明显,年变化幅度2-5m.岩溶裂隙水主要赋存于泥盆系.上统中风化灰岩③的溶洞,溶蚀裂隙等内,主要接受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等的补给,但勘察期间,孔内漏水严重,基岩埋藏较深,加之,大部分钻孔位于水中,本次勘察未能量测到岩溶裂隙水水位。

2.2气候及降雨桥位区处于亚热带季风气侯区,雨热同季,太阳辐射强,气候温和,雨水充沛。

年内雨量分布不均,雨季(3~9月)降雨量占全年的82.5%,年平均气温19.0℃,春季为10—20℃,夏季在22℃以上,秋季为10—22℃,冬季在10℃以下。

年平均雨量1942.5毫米,年平均湿度为80%,无霜期大于295天;日照时数1429小时。

县城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其次为西南风和北风。

多年平均风速为2.30m/s.2.3河道长安三桥跨越的融江主干流,位于浪溪河与融江汇水口附近。

属于柳江上游干流河段。

正常水位河面宽度约为355~440米,常年水位113m,桥梁设计水位为124.21;桥位处的最低通航水位110.3,最高通航水位117.33;规划通航等级为Ⅴ级,桥梁净空满足《内河通航标准》对于Ⅴ(2)级航道双向通航孔的净空要求并兼顾500T单船,设计净空采用:净宽138m,净高10 m,上底宽124 m,侧高6 m.水深8~12米。

2.4地理地貌桥位区于融江河谷,地势较为开阔、平坦、地形起伏不大,融江两岸阶地高程在110~120 m之间,主要覆盖第四系冲积粘性土,砂砾类、坡残积粘性土,其上多分布水田、旱地等,主要经济作物为淮山、水稻、花生、蔬菜等作物。

长安三桥跨越融江主干流,河谷呈“U”形,各方案桥址处河面宽约为355—440米,常年水位113米左右,桥位处水深约9米,东岸略显平缓,西岸较为陡峭,局部形成陡坡。

融江两岸现状用地主要为已建成的道路、绿地及沿江滨分布的居民点。

2.5 地质情况1、桥位区中各岩土层中,素填土❾粉质黏土①粉土①,为弱透水层,素填土①2,卵石①,为强透水层;黏土①2、红黏土②、红黏土②:为微透水层;破碎岩体及岩溶发育的中风化灰岩③地段的透水性因裂隙密度、溶洞的充填和连通性等情况不同差异较大,完整岩体-般为中等透水层。

2、环境水对混凝土的腐蚀性根据桥位初勘资料,桥位区环境水土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3、不良地质岩溶地质情况,根据钻探资料反映,勘察区未发现塌陷坑,洼地以地下河流动天窗等地表岩溶形态发育,隐伏岩溶强烈发育,其形态主要为溶隙、溶洞,本次勘察完成85个钻孔,共52个钻孔揭示有溶洞,遇洞率61.2%,溶洞规模大,埋藏深,洞高0.2~12.0m,多为卵石夹砾砂、黏土充填,部分钻孔无充填,属岩溶强发育。

4、小型滑塌桥梁跨越融江,融江两侧江岸覆盖层主要由粉质黏土①1及卵石①4组成,粉质黏土抗冲刷能力差,受下游浮石水电站蓄排水影响,河水位涨落对岸坡冲刷较严重,桥址处两岸可见多处小型滑塌,岸坡稳定性较差。

5、场地类别根据《城市桥梁抗震设计规范》(CJJ166-2011)4.1.3 表划分,场地内各主要土层中素填土⓪1、素填土⓪2属软弱土,剪切波速Vs=100m/s、Vs=130m/s;粉质黏土①1属中软土,剪切波速Vs=200m/s,黏土①2属中软土,剪切波速Vs=220m/s,粉土①3属中软土,剪切波速Vs=240m/s,卵石属①4属中硬土,剪切波速Vs=350m/s;红黏土②1属中硬土,剪切波速Vs=280m/s,红黏土②2属中软土,剪切波速Vs=120m/s,中风化灰岩属基岩③,剪切波速Vs>800m/s。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