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焊接接头工艺设计

焊接接头工艺设计

焊接接头工艺设计
一、焊条电弧焊的接头形式主要有哪些?
焊条电弧焊接头的基本形式有4种:对接接头、角接接头、T形接头和搭接接头。

(1)对接接头受力较均匀,焊接质量易于保证,应用最广,应优先选用。

(2)角接接头和T形接头受力情况较对接接头复杂,但接头呈直角或一定角度时必须采用这两种接头形式。

它们受外力时的应力状况相仿,可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3)搭接接头受力时,焊缝处易产生应力集中和附加弯矩,一般应避免选用。

但因其不须开坡口,焊前装配方便,对受力不大的平面连接也可选用。

二、焊条电弧焊的坡口形式主要有哪些?
焊条电弧焊接头坡口的基本形式有I形、V形、U形和X形等。

I形坡口主要用于厚度为1~6 mm钢板的焊接;V形坡口主要用于厚度为3~26 mm钢板的焊件;U形坡口主要用于厚度为20~60 mm钢板的焊接;X形坡口主要用于厚度为12~60 mm钢板的焊接,需双面施焊。

三、焊条电弧焊接头及坡口形式在实际生产中如何选用?
焊接接头与坡口形式的选择,应根据焊接结构形状、尺寸、受力情况、强度要求、焊件厚度、焊接方法及坡口加工难易程度等因素综合决定焊接时应尽量避免厚薄相差很大的金属板焊接,以便获得优质焊接接头。

必须采用时,在较厚板上应加工出过渡形式。

四、焊接接头工艺设计时,焊缝的布置应注意哪些问题?
焊缝布置一般应从下述几方面考虑:
(1)便于装配和施焊
焊缝位置必须具有足够的操作空间以满足焊接时运条的需要。

焊条电弧焊时,焊条须能伸到待焊部位。

点焊与缝焊时,要求电极能伸到待焊部位。

埋弧焊时,则要求施焊时接头处应便于存放焊剂。

(2)有利于减少焊接应力与变形
设计焊接结构时,应尽量选用尺寸规格较大的板材、型材和管材,形状复杂的可采用冲压件和铸钢件,以减少焊缝数量,简化焊接工艺和提高结构的强度和刚度。

同时,焊缝布置应尽可能对称布置(图1434),以减小变形。

(3)焊缝的布置应避免密集、交叉
焊缝交叉或过分集中会造成接头部位过热,增大热影响区,使组织恶化,性能严重下降。

两条焊缝间距一般要求大于3倍板厚。

(4)避开最大应力区和应力集中部位
焊接接头是焊接结构的薄弱环节。

因此,焊缝布置应避开焊接结构上应力最大的部位。

另外,在集中载荷作用的焊缝处应有刚性支撑。

(5)避开机械加工面
焊接时会引起工件变形,对于位置精度要求较高的焊接结构,一般应在焊后进行精加工;对于位置精度要求不高的焊接结构,可先进行机械加工,但焊缝位置与加工面要保持一定距离。

(6)便于焊接和检验
设计封闭容器时,要留工艺孔,如入孔、检验孔和通气孔。

焊后再用其他方法封堵。

五、焊接结构工艺图应表达的内容有哪些?
焊接结构工艺图上应表达出:(1)构成件的形状及各有关构成件之间的相互关系;(2)各构成件的装配尺寸及有关板厚、型材规格等。

(3)焊缝的图形符号和尺寸;(4)焊接工艺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