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大气层知识点归纳一、大气的重要作用大气是指包围地球大气圈的整体,是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在大气的任何部分都直接或间接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影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①阻挡来自宇宙和太阳的有害辐射,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的保护层。
(由于大气圈的存在,挡住了绝大多数飞向地球的陨石,拦截下了大部分的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和来自宇宙的高能粒子流,保护了地球生命免遭外来的打击。
因此,我们称大气圈是地球表面和生命的盾牌。
)②提供动植物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各种气体。
低层大气各成分的作用③深刻影响地球自然环境女口:增温、降温、刮风、下雨等大气现象,在漫长的地质年代里,不断地塑造着地球表面的形态。
问:如果没有大气,地球会变得怎样?答:如果没有大气外层,连呼吸所需要的氧气都没有;即使在你的耳边开炮,你也听不到一点声音;没有大气就没有天气变化;会易受陨石侵袭;温差也较大;二、大气的温度以及大气分层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规律:大气温度的变化范围约在-84/2500之间。
在85千米以上,大气的温度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大气的温度分布是不同的;且是分开层次的。
因此整个大气圈具有成层结构。
温度先是降低,再是升高。
依据大气温度垂直分布的特点,我们将大气主要分为5层A、各大气层是如何分层的?1对流层:是紧贴地面的一层,它受地面的影响最大。
因为地面附近的空气受热上升,而位于上面的冷空气下沉,这样就发生了对流运动,所以把这层叫做对流层。
它的下界是地面,上界因纬度和季节而不同。
据观测,在低纬度地区其上界为17-18公里;在中纬度地区为10-12公里;在高纬度地区仅为8-9公里。
夏季的对流层厚度大于冬季。
以南京为例,夏季的对流层厚度达17公里,而冬季只有11公里,冬夏厚度之差达6公里之多。
2、平流层:从对流层的顶部,直到高于海平面50-55公里的这一层。
3、中间层:平流层之上,到高于海平面85公里高空。
中间层顶部尚有水汽存在,可出现很薄且发光的“夜光云”,在夏季的夜晚,高纬度地区偶尔能见到这种银白色的夜光云。
4、暖(热)层:又叫电离层?。
从中间层顶部到高出海面800公里的高空。
这一层空气密度很小,在700公里厚的气层中,只含有大气总重量的0.5 %。
据探测,在120公里高空,声波已难以传播;270公里高空,大气密度只有地面的一百亿分之一,所以在这里即使在你耳边开大炮,也难听到什么声音。
5、散逸层又叫外层。
暖层顶以上的大气。
它是大气的最高层,高度最高可达到3000公里。
6地冕根据宇宙火箭探测资料表明,地球大气圈之外,还有一层极其稀薄的电离气体,其高度可伸延到22000公里的高空,称之为地冕B、各层的气温是如何随高度而发生变化?原因是什么(一)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绝大部分直接来自地面。
因此,离地面越高的大气, 受热越少,气温越低;气温垂直递减率为0.6 C/100米。
(二)平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因为平流层大气中由于含有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使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上升。
(三)中间层:这一层大气中,几乎没有臭氧,这就使来自太阳辐射的大量紫外线白白地穿过了这一层大气而未被吸收,所以,在这层大气里,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下降的很快,到顶部气温已下降到-83 C以下.由于下层气温比上层高,有利于空气的垂直对流运动,故又称之为高空对流层或上对流层.(四)暖层:暖层里的气温很高,据人造卫星观测,在300公里高度上,气温高达1000C以上。
所以这一层叫做暖层或者热层。
(五)散逸层:这一层大气的温度也很高,空气十分稀薄,受地球引力场的约束很弱,一些高速运动着的空气分子可以挣脱地球的引力和其它分子的阻力散逸到宇宙空间中去。
C、对流层和平流层中,大气运动的特点是什么?1、在对流层中,由于空气上冷下暖,使得热的地方气温高,空气密度小,容易产生空气的上升运动,冷的地方因有空气流向热的地方,从而产生下沉运动,这样就形成了大气的对流运动,所以,对流层是以对流运动为主;2、而平流层上热下冷,大气稳定,不易形成对流,因此以水平运动为主。
D在不同纬度,对流层高度是否一样?为什么?不一样,这是因为:低纬地区,地面受热多,对流活动旺盛,因此,对流层高度高;可达17~18千米;而高纬地区,地面受热较少,对流活动较弱,所以,对流层高度低;,一般只有8~9千米;中纬地区则适中E、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与人类有何关系?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可能会产生什么天气现象呢?与人类有何关系?1、对流层大气最靠近地面,几乎集中了全部的水汽和杂质,在大气对流过程中,容易形成云、雨、雪等天气现象,因此,对流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与人类的关系最为密切;2、平流层以水平运动为主,且水汽和杂质极少,故云、雨现象近于绝迹,天气晴朗,有利于高空飞行。
[列表归纳](1) 大气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2) 大气是地球的空调器;(3) 大气是地球生命呼吸所需氧气的源泉; (4)大气是风云变幻的大舞台。
可见,大气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有着重要的影响;大气的垂直分层则是地球大气的主 要特征,其中, 对流层是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的层次;各层大气中,气温随高度的变化情况是最基本特征,它影响 气流运动状况,进而产生不同的天气特征。
目前,由于人 类活动造成的大气污染对大气的成分影响 越来越明显,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重视 典型例题6.下列各图中,对流层的温度与高度的变化表示正确的是()7. 在右图中用箭头标出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对流运动的规律是:热空气的密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向 ________ 运动;而上方空气的温度低,密度 ________ ,下沉,形成对流。
9.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流层是大气的 __________________ ,它集中了地球3/4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几乎全部的_1 •大气主要集中在地面以上(A . 1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B • 2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C . 30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D .1500千米左右的高度内 2•如果地球上没有大气,下列发生的现象中,仍然存在的是 A. 狂风暴雨 B.雷电交加 C.3.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说明了 A.空气越稀薄,保温作用越差 B. C.地面是该层的主要直接热源 D.4. 下列关于对流层大气的叙述,错误的是A.上部冷,下部热,对流运动显着 C. 其热量直接来源于太阳辐射 丨5. 大气各层及其相关作用,正确的是①对流层一一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③臭氧层A.①②B.①③C. ①④D.反射无线电波()火山喷发 D.天空出现彩虹() 该层顶部是臭氧层 该层热量直接来自于太阳辐射 ()云、雨等天气现象只发生在对流层 其厚度是随纬度变化而变化的B. D. (②电离层一一地球生命的保护伞 ④平流层一一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 ③④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 。
对流层最显着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运动 课外作业1被称为“天气层”的地球大气最底层是( ) A.中间层 B.对流层 C.暖层 D.平流层 2. 对流层咼度最咼的地区是( ) A.两极地区 B .中纬地区 C .低纬地区 3. 民航客机在高空飞行时一般位于哪层大气层中( A.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4. 关于大气层的气温特点,下列各图中表示不正确 5. 厨房里排热气和油烟的风扇,应该安装在屋子的( )A.上部 B .下部 C .中间 D .任何地方 6. 大气的作用是( ) ①有强烈的对流运动②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升高③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④对流层 中的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⑤对流层占据可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A.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9 .地球大气层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大气 ___________________ 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
其中对流层的温度变化规律是随高度的增加而 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苏轼《水调歌头》中有:“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高处不胜寒是因为处于地球大气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是逐渐 ___________ 的C能力提升11 .家用冰箱的冷冻室内一般有三个抽屉,为了使冷藏效果比较好,冷凝管的位置应该 ()A .在抽屉口上方B .在抽屉底C .在抽屉口上、下都有D .在抽屉的侧壁 12 . 一架侦察机在北京上空执行任务,由14000米爬升到 18000米,飞行员可能遇到()A .随高度升高气温急剧升高B .随咼度升咼气温不断下降C .天气晴好,能见度好D .出现雨雪天气,能见度差13 . 一架科考飞机保持万米高度由南极飞向广州,它穿越的大 气层是()A . 一直在平流层B .由平流层进入对流层C .由对流层进入平流层D . 一直在对流层14 .在风速大致相同,而气温垂直分布不同的 A 、B 、C 、D 四种情况下,最有利于某工厂68米高烟囱灰尘扩散的是 ()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D .赤道地区 )D .暖层 的是( )CA .它是地球的外衣,保护地球BC .使地球的表面温差比较小D 7. 下列有关对流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只有气体才有对流运动 BC .气体和液体都有对流运动 D8. 有关对流层的特点叙述中正确的是(.大气中的各种气体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以上各项都是) .只有液体才有对流运动 .气体、液体和固体都有对流运动)15.小明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他家,这激发了他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 星期天,他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气温,以此绘制出图所示的“区域一一温度”坐标图(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简析该地区气温低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