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护理学基础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护理学专业必修课。

本课内容特为从事护理专业的学员提供专业理论课及相关理论知识以及执行专科护理的基本理论及技能、运用护理程序科学化管理病人,以满足整体化护理的需要的知识。

二、课程基本内容护理学基础包括两大部分:第1~6章主要介绍护理学作为一门专业的发展趋势,护理实践中常用的相关理论与概念,护理学独特的理论与模式,并重点描述作为护理实践框架结构的护理程序。

第7~20章为基础护理内容,包括帮助满足病人生理和心理需要,维持病人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获得健康状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

三、课程目标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后,将能够:1、描述护理作为一个专业的发展趋势。

2、运用所学理论、概念和技巧评估各年龄阶段个体的各层次需要。

3、在护理实践中有效地应用护理程序。

4、解释各项护理基本技能的原理。

5、按规程独立完成常用的技术操作。

6、运用所学知识为病人及其家庭提供维持身心健康所需要的基本护理活动。

本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创造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规范的护理技术操作技能。

为使学生明确教学的具体要求,本课程以行为目标的形式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教学要求具有更强的操作性。

目标以外的内容不做考核要求。

四、课程衔接护理学基础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前期课为医学基础课(包括人体解剖学、免疫学与微生物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等)及人文科学(心理学、社会学等)。

后期课为护理学专业课。

五、媒体的选择与配合本课程的主媒体是护理学基础教材及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辅助媒体是18学时电视课,网上教学辅导;考试辅导资料等。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实习课20学时,课程实施和媒体的相互配合及学习建议详见课程设计方案。

六、教学方法多种媒体教学,学生以自学为主,结合学习指导教材、音像教材及辅导课、小组活动、网上学习及实习进行学习。

本课程的主教材为郑修霞主编的《护理学基础》(第二版);辅导教材为郑修霞主编《护理学基础学习指导》(第二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建议课外主要参考书目1.邹恂. 现代护理新概念与相关理论. 第3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2.邹恂. 现代护理诊断手册. 第3版. 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3.殷磊. 护理学基础. 第3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第二部分大纲本文第一章护理学概论(5学时)教学内容一、护理学发展简史(一)古代护理(二)近代护理(三)现代护理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一)护理与护理学(二)护理学的基本概念(三)护理概念的转变三、护理专业与护士角色功能(一)护理的专业特征(二)护士的专业角色(三)护理功能(四)临床护理服务方式四、护理学基础的学习内容、目的与方法(一)学习内容(二)学习目的与方法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1、描述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

2、列出专业护士的主要角色功能。

3、描述各种临床护理服务方式。

4、举例说明护理学四个基本概念在护理实践中的意义。

5、讨论影响我国护理专业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护理实践中的相关理论与概念(7学时)教学内容一、一般系统理论(一)理论概述(二)一般系统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二、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一)理论概述(二)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三、成长与发展的理论(一)理论概述(二)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及其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四、应激与适应的概念和理论(一)理论概述(二)应激与适应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1、陈述一般系统论对人的认识。

2、按照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列出个体的各种需求。

3、陈述成长与发展的概念及规律。

4、列举爱瑞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的八个发展阶段。

5、举例说明应激原、应激、适应和应对概念。

6、简述塞尔耶应激学说的中应激反应的三个阶段。

7、举例说明一般系统理论、人类基本需要层次论、成长与发展理论以及应激与适应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三章护患关系与沟通(3学时)教学内容一、护患关系(一)护患关系的性质(二)护患关系的分期(三)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目的与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二、沟通的概念与技巧(一)沟通的概念(二)沟通的形式(三)有效的沟通及沟通技巧(四)治疗性沟通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够:1.描述护患关系的性质与分期2.复述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意义以及护士必备的基本素质。

3.陈述沟通的概念。

4.举例说明影响沟通的因素。

5.陈述治疗性沟通的特点。

6.描述治疗性沟通中常用的沟通技巧。

7.在护理实践中应用沟通技巧。

第四章护理理论与模式(5学时)教学内容一、Orem的自理理论(一)Orem的自理理论中的四个基本概念(二)Orem自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三)Orem自理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二、Roy适应模式(一)Roy适应模式中的四个基本概念(二)Roy适应模式的主要观点(三)Roy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能够:1. 复述Orem和Roy对人、环境、健康、护理四个基本概念的定义。

2. 复述Orem自理理论中自理、自理力量、治疗性自理需求的概念3.叙述Orem自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4.叙述Roy适应模式的主要观点。

5.举例说明自理理论和适应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

第五章护理程序(5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一)护理程序的概念(二)护理程序的发展间史(三)护理程序的特性二、评估(一)资料的收集(二)资料的组织(三)资料的记录三、护理诊断(一)概述(二)护理诊断的发展历史(三)护理诊断的组成部分(四)护理诊断的分类方法(五)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六)合作性问题-潜在并发症四、计划(一)排列优先顺序(二)制定目标(三)制定护理措施(四)护理计划成文五、实施(一)实施前的准备(二)实施(三)实施后记录六、评价(一)收集资料(二)比较资料与目标并作出判断(三)修定护理计划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1.复述护理程序的概念及步骤。

2.叙述评估的内容与方法。

3.复述护理诊断的概念及组成部分。

4.解释护理诊断的分型方法。

5.按正确格式书写护理诊断。

6.复述合作性问题的概念。

7.按正确格式书写合作性问题。

8.描述合作性问题与护理诊断的区别。

9.复述护理诊断的排序原则10.按正确格式书写护理目标。

11.列举书写护理目标时的注意事项。

12.描述护理措施的类型及制定时的注意事项。

13.为具体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第六章病人的心理社会反应(7学时)教学内容一、病人对疾病的反应(一)病人对疾病的心理反应(二)病人对疾病的行为反应(三)病人对疾病的心理适应过程(四)影响病人心理社会反应的相关因素二、病人的心理社会评估(一)心理社会评估的目的和特点(二)心理社会评估的方法(三)心理社会评估的内容三、焦虑(一)焦虑的性质(二)焦虑的原因(三)焦虑的诊断依据及分级(四)焦虑病人的护理四、疼痛(一)概述(二)疼痛的发生机理(三)病人对疼痛的反应(四)疼痛病人的评估(五)疼痛病人的护理措施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够:1.描述病人对疾病的心理、行为反应及心理适应过程。

2.陈述影响病人心理社会反应的有关因素。

3.描述焦虑的定义、性质、诊断依据及分级。

4.描述疼痛的定义及护理诊断标准。

5.举例说明疼痛病人的生理、心理反应。

6.在护理实践中应用疼痛的评估方法。

7.在护理实践中为焦虑病人和疼痛病人制定护理计划。

8.在护理实践中对病人进行心理社会评估。

第七章医院环境(5学时)教学内容一、医院环境(一)医院的物理环境(二)医院的社会文化环境二、病人床单位的准备(一)备用床(二)暂空床(三)麻醉床(四)卧床病人更换床单法三、出入院病人的护理(一)病人入院时的护理(二)病人出院时的护理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1. 描述环境的组成及含义。

2.复述医院环境中适宜的物理环境标准及调节法。

3.举例说明住院期间社会文化环境对病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4.描述帮助病人适应医院社会文化环境的方法。

5.描述出入院病人护理的主要内容。

6.按操作规程准备床单位。

第八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7学时)教学内容一、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一)医院感染的概念(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原则二、清洁、消毒、灭菌(一)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二)消毒、灭菌的种类和方法(三)各种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方法(四)洗手与手消毒三、无菌技术(一)无菌技术的概念(二)无菌技术操作原则(三)常用无菌技术的操作方法四、隔离(一)隔离的目的(二)隔离制度(三)隔离种类(四)其他隔离种类(五)隔离技术的操作方法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1、描述医院感染的预防及控制原则。

2、复述清洁、消毒、灭菌的概念。

3、描述消毒、灭菌的种类、方法及注意事项。

4、列举各类物品的清洁、消毒、灭菌的方法及保养原则。

5、复述常用化学消毒剂的名称、浓度、作用机理及注意事项。

6、描述无菌技术操作的原则。

7、按无菌技术的原则进行各项无菌操作。

8.描述隔离的概念、意义、目的及隔离种类。

第九章人体力学在护理学中的应用(5学时)教学内容一、概述(一)常用力学原理(二)力学原理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三)不正确使用力学原理可能造成的问题二、协助病人保持各种体位(一)仰卧位(二)侧卧位(三)半坐卧位(四)端坐位(五)俯卧位(六)头低脚高位(七)头高脚低位(八)膝胸卧位(九)截石位三、移动和搬运病人(一)移动和搬运病人的常用方法(二)移动和搬运病人时的注意事项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1.举例说明力学原理在护理实践中的作用2.正确运用力学原理站立、行走、下蹲、起立、持物、拾物3.描述常用体位的种类和适用范围4.按力学原理正确协助病人采取和保持各种体位5.按力学原理正确移动及搬运病人6.描述移动及搬运病人的注意事项第十章病人舒适的需要(3学时)教学内容一、舒适(一)舒适的概念(二)影响舒适的因素(三)促进病人舒适的护理二、休息与睡眠(一)休息(二)睡眠三、活动(一)活动的意义和种类(二)影响病人活动的因素(三)活动受限对病人的影响(四)病人活动状况的评估(五)促进病人活动的护理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将能:1.复述舒适、休息、全范围关节运动的概念2.列举影响舒适的因素及应对措施3.陈述睡眠的周期4.识别影响休息与睡眠的因素5.列举促进休息与睡眠的方法6.描述活动对机体的意义7.识别活动受限的原因8.能按病人具体情况选择活动的方法第十一章病人清洁卫生的需要(5学时)教学内容一、皮肤、头发的护理(一)皮肤的解剖(二)皮肤的生理功能(三)皮肤的评估(四)皮肤附属器的评估(五)皮肤护理的方法与原则(六)压疮的预防及护理二、口腔的护理(一)口腔卫生的评估(二)口腔护理的方法目标完成本内容学习后,学生应能:1.描述满足病人清洁卫生需要的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