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长城的诗句13首篇一:有关长城的诗歌篇一:描写长城的诗句13首描写长城的诗句13首不到长城非好汉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1、《长城》【唐】汪遵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2、《登长城》【唐】李益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3、《饮马长城窟》【南北】沈约介马渡龙堆,涂萦马屡回。
前访昌海驿,杂种宼轮台。
旌幕卷烟雨,徒御犯冰埃。
4、《统汉烽下》【唐】李益统汉烽西降户营,黄沙白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5、《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6、《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7、《杞梁墓》【唐】汪遵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8、《听筝》【唐】张祜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9、《古筑城曲》【宋】陆游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10、《古意》【宋】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11、《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12、《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13、《阮公体》【唐】徐晶秦王按剑怒,发卒戍龙沙。
雄图尚未毕,海内已纷拏。
黄尘暗天起,白日敛精华。
唯见长城外,僵尸如乱麻。
篇二:有关长城的诗词(有关长城的诗词(黄千山)阅八达岭倪祖(明)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
槛前平陇依然古,山外长河犹自流。
汉将青云收汗马,龙沙白骨啸寒丘。
不堪脂血均输尽,谁系单于纳款头。
登八达岭沈用济(清)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登八达岭陈春啸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
万里垣墉连朔漠,千秋堡堠傲苍穹。
烽烟早净王戈泪,伟业方兴鼎革工。
莫对关山嗟往事,且看寰宇仰神龙。
度岭见长城丁澎(清)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
随阳雁断天疑尽,背日风高夏若寒。
沧海不沉秦女石,浮云欲动楚臣冠。
伊州一曲先挥泪,况是亲经行路难。
八达岭徐渭(明)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黄。
过八达岭刘迎(金)山险路已出,弥望尽荒坡。
风土日已殊,气象微沙柁。
我老倦行役,驱车此经过。
时节春已夏,土寒地无禾。
行路不肯留,奈此居人何。
作诗无佳语,已待劳者歌。
清平乐.弹琴峡题壁纳兰性德(清)泠泠彻夜,谁是知音者。
如梦前朝何是也,一曲边愁难写。
极天关塞云中,人随落雁西风。
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弹琴峡陈孚(元)月作金徽风作弦,清声岂待指中弹。
伯牙别有高山调,写在松风乱石间。
过八达岭有感熊伟(明)过尽重关更上山,上山又过一重关。
从来漫说金城险,到此休说蜀道难。
烽火恰传边警至,鼓笳空奏凯歌还。
谁知点点鱼台血,洒向秋闺作泪斑。
独山夜月胡焘(清)独山风景望无边,凉夜徘徊月正圆。
万里风沙清极寒,一轮明月挂中天。
峰高只影摇琼岛,水静双丸浴碧泉。
如此长空真皎洁,何曾障蔽有云烟。
弹琴峡爱新觉罗。
玄烨琮铮流水意,仿佛似鸣琴。
曲度泉归壑,声兼峡泛吟。
空山传逸响,终古奏清音。
不御金徽久,泠泠会素心。
诗三首魏源(清)一篇三:历代写长城的诗词佳句历代写长城的诗词佳句1、【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2、【咏饮马应诏】(唐·杨师道)清晨控龙马,弄影出花林。
躞蹀依春涧,联翩度碧浔。
苔流染丝络,水洁写雕簪。
一御瑶池驾,讵忆长城阴。
3、【紫骝马】(唐·卢照邻)骝马照金鞍,转战入皋兰。
塞门风稍急,长城水正寒。
雪暗鸣珂重,山长喷玉难。
不辞横绝漠,流血几时干。
4、【雨雪曲】(唐·卢照邻)虏骑三秋入,关云万里平。
雪似胡沙暗,冰如汉月明。
高阙银为阙,长城玉作城。
节旄零落尽,天子不知名。
5、【送人之军】(唐·贺知章)常经绝脉塞,复见断肠流。
送子成今别,令人起昔愁。
陇云晴半雨,边草夏先秋。
万里长城寄,无贻汉国忧。
6、【塞下曲】(唐·王昌龄)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
7、【从军行】(唐·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8、【塞下曲】(唐·常建)北海阴风动地来,明君祠上望龙堆。
髑髅皆是长城卒,日暮沙场飞作灰。
9、【骢马】(唐·万楚)金络青骢白玉鞍,长鞭紫陌野游盘。
朝驱东道尘恒灭,暮到河源日未阑。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君能一饮长城窟,为报天山行路难。
10、【送子婿崔真父归长城】(唐·刘长卿)送君卮酒不成欢,幼女辞家事伯鸾。
桃叶宜人诚可咏,柳花如雪若为看。
心怜稚齿鸣环去,身愧衰颜对玉难。
惆怅暮帆何处落,青山无限水漫漫。
11、【关山月】(唐·徐九皋)玉塞抵长城,金徽映高阙。
遥心万馀里,直望三边月。
霜静影逾悬,露晞光渐没。
思君不可见,空叹将焉歇。
12、【送部四镇人往单于别知故】(唐·徐九皋)天下今无事,云中独未宁。
忝驱更戍卒,方远送边庭。
马饮长城水,军占太白星。
国恩行可报,何必守经营。
13、【奉酬路五郎中院长新除工部员外见简】(唐·李嘉佑)一门同秘省,万里作长城。
问绢莲花府,扬旗细柳营。
词锋偏却敌,草奏直论兵。
何幸新诗赠,真输小谢名。
14、【蓟门行】(唐·高适)黯黯长城外,日没更烟尘。
胡骑虽凭陵,汉兵不顾身。
古树满空塞,黄云愁杀人。
15、【梅花落】(唐·刘方平)新岁芳梅树,繁花四面同。
春风吹渐落,一夜几枝空。
少妇今如此,长城恨不穷。
莫将辽海雪,来比后庭中。
16、【送刘判官赴丰州】(唐·卢纶)衔杯吹急管,满眼起风砂。
大漠山沈雪,长城草发花。
策行须耻战,虏在莫言家。
余亦祈勋者,如何别左车。
17、【登长城】(唐·李益)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
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
当今圣天子,不战四夷平。
18、【塞下曲】(唐·李益)秦筑长城城已摧,汉武北上单于台。
古来征战虏不尽,今日还复天兵来。
19、【统汉峰下】(唐·李益)统汉峰西降户营,黄河战骨拥长城。
只今已勒燕然石,北地无人空月明。
20、【度关山】(唐·李端)雁塞日初晴,狐关雪复平。
危楼缘广漠,古窦傍长城。
拂剑金星出,弯弧玉羽鸣。
谁知系虏者,贾谊是书生。
21、【塞外月夜寄荆南熊侍御】(唐·武元衡)南依刘表北刘琨,征战年年箫鼓喧。
云雨一乖千万里,长城秋月洞庭猿。
22、【长城闻笛】(唐·杨巨源)孤城笛满林,断续共霜砧。
夜月降羌泪,秋风老将心。
静过寒垒遍,暗入故关深。
惆怅梅花落,山川不可寻。
23、【经檀道济故垒】(唐·刘禹锡)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24、【送流人】(唐·张籍)独向长城北,黄云暗塞天。
流名属边将,旧业作公田。
拥雪添军垒,收冰当井泉。
知君住应老,须记别乡年。
25、【邠州词献高尚书三首】(唐·李涉)将家难立是威声,不见多传卫霍名。
一自元和平蜀后,马头行处即长城。
26、【题悟公禅堂】(唐·陆畅)临坛付法十三春,家本长城若下人。
芸阁少年应不识,南山钞主是前身。
27、【送邢郎中赴太原】(唐·姚合)上将得良策,恩威作长城。
如今并州北,不见有胡兵。
晋野雨初足,汾河波亦清。
所从古无比,意气送君行。
28、【饮马长城窟】(唐·陈标)日日风吹虏骑尘,年年饮马汉营人。
千堆战骨那知主,万里枯沙不辨春。
浴谷气寒愁坠指,断崖冰滑恐伤神。
金鞍玉勒无颜色,泪满征衣怨暴秦。
29、【听筝】(唐·张祜)十指纤纤玉笋红,雁行轻遏翠弦中。
分明似说长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风。
30、【长城】(唐·朱庆馀)秦帝防胡虏,关心倍可嗟。
一人如有德,四海尽为家。
往事乾坤在,荒基草木遮。
至今徒者骨,犹自哭风沙。
31、【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唐·赵嘏)秦皇无策建长城,刘氏仍穷北路兵。
若遇单于旧牙帐,却应伤叹汉公卿。
32、【赋得长城斑竹杖】(唐·李频)秦兴版筑时,翦伐不知谁。
异代馀根在,幽人得手持。
细看生古意,闲倚动边思。
莫作鸠形并,空将鹤发期。
33、【长城下】(唐·曹邺)远水犹归壑,征人合忆乡。
泣多盈袖血,吟苦满头霜。
楚国连天浪,衡门到海荒。
何当生燕羽,时得近雕梁。
34、【杞梁墓】(唐·汪遵)一叫长城万仞摧,杞梁遗骨逐妻回。
南邻北里皆孀妇,谁解坚心继此来。
35、【长城】(唐·汪遵,一作褚载)秦筑长城比铁牢,蕃戎不敢过临洮。
虽然万里连云际,争及尧阶三尺高。
36、【失题】(唐·许棠)独夜长城下,孤吟近北辰。
半天初去雁,穷碛远来人。
月黯氛埃积,风膻帐幕邻。
惟闻防虏寇,不语暗伤神。
37、【长城】(唐·罗邺)当时无德御乾坤,广筑徒劳万古存。
谩役生民防极塞,不知血刃起中原。
珠玑旋见陪陵寝,社稷何曾保子孙。
降虏至今犹自说,冤声夜夜傍城根。
38、【秋深】(唐·周朴)柳色尚沈沈,风吹秋更深。
山河空远道,乡国自鸣砧。
巷有千家月,人无万里心。
长城哭崩后,寂绝至如今。
39、【和李秀才边庭四时怨】(唐·卢汝弼)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半夜火来知有敌,一时齐保贺兰山。
40、【续古】(唐·陈陶)秦家无庙略,遮虏续长城。
万姓陇头死,中原荆棘生。
41、《古筑城曲》【宋】陆游长城高际天,三十万人守。
一日诏书来,扶苏先授首。
42、《古意》【宋】陆游千金募战士,万里筑长城。
何时青冢月,却照汉家营?43、《至广州第七十七》【宋】文天祥南方瘴疠地,白马东北来。
长城扫遗堞,泪落强徘徊。
44、【阅八达岭】倪祖(明)八达雄垣起戍楼,风烟朔漠塞边秋。
槛前平陇依然古,山外长河犹自流。
汉将青云收汗马,龙沙白骨啸寒丘。
不堪脂血均输尽,谁系单于纳款头。
45、【八达岭】徐渭(明)八达高坡百尺强,迳连大漠去荒荒。
舆幢尽日山油碧,戍堡终年雾黄。
46、【过八达岭有感】熊伟(明)过尽重关更上山,上山又过一重关。
从来漫说金城险,到此休说蜀道难。
烽火恰传边警至,鼓笳空奏凯歌还。
谁知点点鱼台血,洒向秋闺作泪斑。
47、【登八达岭】沈用济(清)策马出居庸,盘回上碧峰。
坐窥京邑尽,行绕塞垣重。
夕照沉千帐,寒声折万松。
回瞻陵寝地,云气总成龙。
48、【登八达岭】陈春啸倚天舒啸气如虹,极目长城第一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