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第四节 环境侵害纠纷的行政处理
n 一、环境纠纷行政处理 n 1、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概念 n 是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法律
规定行使环境监督管理权的部门,应当事 人之请求,依法对当事人之间关于环境损 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纠纷进行调解处 理的活动。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2、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特征 n (1)行政处理的纠纷范围限于污染纠纷的
n 问:C的行为是否违法?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案例2
n A公司与公民B等四人均系某公寓房产业主。 A公司购买了公寓第1、2、10、11并租用了 29层房产。公民B等四人购买了公寓9层房产。 A公司经营管理办公室、工商局批准;在公司 8层设广告招牌一副;时限为2003年至2008 年4月止。公民B等人购房时窗外无招牌入住 后发现窗户被广告牌遮住;但A认为其广告牌 并未完全遮住B等的采光并且自己的行为系合 法行为。问:A的行为是否是加害行为?B等 四人可以提出何种诉求?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四、关于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因果 关系
n 1、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n 2、原告证明:加害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存在
模糊的因果关系 n 3、被告举证:被告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不存
在因果关系 n 因环境污染引起的损害赔偿诉讼,由加害
人就法律规定的免责事由及其行为与损害结果 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承担举证责任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2020/11/23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第一节 环境民事责任概述
n 一、环境民事责任的概念 n 环境民事责任,是指公民、法人和其他
组织因污染环境和破坏环境,给他人造 成人身或财产损失时应承担的民事方面 的法律后果。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二、环境民事法律责任的特征 n 以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为基础和前提 n 具有强制性 n 主要是财产责任 n 具有补偿性 n 是特殊侵权责任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二)我国环境侵权的无过错责任原则 n 1、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含义 n 是指因污染环境而给他人造成财产或人
身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即使主观上没有 故意或过失,也要对造成的损害承担赔 偿责任。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2、无过错责任的免责条件 n 不可抗力 n 由于受害人自己的行为导致损害的 n 由于第三人行为造成的
案例
n A化工厂购买了一批剧毒化学品原料。因到货 时间是在晚上;于是领导决定先把化学品堆放 在工厂大院内的空地上第二天入库。当晚遭窃; 小偷为获得精美的塑料桶;将化学物品倾倒入 河;致使大规模水污染事故发生;导致50万 人饮用水中断和大量鱼类死亡。对A予以行政 处罚之后;B尚未抓获;于是受害人要求A承 担损害赔偿责任。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案例分析
n 1991年初,浙江省临安县监天乡平山村农 民史晓泉向临安县环保局反映,其种植的 两亩葡萄园因受同村农民卞贤海开办的铸 造厂所排放的氟化物的污染,葡萄果实, 造成减产,要求县环保局调查处理。县环 保局于当年8、9月,先后两次派人现场调 查,认为葡萄园氟污染症状明显。另据了 解的情况,卞贤海因其铸造厂排放的污染 物质对平山村的水稻和竹园造成污染也曾 作过经济赔偿,县环保局认定农民史晓泉
n 问:化肥厂是否存在免责事由?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2)第三人过错 n ①第三人唯一;②第三人与加害人、受
害人无意思联络;③有证据证明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八条 因第三人的过错污染环境造 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污染者请求赔偿,也可以 向第三人请求赔偿。污染者赔偿后,有权向第三人追 偿。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问:被告以不可抗力作为免责任事由是 否成立?(也即是说,矿务局是否要承 担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二、加害行为-----关于“行为的违法性” 理解
n 对于行为的违法性这一构成要件,我国相 关的立法已不作要求。
n 我国新起草的《民法典》(草案)第八编 第五章第32条明确规定:“排污符合规定 的标准,但给他人造成明显损害的,有关 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侵权责任。”
n 天津海事法院受理此案后,查明(1)除河北省 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余8家企业均属超 标排放;(2)上述9家企业排污水中含有大量的 有害物质;(3)上述9家企业的排放的污水造成 孙有礼等18人开办的6家养殖厂经济损失约1366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万元。法院于2002年4月12日依法作出一 审判决,判令上述9家企业对孙有礼等18 人承担污染损害赔偿责任,赔偿其因贝 类、鱼类死亡所遭受的经济损失共计 1365.97万元。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案例分析
n 1998年4月,辽宁省某市矿务局将其矸石 处理场设在该市蒙古族自治县东梁乡岗 岗村,称为东梁排矸场,由于矸石所具 有的特殊化学性质,在自然界中能够自 燃,产生大量高温有害烟气,自该场设 立以来,矸石自然累积的烟气对周围居 民危害很大,灼热的烟气呛得人喉咙发 痒,呼吸困难,除了对人身健康的损害, 还对农作物和岗岗村种植的果园有危害, 临近排矸场南北两侧的大部分农田和果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三、损害事实
n 1、人身权益损失 n 2、财产权益损失 n 3、生态权益损失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案例评析
n 河北省乐亭县农民孙有礼等18人为了发展 海水养殖业,于1997年与乐亭县海洋行政 管理部门签订了滩涂承包合同,共同集资 在大清河、滦河入海口滩涂开办海水养殖 场。2000年10月上旬,大量的工业污水进 入滦河口、大清口海域,污染了孙有礼等 18人的6家养殖厂,致使养殖厂内即将成 熟的贝类、鱼类成批死亡。后查明,工业 污水系由河北省迁安化工有限责任公司等 9家企业排放。于是,孙有礼等18位农民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案例
n 河流上游ABC三家化工厂分别排放三类 不同性质的水污染物;其中AB两家化工 厂排放的污染物还会形成强致害性二次 污染物。上述四类污染物造成了下游养 鱼者的财产损失。
n 问:如何分配三家化工厂的损害赔偿责 任?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二、停止侵害;排除妨碍 n 1、基于人身权益受到侵害要求 n (1)实际损害尚未发生;加害行为存
n 问:A是否应承担该责任?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3)受害人过错 n A经营一鱼塘;因不善管理眼看要亏本;
A于是想法弥补损失。附近有B工厂;其 排污口与鱼塘排水口有一个汇合处;为 防止污染;平常接口是关闭的;某天A 偷偷将接口挖开;引污水入鱼塘;导致 鱼苗大量死亡。 n 问:A是否可以向B索赔;为什么?
赔偿责任和金额 n (2)受理纠纷之行政处理申请的机关是特
定的 n (3)必须是应当事人的自愿请求 n (4)行政机关作出的处理决定不具有强制
性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3、环境纠纷行政处理的性质 n 属于行政管理机关居间对当事人之间关
于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和赔偿金额的民事 纠纷(侵权纠纷)所作的行政调解。
n 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被告辩称(1)排矸场的 矸石是“自燃”,人力无法控制;(2)由分 选技术限制,矸石中肯定会有可燃物质;(3)
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因矸石自燃造成损害而进行
赔偿的先例。因而,矸石“自燃”属于不可抗
力。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而原告则主张(1)被告作为煤炭生产的 专门企业,应当能够预见自燃问题,可 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建设绿色防 护带、设置防火设施等;(2)在获知原 告遭受矸石危害后,没有采取及时合理 的措施治理污染。因此,被告不具备不 可抗力的负责条件。
n 三要件说 n 四要件说 n 环境民事责任,在其构成要件上表现出了一定
的特殊性,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和行为的违法 性不再是环境民事责任的必要条件。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一、在行为人的主观认定上实行无过错 责任原则
n (一)归责原则概述 n 归责原则,即责任的归属。是指当侵权
行为人的行为致使他人损害的事实发生 以后,应以何种理由、标准和根据使其 负责。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3、免责事由分析
n (1)不可抗力
n 环境保护法》第41条:
n
完全由于不可护拒的自然灾害,并经及时采取合
理措施,仍然不能避免造成环境污染损害的,免予承
担责任。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案例
n 某化肥厂通过专用明渠向长江排放废水;附近 洼地有很多鱼塘;1998年夏季暴雨使长江上 游水势猛涨;致使排污渠内废水自然入江受阻; 满溢流入鱼塘;鱼塘承包人与化肥厂交涉要求 采取措施;化肥厂不予理睬;鱼塘出现死鱼现 象。此后长江洪峰频发;外洪内涝排污渠与鱼 塘连成一片雨被废水呛死;对此;鱼塘承包人 要求化肥厂赔偿损失。
n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第三节 环境民事责任承担形式
n 一、赔偿损失 n 1、一般环境污染 n 环境污染损害、高度危险作业造成环境
污染损害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2、复合污染
n (1)共同侵权或共同危险行为
n (2)责任分割
n
比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
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n “二人以上没有共同故意或者共同过失,但其 分别实施的数个行为间接结合发生同一损害后 果的,应当根据过失大小或者原因力比例各自 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
n 树的生长受到烟气的严重污染损害,经过对矸 石道两侧部分枯黄、枯死的农作物及京白梨果
树地实地丈量测算,农作物受害减产面积为
86.147亩,减产程度分为绝收、重度减产和轻
度减产三种。岗岗村居民推选代表根据以上事
实向该县法院起诉,要求该市矿务局赔偿经济
损失41374.74元人民币。
Hale Waihona Puke 环境民事法律责任(1)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