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设计内容
社区中心主要功能可包括: 1、活动部分:居民活动室、小型图书阅览、展厅、茶室、网络中心、游戏室、乒乓球室、健身房、 棋牌室、影视放映(兼作小型报告厅)、卫生设施等 2、学习部分: 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普通教室等。 3、专业工作部分:音乐工作室、摄影工作室、美术书法工作室、录音室等。 4、行政管理:办公室、接待室、值班室等。
以达到设计目的,体验空间效果实现所需的物质基础和手段。
2、充分考虑建筑各部分的使用特点,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布局,空间大小、朝向满 足各部分的使用要求;合理组织交通流线,做到简洁流畅,符合防火规范;处理好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课题选址
1、本课题选址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河西龙江地块的阳光广场与月光广场,该区域曾是 南京上世纪90年代进行河西开发的居住片区的典型,居住着政府、高校、医院等 相关部门单位的居民,居住人口密度较大。为了更好地满足该区域居民日常活动 的需求,现拟在阳光、月光广场建造社区中心,总建筑面积在2000平方米左右, 要求方案处理好建筑与周边环境的关系,在完善社区活动功能的同时还要关注建 筑的景观性,取得整体协调统一。 2、基地现状: 建设基地位于河西龙江草场门大街南北两侧(具体详见地形图):A地块:阳光广场 (南侧);B地块:月光广场(北侧)。(任务书提供上述两块基地,每位学生 可根据实际调研情况选择其中任一基地进行设计。)
第四阶段:建筑空间界面(1.5周)
此阶段的设计,学生需要进行空间界面的塑造与建筑细部的研究。结合空间设 计意图,利用手工模型的制作,对建筑分隔与围护的界面进行深入设计,充分利用 透明、不透明以及半透明围护材料在视觉、心理上的不同感受来加强室内外关系的 设计;掌握各种材料或构件在结构和构造上的组织关系。
(1)场地环境分析图(反映出调研阶段的成果)
(2)设计说明、其他相关分析图(反映出2—4阶段的设计成果)及技术经济指标。 (3)总平面图 1:500 ; (4)单体平、立、剖面图 1:200或300; (5)主要透视图与模型及其照片; (6)建筑结构形式、材料构造等图。 3、本次课程设计可采取以小组方式进行设计研究,但每组学生不超过2人。
三、功能配置:1、资料查找
内容、面积 2、问卷调查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南京宝船会所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总平面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鸟瞰图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透视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模型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水清木华会所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水清木华会所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参观项目及参考书目
七、参观调研项目及要求: 1、参观调研项目: (1)南京河西宝船听涛会所中心;(2)仙林亚东城邻里中心;(3)御江金城社区会所;(4) 西堤国际社区中心;(5)万科光明城社区会所中心等。 2、参观调研要求: (1)每组同学至少参观调研2个实际项目案例。参观调研时应该充分注意基地区位、建筑与周边 环境关系、总体规划、建筑单体、结构与造型、材料与构造、建筑室内外环境设计等,注意做 好相关记录,如建筑设计特点、使用情况、技术经济指标(包括造价)、使用者与管理者意见 等。 (2)二周内撰写参观调研报告,约2000字,需有照片和相关必要的分析图、表。 八、主要参考书目: [1](丹麦)扬· 盖尔著. 交往与空间[M]. 何人可译.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0 [2](丹麦)扬· 盖尔,拉尔斯· 吉姆松著. 新城市空间(第二版)[M]. 何人可等译. 北京: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2003.1 [3] 诸智勇 主编. 建筑设计的材料语言.中国电力出版社 [4]王静 著. 日本现代空间与材料表现.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5](美)德贝尔(Bell,V.B.)著. 建筑设计的材料表达. 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进度安排
15 建筑空间建构 分 组 改 图 , 草 1:200 平立剖 1、完善建筑工作模型 图,工作模型, 草图 方案发展, 交第 二轮方案 16 建筑空间建构 / 分组改图, 方案 绘制定稿图 建筑空间界面 深化, 建筑工作 模型推敲、 修改 2、 空间建构的过程中, 关注 “结构—空间” 的 关联与建筑材料的认 知 3、进行空间界面的塑 造与建筑细部的研究 3、掌握材料或构件在 结构和构造上的组织 17 建筑空间界面 分组改图, 定稿 模型、 定稿图 1、梳理表达线索 图绘制, 成果模 A1 图幅 型制作 18 方案表达 绘制正图, 成果 详见任务书 模型制作 19 方案表达 绘制正图, 成果 详见任务书 模型制作, 递交 正图及成果模 型 2、平立剖定稿 3、分析图、模型定稿 1、排版、制作成果模 型 2、成果递交准备 1、绘图、制作成果模 型 2、成果递交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 任务书 设计要点及分析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课程练习目的与要求
1、观察城市社区生活、分析社区内公共建筑设计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该类建筑场 所营造、功能配置、建筑形式、结构材料等方面的设计要求,掌握由认知——分 析——设计的设计过程以及社区类公共建筑的设计方法。 2、加强对建筑设计中“场所与形”的关系的理解,学习并掌握建筑空间设计与场地组 织之间互动设计的方法,加深对场地环境分析及设计的认识。 2、空间训练的重点在“动静”、“内外”、“大小”、“开敞与封闭”等一系列综合 空间的组合上,并赋以社区中心的功能属性。具体的功能属性使学生将抽象的空间 构成的形式要素落实到具体的物质性和功能性上。而空间操作的基本要素如功能、 材料、结构等的限制条件相对宽松,鼓励探索不同结构和材料的特性及其构筑方式
以及户外小广场、室外健身器械等多项内容。
但对于不同区域、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社区居民结构,其对上述功能的需求侧重也会有所 差异,因此本次社区中心主要功能以及各项面积的设置需要学生在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的基础 上进行确定。 建筑的选址可以在给定的用地范围内结合场地、环境、居民的需求灵活确定,总建筑面积 约2000平方米。 建筑形式与风格可以灵活多样,但需注意与环境的整体协调性。
根据社区中心实际确定的功能组成与环境进行互动研究,思考形体生成及平面布局(注意 多方案的比较及手工体块模型对形体的推敲作用),组织空间序列。通过空间组合强化环境优 势,减少或避免不利环境因素对建筑的影响,形成空间与环境、场所与人良好的互动关系。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设计要求
第三阶段:建筑空间建构(1.5周) 在建筑空间建构的过程中,充分关注“结构—空间”的关联与建筑材料的认知。 深入考虑建筑结构形式,感受不同结构对建筑空间营造的影响,利用“结构—空间” 模型进行方案的推敲深化,研究不同建筑材料对结构与建筑空间的影响。(鼓励对 不同建筑结构形式的尝试)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设计要求
● 工作方法: 要求采用“调研——分析——设计”模式的工作方法,在设计过程中注重以模型启发、促进设计。 ● 工作阶段: 第一阶段:场地环境研究(2周) 该阶段主要任务为基地调研分析以及建筑总体布局研究。选择任务书中提供的任一基地进 行现场勘查,掌握场地内道路、绿化、建筑等要素之间的关系;观察不同时段内人的行为模式, 并通过口头访问、调查问卷等形式了解不同年龄居民对社区中心功能的需求情况及要求,从而 为功能的确定及场地的选择提供有力的依据。在上述调研工作完成的基础上,进行建筑场地选 择、功能配置、整体布局的研究。 第二阶段:建筑形体构成(2周)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参观项目及参考书目
[6] 荷兰根特城市研究小组著. 城市状态:当代大都市的空间、社区和本质[M]. 敬东译. 北京:中国 水利水电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 [7]各类建筑杂志中有关主题建筑的相关文章与案例,《建筑细部》、《世界建筑》、《domus》等。 [8]建筑设计资料集-4,文化馆部分。建筑工业出版社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地形图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调研
一、场地选择:(选择广场A或B)
1、广场现状,场地、绿化、设施等情况分析 2、人流量、停留时间 3、日照条件、风向 4、环境影响(周边道路、建筑物)
二、整体布局:(确定建筑在场地中的位置)
1、场地出入口,包括主入口、次入口的确定。 选择若干出入口方向,进行人流量调查 平时、休息日 一天中有代表性的两个时段 2、日照分析、风向 3、景观、环境的影响和关系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北京亚运新新家园俱乐部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北京兴涛社区会所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实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进度安排
周 次 11 场地环境研究 讲课发题; 分组, 多次参观 调研,查阅资 料,细化任务 书;方案构思 12 场地环境研究 分组改图, 整理 方案草图, 工作 模型 13 建筑形体构成 交第一阶段调 研分析成果; 分 组改图, 继续方 案草图构思, 工 作模型 14 建筑形体构成 分组改图,草 方案发展 1:500 手工实 1:500 总图 1、深化完善场地设计 2、完善工作模型 3、强化建筑形体研究 图,工作模型, 物 模 型 、 交 A1 图纸一 张, 内容详见 任务书 交方案构思 1:500, 调研分析成果, 手 工 模 型 多次参观调 研, 整理汇总 数据。 1、熟悉课题要求与场 地环境 2、加强分析研究能力 的培养及训练快速设 计能力的提高 1、设计研究方法 2、提出空间模式与场 地策略 3、深化完善任务书 1、完成场地初步设计 2、各部分设计推进, 提出重要部分的结构 原型 阶段性质 上课安排 作业要求 课程重点
社区服务中心设计 . 设计成果表达
1、第一次提交阶段性成果时间与内容要求(该阶段占最后总成绩的35%): 第五次课提交A1图纸一张,内容为调研分析成果,主要包括场地环境分析、道路、绿化系统 分析、不同时段人的行为流线及行为模式分析、场地日照分析、确定建筑选址的主要依据以及建 筑选址、功能配置及各项面积说明(文字形式)、建筑形体生成(手工模型及其照片)等。 2、第二次提交成果时间与内容要求(该阶段占最后总成绩的65%): 本课程设计周结束后提交,主要内容如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