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提出最早对控制信念进行界定和分类的是美国心理学家Rotter (1966),他在上世纪60年代提出了“控制点”(locus of control )概念来说明人们对生活事件发生的可控性及控制因素的不同看法:那些相信自己能够控制行动后果的人被称为“内控者”,他们认为事情成败取决于自己的努力;而那些“外控”信念较强的个体则认为自己无法控制事情的成功与失败,起决定作用的是运气、机遇或者有势力的他人等外部因素。
Rotter 的“控制点”理论强调的只是“初级控制”(primary control ),即个体无论依靠自己还是求助他人、期望机遇,其控制目标都是要改变外部世界(如他人、环境和事件)来满足自身需要。
上世纪80年代后,研究者(Roth -baum,Weisz,&Snyder,1982)逐渐认识到,面对生活事件人们除了初级控制之外,还可能将努力控制的目标指向自己,通过改变自身的认知、情绪或者行为来应对事件对自己的影响。
因此,他们在原来的初级控制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二级控制”的概念。
二级控制(secondary control )指个体通过调整自身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以适应外部世界及外界对自身的影响,可进一步划分为认知控制(通过合理的认知解释尽量看到事件的积极意义)和情感控制(情感控制指从情感体验上接受现实及影响)。
新加坡学者Chang 等(Chang,Chua,&Toh,1997)还编制了相应的工具———初级控制和二级控制量表(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trol scale ,PSCS )来测量控制信念。
该量表被认为更适合测量亚洲文化中个体的控制信念,因为在很多学者看来,亚洲文化不强调自治,而看重对环境的理解和适应。
最近,我国学者根据中国文化背景对该量表进行了修订并进一步将初级控制明确划分为直接控制(通过自己的能力和努力直接应对事件)和间接控制(通过寻求他人或外界的帮助来解决问题)。
因此,控制信念量表中文版共包括四个维度: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目前该量表已经被用于测量我国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学生的这四种控制信念(辛自强,赵献梓,郭素然,2008)。
在提出控制点概念不久,Rotter (1971)又提出人际信任概念,即个体对他人或团体的言词、诺言、口头或书面的陈述可以相信和依靠的信念。
他将人际信任看作一种对非特指的他人的普遍信任,因此类似人格特质。
有关中国人人际信任水平的研究表明,中国人的信任度较高,但自1993年到2002年都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中(马得勇,2008)。
国内研究者采用Rotter 编制的人际信任量表测量了我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状况,发现我国大学生的人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11(1):115~119Studies of Psychology and Behavior115收稿日期:2011-5-8*本研究得到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1CSH046)的资助。
作者简介:池丽萍,女,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Email:lipingchi@ 。
大学生控制信念及其与人际信任的关系*池丽萍(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北京100101)摘要以29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量表法考察其控制信念和人际信任的特点及两变量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1)被试的认知控制信念得分最高,情感控制最低,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信念得分居中;且控制信念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和生源地差异,女生的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得分都高于男生,农村生源学生的间接控制信念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生源学生;(2)被试人际信任得分较低,且不存在性别和生源地差异;(3)控制信念与人际信任的关系因被试性别和生源地的不同而有差异,对于女生和农村生源大学生来说,直接控制、认知控制信念得分越高,人际信任得分也越高;而对于男生和城市生源学生而言,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
关键词控制信念,人际信任,初级控制信念,二级控制信念,大学生。
分类号B844心理与行为研究第11卷际信任水平大都低于理论上的中间值(郭志峰, 2005;刘金平,2003;庞彤彤,宋凤宁,2006)。
研究者指出人际信任水平的下降与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外界环境缺乏控制感有关(马得勇,2008)。
因此,探讨我国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控制信念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成为当前一个有价值的研究任务。
研究者考察了不同城市和地区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和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却没有得到一致的结论。
例如,刘金平的研究(2003)发现内控性得分越高的被试人际信任水平越高;而郭志峰(2005)却得到相反的结果,发现人际信任与内控性呈负相关关系,与外控性得分存在正相关。
我们认为这些研究从内控-外控角度测量控制信念仅考察了被试的初级控制信念,完全忽视了二级控制信念,而二级控制信念的使用可能才更符合中国的文化价值观,客观体现中国人的控制信念。
因此,对二级控制信念的忽视可能是导致以往研究结果不一致的原因之一。
本研究将首次采用初级控制和二级控制量表中文版测量我国大学生的控制信念,并考察它与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以期澄清以往矛盾的研究结果。
2方法2.1被试选取北京市某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学生290人为被试,其中男生133人,女生157人;农村生源86人,城市生源204人。
被试总体平均年龄为19.83岁(SD=1.33),这些学生主要来自金融学、会计学、财政学、商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传播学、管理学等专业。
2.2工具初级控制和二级控制信念量表中文版:该量表是辛自强等(2008)根据Chang等1997年编制的初级控制和二级控制量表(primary and secondary control scale,PSCS)翻译修订而来。
修订后的量表共包括30个项目,其中15个项目测量初级控制(直接控制11项,间接控制4项),另外15个项目测量二级控制(认知控制8项,情感控制7项)。
该量表采用5级评分,其中1表示“从不如此”,5表示“总是如此”,2、3、4分别表示其间的不同程度,得分越高表示某种控制信念越强。
本研究中,量表总体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9;各分维度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直接控制维度为0.88,间接控制维度为0.77,认知控制为0.86,情感控制为0.69。
人际信任量表(Interpersonal Trust Scale):该量表由Rotter(1971)编制,用来测量个体对他人的行为、承诺或陈述可靠性的估计。
量表共25个项目,采用五级评分,1表示完全同意、5分为完全不同意。
量表总分从25分(信赖程度最低)至125分(信赖程度最高),中间值为75分。
该量表广泛应用于国内外人际信任研究中(井维华,张庆强,2006;辛自强,马君雪,耿柳娜,2006)。
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76。
3结果3.1大学生控制信念特点被试在控制信念量表中文版四个维度上的得分见表1,以四种控制信念为被试内变量,以性别和生源地为被试间变量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检验被试内和被试间变量是否存在显著主效应和交互作用。
检验结果表明,被试内变量主效应显著,即四种控制信念得分间存在显著差异,Wilksλ=0.78,F(3,287)=31.47,p<0.05;性别和控制信念的交互作用、生源地和控制信念的交互作用及三个变量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Wilksλ值分别为0.98、0.98和0.99,F值分别为1.31、 1.31和0.53,ps>0.05)。
对控制信念主效应进行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四种控制信念得分之间都存在显著差异(ps>0.05),各维度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认知控制维度得分最高,直接控制次之,间接控制分数排第三,情感控制得分最低。
这说明被试的情感控制信念最弱,间接控制信念较弱,直接控制信念较强,而认知控制信念最强。
以性别和生源地为自变量,四种控制信念为因变量采用多元方差分析检验控制信念是否存在性别和生源地差异。
结果发现,就整体模型而言,性别和生源地的主效应显著,F值分别为3.23和2.44,ps<0.05;两者的交互作用不显著,F(4,287)=0.46,p>0.05。
在各个控制信念层面上,性别在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上主效应显著,F(1,287)=3.77,F (1,287)=7.49,ps<0.05;生源地在间接控制上主效应显著,F(1,287)=5.29,p<0.05。
结合表1的描述统计结果和上述差异检验结果可以看出,女生在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维度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在直接控制和间接控制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农村生源学生的间接控制得分显著低于城市生源学生,其他维度上无显著差异。
3.2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特点被试在人际信任量表上的最低得分为39,最高116第1期为95分,平均分为70.62,标准差为9.56。
采用单样本t 检验,以该量表的理论中间值75分为检验值考察被试得分是否偏低。
结果表明,本研究被试的人际信任水平显著低于量表的理论中间值,t (289)=-7.49,p <0.05。
以性别和生源地为自变量,采用二因素方差分析考察被试的人际信任量表得分是否存在性别和生源地差异,结果显示性别和生源地的主效应不显著,两者的交互作用也不显著,F (1,287)=0.90,F (1,287)=0.87,F (1,287)=0.26,ps >0.05。
3.3大学生控制信念与人际信任的关系上文显示被试在控制信念量表上的得分存在显著性别和生源地差异,因此将被试以性别和生源地为标准划分成不同群体分别考察他们的控制信念和人际信任之间的关系,具体结果见表2。
男生的控制信念与人际信任无关,女生的直接控制、认知控制信念得分与人际信任得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其他控制信念和人际信任无关。
这说明女生的直接控制和认知控制信念越强烈其人际信任也越强。
同样,农村生源学生的直接控制、认知控制信念也与其人际信任得分存在显著正相关,而城市生源学生则未表现出控制信念和人际信任之间的相关关系。
表2大学生控制信念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系数(r )注:*p <0.05。
4讨论4.1大学生控制信念特点分析4.1.1大学生四种控制信念得分的比较本研究显示,被试在四种控制信念上得分都在3分以上,直接控制、间接控制、认知控制和情感控制四个维度上的得分依次为3.52、 3.41、 3.63、3.18,表明我国大学生控制信念在5点量表上得分较高。
在辛自强等的研究中,518名高中生在这四个维度上的得分分别为3.25、 2.86、 3.15和3.39。
相比高中生,大学生在初级控制方面,无论是直接控制还是间接控制信念都明显增强了,t (804)=5.33,t (804)=8.38,ps <0.05;而在二级控制中,只有认知控制得分增加,情感控制得分却在减少,t (804)=9.76,t (804)=-3.95,ps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