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法课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普法课件: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二、如何预防犯罪
• 二是调整心态,不盲目攀比。
• 虚荣心常常成为引诱未成年人犯罪的罪魁祸首,看见别人 使用苹果手机,羡慕,看见别人穿耐克、阿迪,嫉妒。这 些都是要不得的心理。父母给我们的生活条件,尤其是经 济条件,的确是有差别的,我们没办法改变,但是父母给 我们的爱却不会因为经济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别。你所感 受到的不同,是来自于你的虚荣心。每个人只要努力,都 能够改变自己今后的人生,过你想过的生活。请停止攀比 思想,停止抱怨情绪,踏踏实实走好脚下的每一步路。
• 预防性侵害
• 一是不单独在偏僻之处行走,夜间尽量不单独外出,如果 单独外出,要乘车或者选择灯光明亮处行走。 • 二是不要过早结交男友,不要与行为不轨者交往。 • 三是着装要有分寸,不要过分暴露、不要浓妆艳抹。 • 四是遇到他人纠缠,要想办法快速脱离或者求人帮助。 • 五是不要出入网吧、游戏厅、舞厅等娱乐场所,单独在家, 要关好门窗。 • 六是遇到暴力威胁,应当冷静、机智,如果被侵害,应记 清加害者的相貌特征,保存好证据,及时报警,不要羞于 启齿。
• 财产安全预防对策
• 一是少随身携带大量现金,不露富、不炫富。 • 二是财物妥善保管,不要随手乱放。有的同学性格大大咧 咧,在宿舍里手机、钱包乱放,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 三是外出时不要让他人窥见包内现金及放置的地方,最好 把财物放在不同的地方。比如现金不要全部放在钱包里, 可以分成两三部分分别放在包的其他小拉链里,万一钱包 不小心被盗,不至于损失惨重或者身无分文。
魔鬼的诱惑——毒品
痛哭流涕的柯震东
沉默的李代沫
三、如何自我保护
人身安全 ?
• 人身安全预防对策
• 一是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要争强好胜、挑起事端,和老师、 同学、家人、邻居和睦相处。 • 二是要有一定的人身安全警惕性。不随意搭乘陌生人的车 辆,外出不打黑车,不坐摩的等,不和看起来有人身危险 性的人近距离接触。 • 三是当你遭受到暴力侵害时,如果自己有力量、有办法制 止犯罪,就当场采取有力措施;如果无力制止,应采取和 缓手段。要学会牺牲小利益保护大利益,时刻谨记人身安 全比财产安全重要。
二、如何预防犯罪
• 三是处理好自己的情绪。
• 俗话说,冲动是魔鬼。和同学发生争吵了,就拳脚相加、 拔刀相向,先打一仗再说;为了争强斗狠,满足虚荣心, 就找地方单挑,决一雌雄。这样可能暂时占了便宜、占了 上风,过后却要束手接受司法机关的处理。
二、如何预防犯罪
• 四是慎重交友。
• 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意思就是说: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 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 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 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结交好的朋友对自己的一生都 会有帮助,结交有不良行为的朋友,你对他的违法犯罪行 为就会越看越习惯,不知不觉,你就被同化,不但变得是 非不分,而且实施犯罪的机会也增多,很容易就走上犯罪 道路。
珍惜青春 珍惜自由 远离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制讲座
检察院的主要职能
检察院的主要 职能 反贪污 反渎职(划转)
审查逮捕
审查起诉
法律监督
侦查监督
审判监督
目录
犯罪
如何预防犯罪
如何自我保护
一、犯罪
什么是犯罪
刑事责任年龄
犯罪的危害后果
二、如何预防犯罪
• 一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微杜渐。
青春是一个短暂的美梦,当你醒来 时,它早已消失无踪。 ——莎士比亚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的罪与罚
• 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 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 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 苯丙胺五十克以上将可能会被判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 徒刑或者死刑。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走私、贩卖、运输、 制造毒品或者向未成年人出售毒品的,从重处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