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松鼠教学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

《松鼠》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11个生字。

准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

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

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

3、比较《鲸》的说明方法,明白异同点,并充分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

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实行说明。

【教学重点】认真读读课文前的阅读提示,按照阅读要求实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作者是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体会作者对松树的喜爱之情,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课前准备】1、事先布置学生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松鼠的相关知识。

2、教师制作关于松鼠形态、生活习性及文中重点语句的课件。

【教学过程】三、细读课文,自主感悟1、你能用一句话或几个词语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吗?明确:(松鼠是种漂亮的小动物,它驯良、乖巧、很讨人喜欢。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第一自然段首先从总体入手,介绍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接着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势几个方面具体来写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

出示句子,重点品读: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这段话简直类似于文学作品中的肖像描写。

一般“清秀”极少用来形容动物,就是形容人,多半也只形容少男少女,现在拿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加上“闪闪有光”的眼睛,写得非常惹人喜爱。

特别是在写尾巴时,更加细致生动:先写其形状,把它比作“帽缨”,给人以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再写具体功能,能“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

第二自然段从松鼠的活动范围──树上(不侵犯人类)、活动时间──夜晚(不骚扰人类)等两个方面着重介绍了其性格特征──驯良。

第三、四自然段侧重写了松鼠的行动特征──乖巧。

⑴从它横渡溪流时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智慧:出示句子,重点品读:有人说,松鼠横渡溪流的时候,用一块树皮当作船,用自己的尾巴当作帆和舵。

“横渡”是指从江河等的这个边过到那一边。

这句话介绍了松鼠横渡溪流的方法,两个“当作”写出松鼠不但知道以树皮为船,而且还会用尾巴“扬帆”“使舵”,乖巧不言而喻。

⑵“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来表现它的警觉:出示句子,重点品读: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这句话用“只要……就……”这个句式来表现松鼠灵敏的反应与动作。

作者用了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于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水平,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表现出它的“乖巧”。

⑶从储备食物过冬来表现它的聪明。

⑷从蹦跳的动作来表现它的轻快。

⑸从不高兴时发出的恨恨声来表现它丰富的感情。

⑹还列举了松鼠搭窝的经过,从选址、建造、居住及窝口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细读文字,从“又干净又暖和”,“充足宽敞、充足坚实”,“既舒适又安全”等词语感受窝的舒适,从而进一步感受松鼠的乖巧。

)第五自然段补充介绍了松鼠的生育情况,何时换毛及喜欢洁净的特点。

3、感情朗读课文:选择一个自己最喜欢的段落,美美地读一读,用充满感情的读书声来抒发自己对松鼠的喜爱。

学生一起来读一读,谁喜欢哪一部分就站起来大声读哪一部分。

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用朗读为说明文注入人文美。

四、合作学习,探究写法五、扮演松鼠,自我介绍你喜欢松鼠吗?就请你扮演小松鼠,结合课文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介绍一下你们松鼠大家族。

六、小结方法,拓展延伸1、学习了本文之后,你觉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绍动物呢?⑴准确、生动的语言。

⑵合理清晰的结构。

⑶鲜明的事物特征。

⑷恰当选用说明方法。

【板书设计】漂亮(外形)松鼠驯良(活动)乖巧(搭窝)【练习设计】1、在括号里封上合适的词语:()()()的松鼠()的动作()()2、读下面的话,并用带点的词语写一句话: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地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些建筑物充足宽敞,充足坚实。

这样,它们能够带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松鼠》教学设计一、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有趣的字,看它是谁?猜一猜,对,它就是鼠的象形字,看老师写这个鼠字,在深深的鼠洞里,有一只老鼠,它有三个钩子,其中有两个钩子上挂满了偷来的食物,还有一只钩子空着。

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什么?老鼠,老鼠是一种危害人类的动物大家都讨厌它,不过有一种小动物人们都很喜欢它,它就是松鼠,补充课题,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1 4课就是法国作家布封的松鼠,齐读课题两遍。

二、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看作者是怎样介绍松鼠的。

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三、检查预习课前我们已经预习了课文,现在老师要检查大家对生字的掌握情况,出示词语。

生自由读、指生读、男女生接读、齐读、开火车读。

三、理解生字掌握的很好,大家课前预习效果不错。

那课文能不能读通顺呢?找4名同学接读课文。

1、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松鼠(松鼠的外形、生活习性:活动、搭窝、吃食)2、松鼠美的样子在课文的哪一段?自由读第一段,看看作者是怎样描写的?交流,写了松鼠的哪些部位?各有什么特点?“敏捷”是什么意思?“玲珑”是什么意思?(要注意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毛比喻成好像搽过油。

)这段话围绕哪句话写的?(第一句)作者写出了松鼠美丽的特点。

如果老师把他变成这样行不行,与原文比呢?恰当的修饰词能使句子更具体,更生动,在平时的学习中读书中要学会积累使用。

我们再来读第一段体会作者是怎样表现它的美丽的。

3、这样一只可爱的小松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实行描写的?(从头到尾)对小动物的外形描写这是一种常用的写作顺序,再读,注意作者的写作顺序。

4、这样美丽的松鼠会住在什么样的地方呢?见过松鼠的窝吗?出示图片,它的窝大约在40-60厘米之间,为椭圆形,还有你更想不到的,中心部有一团直径约15厘米的育雏室。

看来松鼠是个什么样的妈妈?这么精致的窝竟然常常搭在高大的老树上的树杈儿中间。

那你知道松鼠有多大吗?(松鼠一般350克左右,还不到一斤,身长有18—26厘米。

)这样小的动物竟能建造出这样的家,不能不说为一种奇迹。

默读课文第三段划出松鼠搭窝的过程,指生读。

自读用三角号标出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指生交流,板书“先…再…然后…”这三个词让我们感到松鼠做事怎样?很有条理,齐读这个段。

5、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事,加上这三个词,都能变得条理有序,如:下课铃响了,我们先…再…然后…,谁来说一段话?说得过于简单,缺少一些细节的描述,下课铃响了,我们先把用完的书收起来,把下节课要用的书准备好,再把椅子推动去,检查地面是否有纸,然后去方便,休息。

看老师下面的动作,说一段话,用这三个词。

把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写一段话,用上这三个关联词。

指生交流。

再读第三段,感受松鼠的条理有序。

这样的窝结实耐用但不保暖怎么办?松鼠们多么有智慧。

6、这样的能工巧匠,它赖以生存的食物都有什么?第四段松鼠怎样吃东西?怎样储备食物?怎样寻找食物?指生读。

它们是怎样吃东西的?出示句子这里有三个“它们”,分别指什么?7、活动起来的松鼠又有什么特点,默读第二段,划出相关的词语。

交流:动起来的松鼠有什么特点?从哪儿能看出松鼠的机灵?①只要…就…②触动,怎样动叫触动?同桌互相摇动对方,拍动,轻轻地触动,多么机灵的小家伙。

③跳着叫着、追逐嬉戏,平时我们在哪儿追逐嬉戏?在操场上有时一不小心还会打个趔趄摔个跤呢。

而松鼠在哪儿?被同伴一追,跑到枝头上,眼看就要掉下去,会吗?它会怎么做?向上一跃,安然无恙。

多么敏捷。

④乱摇晃才下地:万分危急的时刻才会到地面上,机灵勇猛的小松鼠真是惹人喜爱。

自由读第二段,读出你的喜爱之情。

8、今天,我们一起理解了美丽可爱的小松鼠,让我们回顾一下作者的写法,作者分别从样子、活动、搭窝、吃来表现它的美丽可爱。

9、今天的作业就是观察一种自己最喜欢的小动物,分别从外形特征、吃食物时、睡觉时、游戏时来实行描写。

你会使用哪些词句突出小动物的特点,老师期待读到你的佳作。

8.松鼠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动物是我们的朋友,我们共同生活在地球上。

能说说你最喜欢的动物是什么吗?2.在你喜欢的小动物前面加上一两个词语来说说它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

3.老师也喜欢一种小动物,今天还把它给带来了(出示松鼠幻灯图片),同学们喜欢吗?想了解关于松鼠的知识吗?今天咱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松鼠的文章——《松鼠》。

你了解松鼠吗,把你所了解的介绍给大家。

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三、检测自学情况(1)出示词卡,准确读出词语:矫健敏捷蛰伏缝隙橡栗(2)指名读课文,注意读得准确、流利。

(3)默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

教师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四、总结这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那么松鼠的样子有什么特点,生活上又有哪些习性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一、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松鼠》(板书课题)二、整体感知2.请三名同学读课文。

3.读完后说一说,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三、精读品悟围绕“小松鼠那么可爱,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呢”展开谈话。

随着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从四个方面组织教学。

(一)外形的美丽你觉得松鼠哪儿最美?引导学生抓住“玲珑”“美丽的尾巴”“毛茸茸”等词语体会松鼠的美丽。

采用个人读、赛读、齐读三种方法读出松鼠的美丽以及喜爱之情,之后出示课后填空题,学生填一填,读一读,积累语言,了解文章的写作顺序。

(二)动作的机敏此段重点句是“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躲在树枝底下,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启发学生从“只要……就……”“触动”等词体会松鼠的机灵。

引导学生读出小松鼠的机灵劲儿。

(三)搭窝时的聪明假如你就是一只小松鼠,你怎么向大家介绍搭窝的过程。

让学生上台展示,教师指导学生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先……再……然后……”。

这样说,会让我们很清楚地了解松鼠搭窝的过程。

(四)吃食时的有趣要知道吃什么?怎么吃?让学生模仿一下吃食的动作。

然后围绕三个“它们”实行教学。

四、积累使用创设情境,让学生扮成小松鼠,用第一人称的方法,创造性地介绍自己最可爱的一面。

还能够把课外了解的知识融合进来。

教师引导:不光小松鼠可爱,其他小动物也非常可爱。

前面大家用一句话说了说自己喜欢的小动物。

现在你能像课文一样,写一段话来描绘这种小动物的一个特点吗?学生练笔,互相交流。

五、拓展延伸课后大家能够办一张关于动物的手抄报,然后我们能够在学校宣传栏里办一次关于动物的专栏,让叔叔阿姨们都来看一看,他们一定会听到我们的心声——请保护动物。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