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后护理

产后护理

恶露,4~6周逐渐干净。(产后2个月逐渐干净) 如果恶露持续时间长,有臭味,或子宫收缩不佳,可能是 子宫残留部分胎膜或胎盘,也可能是宫腔感染,一定要引起
。 注意,及时请医生处理
实用文档
产褥期母体主要生理变化
出汗
产后皮肤排泄功能旺盛,排出大 量汗液,以夜间睡眠及初醒时更为明 显,于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
产后多汗,但不伴有其它的不适, 这属于正常现象。这时一定要注意不 能受凉,勤换汗湿衣服。
实用文档
产褥期母体主要生理变化
心理保健
由于产后分泌激素的剧烈变化, 分娩的疲劳和痛苦,产后对孩子 的担心、生活环境、家庭关系的 变化等因素,使一些产妇产生不 同程度的心理变化,严重者可发 展为产后抑郁症。
实用文档
产褥期护理
杨晓燕
实用文档
什么是产褥期
从分娩结束到产妇身体恢复至 孕前状态,一般需要6个星期,在 这个阶段医学上称为产褥期,民 间俗称“坐月子”。
实用文档
产褥期母体主要生理变化
体温
产后24小时内,一般体温会升 高一些,但一般不超过38度,如果 体温过高则要考虑有无感染情况。
实用文档
产褥期母体主要生理变化
实用文档
产妇的观察及护理
4、每天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体温在 37.5°C以上者,每四小时测量一次,高热时按高 热常规护理。 5、每天测宫底高度,观察恶露及乳房情况并作记录。 如阴道排出组织物,需留待观察,必要时送病检。 6、产后卧床休息,顺产无并发症的产妇24小时后 鼓励早离床活动,剖宫产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后可 适当翻身卧位,术后第二天宜取半坐卧位,病情允 许者鼓励尽早下床活动。
产后痛
产后一周内,产妇出现阵发性 的腹痛,主要是由子宫收缩引起的。
实用文档

产褥期母体主要生理变化
子宫复原
分娩后子宫迅速缩小,产后第一天平 脐,以后每天下降1-2cm。产后10天子 宫降入骨盆,此时腹部检查在耻骨联合上 不能摸到子宫底。
实用文档
产褥期母体主要生理变化
恶露
产后脱落的子宫内膜、血液、坏死组织等从阴道排出, 称为恶露。产后3~5天内多为红色血性恶露,色鲜红,1周 以后逐渐转为红色浆液性恶露,2周后转变为淡黄色或白色
实用文档
产妇的观察及护理
7、产后24小时,可置暖宫贴予下腹部,帮助子宫收 缩,缓解产妇的宫缩痛;剖宫产者术后24小时可予行 气通便贴于下腹部以促进肠蠕动,帮助产妇尽早肛门 排气。
8、饮食护理:产后宜食可以多吃瘦肉、鸡、鸭、鱼、 肉、奶等制品等高蛋白、新鲜蔬菜水果及汤汁食品。 不要吃酸辣食物、咖啡及酒,适当控制甜食,以免影 响食欲使人发胖;恶露未干净时不宜进食人参、鹿茸 等补品。
实用文档
产妇的观察及护理
11、乳房护理
(1) 指导产妇哺乳前洗净手及双乳,鼓励并帮助产妇哺乳, 做到早哺乳、按需哺乳;
(2)乳头皲裂者,可用挤少量乳汁均匀涂于乳头处或涂鱼 肝油软膏;
(3)出现乳胀或乳房有硬结时,可用毛巾热敷或按摩后挤 出乳汁,也可用吸奶器吸出乳汁;
(4)乳头凹陷者指导产妇经常牵拉乳头,喂哺困难时可将 乳汁挤入瓶内予宝宝。
12、心理护理
实用文档
产褥期的健康宣教
1、注意休息,劳逸结合; 2、注意个人卫生,勤擦洗勤更换,保持会阴清洁; 3、鼓励母乳喂养、按需哺乳,坚持母乳喂养4-6 个月; 4、产褥期恶露未干净时不宜食用人参、鹿茸等食 品进补; 5、产后42天复查; 6、产褥期3个月内禁止性生活; 7、宣讲计划生育知识。
实用文档
产妇的观察及护理
9、每日清洁消毒会阴两次,勤换消毒产妇垫,会阴 伤口每日予红外线照射,会阴肿胀者,用50%硫酸镁 湿热敷,产后3-5天拆线。 10、会阴Ⅲ度裂伤者,宜卧床休息,每次大小便后清 洁外阴,会阴热敷每天二次;产后3-5天禁食或少量 流质饮食,外周静脉营养补液,产后第五天口服石蜡 油通便。
产妇的观察及护理
1、产妇送回病房后,应详细了解分娩过程,检查宫 底高度,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 2、产后4—6小时应鼓励产妇自解小便,如膀胱充 盈而不能自解小便者,可热敷或用手按摩膀胱区; 听流水声或用温水缓慢冲洗尿道口;病情允许时协 助坐起等方法诱导排尿,经上述方法仍不能自行排 尿者,遵医嘱予行导尿术。 3、产后24小时内要注意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会 阴伤口有无血肿,剖宫产后注意腹部伤口有否渗血, 腹部可置砂袋4-6小时后取出。
实用文档
实用文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