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2等值线图的判读

2020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突破练12等值线图的判读

专题突破练12 等值线图的判读专题突破练第23页(2019湖南5月大联考)读黄河某河段流域内潜水(指地面以下第一个稳定隔水层之上具有自由水平的地下水)等水位线(单位:米)分布图,完成1~3题。

) 图中潜水流速空间变化的总体特点是( 1.,南部慢北部快,东北慢 B.A.西南快 ,西部慢两端慢 D.东部快C.中部快,) ( 2.东营市附近地区地下水的大致流向是 B.西北流向东南A.东北流向西南D.西南流向东北C.东南流向西北) .图示黄河段初春季节( 3 主要靠雨水补给含沙量最大 B.A. 主要靠地下水补给C.可能发生凌汛 D. 3.C2.B 答案1.A图示区域西流速慢。

由图可知,流速快,;反之,解析第1题,潜水等水位线密集,潜水面坡度大项正确。

东北慢。

A,所以潜水流速西南快,,南部潜水等水位线密集东北部潜水等水位线稀疏,潜水流向应与等水位线垂直,东营市附近潜水等水位线呈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根据图示且黄河本河段冬季结冰,题B项正确。

第3,故大致流向是由西北流向东南。

由高处流向低处,,故春季低纬度河段解冻可能引发凌汛。

C项正确。

初春,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河流上游来水量小,挟带进入下游的泥沙少,因此含沙量小,A项错误。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流水位高于两侧潜水位。

几乎无支流汇入,且流域面积非常狭窄。

加上春季华北地区降水少,因此不可能以两项错误。

D、,B雨水补给为主(2019河南郑州质检)全程机械化是现代玉米生产的发展方向,机械粒收是我国发展玉米全程机械化的瓶颈。

我国黄淮海地区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难以满足机械粒收籽粒含水率低于28%的要求。

美国玉米机械粒收高峰期迟于生理成熟高峰期约1个月,收获时籽粒含水率一般降低至15%~25%,而华北地区在现有种植模式下通过推迟收获期降低籽粒含水率的力度有限。

读黄淮海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分布图,完成4~6题。

) 导致陕西西部与河南东部夏玉米播种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4. 海陆分布 B.A.纬度位置地形地势人类活动D.C.) ( 其主要原因是该地与美国相比,该区域通过推迟收获期来实现机械粒收的力度有限,5. B.人口稠密A.热量不足D. 技术水平较低C.复种指数较高) ( 从气候条件考虑,最适宜推广机械粒收技术的地区是6. 皖北 C.冀北D.A.豫南 B.鲁东6.A5.C 答案4.C日左右。

66月月16日左右,河南东部为陕西西部夏玉米播种时间为解析第4题,根据图示,6项错误。

陕西西部地,B,A项错误。

两地距离海洋距离大体相当根据图示,两地纬度差异不大夏玉米播种时间因此热量条件产生差异,河南东部为平原地区,由于海拔不同,区为黄土高原,该区域内,5,D项错误。

第题出现差异,C项正确。

人类活动与大田种植业播种时间差异无关夏玉米,普遍采用冬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模式,受冬小麦收获和夏玉米播种时间的双重限制从,,可降低夏玉米的含水率品种生育期偏长,收获时籽粒含水率通常在30%~40%,推迟收获期项正确。

我国气候大陆性强,热量更加充足而实现机械收获。

其与技术水平高低无关,C,A项错误。

人口稠密与作物收获期没有关系,B项错误。

第6题,读图可知,豫南地区夏玉米播种时间最早,豫南地区积温资源丰富,在不影响冬小麦正常收获与播种季节的前提下,通过提早夏项正确。

,A可以满足籽粒脱水至适宜机械粒收含水率的要求,推迟夏玉米收获期,玉米播种期鲁东、冀北、皖北地区由于夏玉米播种期较迟,若在玉米成熟后再推迟其收获期,会遇到低温期,作物蒸腾作用减弱,不利于玉米籽粒脱水,因此不适合机收。

(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读某区域等值线图,图中等高距与等深距相同,完成7~8题。

) ( .7有关该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适合种植茶树、苹果等经济作物A.甲为丘陵区 548米B.甲处与乙处海底的相对高度最大是 C处建设大型港口最佳在沿海地区,选择C. D.乙海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坡) ( 8.下列诗句能够正确描述图示季节的是听取蛙声一片A.稻花香里说丰年, 人在天涯鬓已斑B.江南几度梅花发, 深巷明朝卖杏花C.小楼一夜听春雨, 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D.8.A7.C 答案不适合种植苹果等温属亚热带,该地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解析第7题故甲、乙之间的相对高米,,乙处深度为-200~-150200~250带水果,A项错误。

甲处海拔为米乙海项正确。

适合建设港口,C等深线密集处为海湾,,深度较大,项错误。

度为350~450米,BC由图中该季节的相同等盐度线较年平均等盐度线距题,,D项错误。

第8域的海底地形为大陆架说明该季节河流径流量大,陆地淡水注入较多,该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河口海岸线较远,,夏季降水量大,可推知该季节为夏季。

“稻花香里说丰年”应为夏季,A项正确。

“梅花发”应在项错误。

,D项错误。

“秋水共长天一色”为秋季,C项错误。

“听春雨”为春季,B冬季.(2019山东日照一模)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某日国际标准时间12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9~11题。

) 图示时刻( 9. 北京艳阳高照A. 吉林南部为阴雨天气B. 台湾海峡波涛汹涌杭州湾吹西北风D.C.) 甲气压系统强盛的季节( 10. 巴西高原上草木枯黄A. B.北京市物体的影子逐渐变短 C.是南极考察黄金时期 D.上海市太阳从东南方向升起) ( 11.乙气压系统势力偏弱的年份B.长江流域伏旱时间偏长 A.我国夏季风势力偏强D.松花江流域防洪压力大 C.华北地区夏季用水紧张11.C10.A 答案9.B可能是20时,时解析第9题,图示时刻国际标准时间为12,是中时区的区时,此时北京时间为杭州项正确。

根据等压线数值,傍晚,A项错误。

吉林南部受低压中心影响,可能是阴雨天气,B10风力小湾吹偏南风,C项错误。

台湾海峡受高压脊影响,等压线稀疏,,波浪小,D项错误。

第巴西高原上北半球是夏季,亚欧大陆受低压控制,该气压系统强盛的季节,,甲是低压中心题,项错误。

南极考察黄,北京市物体的影子先变短后变长,B,A是冬季,草木枯黄项正确。

夏季,项错误。

,D项错误。

夏季日出东北方向金时期,北半球是冬季,C,上海市太阳从东北方向升起我国夏季风题,乙气压系统是高压,即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势力较弱,势力偏弱的年份,11第夏季用水紧,,,B,A势力偏弱项错误。

长江流域伏旱时间偏短项错误。

华北地区雨季短降水少项错误。

,D防洪压力小,项正确。

松花江流域降水少,C张.12.(2019山西太原五中质检)读2018年12月11日6时中国近地面气压(单位:hPa)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年该时段高压中,20181 036 hPa左右一般年份,每年12月份图示地区的高压中心数值为(1)并说明灾害性,1 055 hPa。

请预测未来几天我国东部地区将经历什么灾害性天气心数值大于天气的形成过程。

,并说明原因。

据图比较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农作物受灾害天气影响程度的差异(2)次、重庆2,其中哈尔滨4次、(3)据资料统计,我国不同地区平均每年受冻害影响次数差异很大 14次。

分析重庆受冻害影响次数少于哈尔滨同时也少于福州的原因。

福州图中高压中心气压值形成高压中心;,亚欧大陆降温快,答案(1)寒潮。

12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导致冷空气;南北气压差较大,气压梯度力较大大于1 055 hPa,说明亚欧大陆中部的气温偏低, 带来大范围的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

,经过我国东部地区,迅速南下冬半年;:冻害主要发生在冬半年(2)差异:华北地区平均年冻害次数比华南地区少。

原因冬半年华南地;,降温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少华北地区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农作物少 ,降温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多。

区农业生产活动较多;,地形对冷空气削弱较多(3)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侧,受北部秦岭等高大山脉等地形影响因此重庆冻害次数少于哈尔滨。

福州纬,受冬季风影响大,靠近冬季风风源地,哈尔滨纬度较高受冻害影响,易受冷空气影响;福州冬季农业生产活动较多度比重庆低,西北侧缺少高大山地, 因此重庆冻害次数少于福州。

强烈,说明亚欧大陆中,1055hPa,,高压中心气压值大于比往年同期气压值高,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部的气温偏低,南北气压差较大,气压梯度力较大;这会导致冷空气迅速南下,经过我国东部地区,带来大范围的大风、降温、雨雪等天气,这说明未来几天我国东部地区将经历寒潮灾害天气。

第(2)题,华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农作物受灾害天气影响程度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华北地区平均年冻害次数比华南地区少。

这与冻害发生时段的农事活动有关。

冻害主要发生在冬半年。

.冬半年华北地区较为寒冷,农业生产活动较少,农作物少,降温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少;而冬半年华南地区气温较高,农业生产活动较多,降温对该地区农业生产活动影响较多。

第(3)题,重庆受冻害影响次数少于哈尔滨同时也少于福州与重庆的纬度、地形及农事活动有关。

重庆纬度相对哈尔滨低,且位于四川盆地东侧,受北部高大地形影响,冷空气影响较弱;哈尔滨纬度较高,靠近冬季风风源地,受冬季风影响大,因此重庆冻害次数少于哈尔滨。

福州纬度比重庆低,西北侧缺少高大山地,易受冷空气影响;福州冬季农活较多,受冻害影响强烈,因此重庆冻害次数少于福州。

13.(2019重庆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模拟)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新西兰地处大洋洲南部,主体由南北二岛构成。

两岛均为高大山脉贯穿,海拔3000米以上山峰有17座,南岛高山山顶终年积雪;C城为南岛最大城市。

甲图为新西兰南岛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甲有众多特有的大占全国土地面积的30%;森林(温带雨林为主) 材料二新西兰生物资源丰富:海豹、海豚等海洋生物也栖息于附近海域。

型步行鸟类如几维鸟、鸮鹦鹉; H镇气候资料统计图。

乙图为甲图中材料三 C城、乙说明新西兰南岛地形对气候区域差异的影响。

(1) 分析新西兰生物多样性丰富及生物种类独特的原因。

(2).(3)指出南岛出口贸易主要的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列举其两种优势出口产品。

(4)分析C城相比于H镇发展成南岛最大城市的有利自然条件。

答案(1)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阻挡盛行西风,多雨区和雨影区;地形高差大,气候垂直差异显著。

(2)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因而(温带)森林广布,给动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海陆兼备,生物多样性更丰富;地形复杂多样,境内多高大山脉(山区面积广),垂直地域分异显著,适宜多种生物生存;岛屿四面环海,环境相对封闭,外界干扰少,有独特的生物进化历程,多奇特动物。

(3)(海洋运输)特点:运量大、运费低、速度慢。

优势产品:羊肉、乳制品、羊毛、矿产、谷物。

(4)地处盛行西风背风坡一侧,降水较少,晴天多,太阳辐射总量较多,气候更温暖,更适宜居住;C城距离山地较远,为河流沉积平原,地形较为平坦开阔且面积较大,利于城市规模向四周扩大(或利于城市建设);C处临近海湾,且地处西风背风坡一侧,风浪较小,对外(海运)交通条件更佳,促进城市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