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农村受灾情况报告《2017家庭水灾受灾情况报告》家庭水灾受灾情况报告连日暴雨,清新区滨江片石潭、浸潭镇等地多个村庄受浸,危及不少低洼村居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石潭镇格水新村、车仔尾村,浸潭镇大洞村等3个村,在农村综合改革中成立的村民理事会自发行动起来,从理事长,到理事会成员,积极投入抗洪救灾,转移五保户、独居老人等群众200多人;帮助单亲家庭转移物资,减少损失;并将腾出自家房屋作为临时安置点,为村民免费提供吃喝。
凌晨观水情,吹响预警哨从20日凌晨1点开始,听着窗外雨水猛烈地敲打着窗玻璃,石潭镇格水村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波叔”欧木波睡得很不安稳,隔几分钟,他就打开手电筒往窗外屋檐下照一次,每照一次,他就越感到不“妙”。
“一直到了早上5点,还没有完全天亮,那一次打开手电筒看到,屋檐下的洪水已经有近30厘米了。
”波叔匆匆穿上胶鞋,冲出屋外,此时山边的洪水溢出了村边的排水沟,涌入了村中巷道,他赶忙边吹哨子,边逐户敲门喊道:“发大水了,大家呆在家中高处,不要到处走动,特别是小孩,不要到外面玩,水很猛!”就在波叔忙着向全村64户300多名村民逐户发出“口哨预警”时,最令波叔放心不下的一户是排水沟旁的“格水村50号”五保户欧金清家。
欧金清今年74岁,居住在一间有着50多年历史的泥砖房中,由于房屋年久失修,逢雨必漏,渐成危房。
“清叔,开门啊,发大水了!”波叔走到欧金清屋外边抡起拳头敲打木门边大喊。
睡梦中的欧金清听到喊声醒来,打开门后很是惊讶。
“发大水了,怕你的房子倒塌,跟我到文化室去避一避!”来不及多说,欧木波挽着欧金清的手臂往村边文化室走去。
“文化室地势高,很安全。
”将欧金清在文化室安顿下来后,欧木波又赶忙到村中巷道排水渠查看水情,以防排水不畅,村居被淹。
破门水背出独居老人,在家开伙安置20多人5月20日早上7点多,连夜暴雨过后,大岩河水位暴涨,河边的车仔尾村免不了遭遇“水浸村”,从事烧腊生意的村民理事会理事长黄洁亮,没有像往常一样将烧鸭、烧肉运到圩镇店铺售卖。
而是一边打电话给理事会成员黄志亮、黄文峰等人,分头通知村民转移到高处,一边向村中走去,出门时还不忘告诉妻子叶桂英:“中午要多煮几煲饭。
”叶桂英也不问缘由,因为每年洪灾来临时,丈夫都会将自家180多平方米大的大厅腾出来作为临时安置点。
“石潭镇车仔尾村靠近大岩河,不少村居地势低洼逢雨必浸,而我家房子地势较高很少水浸,也还未停水停电,由于距离镇设置的安置点较远,每年洪灾来时,大家都形成了‘默契’,都往我家附近转移。
”黄洁亮说。
“阿伯,阿伯!”向理事会成员、妻子吩咐完后,黄洁亮来到了80多岁的独居老人黄寿其家门口,由于黄寿其年老听力不好,不管黄洁亮敲多大声,屋内毫无反应。
此时,巷道的洪水已涨至50厘米高,情急之下,黄洁亮猛地一脚将门踢开,破门后,只见洪水已漫至老人床边,黄洁亮半蹲着将床上的黄寿其托到背上,将老人安全转移到家中。
“老人家年纪大有点痴呆,耳朵不好使,但是认得我。
”黄洁亮说,老人家神智虽然不是很清晰,因为平时接触多,互相有信任,进屋背老人出来,老人不会抗拒。
11时许,从村里安全转移出来的20多名村民散坐在黄洁亮家大厅,“看到大家都安全了,才感到踏实一点。
”黄洁亮和理事会其他成员忙了几个小时,终于将地势低洼处的多户村民转移出来。
午饭时分,妻子叶桂英已经煮好了几锅米饭,黄洁亮又将早上准备售卖的烧鸭、烧肉全部拿出切好,免费供大家食用。
组织人手助单亲家庭搬物资,转移沿途插放安全路标“如果没有人帮忙搬东西,可能就损失大了!”20日早上6点多,滨江河河水暴涨,位于滨江河边的浸潭镇大洞村,巷道里积水将近20厘米,眼看着雨水漫过门槛涌入屋内,单亲户小金一时慌了手脚,就在她手足无措之际,村民理事会成员们过来了,不到1个小时,就助她将一楼的家居物品搬上了二楼。
原来,从早上6点多开始,村民理事会理事长李木火就一直在监测雨情和水情,7点许,李木火意识到雨势不停,水位不断上涨,估计要水浸了。
他立即召集理事会成员李金源、李伟新等9人到村文化室商议抗洪救灾事宜,最终决定分成三个组,抢在洪水浸村之前,一边帮助单亲家庭等村户转移物资,减少损失,一边组织村民转移到高岗处避险。
9点多,李木火在确认村民的物资都转移高处后,再组织懂水性的理事会成员李伟新在转移路线上插路标,引导村民安全转移。
“当时通往高岗的村道已被洪水淹没,水位达30多厘米,路已经看不清。
”李木火说,路两旁是深沟,一旦踩空,会有致命危险,于是,在路两旁每隔2米插一枝2米高的竹竿,便于安全转移。
10点30分许,200多名村民在理事会成员的引导下,顺着竹竿路标,终于安全转移到了村边高岗处。
【相关阅读】灾情汇报6月20日暴雨造成酉水河暴涨,水位超历史实测水位,造成沿河的清水坪镇、比耳镇、碗米坡镇、迁陵镇受灾严重,现将受灾情况及灾后补救措施汇报如下一、受灾具体情况6月19日至6月20日保靖县境内普降暴雨,部分地区特大暴雨,其中酉水河沿岸清水坪镇、比耳镇24小时降雨量分别为90.7mm、85mm,受上游洪水影响,酉水河暴涨,水位超历史实测水位,致使沿岸清水坪镇等四个乡镇大面积被淹,截止目前,全县农作物受灾面积95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0.973万亩),受灾人口015万人,转移46万人,被淹房屋427栋,倒塌27栋。
其中受灾最严重的是清水坪镇、碗米坡镇、比耳镇。
清水坪镇受灾人口9500人,占全镇人口27%,受损门面81间,房屋被淹240栋(其中清水坪村150栋),倒塌15栋,农作物受损面积2150亩(其中柑桔1700亩),预计经济损失1130万元;碗米坡镇受灾农作物面积952亩,房屋被淹185栋,倒塌12栋,转移群众5600余人;比耳镇农作物被淹面积720亩,房屋被淹2户。
二、灾后补救措施620洪水导致大片农田被淹,农作物被冲毁,农业设施破坏严重,为将损失降到最低程度,实现抗灾自救目标,现提出如下补救措施农村受灾情况报告1、排渍清淤扶苗。
将冲入农田的淤泥清理出农田,用清水洗净沾有泥浆的枝叶,将倒伏的农作物扶正。
2、及时追肥。
对受水灾的农作物尤其是水稻视情况及时补充养分,促其快速恢复,也可进行叶面施肥。
3、水稻灾后易发生稻飞虱、卷叶螟及纹枯病等病虫害。
要及时观察,适时防控。
4、对受损的农田设施及时恢复,对倒塌的蔬菜大棚尽快修复,及时恢复生产。
5、对受灾严重,淹水时间过长,造成失收的,及时组织补种蔬菜、红薯等农作物。
家庭水灾受灾情况报告学校水灾受灾情况报告洪水受灾情况报告洪灾受灾情况报告关于2017强降雨受灾情况报告台风受灾补助申请书2017年关于煤矿水灾事故应急演习报告2017年乡镇村防汛工作总结范文4篇乡镇洪灾受灾情况报告10.2017房管局工作总结范文3篇第二篇农村受灾情况报告《2016特大洪灾抗灾工作报告》今年5月以来,镇出现持续强降雨天气,受高空槽、低涡切变、暖湿气流和弱冷空气的共同作用,特别是5月15日晚至16日凌晨5时镇遭遇了新一轮集中强降雨过程,造成特大洪涝灾害。
灾害发生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及时研究部署抗洪救灾工作,要求全体“三送”干部下到村组开展防汛抗灾工作,并在5月16日早上520赶赴镇受灾严重的相关村指导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并迅速启动抗洪应急预案,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奋力抗洪救灾。
经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全力抗击洪涝灾害,抗洪救灾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现将镇抗洪救灾情况汇报如下一、雨水情况“5?15”特大洪灾,无论是从降雨的强度和袭击范围看,还是从造成损失的程度看,都是历史罕见。
15日晚至16日凌晨,镇持续出现强降雨过程,全镇平均降雨4小时达225毫米,整个降雨过程具有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全镇34个村均出现特大暴雨,由于长时间的强降雨,造成河流渠道洪水陡涨,山塘水库蓄水剧增,部分水库大坝超警戒水位。
二、灾情情况由于这次降雨过程时间相对集中,强度大,范围广,给我镇造成了较严重的灾害损失。
据统计,截至5月18日17时,我镇34个村遭受不同程度的灾害,受灾人口达20955人,转移人口4832人,安置人口427人,倒塌房屋53间,房屋受损43间,农作物受灾面积22万亩,死亡大牲畜186头,水产养殖受灾面积4345亩,损坏水闸28座,冲毁塘坝82座,损坏灌溉实施12处,路面、桥梁、涵洞、防护工程等均受较大破坏。
直接经济总损失达33482元,其中农林牧渔业直接经济损失达1428万元,水利设施直接损失7069万元,公路水毁直接损失9813万元,工矿企业损失230万元。
三、抗洪救灾情况全镇“三送”干部高度关注这次强降雨过程,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全力以赴抓好防灾抗灾救灾工作。
1、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根据强降雨天气预报,镇党委、政府密切关注这次强降雨过程,在上级防总的统一部署,积极主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县防总来电相关文件精神。
切实抓好山洪地质灾害防御,切实抓好水库塘坝防汛保安,切实抓好值班分析和调度,切实抓好抗灾救灾工作。
5月15日上午10:50,根据镇主要领导指示,通过飞信短信平台将即将出现暴雨天气的消息发至全镇,并要求全体“三送”干部结合“三送”工作加强对各类山塘水库、中小河流、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区、学校、工矿企业、尾矿库、在建工程等重要区域的监测和巡查,协助群众做好防汛抗洪相关工作,防范强降水带来的危害。
16日凌晨3点多镇分管防汛抗洪工作分管领导副镇长分别接到市、县防办电话,要求做好即时防汛工作,随即李镇长将这一情况向镇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并紧急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通过电话要求各村立即前往学校、厂矿、企业、山塘水库进行巡查,通过飞信要求全体镇干部和“三送”干部在5:00前必须到岗到位,闯村组敲铜锣催醒农户,并用广播告诉农户洪灾情况,帮助农户尽快转移到安全地带,要求包村领导、干部在巡查中实行足部流、户不留人的原则,实行责任制,由包片领导负责所包村组,各村2小时上报一次本村汛情给包片领导。
16日早上,县长邱建军亲自到镇布置防汛工作,要求所有领导、干部和县派“三送”干部要立即下到各自所包村组,密切关注雨情、水情变化,科学有序地开展防汛抗洪工作,重点加强对危旧土坯房、山塘水库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的巡查、排查,防范和应对各类灾害事故的发生,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组织群众开展自救和灾后生产恢复准备工作,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与此同时,镇镇长赖根生坐镇镇防汛办,收集来自各村上报的汛情,科学调度防汛工作,并要求暴雨中心区、山洪易发区、地质灾害区要迅速转移群众,采取动员转移、组织转移、强制转移等果断措施,确保人民生命安全。
铁路、电站等重点工程要切实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不受淹。
2、深入基层,查险处险。
鉴于严峻的防汛形势,为打好防汛抗灾的硬仗、恶仗,镇依托“三送”平台要求全体“三送”干部下到田间地头、水库塘坝,亲自带领群众查险处险,严防死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