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

教育学4-教育目的论


•《中国青年报》记者曾经在清华校园做 《中国青年报》 了一个随机采访,被采访的18 18位清华学生 了一个随机采访,被采访的18位清华学生 明确表示希望出国深造的有14 14位 中,明确表示希望出国深造的有14位,另 位视情况而定。 外4位视情况而定。在被问到是否会回国 表态坚决回国的只有3 还有3 时,表态坚决回国的只有3位;还有3位说 现在是倾向于回国的, 现在是倾向于回国的,但不敢保证以后会 有什么变化; 有什么变化;表示要看情况再作决定和不 打算回国的各有4 打算回国的各有4位。
5、劳动技术教育
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 向学生传授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养成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的 教育。 教育。它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 个方面。 个方面。
(二)正确认识和处理各育的关系
五育中的各育都包含对学生的身、 五育中的各育都包含对学生的身、 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心两方面的和谐发展,还包含着对 人的认知、情感、 人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 求。
• 我国教育价值取向中存在 的偏差——中西方比较 的偏差 中西方比较
教育价值与教育观
中国
社会利益 培养精英 注重系统知识 强调稳定 计划, 计划,大纲
西方
个体发展 面向大众 关注生活经验 追求变化 跑道, 跑道,共同建构
教育内容与教材
中国
学科中心 系统与规范 原理、 原理、经典的知识 繁 , 难 , 窄 ,旧 概念,法则, 概念,法则,练习 注重结论, 注重结论,获得知识
二、全面发展的教育(Βιβλιοθήκη )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1、德育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 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 目的、有计划地把一定社会的思想 目的、 观点、社会意识、 观点、社会意识、道德准则转化为 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在我国,德育包括思想教育、 在我国,德育包括思想教育、政治 教育、 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纪律教育等 众多内涵, 众多内涵,此有别于西方仅仅规定 为道德教育的德育。 为道德教育的德育。
2、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 会价值为中心, 会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社会 发展需要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 教育活动。 教育活动。
这种理论的观点
首先,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 首先,个人的一切发展依赖于社会; 其次, 其次,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服从和服务 于社会; 于社会; 再次, 再次,以对社会功能的好坏来作为教育 结果的评价标准。 结果的评价标准。
西方
鼓励个人思考 论文,答辩 ,制作 论文, 参与,多样化, 参与,多样化,创新 自我反思 淡化区别, 淡化区别,个人隐私
我国的教育价值取向总结
重人与社会的协调, 重人与社会的协调,强调社会本 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 位,忽视个人利益和个人价值; 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 重人伦观念,强调师道尊严; 重“入世(仕)”,强调学以致 入世( 一味强调个人的内省。 用,一味强调个人的内省。
2、智育
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知 识 、 技能和发展学生智力的教 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 育,它是各育的知性基础。
3、体育
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健身知识 与技能, 与技能,发展学生身体素质和运 动能力, 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
4、美育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 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发展感受美、鉴 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培养学 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生高尚的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 1、坚持教育目的的社会主义方向; 2、“培养劳动者”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总 培养劳动者” 要求; 要求; 使受教育者在德、 3、“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 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 展”是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教育质量标准; 注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4、注重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三、教育目的的实现 ——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
(一)审视应试教育 1、应试教育的理解 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学什 应试教育是一种“考什么、教什么、 的教育; 么”的教育;它以分数或升学率作为质量 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功能, 标准,突出教育的筛选功能,是“选拔适 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 合于教育的学生”的教育。
(二)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观依据
教育目的的确定也是人们主观选 择的结果。不同时期和背景下, 择的结果。不同时期和背景下, 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同, 人们对教育目的价值取向不同, 因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取舍。 因此产生不同的观点和取舍。
二、现代教育目的的分类
• 以不同的理论基础与价值倾向为标准 的分类: 的分类: 个人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
教育目的的内容包括对教育目的的 性质与价值取向、 性质与价值取向、受教者身心发展 与人才规格作出具体的规定。要给 与人才规格作出具体的规定。 教育目的明确地定性、定向、 教育目的明确地定性、定向、定位 定点。 、定点。
定性——指明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提示 指明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提示 定性 教育目的的本质; 教育目的的本质; 定向——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作 定向 即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作 出凝练概括; 出凝练概括; 定位——确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要求 定位——确定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要求 ; 定点——对受教育者的人才规格作出 定点 对受教育者的人才规格作出 简洁明确的具体规定。 简洁明确的具体规定。
第四章 教育目的论
第一节 现代教育目的的内涵
教育目的——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 教育目的 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 定社会所需人才的总要求,是培养人 才的规格与标准,是教育工作的出发 才的规格与标准, 点与归宿, 点与归宿,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 指导作用。 指导作用。
教育目的的内容
我们最优秀的人才,哪儿去了? 我们最优秀的人才,哪儿去了? 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 研究生1596 2000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人,研究生1596 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有2154 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 751人 人,这些人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751人,大约 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 20%,其中有587 占毕业生总数的20%,其中有587人同时选择了美 比例高达78 78%。 国,比例高达78%。 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 研究生2002 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 2002人 2001年北京大学本科毕业生2217人,研究生2002人, 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 831人 毕业后直接出国留学的有831人,占毕业生总数的 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 比例接近87 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 87%, 接近20%,其中有711人去了美国,比例接近87%, 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 比上一年增长了9个百分点。这一年北京大学物理 化学专业毕业32 32人 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 28人 化学专业毕业32人,直接出国留学的达28人;高分 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 15人 出国人数达到13 13人 子化学与物理专业毕业15人,出国人数达到13人, 比例为90%。 比例为90%。 90%
培养目标——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不同层 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 培养目标 是指特定的社会领域 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具体目标, 次、不同级别和不同类型教育的具体目标, 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它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各级各类学校对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受教育者身心发展所提出的具体标准和要求。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普遍与特 殊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殊的关系,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教育目的是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 教育目的是对所有的受教育者而言的,是社 会对教育所要造就的社会个体质量规格的总 的设想或规定; 的设想或规定;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对 象提出的。 象提出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确立培养目标的依 据,培养目标是在教育目的的基础上制定出 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来的,因此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同时,教育目的只有具体化为各级各类学校 同时, 的培养目标,才能进行现实操作和具体落实 的培养目标, 。
一方面, 五育”之间不能替代, 一方面,“五育”之间不能替代,因为各育之 间是相对独立的,有区别的, 间是相对独立的,有区别的,各育都有自己特 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 定的内容、内涵、任务和功能,对学生的发展 起着不同的作用。 起着不同的作用。 另一方面, 五育”之间又是相互依存、 另一方面,“五育”之间又是相互依存、相互 影响、互相促进的。 影响、互相促进的。 所以,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 所以,应坚持“五育”并举的原则,防止重此 轻彼的现象。 轻彼的现象。在教育实践中我们要考虑人的素 质的全面发展性和整体性, 质的全面发展性和整体性,要把各育结合起来 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使它们在全面发展中相互联系、相互协调、 相互促进。 相互促进。
1、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 人价值为中心, 人价值为中心,应主要根据个人自 身完善和发展的精神性需要来制定 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
这种理论的观点
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 首先,人生来就具有健全的本能, 教育的职能就在于使这种本能不受 影响地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 影响地得到完善和最理想的发展; 其次, 其次,个人的价值高于社会的价值 。
• 2002年出国更热,北大学生出国被拒绝很 2002年出国更热, 年出国更热 多数学生是自费出国留学。 少,多数学生是自费出国留学。尤其是理 工科出国率非常高。 工科出国率非常高。物理化学专业的学生 出国率更高,有的几乎全班端。 出国率更高,有的几乎全班端。 • 1998年,清华大学毕业生直接申请出国留 1998年 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 760多人 年为960多人; 学的为760多人;1999年为960多人;2000 年更是突破千人大关, 1120多人 多人; 年更是突破千人大关,达1120多人;这几 年更是增长强劲。 年更是增长强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