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届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4月阶段性检测 (一模)生物试题

2020届 山东省淄博市高三4月阶段性检测 (一模)生物试题

淄博市2020届高三4月阶段性检测(一模)生物一、选择题:本题共14 小题,每小题2 分,共28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化学反应的底物2.在前人进行的下列研究中,采用的核心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一组是①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②用紫外线等处理青霉菌选育高产青霉素菌株③用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证明D NA 是遗传物质④用甲基绿和吡罗红对细胞染色,观察核酸的分布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某种 H﹢-ATPase 是一种位于膜上的载体蛋白,具有 ATP 水解酶活性,能够利用水解 ATP 释放的能量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 H﹢。

①将某植物气孔的保卫细胞悬浮在一定 pH 的溶液中(假设细胞内的 pH 高于细胞外),置于暗中一段时间后,溶液的 pH 不变。

②再将含有保卫细胞的该溶液分成两组,一组照射蓝光后溶液的 pH 明显降低;另一组先在溶液中加入 H﹢-ATPase 的抑制剂(抑制ATP 水解),再用蓝光照射,溶液的pH 不变。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H﹢-ATPase 位于保卫细胞质膜上,蓝光能够引起细胞内的H﹢转运到细胞外 B.蓝光通过保卫细胞质膜上的H﹢-ATPase 发挥作用导致H﹢逆浓度梯度跨膜运输 C.H﹢-ATPase 逆浓度梯度跨膜转运H﹢所需的能量可由蓝光直接提供D.溶液中的H﹢不能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透过细胞质膜进入保卫细胞4.某种二倍体高等植物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 Y 型。

该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叶形,宽叶对窄叶为显性。

控制这对相对性状的基因(B/b)位于X染色体上,含有基因b 的花粉不育。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窄叶性状只能出现在雄株中,不可能出现在雌株中 B.宽叶雌株与宽叶雄株杂交,子代中可能出现窄叶雄株 C.宽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子代中既有雌株又有雄株 D.若亲本杂交后子代雄株均为宽叶,则亲本雌株是纯合子5.某大肠杆菌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其变体M和N均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但M可在加了氨基酸甲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N 可在加了氨基酸乙的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将M 和N 在同时添加氨基酸甲和乙的基本培养基中混合培养一段时间后,再将菌体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平板上。

发现长出了大肠杆菌(X)的菌落。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突变体M催化合成氨基酸甲所需酶的活性丧失B.突受体M和N都是由于基因发生突变而得来的 C.突变体M的R NA 与突变体N混合培养能得到X D.突变体M和N在混合培养期间发生了D NA 转移6.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一次注射A 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7.在家兔动脉血压正常波动过程中,当血压升高时,其血管壁上的压力感受器感受到刺激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心跳减慢和小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降低,仅由此调节过程判断,这一调节属于A.神经调节,负反馈调节B.神经调节,免疫调节C.体液调节,负反馈调节D.体液调节,免疫调节8.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 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 CTK 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 削弱C.可推测ABA 组叶绿体中NADPH 合成速率大于CTK 组D.可推测施用 ABA 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9.为了探究生长素的作用,将去尖端的玉米胚芽鞘切段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胚芽鞘上端一侧放置含有适宜浓度I AA 的琼脂块,对照组胚芽鞘上端同侧放置不含I AA 的琼脂块,两组胚芽鞘下端的琼脂块均不含IAA。

两组胚芽鞘在同样条件下,在黑暗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对照组胚芽鞘无弯曲生长,实验组胚芽鞘发生弯曲生长,如图所示。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胚芽鞘b侧的I AA 含量与b´侧的相等B.胚芽鞘b侧与胚芽鞘c侧的I AA 含量不同 C.胚芽鞘b´侧细胞能运输I AA 而c´侧细胞不能 D.琼脂块d´从a´中获得的I AA量小于a´的输出量10.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 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 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 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11.某农场面积为140hm2,农场丰富的植物资源为黑线姬鼠提供了很好的生存条件,鼠大量繁殖吸引鹰来捕食,某研究小组采用标志重捕法来研究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100 只,标记后全部放掉,第二次捕获280 只,发现其中有2只带有标记,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鹰的迁入率增加会影响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B.该农场黑线姬鼠的种群密度约为100 只/hm2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少12.甲地因森林火灾使原有植被消失,乙地因火山喷发被火山岩全部覆盖,之后两地均发生了群落演替。

关于甲、乙两地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地和乙地发生的演替类型相同B.若没有外力干扰,甲地可重现森林C.地衣会比苔藓更早地出现在乙地火山岩上 D.甲、乙两地随着时间延长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多13.下列有关果酒、果醋和腐乳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参与果酒发酵和果醋发酵的微生物都含有线粒体B.果酒制成后只需将装置转移至温度较高的环境中即可制作果醋C.在腐乳制作过程中必须有能生产蛋白酶的微生物参与D.在腐乳装瓶时自下而上随层数的增加逐渐减少盐量14.用大剂量X 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后,将小鼠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丁四组,实验处理及结果见下表。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组别处理(等量注射)抗体免疫功能甲乙丙丁胸腺中的淋巴细胞骨髓中的淋巴细胞胸腺和骨髓中的淋巴细胞生理盐水无少正常无弱弱正常无A.大剂量X射线照射摘除胸腺的小鼠是为了杀死T细胞B.表中实验结果表明小鼠的特异性免疫与淋巴细胞有关C.甲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抗体的产生与骨髓中的淋巴细胞有关 D.乙组与丙组的结果表明胸腺中的淋巴细胞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二、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选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5.植物甲与植物乙的净光合速率随叶片温度(叶温)变化的趋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甲和乙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能量都来自于太阳能B.叶温在36~50℃时,植物甲的净光合速率比植物乙的低C.叶温为25℃时,植物甲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不同于植物乙的D.叶温为35℃时,甲、乙两种植物的光合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均为016.科学家利用基因型为hr(噬菌斑透明且大)和h+r+(噬菌斑混浊且小)的两种T2 噬菌体同时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大肠杆菌裂解后分离得到了hr、hr+、h+r 和h+r+4 种子代噬菌体,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32P 对噬菌体的D NA 进行标记B.T2 噬菌体复制的模板、原料和酶均来自大肠杆菌C.两种噬菌体的D NA 在大肠杆菌内可能发生了基因重组 D.大肠杆菌裂解后,hr、hr+、h+r 和h+r+的比例为1︰1︰1︰117.果蝇2 号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完全连锁无互换,其中A 基因(翻翅)或B 基因(星状眼)纯合后,均能使果蝇胚胎致死。

在翻翅星状眼雌雄果蝇自交产生的F1 代中,只有两种表现型,F1 代自由交配产生的F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 B.F1 中,基因型为a abb 的个体占1/2 C.F2 中,基因型为A aBb 的个体占1/2 D.F1 至F2 中,显性基因频率增高18.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

某研究小组在4 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 只蝌蚪(甲、乙、丙各400 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池塘编号捕食者数量/只蝌蚪存活率/% 甲乙丙1 0 87 7 402 2 58 30 253 4 42 32 114 8 20 37 10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B.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19.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 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D.人体感染H IV 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无关20.野生型大肠杆菌能够在基本培养基中生长,突变菌株A和突变菌株B由于不能自己合成某些营养素,而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科学工作者利用菌株A和菌株B进行了如下两个实验。

实验一:将菌株A和菌株B混合后,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1;实验二:将菌株A和菌株B分别置于U型管的两端,中间由过滤器隔开。

加压力或吸力后,培养液可以自由流通,但细菌细胞不能通过。

经几小时培养后,将菌液A、B 分别涂布于基本培养基上,结果如图2。

下列推测正确的是A.菌株之间可能发生类似有性杂交的现象B.不同菌株间接触后才可能交换遗传物质C.菌株A和菌株B含有相同的突变基因D.混合培养的菌株都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54 分。

21(10 分)BTB 是一种酸碱指示剂,BTB 的弱碱性溶液颜色可随其中CO2 浓度的增高而由蓝变绿再变黄。

某同学为研究某种水草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用少量的NaHCO3 和BTB 加水配制成蓝色溶液,并向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 使溶液变成浅绿色,之后将等量的绿色溶液分别加入到7 支试管中,其中6 支加入生长状况一致的等量水草,另一支不加水草,密闭所有试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