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疗学的研究进展
e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放
射性粒子植入、硼中子俘获等。 3D-CRT可观察照射剂量与靶区及正常肝组织的关系,并 使高剂量区的剂量分布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形状一致,而周围 正常组织放射剂量递减,是目前放射治疗的重要技术。多次分 割照射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tereotactic radiotherapy。SRT)是 3D・CRT的特殊类型,即使用小野集柬射线对靶区施以分次较 大剂量照射,wIllf等¨’用低照射剂量SRT和高照射剂量SRT 治疗5位原发性肝癌和39位肝转移癌患者,结果显示使用高 照射剂量(3×12—3×12.5 Gy和1×26 Cy)治疗后1和2年的 局部控制率可达100%和82%。M6ndez等p1对25例不能进行
高能激光通过光导纤维被传递至病变组织后,光能转变为热能 被组织吸收,温度迅速上升达55—65℃,使肿瘤组织发生热凝 固性坏死。uTr使用的光源主要是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neo-
dymium
yttrium-aluminium—gm'net,Nd:YAG),Christophi等¨”应
用Nd:YAG治疗不能手术切除的肝转移癌患者80例,6个月后 CT复查结果显示67%的患者的瘤体完全消失,平均生存时间 为24.6月,5年生存率为3.8%。近来研究开发了一种价格价 廉、效率高、携带方便的半导体激光器,波长800—900 nm的半 导体激光与】064
验在患者体内检测出有意义的免疫应答¨扪。②自杀基因治
疗:即将自杀基因导入肝癌细胞内,这些基因编码的特异性酶 可以将无毒的药物前体转化为有毒物质,发挥治疗肝癌的作 用,目前单纯疱疹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已经进入Ⅲ期临床试 验阶段¨”。③抑癌基因治疗:肿瘤细胞发生过程中其本身自
4肝癌介入疗法 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经导管动脉栓塞术、经皮穿刺瘤内 药物注射等介入疗法在肝癌治疗中也发挥了一定的优势。正 常肝脏的血液供应主要来自门静脉(80%),而肝癌的主要血液 供应来自肝动脉(90%一100%),因此,在肝动脉内注人栓塞剂 (碘化油,明胶海绵等)可阻断肝肿瘤的血液供应,起到治疗作 用。如栓塞剂与化疗药物一起使用,其疗效更是相得益彰,因 为通过肝动脉注入化疗药物,不但可使肿瘤组织内的药物浓度 提高;还使血流速度减慢,延长药物和癌细胞接触时间;癌细胞 缺血,使药物更容易进入细胞内,通过多种机制使其疗效肯定, 目前已成为不能根治切除的肝癌首选的非手术治疗方法。 1983年Et本学者首次使用超声引导下经皮注射无水乙醇(per-
5.1
Nd:YAG一样具有较好的组织穿透性,
Nikfarjam等u纠在动物实验中对半导体激光与Nd:YAG的疗效 进行比较,发现两者最终导致肿瘤细胞坏死的范围相似,但半 导体激光达到治疗效果的时间远远低于Nd:YAG。但是目前 对半导体激光热疗的研究基本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缺乏充足 的临床应用资料对其远期疗效和毒副反应进行评价。UTT主 要适用于直径<5 cm、无法手术或术后复发转移性肝癌。 6.2微波固化疗法(microwave
cnl的肿瘤,如肿瘤位于肝脏表浅部位,凝固范围可扩展到直
径5 em的范围,效果优于经皮METll“。
6.3
射频热疗射频热疗分为射频容性加热法和射频热消融
万方数据
・630・
法(radiofrequency
thermal
ablation,RFA),前者是将热源置于体
8参考文献
l
表外,使病灶升温至41—45。C,该方法很难使整个瘤区达到理 慧麓治疗温震,毽壶予是戈餐经治疗,耪被悫者接受,常与其囊蠡 方法联合应用;RFA是将高频交流电崴接导入肿瘸组织内,电 极周围组织中离子在交流呶作用下不断改变方向掰摩擦产热, 形簸羼部裹瀑,使缓绞内羚零分汽化、鬃鑫凌交攫,跌纛产生凝 固性坏死。Hildebrand等¨引运用RFA治疗肝癌患者88例,观 察治疗后21.2个月内病人的治疗情况,结果显示肿瘤消除率 藏达83%,量疑套3。4%豹患者窭现翔应并发痰;Suthedand 等¨引收集2003年7月之前的相关文献,对RFA治疗原彳上肝癌 和转移性肝癌的疗效与其他方法比较结果显示RIT治疗原位 翳癣2年复发率明显低予PEI,僵势发痰无差别。
进一步评价,且由于供体的短缺、费用的高昂等原因限制了肝 移植在我国的广泛开展。 2肝癌的化学治疗 肝癌先天性高表达多药耐药基因,对化疗不敏感,且常规 化疗全身毒副反应大,临床应用效果不佳。近年来,肝癌化疗 取得了较多的进展,表现在新型化疗药物研制、化疗药物的联 合应用、给药方式的改进等。临床上常用的肝癌化疗药物有:
Pitts
3肝癌的放射治疗 肝脏是放射敏感组织,但肝癌细胞对放疗不敏感,导致早 期肝癌放疗不能兼顾肿瘤控制概率(tumor TCP)和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control probability,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
bility,NTCP),现代放疗技术使靶区的受照剂量最大,而周围正 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最小,取得增加TCP、减少NTCP的显著疗 效,包括三维适形放疗(3D
・628・
肝癌治疗学的研究进展
彭磷基1 陆大祥
(暨南大学医学院病理生理教研室,广东
广州
510632)
[关键词】
肝癌;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介入治疗;生物治疗;热疗;中医药治疗
R-l’
[中图分类号]
Hale Waihona Puke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9202(2009)05-0628-04
原发性肝癌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据 统计,每年全球肝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5位,死
coaguladon
therapy,MCT)
MCT利用微波辐射组织中带电离子、水及蛋白质等极性分子, 在交变电场的作用下发生极化、振动产生高热,形成类球型凝 固区。Liang等¨引用MCT治疗74例肝癌患者,结果显示治疗 后1年生存率为91.4%,3年生存率为46.4%,5年生存率为 29%。效果显著。近来有报道经腹腔镜进行肝癌MCT,其优点 是定位确切、创伤小,而且可以通过腹腔镜直接观察到微波热 凝固的效果,临床资料显示经腹腔镜行肝癌MCT,肿瘤完全清 除率为87.5%,3年生存率可达到92%,可完全清除直径小于
nm
injection,PEI)的方法治疗肝癌,这种损伤小、
简单易行的局部原位灭活方法一直沿用至今。郭佳等…’总结
2 000例肝癌病人,31 000次PEI治疗,认为肿瘤坏死缩小率可
达61.5%一87.9%,肿瘤直径<3 em的1、2、3年生存率达 85.0%和98.1%、80.O%,疗效不亚于手术根治性切除。目前 该技术已由单纯的超声引导无水乙醇注射发展到CT引导、多 种药物注射,化疗药、放射性核素、中药(斑蝥素、华蟾素、大蒜 素等)均可用于肿瘤局部注射,达到治疗肝癌的目的。 5肿瘤的生物治疗 对肿瘤细胞靶向性更强、毒性更小的生物治疗手段经大量 基础研究后部分已开始走入临床,它是继手术、放疗、化疗后肿 瘤治疗的第四模式。
外科手术切除
癌治疗的首选方法。肝切除术大致可分为规律性和非规律性 两类,前者除切除有病变的肝叶/段外,还切除较多非瘤肝组 织,影响残肝的功能代偿,因而近来更趋向于非规律性肝切除, 即在保留残肝主要血供的基础上以肿瘤为中心作离边缘一定 距离的局部切除,Zhou等¨’对肝癌切除的安全切除边缘(re—
section瑚哂n,RM)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在无肉眼可见的癌栓
亡率位居第3位…,而其中55%的病例发生在中斟”。由于
肝癌起病隐匿、侵袭性强、复发率高等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 很大难度,近半个世纪以来,分子生物学、病毒学、免疫学等基 础研究向肝癌领域渗透,肝癌治疗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 步,现就其进展作一综述。
1肝癌的手术治疗
1.1
氟尿嘧啶及其衍生物、蒽环类、铂类药物以及临床化疗新药紫 目前,国际上认为外科手术切除仍是肝 杉醇、拓普替康、吉西他滨等。此外,肿瘤血管生成抑制剂有可 能成为有效的化疗药物,因为恶性肿瘤的无限制侵袭性生长必 须依赖于持续的新生血管形成,研究显示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 制剂¨’、环氧合酶-2抑制剂拍1、血管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等 能降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显著抑制血管生成,达到治 疗肝癌的目的。虽然单独化疗在肝癌治疗中的价值有限,但其 与手术、介入等方法联合应用仍是治疗肝癌的主要手段。
或肝癌转移灶的情况下达到99%和100%的肿瘤切除率,其 RM分别为5.5和6 mill;而在有转移灶的情况下达到99%肿瘤 切除率,其RM为18.5 mm,为肝癌的切除范围提供参照。随着 解剖学的进展、肝功能认识的增加、术前诊断技术的提高、微创 手术的发展等,手术切除的并发症明显减少,术后复发转移情 况大为改观,以手术切除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是目前治疗肝癌 的主要策略。 1.2肝脏移植肝移植在治疗肝癌中的地位长期未确定,早 期认为肝移植不仅切除了癌肿,且能消除肝内微转移的隐患, 达到根治目的,但由于术后易复发,在临床应用中备受争议,故 控制复发,确定合适的肝癌肝移植适用标准至关重要。1990年 制定了国际上通用的Milan标准:单个肿瘤直径<5 cm,多发性 肿瘤直径<3 cm和肿瘤总数不超过3个,没有血管和淋巴结侵 犯和肝外转移,按此标准选择肝移植病例术后长期生存率与良 性疾病肝移植相似¨’。随后不同的肝移植研究机构相继提出
cutanelotl¥ethanol
带的抑癌基因突变或缺失会导致细胞无限生长,是肿瘤发生的 重要机制之一,故用基因工程技术给肿瘤细胞导入抑癌基因, 从理论上讲可治疗肿瘤。用于基因治疗的抑癌基因有p53、 TG737、p16等。 6肝癌的局部热疗
6.1
激光热疗(1aser-induced
thermotherapy,urrr)mT利用
万方数据
・629・
术或特殊部位不易手术的肝癌较适宜采用SRT治疗,特别是伴 有肝硬化,肝功能差不宜行介入治疗者。 放射性离子植入属于近距离放疗,具有排除呼吸运动对适 形放疗的影响、副作用少的优势。随着能量适中、易于防护的 新型放射性核素(如90Y123I,166Ho、158Re、螂Au)不断被发现,以 及精确的剂量计算方法的应用,永久性低放射性粒子植入技术 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得到关注,尤其是协I植入,研究表明125I 粒子具有低剂量率、半衰期相对较长(59.43 d)的特点,使低剂 量率的1射线持续作用于肿瘤细胞局部,除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外,还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来抑制肿瘤生长。Nag 等¨"对“例不能经手术切除,或经手术切除后有肿瘤组织残 余的肝癌患者,进行了125I粒子肝内植入治疗,回访发现其1、3、 5年生存率分别为73%、23%、5%,其总生存率明显高于非粒 子治疗组。