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法作业

民法作业

代理
1、试述代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独立与第三人为民事法律行为,由此产生的法律效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制度。

分为(一)委托代理(二)法定代理(三)指定代理
2、简述代理权行使的原则。

①在代理权限内行使;②维护被代理人利益;③尽到职责所要求的谨慎和勤勉。

构成要件:
①客观上存在使善意第三人相信无权代理人拥有代理权的理由;
②第三人善意且无过失;
③无权代理人与第三人所为的法律行为,具备法律行为的一般有效要件和代理行为的表面特征。

表见代理的效力
①表见代理产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②第三人可选择主张表见代理或无权代理;
③被代理人因此遭受的损失,表见代理人承担责任。

3、简述表见代理。

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为民事法律行为,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4、案例分析:
某县土产公司于1989年派出业务员李某,携带盖有公司印章的介绍信和空白合同纸一份,去某市联系业务。

临行前,公司经理王某口头吩咐李某:这次派你去某市主要是为公司订购干果,干果的品种由你决定。

李某到达某市后,发现当地香蕉特别便宜,质量很好,就与该市果品公司订立香蕉和芒果干买卖合同一份,其中香蕉15吨,每公斤0.6元;芒果干1.5吨,每公斤5元,共计价款16500元。

合同订立后,李某随同果品公司的送货车回到土产公司。

货到土产公司后,公司以李某自作主张不承认其所订的合同为由拒收全部货物,果品公司的送货人则将货物卸在土产公司门口后,将车开走。

香蕉堆放在门口,经太阳暴晒发生腐烂。

当地工商部门闻讯赶来及时将香蕉作了处理,但已经造成一定损失。

由于土产公司坚持不承认合同,拒付全部货款,果品公司只得向法院起诉,要求土产公司支付全部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

问:
(1)该合同是否有效?为什么?
有效,因为李某是土产公司的代理人,且李某在购买香蕉的行为属于表见代理,表见代理产生有代理权的法律后果。

(2)该合同应如何处理?为什么?
虽然李某在代理过程中有过错,但土产公司应支付全部货款并承担违约责任,李某负连带责任。

因为表见代理是指行为人虽无代理权,但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而与其为民事法律行为,由此造成的法律后果由被代理人承担。

且土产公司在委托授权是表达不明,故被代理人应当向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代理人负连带责任。

民法基本原则
1、为什么要规定基本原则?基本原则有什么作用?
2、为什么说诚信原则是民法的帝王条款?
3、如何正确理解平等原则?
4、权利不得滥用原则的含义是什么?
民法概述
1、什么是民法(概念、性质、特点等)?
2、如何理解民法调整的对象和范围?
3、民法与相邻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如何?
4、甲酒后驾车将人行道上路人乙撞伤致残,被交管部门吊销驾驶执照,并被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乙有80岁老母丙需要赡养。

请问:该案涉及几方面社会关系?其中哪些关系是民法调整的关系?
人身权2
1、公民的人身权主要包括哪些主要内容?
2、请对我国隐私权的法律保护进行评价
3、案例分析
•(1)张毅,1969年生,已婚,无子女。

1995年6月张毅乘坐的轮船在江上航行时因触礁而沉没,张毅失踪,搜索人员并未找到其遗骸,当地的公安部门出具了张毅不可能生存的证明。

1997年9月,张毅的妻子赵璐向其所在区法院申请宣告张毅死亡,以便结束婚姻关系,继承遗产。

张毅的母亲已经去世,父亲张立言担心儿子万一生还时儿媳已经改嫁,因此不同意宣告儿子死亡。

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区法院发出了寻找失踪人的公告,期满3个月后,仍未有张毅的消息,该法院判决:宣告失踪人张毅死亡。

•在分割了夫妻共有财产后,确定出张毅的遗产价值90万元。

张璐继承了价值45万元的房产,张立言继承了价值45万元的动产。

1998年4月2日,张璐与他人再婚,但3天后不幸在车祸中丧生。

1998年12月,张立言得知,张毅在轮船失事后并未死亡,而是被当地农民救起,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直到1998年5月才康复,但又在6月10日不慎跌入山谷,身受重伤,在医院里立下口头遗嘱,指定将其全部遗产由赵璐继承。

张毅死后,为他养伤的农民辗转找到了张立言,将记录下的口头遗嘱的文书交给了他。

•1999年2月,张立言向区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撤销对张毅的死亡宣告,同时诉请对张毅的遗产按照其实际死亡时间进行处理,由其继承张毅全部遗产,赵璐的其他继承人退还原属于张毅的房产。

•(2)王某的丈夫刘某在1996年因故意伤害他人而畏罪潜逃,至今音信全无,下落不明。

王某想到法院申请宣告刘某死亡,但有人却认为因犯罪而潜逃的人是不能宣告死亡的,否则会使其逃避刑罚。

•问:王某可否申请宣告其丈夫死亡?
•(3)姜某患有间歇性精神病,1996年基本治愈,1998年与王某结婚。

2000年12月,王某驾驶本单位车辆从外地返回本市,该市农工商联合公司的司机刘某驾驶单位车辆从王某车后违章超车,造成交通事故,王某的车辆被撞出道外,翻倒在路边的水沟中,王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01年2月,姜某生下一女婴王平。

不久,姜某因过分悲痛导致精神病复发,生活从此不能自理。

•事故发生后,交警队立即做出了处理。

经过鉴定,认定事故由刘某负完全责任。

其后,交警队又主持进行了调解,但双方对赔偿数额分歧太大,未能达成任何协议。

2001年3月,姜某与其女王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抢救期间的医疗费、丧葬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死亡补偿费以及姜某与王平的生活费,共计12万元。

•而农工商联合公司则辩称,王平在事故发生时尚未出生,根本不是王某生前所抚养的人,因此,不应负担起生活费。

•问:农工商联合公司的理由能否成立?
•(4)韦成海,男,1970年生,1992年与申小娟结婚,婚后同母亲吴玉秀住在一起。

1997年7月,韦成海辞去机关干部职务,用平时积攒下来的一些钱,开了一家个体小卖部,以个人名义在工商局注册登记,领取了营业执照。

7月30日,韦成海以小卖部的名义向批发商黄青山赊购了价值1万元的货物。

8月2日,小卖部在一场大火中被全部烧毁,韦成海也在大火中丧生。

死亡时,家中所有的财产价值1.6万元。

•当黄青山向申小娟要求还款时,申小娟说,1.6万元家产是他们夫妻共有财产,而她一直不同意丈夫下海,韦成海开店的钱全部出自他自己的工资,因此只能同意以公有财产中属于韦成海的8000元偿还欠款。

吴玉秀说这里面还有自己的财产,应先在财产中留出她的部分。

黄青山遂
向法院起诉
诉讼时效
1、诉讼时效的概念和意义。

2、诉讼时效和除斥期间有何区别。

3、民法通则规定哪些诉讼时效期间为一年?
4、诉讼时效的中止和中断有何不同?
民事法律关系
1、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特征、要素是什么?
2、民事权利的特征、分类。

3、民事义务的特征、分类。

4、民事权利与权限、权能的区别。

自然人
1、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区别。

2、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依据。

3、宣告失踪与宣告死亡的法定条件及法律效力。

4、有权宣告自然人无行为能力的主体。

5、监护的法律意义。

6、住所与经常居所地。

法律行为
1、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概念与特征。

2、简述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

3、举例说明附条件和附期限的民事法律行为。

4、举例说明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民事行为。

5、无效和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区别。

6、民法通则与合同法在无效法律行为的立法上有何不同,为什么?
7、案例分析:1992年7月,王某欲办一家塑料加工厂,需购买一套机器设备,但自己又没有那么多钱,于是便找到李某借钱,说他拿了钱就可以提货,预计两个月内可安装调试完毕,保证还钱。

李某本不愿借给他,但被他纠缠不休,又碍于两人好歹是远房亲戚,便说:“如果时间不长的话,我可以借给你,利息可以不要,但要尽快还钱。

”王某便写了个借条给李某:“今借李某人民币3万元,等塑料厂开工后的第二个月即奉还。

”设备运到后,王某发现眼下搞塑料制品生产不如倒卖塑料原料来得快,便将自己购进的塑料加工机械卖给了同村的塑料加工专业户孙某。

自己利用李某这笔不要利息的钱,去倒卖塑料加工原料了。

半年后,李某见王某的塑料加工厂迟迟不开工,便上门索要借款。

不料王某说,原来在借条上写得清清楚楚,设备安装好,塑料加工厂开工后第二个月才还钱。

现在设备有了,原料还没搞足,开不了工,等几个月后原料搞到了,开工后才能还钱。

李某看出王某完全不想还自己的钱,便起诉到法院,要求王某立即偿还3万元借款,并加负赖帐期间的利息。

问:本案应如何处理?
法人
1、学习《公司法》。

2、法人与自然人两类民事主体的区别。

3、法人成立的条件。

4、法人能力的特点。

5、法人的责任应如何承担?
6、什么是法人人格否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