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晋升中教高级条件

晋升中教高级条件

31522晋升中教高级条件一、基本条件:1、教师资格要求具有与申报职务相对应的教师资格,提供教师资格证书。

2、普通话要求1955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中小学教师,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乙等以上,其中语文教师的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甲等以上,须提供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证书。

3、继续教育要求任现职以来,结合本职工作,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修满当年的学分,并提供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档案。

晋升中学教师职务必须2006年以来参加市教育学院组织的教师职务培训,并取得合格证。

4、计算机要求:申报高级教师职务须取得四个模块的合格证书,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如符合以下,可免试:(1)计算机专业毕业且现从事计算机专业教学;(2)50岁以上。

5、新课程培训要求晋升中、高级教师职务须参加太原市教研科研中心组织的专项培训,并取得“实施课标,使用教材”合格证。

6、考核要求晋升高、中级教师职务,须在任期内取得两次考核(截止2009年,年度考核或任职期满考核)优秀。

二、中学高级教师任职条件1、学历和任职时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1)大学本科毕业后,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并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5年以上。

(2)大学专科毕业,在贫困县、乡镇中学担任初中教师,教龄满20年,取得中学一级教师任职资格并受聘中学一级教师职务8年以上,讲课优、答辩良以上。

2、支援农村学校要求凡申报晋升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城镇教师,必须有在农村支(任)教一年以上的经历。

参评教师须提供《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登记表》与评审材料一起报送。

受援学校所在地的县教育行政部门,出具对支(任)教教师的考核评价意见。

没有参加支(任)教的教师不准参加职称评审,提供假证明的教师三年内不得参加职称评审并通报相关学校校长(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考核要求详见附件一)。

3、符合正常晋升的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业绩要求(一)教育工作要求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成绩优秀。

①任现职以来担任过班主任(提供班主任工作手册或工作记录、经验材料)、教研组长(提供教研组长工作记录)、年级组长(提供年级组长工作记录)、备课组长(提供备课组长工作记录),或担任过3年以上学生社团的辅导教师(提供工作记录或相关经验材料)。

工作尽职尽责、成绩突出,获得过校级及以上表彰奖励(须提供相关的经验材料或研究成果)。

②积极参与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学生德育工作。

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教育、配合家庭教育等方面有思考、有实践、有成效(须提供受家长、学生好评的相关材料)。

任现职以来,所带班组、年级组、团队、课外活动小组或本人获得校级以上表彰奖励(提供相关材料)。

(二)教学工作要求教学工作认真负责,成绩优秀。

⑴具有所教学科系统、坚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课程标准,胜任本学科各年级的教学。

近年来担任过一次大循环(初一至高三)或两次小循环(初一至初三或高一至高三)的教学工作,或连续担任三届以上毕业班的教学工作。

任职期间能够根据课程改革及校本课程需要,开设选修课,独立指导学生开展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研究性学习(学校提供参评教师2009-2010学年度的课程安排表)。

⑵提交任职以来的述职报告。

要求教师对所教的最近一届毕业班学生的入学人数、毕业人数、中途转入(转出)人数、留级辍学人数有详实说明;教师本人对提高教学成绩、教学质量所做工作的追述;对教学业务能力优势与不足的客观分析和自我评价;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采取的措施等(按附表要求填写)。

⑶完成规定的教学工作量,提供近一年的规范教案(教学设计)。

如系电子教案,须经学校核实为本人所写并加盖公章,提交一年来的听课笔记和参加教育活动记录。

⑷教学成绩显著。

在教学过程中,能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正确理解和处理教材,能结合本学科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充实教学内容;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注意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学态度认真严谨,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在教学质量检测中成绩良好,所教学生对其教学评价良好,是学校公认的教学骨干(须提供学校教师、所带班及学生的评价材料)。

⑸积极参与教研、培训、教学观摩等活动,在学校或区域教师队伍建设中做出积极贡献。

任现职以来,在县区级教学评比中评为优质课;或在各类教学竞赛中获得县区级以上各奖励(提供获奖证书);在校级以上做教学研究课、示范课或学科讲座不少于2次,并获得好评(提供研究课、示范课教案或讲稿。

课堂教学评价表和县区级以上教研部门的证明等原始材料);⑹积极参与课程改革,在国家课程以外的各类教学活动中勇于探索、富有成效。

提供任现职以来,开设选修课(校本课程)的情况,并体现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及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关材料;或参与特长生的培养并体现教师对学生兴趣、爱好、特长的发现、培养、指导水平的有关材料。

4、教研科研工作要求⑴提供一篇以上以教育教学时间与研究为基础,以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论点正确,论据充分,对所任教学科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普遍指导意义或借鉴作用的2000字左右的专业性论文(须在正式专业期刊公开发表)。

或经省高评委委托省教育学会组织评审,获三等以上优秀论文。

或为公开发表的论文,须经市高评讲课答辩组3位专家集体鉴定达到中学高级教师水平(附论文鉴定证书);或提供正式出版发行,本人撰写2万字以上的论著、译著(若为教材、教参必须是市以上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本人撰写在2万字以上)。

⑵提供一份以上教学案例,教学案例须符合要求,即须是教师和学生就某一具体教学过程相互作用的叙述,是以教学情景中出现的事件为基础所展开的课堂讨论载体。

并有对教学研究价值的教学反思或观点阐述。

案例须经省高评委审查达到合格以上(C等)。

(对教学案例的具体要求详见附件二)。

⑶课题研究报告和教改实验报告作者,须通过市级以上教育研究机构认定,并附成果认定证书。

⑷任职以来,经学校安排,有计划地指导过2—3名青年教师,被指导者在教育教学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绩(提供能反映指导青年教师过程的原始材料,近两学年的指导小结)。

5、破格晋升要求对师德高尚、教学成绩特别优秀的教师可以破格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

破学历晋升申报要求年龄在45岁以上,具有大专学历、专业工作年限满20年,聘任中学一级教师7年以上(不允许同时破学历、破任期晋升)。

同时,破格晋升须具备以下条件中的两条:⑴在学科教学工作中起骨干示范作用,教学经验丰富,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体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教育教学成绩显著,任职期间在市以上范围的教学研究和交流活动中做示范课(需提供教学设计与评价意见)或业务专题讲座2次以上(提供原始讲稿)。

除至少有一篇由省高评委评为A等的教育教学案例外,还需提交5篇有关教育教学方面的材料,其中须有由正式期刊发表或省级学会评为一等的2篇论文,其他3篇可以是由正式出版社出版的论著、经验总结、课题研究报告、教改实验报告,由市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编写并正式出版的教材或教参等。

⑵任职期间获市以上名师、教学能手、学科带头人、模范教师、劳动模范、人民教师奖章或省部以上表彰奖励的模范班主任、先进思想教育工作者、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⑶连续在农村任教15年以上,经5年来连续带毕业班课程,学生巩固率95%以上,在严格执行学校有关学生作息制度、教学管理制度以及学生作业安排规定的前提下、所带学科学生毕业练好率和及格率不低于全区平均成绩。

或连续在农村初中担任班主任10年以上,学生巩固率95%以上,连续三届毕业生均分与良好率、及格率不低于全区平均水平。

6、教研室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须提供的材料、证件及有关事项到教育局参阅文件。

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考核要求支援农村教育,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

为了做好我市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现根据山西省教育厅晋教人〔2006〕24号《关于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暂行办法》,就支教工作提出如下考核要求:一、凡各县(市)区城镇教师和市直各学校(单位)拟申报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人员须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申报晋升高级职务。

二、对支教工作的考核,由校、县、市三级实行逐级考核,采取定期考核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工作报告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三、各支教学校(单位)须在每年3月15日前上报本单位支教工作计划和支教人员名单,确定离岗全职支教和在职兼职支教人员,填报《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基本情况表》。

定期或不定期对本单位支教工作进行检查、督促,并建立支教工作档案。

四、各受援学校要对支教人员的现实工作情况进行认真考评。

对支教人员的到岗情况、教学业务工作等进行写实记录,并组织受援学校师生对支教人员进行同行评议、学生评教等形式考评。

每一学期向县教育行政部门书面报告在本校支教人员工作的情况,每年度对支教人员的现实表现写出考评意见,并建立支教工作档案。

五、各县(市)教育行政部门均应对本辖区支教工作制定计划、统筹安排,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各支教点检查指导支教工作,帮助协调解决支教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建立支教工作制度,健全支教档案资料。

六、市教育局将对各县、各校的支教工作进行不定期的检查、督促、指导,以实地抽查、召开座谈会、查看有关资料、听汇报等多种形式,对各县、校的支教工作进行考核,协调解决支教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报支教工作情况。

七、支教人员完成支教工作后,须写出支教工作报告和填写《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登记表》。

并将其同支教期间的教学业务原始材料(如教学计划、课表、教学设计、教科研活动记录、公开课、业务培训、业务讲座记载等)和受援学校所在县(市)的考评意见,交本学校建档保存,在本人申报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务时,与申报材料一并上报审核。

教学案例要求教学案例指“具体情景下发生的典型事件”。

“具体情景”,指的是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和条件等背景信息;“典型事件”,指的是在“具体情景”下发生的最具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务本质的有价值的实例。

它也可以是具体情景的某一项决策。

学校教育教学中有许多典型事例和疑难问题,案例可以从不同角度反映教师在分析处理这些问题时的行为、态度和思想感情,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例证。

教学案例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重点、难点、偶发事件、有意义的、典型的教学事例处理的过程、方法和具体的教学行为与艺术的记述,以及对该案例纪录的剖析、反思、分析、总结。

案例不仅记述教学行为,还纪录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反映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矛盾、困惑,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想法、思路对策等。

它既具有具体的情节、过程、真实感,又从教育理论、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的高度进行归纳、总结,得出其中的育人真谛,予人以启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