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章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

第一章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发展史

• •
50年代以来,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出现了一 个新的局面,中国历史地理学真正成为了一 门独立学科。

• •


在这一时期,主要的贡献是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有所建树。其中,谭其骧、侯仁之、 史念海、陈桥驿等前辈为当今历史地理学的建设,作了 大量工作。他们运用辨证的唯物的历史观点,对历史地 理学的基本问题提出了完整的理论。 他们认为: 1、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与现代地理学一致,同时 又与历史学存在密切关系。历史地理不仅要描述历史上 各种地理现象的变化,还要进一步考察现象背后的内在 本质,研究引起这些变化的原因。 2、在历史上,地理环境同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相互影 响的,既要重视人类活动对于改变地理环境的能动作用, 又不可忽视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作用。同正确的 历史观点对待历史事件一样,不能离开具体的历史环境 无限制地夸大人们的主观因素,这才是建立在科学基础 上的历史地理观。 上述这些基本观点,目前已经逐步被我国历史地理 学界所普遍接受。
复习思考题:
• 1、我国古代传统地理学分为哪几个时期? 各属于哪个阶段? • 2、《山海经》、《尚书· 禹贡》、《汉书· 地 理志》、《水经注》。 • 3、晋代的裴秀对地图学做了什么贡献? • 4、朱思本、罗洪先、陈祖绶、徐霞客、顾 炎武的代表作是什么? • 5、历史地理学具备了成熟条件,主要体现 在哪几个方面? • 6、什么人为建国后的历史地理学的理论做 出了巨大贡献?其理论是什么?
• 3、辛树帜《禹贡新 解》: • 《禹贡》的成书 年代,当在西周的 文、武、周公、成、 康王全盛时代,下 至穆王为止。即, 公元前1185年~公 元前952年之间。
• 4、王成祖《中国地理学史》:《禹贡》的编写,基本上是孔子依据春 秋时代他所了解的地理范围和生产条件所写成的古文献,大约在公元前 500年前后。


• • • • •
“五四”时期的新文化运动,引起了近代科学的急剧 变化,作为孕育母体之中的历史地理学,已经具备了成 熟的条件。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1、19世纪末期,随着我国半殖民地的加深,帝国主 义列强蚕食鲸吞我国边疆领土,国内的广大爱国主义者 义愤填膺,无限感慨,加速了边疆史地的研究工作。 2、随着“五四”以来新思想的传播,打破了旧的史 学体系,人们开始自觉地用新眼光去探索历史地理资料。 3、近代考古学的新发现,为历史地理学提供了文献 以外的可靠资料。 4、现代地理学在我国的传播和我国传统地理学研究 的进展,促使人们注意沿革地理以外的历史现象,从而 开始着眼于历史地理现象本质的探讨。 5、在19世纪末期到20世经初,商代的殷墟开始了大 量的发掘,出土了许多甲骨文。通过对甲骨文的研究, 为先秦历史及历史地理的研究开拓了新的道路。

1934年2月,顾颉刚、 • 顾颉刚(1893—1980 ) 谭其骧等先生发起成立了 “禹贡学会”,并创办了 《禹贡》半月刊,1935年 正式使用“中国历史地理” 一词。 • 这个学术团体是我国第 一个专门研究我国历史地 理的学术团体,开创了历 史之先河,为历史地理学 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节 当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
先秦时期是我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萌芽时期。 • 《尚书· 禹贡》、《山海经》是世界上较为古老的地理学著作, 这两部著作都是典型的区域地理学著作。


(一)《尚书· 禹贡》
共1193字。 《禹贡》主要是以分区的方法描述了各 区的自然地理现象以及治水的丰功伟绩。把天下分为九 州,即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 其成书年代,历来说法不一,大体来说分作四种: • 1、自从战国两汉以来,一般都公认为禹本人或禹时 代,在禹治水成功后的一份记录(约在公元前 21世纪)。 但从各个方面来分析,在禹时代,还不可能产生这样一 篇内容复杂而条理井然的作品; • 2、中国现代历史地理学顾颉刚先生在《禹贡》(全 文注释)一文中,主张《禹贡》是公元前三世纪前期的 作品,较秦始皇统一的时代(公元前 221年)约早60年。

南北朝时期的郦道 元所注的《水经注》 (郭璞、桑钦)也是 这一时期的优秀的地 理学著作。 • 《水经注》是以水 为纲的区域性综合地 理著作。在自然地理、 经济地理方面、沿革 地理方面均有记述, 内容十分丰富。仅记 载的河流就多达1252 条。

在这一时期地图制 图学也得到了长足的进 步。 • 三国、两晋间的裴秀 (224~271年,寒食散) 撰《禹贡地域图》18篇, 创立了“制图六体”, 使我国大比尺地图的制 图水平处于世界遥遥领 先的地位。 •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地图编制理论。
二、秦汉南北朝时期
• • • 秦汉南北朝时期是古代传统地理学的建立时期。 在这个时期,我国正式出现了地理学著作。 东汉时期的班固编撰的《汉书· 地理志》就是一篇颇好的地 理学著作。《汉书· 地理志》以行政区划为纲,记述了各区域的 户口、山川、水泽、水利、特产、工矿以及古今重要聚落、关 塞、名胜、古迹、疆域等等。 • 《汉书· 地理志》记述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西汉的范围,而且 秦代以至夏、商、周等朝都给予记载。追述了汉代以前的地理 状况。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正史中记载了有关沿革地理的 内容。 •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有关地理学方面的著作。例如:《史 记· 河渠书》、《汉书· 沟洫志》对于兴修水利、治理水害作了 较为全面的记述。《史记· 平准书》、《史记· 货殖列传》、 《汉书· 食货志》对于经济地理来说,也是很好的地理学作品。 《后汉书· 郡国志》是继《汉书· 地理志》后的又一部有关地理 沿革的专门性作品。
四、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是我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鼎盛时期。 • 明代徐霞客坚持30多年野外考察,写出了力作《徐霞客游 记》。清代顾炎武“考其山川风俗疾苦利病”,致力为社会服 务,耗费了毕生精力,形成了《天下郡国利病书》(这本书是 顾炎武生前经过查阅大量资料,主要是志书和实地考察,经后 人整理而形成的)。 • 清代,我国沿革地理的研究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突出表现在 大量的历史地理资料的发掘整理和疆域、政区、水道等研究著 作的问世。清代官修的《大清一统志》对于地理沿革叙述的颇 详。此外,《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考 证》、《历代舆地沿革表》(陈芳绩)、《历代地理志韵编今 释》(李兆洛)等等,也是颇有影响的沿革地理著作。 • 其它比较有代表性的著作还有《河防一览》(潘季驯)、 《大明一统志》(李贤)、《东西洋考》(张燮Xiè)、《西域 图志》(清,刘统勋)、《水道提纲》(齐召南)、《治河方 略》(靳辅)、《东三省舆地图说》(曹廷杰)等。
• (二)《山海经》 • 成书年代应该 是战国后期。全 书共18卷。主要 记载了山川的方 向,河流的流向, 动植物的分布, 矿产的分布等 (《山海经》是 世界上最早记载 矿产分布的作 品)。

一般认为,《尚书· 禹贡》、《山海经》 是先秦时期最好的地理学著作。 • 除此之外,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许多 很有价值的地理学著作。主要有:《尔 雅· 释地》、《管子· 地员》(地数篇,度 地篇)、《吕氏春秋· 有始览》、《周 礼· 考工记》(天官篇,地官篇)、《周 礼· 职方》等。 • 在这一时期,地图学也出现了,《战 国策》一书曾多次提到过地图。《管子》 中专有《地图》篇。
三、隋唐宋元时期
• • 隋唐宋元时期是我国传统地理学的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内,地理学著作的突出特点,是全国 地理总志的编纂和沿革地理的发展。 • 例如,唐代李吉甫著的《元和郡县图志》(我国 第一部全国地理总志)、宋代乐史著的《太平寰宇 记》、欧阳忞著的《舆地广记》、王象之著的《舆 地纪胜》等著作,都是这一时期的著名地理著作, 这些地理著作的特点都是由今溯古,重视地理学的 沿革。 • 在这一时期,为了适应当时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 民族大融合的需要,一些记录边疆地理和域外地理 的著作也大量地出现。如:唐代的《大唐西域记》、 宋代赵汝适的《诸藩志》均属这方面的专著。
第一章 中国历史地理学 的发展史

• • • • • • •

第一节、我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发展 一、先秦时期 二、秦汉南北朝时期 三.隋唐宋元时期 四、明清时期 第二节、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第三节、当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第一节 我国古代传统地理学的发展
• 我国是世界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两千多年前 就有了地理学著作。尔后的历朝历代,不断地出 现官修或民修的地理学著作。这些地理学著作, 极大地丰富了历史地理学的内容。 • 从地理学的发展史上看,我国古代传统地理 学大致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即先秦时期、秦汉 南北朝时期、隋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
• •
在地图绘制方面,明清两代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 明代,罗洪先的《广舆图》首次创立了地图符号 图例。陈祖绶的《皇明职方地图》极尽其详,尤其突 出了军事用途的功能。 • 清代,运用了明末利马窦传入的西洋制图学的理 论,在康熙年间制成的《皇舆全览图》(经纬网), 其质量“不仅是亚洲当时所有的地图中最好的一幅, 而且比当时的所有欧洲地图都好,更精确”。继其而 后的《乾隆内府地图》标志着我国实测地图最终完成。 • 此外,清末民初的杨守敬编绘的《历代舆地沿革 险要图》,则成为我国历史沿革地图史上旷世绝学、 独有千古的一部历史沿革地图集。为后代研究郡县变 化。水道迁移等方面的科学问题提供了非常有用的参 考资料。
第二节 我国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发展
从我国古代地理学的发展来看,沿革地 理学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 但这些沿革地理资料,也大都局限于疆 域、政区、地名、水道、山川物产、城市 兴衰等历史上各种地理现象变化的描述上, 没有进行规律性以及历史地理现象本质的 探讨,因而,给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历 史地理学的发展带理略》考证了历代 疆域沿革,《都邑略》则叙述了都邑兴衰。 《历代疆域志》、《春秋地谱》、《通鉴地 理考释》等都属于沿革地理专著。《历代地 理指掌图》则是沿革地图。 • 在地图绘制方面,唐代贾耽的《海内华 夷图》、宋代的《淳化天下图》、《天下州 县图》、《华夷图》、《禹道图》、《地理 图》、《九城守令图》、元代的《舆地图》 (朱思本)等都成为对后代有较大影响的著 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