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2006-11-30实施2006-11-15发布多层塑料汽车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Q/CC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multilayer plasticautomobile fuel tankQ/CC JT029—2006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目 次前言 II 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技术要求 25 试验方法 36 检验规则 47 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51 前 言本标准是在GB 18269-2001《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标准基础上,并参考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芜湖顺荣汽车部件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业标准的相关数据起草的。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
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底盘部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赵胜广。
多层塑料汽车燃油箱总成技术条件1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辆产品多层塑料燃油箱总成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设计开发、生产制造的各类汽车用多层塑料燃油箱总成(以下简称燃油箱)。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269 汽车燃油箱安全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CNCA-02C-062 机动车辆产品强制性认证实施规则——汽车燃油箱产品1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13.1燃油箱 Fuel tank固定于汽车上用于存储燃油的独立箱体总成,是由燃油箱本体、安全阀、燃油加注口、加油通气口、燃油泵紧固盖、燃油泵密封圈等部件通过焊接或安装组成的整体。
13.2燃油泄漏 Fuel leakage燃油自燃油箱内呈线状或滴状下落。
13.3额定容量 Rated capacity燃油箱设计参数中规定加注燃油的容积。
13.4耐火试验容器 Pan used in fire-resistant test耐火试验中用来燃烧燃油的平底容器。
13.5耐火试验隔板 Screen with fire-resistant test耐火性试验中覆盖在耐火试验盛液器上的平板。
13.6燃油箱易损伤部位 Vulnerable points of fuel tank根据燃油箱的形状及装配方式确定的燃油箱最容易受到冲击损坏的部位。
13.7单层塑料燃油箱 Monolayer plastic fuel tank由单一材料(HDPE)制作而成的燃油箱。
13.8多层塑料燃油箱 Multilayer plastic fuel tank由多种材料(HDPE、EVOH、粘结剂)制作而成,在微观上分成六层,具有高阻隔性。
14 技术要求14.1 外观质量14.1.1 极限尺寸外形尺寸极限偏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外形尺寸的极限偏差 mm 外形尺寸<100100~200200~500500~800800~1000>1000极限偏差±1.0±2.0±3.0±4.0±5.0±6.014.1.1.1 安装尺寸及安装相对位置极限偏差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安装尺寸及安装相对位置极限偏差 mm 安装尺寸<100100~200200~500500~800800~1000>1000极限偏差±0.4±0.6±0.8±1.0±1.2±1.514.1.1.2 燃油箱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及极限偏差应符合表3的规定:表3 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及极限偏差 mm <100100~200200~500500~800800~1000>1000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极限偏差±1.0±2.0±3.0±3.5±4.0±5.0 14.1.2 材料塑料燃油箱基体一般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HDPE)燃油箱专用材料制造,阻隔层用EVOH,基体层与阻隔层间采用粘接剂连接。
也可采用能满足设计及本标准要求的其它材料制造。
14.1.3 外观14.1.3.1 燃油箱箱体表面应光滑、饱满,不得出现成形不足及变形现象;箱体上不应有明显刀痕、摩擦痕、烫伤痕,不得有气洞、气泡,不得有不熔杂质的颗粒及影响燃油箱性能的杂质存在;加油部位必须保证圆滑,所有金属件须做防锈处理,表面不得有锈迹。
14.1.3.2 箱体上所有装配零部件及焊接件不得有任何制造缺陷,所有装配件必须保证正确、牢固,焊接件位置、方向正确,翻浆均匀,焊接牢固,任何方向、位置点上在10 kg力的作用下不脱落。
14.2 厚度各材料层厚度应符合表4要求:表4 焊接和装配位置尺寸及极限偏差 mm材料名称平均壁厚壁厚下限壁厚上限HDPE 6.0 2.4粘接剂010.01阻隔尼龙(EVOH)0.10.010.714.3 清洁度燃油箱内部不允许有任何杂质、切屑、灰尘存在,各工艺孔口不得有残留切屑和残留水。
14.4 耐压性能按照5.1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但允许出现永久变形。
14.5 安全阀开启压力及流量14.5.1 燃油箱必须匹配安全阀,安全阀位于燃油箱最上方,保证蒸发排放物能随时排出燃油箱;安全阀的开启压力为35kPa~50kPa;安全阀开启后,燃油箱内部压力不得比安全阀开启压力高出5kPa以上。
14.5.2 燃油箱按所匹配的发动机最大供油量供油,安全阀正常开启,燃油箱内部负压不得大于10kPa。
14.6 燃油箱气密性按照5.2进行试验,目视不能有气泡产生。
14.7 燃油箱耐振动性能按照5.3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
14.8 耐低温冲击性能按照5.4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现象。
14.9 油箱密封性能按照5.5进行试验,泄漏量小于30g/min。
14.10 耐坠落冲击性能按照5.6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开裂现象,但允许出现永久变形。
14.11 耐热性能按照5.7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及影响安装的变形。
14.12 箱耐火性能按照5.8进行试验,不允许出现泄漏现象。
14.13 抗渗透性能按照5.9进行试验,燃油箱渗透率≤0.15g/24h。
14.14 加油性能燃油箱的燃油加注口和加油通气口的尺寸及布置保证以最大60L/min的速率加油时能顺利加油到额定容量,不出现喷油、顶枪现象。
15 试验方法15.1 耐压试验塑料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 ,保持53℃±2℃的环境温度,往燃油箱中加入3℃±2℃额定容量的水,盖好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向燃油箱内施加30kPa的压力,保持5h。
15.2 气密性试验密封燃油箱所有开口部位,将燃油箱没入水下100mm,通过气泵装置给燃油箱内部施加30kPa压力,保持20S。
15.3 燃油箱的振动耐久性试验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上,往燃油箱内注入额定容量的水,盖上燃油箱盖,密封好所有进、出口,按表4的规定进行振动试验。
表5 振动耐久性试验要求振动加速度m/s2振动频率Hz振动时间h装水量要求安装方式上下左右前后3033533额定容量的1/2模拟装车形式15.4 燃油箱耐低温冲击性能15.4.1 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在燃油箱中加入额定容量的水和乙二醇的混合液或无腐蚀性的低冰点的液体(冰点温度在-50℃以下),待燃油箱内液体温度降至-40℃±2℃时,用角锤定点以30J的冲击能量撞击燃油箱易损伤部位。
15.4.2 角锤必须是金属的,而且侧面为等边三角形,底面为正方形,顶点和边形成半径为3mm的圆。
角锤的敲击中心必须和重心一致;摆锤摆动轴的长度为1m,质量为15kg。
15.4.3 燃油箱易损伤的部位指:根据燃油箱的形状及在车辆上的安装情况,最暴露或最脆弱的点。
15.5 燃油箱密封性能在燃油箱内加入额定容量的水,封闭燃油加注口和加油通气口,将燃油箱按照在车辆上的安装方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该试验装置能够使燃油箱绕平行于车辆纵向的轴转动;将燃油箱从它的安装位置向右旋转90°,保持此位置5min,然后继续向右旋转90°,即与原位置完全相反的位置保持5min;恢复原位置,如有必要将泄漏的液体进行补充,将燃油箱向左旋转90°,保持5min,继续向左旋转90°,即与原位置完全相反的位置保持5min。
用量杯量取四种状态下的泄漏量。
15.6 耐坠落冲击在燃油箱内充入90%额定容量的低温防护剂,在温度为-35℃±2℃、坠落高度为6m时,燃油箱自由下落到平坦水泥地面上。
15.7 耐热性能燃油箱模拟装车形式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向燃油箱内加入1/2额定容量的20℃±2℃的水,在95℃±2℃的环境温度下(如置于95℃土2℃的水蒸汽介质中)放置1h。
15.8 耐火性能15.8.1 对耐火试验盛液器的要求:其长和宽应比试验用燃油箱体的水平投影尺寸大200~500mm。
侧边高出燃油液面不超过80mm,并在自由燃烧状态下能够盛下可供燃烧5min以上的燃油。
15.8.2 对耐火试验隔棚的要求:厚度为70mm,由耐火材料制成,在板上开有均匀分布、大小为15mm 30mm的长孔,长孔总面积相当于平板面积的60%。
15.8.3 将燃油箱按实际装车状态固定在试验装置上,如果车辆上配置有影响火路蔓延的部件,试验装置上也应安装。
在燃油箱中加入1/2额定容量的与发动机燃烧用油同牌号燃油。
在试验过程中,燃油箱所有开口应密闭,但通气装置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不受风的影响,试验分四个阶段进行:15.8.3.1 预燃烧阶段将装有可持续燃烧5min的汽油(牌号同发动机燃烧用油)的盛液器放在距离燃油箱3m外燃烧60s 。
15.8.3.2 直接接触火焰阶段立即调整盛液器,使其液面与燃油箱底部的距离和空车状态下燃油箱离路面的高度相同,其位置应能使火焰接触燃油箱的底面及所有侧面,然后将燃油箱暴露在火焰中持续60s。
15.8.3.3 间接接触火焰接触阶段立即用隔棚盖住盛液器,并持续60s。
15.8.3.4 试验结束立即将燃烧着的盛液器及隔棚一起撤离到燃油箱3m以外。
如果燃油箱仍在着火,应立即扑灭。
15.9 防渗透性能将50%额定容量的燃油注入试样中,然后使试样处于敞开状态置于温度为(40±2)℃的环境中浸泡28天以内,待其重量下降率恒定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