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古代注音法之反切法(整理版)整理.ppt
古代注音法之反切法(整理版)整理.ppt
呼典切 ——h ian→x ian
优选文档
四呼
18
齐齿呼 i、ia、ie、iao、iou、ian、in、 iang、ing
开口呼 -i(前、后)、a、o、e、ê、er、ai、ei、
ao、ou、an、en、ang、eng
合口呼 u、ua、uo、uai、uei、uan、uen、
uang、ueng、ong
(判) (娑) (劝) (欢)
优选文档
2、反切正例——音和
14
反切正例,反切即取上字声母,下字韵母合声调。
例子: 之少切——照 zhi shao zhao
优选文档
3、反切变读/变例——类隔
15
举韦切 jǚ uéi —— juēi× (guēi) 古讶切 gǔ ià —— già× (jià) 仓经切 cāng jīng —— cīng × (qīng) 芳辟切 fāng pì —— fì× (pì)
得按切 dé àn —— dàn
之少切
—— zhī shào
zhào
丘倨切 qiū jù —— qù
(红) (旦) (照) (去)
优选文档
2、反切正例——音和
13
普半切 pǔ bàn —— pàn
速多切 sù duō —— suō
七愿切 qī üàn —— qüàn
火官切
—— huǒ guān
huān
砌口:反过来,由双声词合声合为一“返”
回原切之音。砌,即两音叠砌。
△返回复归还原————反切的反
优选文档
“双反语”
10
定义:用两个字先顺后倒地切合两次。
如梁武帝中大通时的民谣:“鹿子开城门” “鹿开” ——来
l+ai
lai
“开鹿” ——哭
k+u
ku
优选文档
“切脚语”(切脚字):
11
定义:用反切上下字代替本字,实质是古语或标准语7那么诗经中的双声叠韵是?
双声词:指两个音节声母相同的连绵词。 (参差cen ci、忐忑tan te、吩咐fen fu、淋漓lin li)
叠韵词:指两个音节的“韵”相同的连绵词。 (彷徨pang huang、窈窕yao tiao、从容cong rong、 烂漫lan man、徘徊pai huai)
连绵词:指两个不同的音节连缀成一个语素,表示一个意义的词。
1
古代注音法 之
反切法(补充)
制作:ydenise 时间:2015年10月
优选文档
反切法:
2
格式:×,××切。 或:×,××反。 例:贡,古送切。
被切字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优选文档
反切法:
3
被切字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贡 g ong
古 gu 送 song 切
反切规则:上字取声,下字取韵, 上定清浊,下定四声。
优选文档
1、反切产生基础——双声叠韵 8
• 汉末以来民间流行的“反切 语”——一种语言技术。
“双反语”:用两个字先顺
后倒地切合两次。如梁武帝
中大通时的民谣:“鹿子开
城门”
又:《水经
“鹿开” ——来
注》“索郎酒” =桑落酒
优选文档 “开鹿” ——哭
“反切语”
9
反切 的两 面
{
切口:切口的切是说语言是可以切割的, 单音词缓读分音一分为二叫做“切口”。
如延切 ——r ian →r an
优选文档
3、反切变读/变例——类隔
21
例4:博怪切 ——b uai →bai
➢ 变普读过规切律4—:—反p切u上o 字→声bo母为 b或p莫ü介m困,音切反,—切则—下被m字切u韵字n母韵→为母m有去eun掉 u介彼音眷,切或—把—ü介bü音an变→读b为iai介n 音薄。泫切 ——b üan→b ian
撮口呼 ü、üe、üan、ün、iong
优选文档
3、反切变读/变例——类隔
19
例2:子亮切 ——z iang→j iang ➢ 变读规律2:反切上字声母
为子z c泉s切,反—切—下z ü字a韵n→母j 为üa齐n
齿仓呼经、切撮口—呼—,c i则ng被→切q字in声g 母 读此z为变缘x读 。切为—j、—cc变ü读an为→qq、üsa变n
素鸡切 ——s i →x i
似鱼切 ——s ü →x ü
优选文档
3、反切变读/变例——类隔
20
例3:知演切 ——zh ian→zhan
➢ 变章读与规切律3—:—反zh切ü上→字z声h 母u 为 为昌z齐h里齿ch切呼s、h—撮r—,口c反h呼切i ,下→则字c被韵h切i母(后-i) 字昌韵缘母切齐齿—呼—变ch读üa为n→开c口h 呼ua、n 撮食口允呼切变读—为—合sh口ü呼n→。sh un
优选文档
3、反切变读/变例——类隔
16
类隔:是一个音韵学术语,凡反切上字与所切之字有重唇、
轻唇或舌头,舌上之异,叫做“类隔切”。
隔就是隔碍。
因为一些语音读不出来。
优选文档
3、反切变读/变例——类隔
17
例1:古稽切 ——g i →j i
➢ 变古读讶规切律1—:—反g 切ia上→字j声ia母为 g呼k康、h礼撮,切口反呼切—,下—则字k 被韵i 切母→字为q声齐i母齿g 变苦读泫为切j 、—k变—读k 为üaqn、→hq变ü读an为 x。胡决切 ——h üe →x üe
6
反切的出现,是古人能对汉字音节进项两分的分析,把音 节离析为“声”、“和韵”。
为归纳汉字的声母韵母奠定了基础。
·反切上字,可以归纳出汉语的声母,古人称之为“字母”
·反切下字,可以得出汉语的韵母和声调系统,古人称之同 韵母、同声调的字为一个“韵类”。
上字定声母,下字定韵和调。
优选文档
•《诗经》中的双声叠韵字
优选文档
4
反切基本知识例解
反切产生基础——双声叠韵 反切正例——音和 反切变例——类隔
优选文档
1、反切产生基础——双声叠韵 5
陈澧:“以二字为一字之音。 上字与所切字双声,下字与所 切字叠韵。”
•《诗经》中的双声叠韵字 • 春秋至汉魏六朝,人名、地 名、物名常用双声或叠韵字
优选文档
•《诗经》中的双声叠韵字
中的单音节词在向口语转化的过程中,由于缓读的作用, 而分化为用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表达一个不可拆开 解释的词义。
“叵”——不可 ; “甭” ——不用
(po)
bu ke
(beng)
bu yong
“孔” ——窟窿;“精” ——机灵
(kong)
ku long
优选文档
2、反切正例——音和
12
胡笼切 hú lóng —— hóng
眉殒切 ——m ün →m in
优选文档
22
古调知识
古今调类不同,古调分为“平、上、去、入” 而今调类分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是由“平分阴阳,入归四声”形成的现代汉语的声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