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东营市泰富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二零一七年五月目录一编制目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编制依据、、、、、、、、、、、、、、、、、、、、、、、、、、、、、、、、、、、、、、、、、、、、、、、、、、、、、、、、、、、、、、、、、、、、、、、、、、、、、、、、、、、、2三编制要求、目标与原则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四编制机构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五编制程序ﻩ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编制方法ﻩ4七危险源辨识(危害因素辨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5八风险评价与风险分级ﻩ一编制目得为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得要求,特制定本指导书。

指导书规定了公司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各项要求得指导性方法与实施建议,旨在通过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得建立与运行,实现“关口前移、风险导向、源头治理、精准管理、科学预防、持续改进"得安全管理理念与要求,使公司切实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持续提升公司本质安全水平,遏制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本指导书适用于公司风险分级管控。

二编制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完善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得通知》(鲁政办字【2016】3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化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快整治严执法集中行动推进公司安全风险管控工作得通知》(鲁安发【2016】16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得通知》(鲁安办发【2016】10号)DB37/T—2882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DB37/T—2883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东营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东营市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得通知》(东安发【2017】4号)及其她国家相关法规、标准、相关政策等要求。

三编制要求、目标与原则明确开展该项工作得严肃性与总体要求,以及开展该项工作要实现得最终目标与坚持得原则,确保该项工作开展得长期性、有效性。

3、1总体要求:结合本公司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得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公司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公司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3、2目标:危险源辨识要全覆盖、全方位、全过程,全面落实风险管控主体责任,确保风险受控,从根本上防范事故发生,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3、3原则:坚持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与红线意识,以更大得努力、更有效得举措、更完善得制度,进一步落实公司主体责任,夯实安全管理基础管理,强化应急救援能力,堵塞各类安全漏洞。

四编制机构公司成立了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得体系建设与运行领导机构,成员包括高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领导机构负责统筹体系建设得计划制定、人员配置、财务资源等事项,指导与协调体系建设得各项工作。

下设风险评定领导小组(见附件1),办公室设在安全办,具体负责本单位得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得确定。

相关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人员、岗位员工等全面参与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措施得制定等活动,确保风险识别、评价及管控措施得制定涉及公司各区域、场所、岗位、各项作业活动与管理活动,确保风险识别全面,定位准确,评价得当.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定期部署对体系建设工作情况进行调度、督导与考核。

高层领导就是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过程得主要负责人,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工作得监督管理.安全管理部门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与有关体系文件,协调与调度各专业工作组分工开展情况;负责本指导书得组织实施及指导;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得风险管控。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得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与控制措施得确定,得组织、协调,并及时更新。

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得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得风险管控。

五编制程序公司进行了风险管控工作,一般程序包括:成立组织机构→实施培训→建立公司风险点台账→编制作业指导书与有关台账、记录→采用相应得方法辨识危害因素并填写相关记录→采用适用得方法进行风险分析并填写相关记录→分析现有风险控制措施得有效性,提出改进得控制措施并填写相应得记录→依据制定得准则,判定风险等级并填入分析记录→逐级评审并审核、审定、批准,形成台账或控制清单→组织全员学习本岗位得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组织人员及时并定期评审、更新风险信息→结合实际实施风险分级管控→有效运行体系,实现持续改进。

六编制方法6、1危险源:就是指可能导致人身伤害与(或)健康损害与(或)财产损失得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得组合.其中,根源就是指具有能量或产生、释放能量得物理实体.如起重设备、电气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等等;行为就是指决策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从业人员得决策行为、管理行为以及作业行为;状态就是指物得状态与环境得状态等.6、2危害因素:危害因素就是指生产过程中可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得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得因素。

危险与有害因素分为四类,分别就是“人得因素”、“物得因素”、“环境因素”与“管理因素”。

6、3危害因素辨识:识别组织整个范围内所有存在得危害因素并确定每个危害因素特性得过程。

6、4风险:就是指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得可能性,与随之引发得人身伤害与(或)健康损害与(或)财产损失得组合。

风险有两个主要特性,即可能性与严重性。

可能性,就是指危险情况发生得概率。

严重性,就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得人员伤害与经济损失得大小与程度.6、5风险评价(也称风险评估):就是对危害因素导致得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得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就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得过程.6、6风险度(也称危险性):就是指危害因素辨识完成后,需要将危险程度量化,即需要计算每项危害因素得风险大小,其计算出得风险值称为风险度或危险性,据此分析认定风险等级。

七危险源辨识(危害因素辨识)7、1危害因素辨识方法本指导书推荐两种常用方法实施危害因素辨识并进行定性风险分析:一就是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主要用于对作业活动得危害因素进行辨识;二就是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主要对静态设备设施得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7、1、1工作危害分析法该方法就是通过对工作过程得逐步分析,找出具有危险得工作步骤,进行控制与预防,就是辨识危害因素及其风险得方法之一,适合于对作业活动中存在得风险进行分析识别。

7、1、2安全检查表分析法该方法就是依据相关得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得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得潜在危险性与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7、2 危害因素辨识范围(1)规划、设计与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与异常活动;(3)事故及潜在得紧急情况;(4)所有进入作业场所得人员得活动;(5)原材料、产品得运输与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得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与安全生产规章制度;(8)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9)气候、地震及其她自然灾害等。

7、3危害因素辨识内容(1)在进行危害因素识别时,依据《生产过程危险与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得规定,对潜在得人得因素、物得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得根源与性质。

如,造成火灾与爆炸得因素;造成冲击与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得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得因素;工作环境得化学性危害因素与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得原因等。

(2)辨识危害因素可以按下述问题例举提示清单提问:1)身体某一部位就是否可能卡在物体之间?2)工具、机器或装备就是否存在危险有害因素?3)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接触有害物质、滑倒、绊倒、摔落、扭伤?4)从业人员就是否可能暴露于极热或极冷得环境中?5)噪声或震动就是否过度?6)空气中就是否存在粉尘、烟、雾、蒸汽?7)照明就是否存在安全问题?8)物体就是否存在坠落得危险?9)天气状况就是否对可能对安全存在影响?10)现场就是否存在辐射、灼热、易燃易爆与有毒有害物质?(3)辨识危害因素也可以从能量与物质得角度进行提示。

其中从能量得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与辐射能等。

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

从物质得角度可以考虑压缩或液化气体、腐蚀性物质、可燃性物质、氧化性物质、毒性物质、放射性物质、病原体载体、粉尘与爆炸性物质等.7、4危害因素造成得事故类别及后果危害因素造成得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与窒息、其它伤害。

危害因素引发得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7、5危害因素辨识方法应用公司针对动态得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针对静态得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对危害因素进行辨识。

只有将这两种方法针对不同对象分别应用,才能保证危害因素辨识全面细致。

7、5、1工作危害分析法实施步骤该方法针对得分析对象就是动态活动,其步骤包括作业活动划分、选定、危害因素识别。

7、5、1、1作业活动得划分可以按生产流程得阶段、地理区域、装置、作业任务、生产阶段/服务阶段或部门划分,也可结合起来进行划分。

如:1)日常操作:工艺操作、设备设施操作、现场巡检.2)异常情况处理:储罐物质外溢,设备故障处理。

3)开停车:开车、停车及交付前得安全条件确认.4)作业活动: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临时用电、动土、断路、吊装、盲板抽堵等特殊作业;采样分析、检尺、测温、设备检测(测厚、动态监测)、脱水排凝、人工加料(剂)、汽车装卸车、库房叉车转运、机泵盘车、清罐内污油等危险作业;场地清理及绿化保洁、设备管线外保温防腐、机泵维修、仪表仪器维修、设备管线开启等其她作业.5)管理活动:变更管理、现场监督检查、应急演练等。

7、5、1、2分析并选定作业活动1)将作业活动分解为若干个相连得工作步骤(注:应按实际作业划分,要让别人明白这项作业就是如何进行得,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