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研究
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国外的研究首先是从信息不对称开始分析的。
S-W模型正面了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逆向选择是产生信贷配给的基本原因,当面临贷款的超额需求且银行无法分辨单个借款人的风险时,银行为了避免逆向选择,不会进一步提供利率,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但能使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利率水平对贷款者实行配给。
在配给中得不到贷款的申请人即使愿意出更高的利率也不会被批准,因为出高价的借款人可能选择高风险项目,降低银行的平均资产质量,因此,即使可贷款资金有剩余,银行也不愿意按高利率房贷而使自己的利益受损。
认为抵押品可以和利率同时充当银行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即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对抵押品数量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来分离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贷款项目。
关于银行和企业关系的研究中,新三板麟龙股份表示大量研究表明银企间长期关系的建立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因为长期关系所产生的各种软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替代财务数据等硬信息。
比如德国学者的实证研究发现,德国的中小企业大部分与一家至梁家银行建立了长期借贷关系,许多中小企业从一家银行所获得的贷款额占其贷款总额的2/3以上。
该研究还发现,银企间的借贷关系的持续时间与企业贷款的可得的变量之间正相关:在筹资成本上,在银企相互信赖关系的企业贷款利率比没有这种关系的企业贷款利率平价低0.48个百分点。
其他国家的许多研究也证明,长期化和交易对象集中化的关系型贷款有助于改善中小企业贷款的可得性和贷款条件,能够较为有效的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
在银行组织结构对中小企业融资的影响方面,国外的大量实证研究发现,小银行比大银行更倾向于向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无论在中小企业贷款占银行总资产的比率还是在中小企业贷款占全部企业贷款的比率上,小银行的指标均高于大银行。
由此产生了在对中小企业融资上的“小银行优势”假说。
小银行的组织结构有利于其生产软信息。
因此,在关系型贷款上拥有优势;相反,大银行的组织结构擅长于生产硬信息和发放市场交易型贷款,而在关系型贷款上处于劣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