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管理案例】案例12:上市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

【企业管理案例】案例12:上市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制度


1- 9
• 动机和原因 : • 简单地将上市等同于“圈钱” • 为配合庄家操纵股价,以便谋取暴利。 • 为应付证券法律规定的各种信息披露制度,
对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弄虚作假, 尽量使披露的信息符合法律对业绩等情况 的要求,以免被证监会、证交所“罚牌下 场”。
1- 10
二、案例内容
• 杭萧钢构大额订单疑云
1- 5
• 2、当前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不规范的现状 • 违规形式
1)信息披露不真实、不准确。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必须 准确、真实,不得虚假记载、误导或欺诈,这是最基本 的要求。但是,有些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严重失实,从 招股说明书到临时、定期报告,一直是谎话连篇。1998 年在“西藏圣地”的股权纠纷中,投资者才发现西藏圣 地的第一大股东四川省经济技术协作开发公司自西藏圣 地发行设立至今出资未到位(其原定出资1624.2万元, 占全部股份的32.57%),缺此出资,西藏圣地的资金根 本就达不到上市要求,但圣地自上市以来,不但对此一 直未作披露,而且企图欲盖弥彰。轰动一时的“琼民源” 更以其1996年年度报告虚构利润5.4亿元,虚增资本公积 金6.57亿元而“震惊”股市。
1- 8
• 3)信息披露不及时 众所周知,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与其股票的市场价格是 息息相关的,信息往往起到价格信号的作用。从这个角 度理解,在证券市场上,时间就是金钱。及时的信息披 露,有助于投资者作出正确的投资判断;不及时的信息 披露,却为内幕人员利用时间差进行内幕交易、牟取暴 利或及时避险提供了条件,这对于普通的中小投资者而 言,无疑是极不公平、不公正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违 规案例中,信息披露不及时并不少见:棱光实业1997年 年报、1998年中报与年报均称,“公司无重大诉讼、仲 裁事项”,而在1999年6月11日刊登的公告表明,公司 自1997年9月到1999年3月有8起涉诉均未及时披露,涉 诉金额近1.9亿元;还有恒泰芒果,对于公司涉诉事项的 披露更是缓如“慢郎中”。
1- 7
• 从公司的角度出发,大量的信息披露不但加重报 告成本,而且容易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被动 地位,这是上市公司不愿作充分信息披露的客观 原因。所以,证券法律允许上市公司自行决定是 否公开那些与商业秘密有关的重大事件,以便在 保护公司利益的基础上,保护股东及广大投资者 的利益。与此同时,法律也一再强调,上市公司 必须披露那些不利于公司股票价格、但有利于投 资者做出重新选择的重大事件,比如上市公司涉 及诉讼、仲裁事件,公司领导、高层管理人员违 法受制裁的事件,等等。
1- 13
• 2月12日,杭萧钢构陡然拉出第一个涨停, 此后便越发不可收拾。截至3月16日,杭 萧钢构可交易的十天内,“疯”拉涨停, 整个市场为之动容。而这一切,皆缘于该 公司攀上了好“亲家”。3月13日,杭萧 钢构对其股价异动终于给出了说法:公司 与一家香港注册公司——中国国际基金公 司签订合同,以344.01亿元的总价款承建 非洲安哥拉安居家园工程。
1- 1 案例六:上市公司治理与信息披露
1- 2
一、基本原理
• 1、信息披露制度概述
• (1)涵义
• 信息披露制度,也称公示制度、公开披露制度, 是上市公司为保障投资者利益、接受社会公众的 监督而依照法律规定必须将其自身的财务变化、 经营状况等信息和资料向证券管理部门和证券交 易所报告,并向社会公开或公告,以便使投资者 充分了解情况的制度。它既包括发行前的披露, 也包括上市后的持续信息公开,它主要由招股说 明书制度、定期报告制度和临时报告制度组成。
1- 3
• (2)起源 • 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是证券市场发展到
一定阶段制度上 的反映。世界各国证券立法莫不将上市公 司的各种信息披露作为法律法规的重要内 容,信息披露制度源于英国和美国。
1- 4
• (3)经济学的理论依据 • 证券法将披露公司信息作为上市公司的法定义务,其法
理基础之一是上市公司信息与其股票的市场价格之间有 紧密的联系;从经济学上看,它有一个近年来被各国证 券法学界广泛认可的金融理论,即“有效资本市场假设” 理论(Efficient Capital Market Hypothesis,简称 ECMH)。“这一理论的最重要贡献在于它作为一个描 述性理论,表明了宏观、微观及上市公司层面的财务信 息(包括任何影响金融指标的信息)的披露与证券价格 之间的关系。它建立了一个分析系统,让人们在该系统 所设定的框架内,对股票价格本身的合理性、股票价格 与信息披露和市场上其它各种因素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 研究,从而得出自己的结论”。
1- 6
• 2)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完整 上市公司应“依法充分公开内容完整的财务报告, 充分公开实际发生的法定重大事件范围内的事 项”。事实上,中国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大多是 不完整的,对于关联交易等重大事项很少有作充 分披露的。蓝田股份将公司股票公开发行前的总 股本由8370万股改为6696万股,对公司国家股、 法人股和内部职工股数额作了相应缩减,却一直 未公开披露这件缩减公司股本的重大事项,后受 中国证监会的严厉查处。棱光实业长期隐瞒对关 联企业的担保事件,致使投资者损失严重。
1- 11
• 已连续三个交易日涨停的杭萧钢构2007年 2月15日披露,公司正在洽谈一项涉及300 亿元的境外建设项目。公告称,2007年2 月12日至2月14日,公司股票价格连续三 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 到20%,出现异常波动。公司董事会经咨 询公司主要股东及管理层后郑重声明:截 至本公告之日止,公司正与有关业主洽谈 一境外建设项目,该意向项目整体涉及总 金额折合人民币约300亿元,该意向项目 分阶段实施,建设周期大致在两年左右。
1- 12
• 杭萧钢构表示,若公司参与该意向项目, 将会对公司2007年业绩产生较大幅度增长。 但截至本公告日止,公司尚未正式签署任 何相关合同协议。截至3月16日,杭萧钢 构连续10个涨停板!这一切,只因为该公 司与一家香港注册公司——中国国际基金 公司签订合同,以344.01亿元的总价款承 建非洲安哥拉安居家园工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